学科分类
/ 14
270 个结果
  • 简介:米特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近年的一些临床研究提示,该药物对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本文综述来米特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阐述其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向.

  • 标签: 来氟米特 药动学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研究罗沙星溶液光降解反应机理.方法:通过过氧化氢和咪唑对罗沙星溶液光降解影响的试验和咪唑对培沙星溶液光降解的影响的试验,推断罗沙星溶液光降解的可能机理.结果:过氧化氢对罗沙星光降解有促进作用,咪唑对罗沙星和培沙星光降解有抑制作用.结论:推断罗沙星的光降解反应明显有自由基的参与;而C8-位的取代基是喹诺酮类药物光降解反应中自由基反应的关键基团.

  • 标签: 氟罗沙星溶液 光降解反应 反应机理 过氧化氢 咪唑
  • 简介: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吗啡酮的LC-MS测定法,并研究术后镇痛患者恒速静脉泵注盐酸吗啡酮后吗啡酮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血浆样品经碱化乙酸乙酯提取后,进行LC-MS分析,流动相为甲醇-5mmol·L-1醋酸铵水溶液(含1%甲酸)(12∶88,v/v)。吗啡酮检测离子为[M+H]+m/z286.2,内标(纳洛酮)检测离子为[M+H]+m/z328.2。测定手术后镇痛患者恒速静脉泵注盐酸吗啡酮注射液1.5mg后血浆中吗啡酮的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在0.06~6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提取回收率为68.8%~75.7%。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吗啡酮人体药动学研究。

  • 标签: 氢吗啡酮 LC-MS 术后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梗塞治疗中氯吡格雷联合应用阿司匹林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60例脑梗塞患者,均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划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常规组同时应用阿司匹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脑梗塞 阿司匹林 氢氯吡格雷 安全性
  • 简介:1例64岁和1例46岁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服用来米特后出现双手麻木、痛觉过敏、足下垂等症状,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神经病变后,及时停药,上述症状好转;并对来米特致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文献复习,总结其发生特点、诊断、危险因素等,-旦明确是由于药物导致的外周神经病变后,应立即停药,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 标签: 来氟米特 周围神经病变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吸入麻醉剂的毒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肝脏损害、肾脏损害和心血管抑制方面,其在生殖毒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含吸入麻醉剂不但在细胞水平上能够影响细胞的分化,还能在分子水平上破坏染色体DNA的结构,但其具体作用机制现在还不十分清楚,本文就吸入麻醉剂的生殖毒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氟代烃 吸入麻醉药 生殖毒性 遗传毒性
  • 简介:注射用磷霉素钠,由东北制药总厂生产,产品说明书标明本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肠道感染、败血症、骨髓炎等,可与其他抗菌素联合应用治疗由敏感菌所致的重症感染。用法用量:静脉滴注,磷霉素钠4~12g先用灭菌注射用水适量溶解,

  • 标签: 磷霉素钠 培氟沙星 配伍禁忌
  • 简介:喹诺酮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第四代衍生产品,口服吸收良好,血药浓度高,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从而在临床应用上日益广泛。通过介绍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进展、不良反应以及安全性监测现状,就合理安全用药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以期为喹诺酮在临床上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氟喹诺酮 抗菌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安全性
  • 简介: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基团的引入而获得一系列体外抗菌活性高、体内药动学性质优良的喹诺酮类化合物.鉴于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等诸多优点,已成为广泛应用于抗感染化疗领域的一线药物.值得重视的是随着该类新药品种的不断研发与应用,在抗感染药物中所占市场份额的逐年扩增,所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对不同喹诺酮类药物大量的结构修饰已导致大范围的ADR出现.有的品种甚至因其可能的严重ADR而停止研发、临床试验和临床使用.

  • 标签: 临床安全 喹诺酮类药物 安全应用
  • 简介:目的制备来米特凝胶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壳聚糖为凝胶材料制备来米特凝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来米特含量。结果来米特质量浓度在10~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0.67%(n=6)。结论制备工艺合理、简单,含量测定方法可行,制剂质量稳定。

  • 标签: 来氟米特 壳聚糖 凝胶剂 质量控制
  • 简介:药品是把双刃剑,疗效与不良反应并存。药品除治疗作用外,也存在危害性,它能损害患者,造成残疾,甚至死亡,正所谓“是药三分毒”。一类药物的生命周期,自有其周而复始的客观规律,但临床滥用和过度应用也难脱其咎。半个世纪的痕迹,铭记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抗菌业绩和市场兴衰史,同时也带来数以亿例计的危害和不良反应,发人深省,再好的药品也经受不起“折腾”。因此,重温“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从药品上市和流通的全程(设计、研发、审批、生产、流通、应用和保管)进行反思和严格管理,提高警戒意识,随时防范,减少危害,无疑是对患者和公众有所裨益的好事。

  • 标签: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安全性 药品上市 不良反应 治疗作用 生命周期
  • 简介:目的:制备来米特贴片,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和离体透皮吸收行为.方法:以聚异丁烯为压敏胶制备来米特贴片,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来米特的含量,按(2000年版)方法进行体外释放度的测定,利用改良Franz扩散池研究贴片的透皮吸收行为.结果:该药体外释药特性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速率为64,57μg·cm-2·h-1/2.离体透皮吸收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渗透速率为5.99μg·cm-2·h-1.结论:来米特贴片是皮肤控释型透皮给药制剂,为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了新的给药途径.

  • 标签: 来氟米特 贴片 体外释放 透皮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喹诺酮类药的药理特征与用药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过酮类药物的患者84例,调查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表现和类型、给药途径和给药类型对不良反应的影响等,分析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特征与用药评价。结果:本组患者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0%(11/84),不良反应类型较多,其中以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占比最多;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静脉滴注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给药途径,且P<0.05。结论: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临床表现出多种类型的不良反应,给药类型对不良反应均有影响,在临床使用时应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药理特征 用药评价
  • 简介:目的: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一个重要诱因,近期研究显示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scells,EPCs)可以定向结合到血管再生部位并参与修复受损内皮。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nitricoxidesynthase,eNOS)参与调节EPCs的动员及功能,但在糖尿病状态下由于eNOS辅因子四生物蝶呤(tetrahydmbiopterin,BH4)水平的下降则引起eNOS脱偶联并导致其活性降低。

  • 标签: 内皮功能受损 四氢生物蝶呤 糖尿病小鼠 细胞功能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内皮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与氯噻嗪药物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诊高血压患者中进行随机选取,抽取的例数为70例,并将上述提及到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的例数与观察组一致,共35例,前者给予的药物为缬沙坦药物,后者为缬沙坦与氯噻嗪药物,并分析上述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呕吐、头晕以及乏力的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药物缬沙坦与氯噻嗪医治可有效改善急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避免出现头晕、乏力、呕吐的情况,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缬沙坦 氢氯噻嗪 急诊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的氯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选取我院100例高血压患者使用氯噻嗪治疗进行研究,并分为两组,即12.5mg组(50例)和25mg组(50例)。对比两组的生化指标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在生化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进行对比,血清钾均有所下降,血尿酸也明显增加,但是25mg组的血糖升高情况更加明显(P<0.05);在降压疗效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的两项数据(SBP、DBP)明显都有所下降(P<0.05),但是两组的降压幅度并不明显。结论:12.5mg组与25mg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较12.5mg组的可以起到降压效果,但是生化影响和出现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 标签: 氢氯噻嗪 原发性高血压 治疗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