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21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107)和对照组(n=105)。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3%明显好于对照组的8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3,P=0.00)。治疗前2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分泌物及宫颈病变程度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保妇康栓 重组人干扰素 慢性宫颈炎
  • 简介:目的观察胃肠安丸对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发生抗生相关性腹泻(AAD)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发生AAD的患儿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2组均常规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胃肠安丸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0.79%,高于对照组的40.39%(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胃肠安丸能显著提高支气管肺炎发生AAD患儿的治疗有效性,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胃肠安丸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简介:目的探讨生长抑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92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组的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生长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出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联合应用生长抑与奥美拉唑能迅速出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生长抑素 奥美拉唑 老年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和评估Cook宫颈球囊与催产应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方法155例待产孕妇均出现引产指征,且均为单胎头位。根据引产方法不同分为A组(79例)和B组(76例)。A组产妇给予Cook宫颈球囊引产,B组产妇给予催产素引产。对比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与分娩情况。结果A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7.47%高于B组的8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临产时间(10.82±2.21)h短于B组(22.84±3.15)h、总产程(7.25±1.55)h短于B组(10.63±7.24)h,引产成功率为93.67%高于B组的82.8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催产相比,Cook宫颈球囊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和分娩结局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Cook宫颈球囊 催产素 促宫颈成熟 引产效果
  • 简介:本例患者阿洛西林钠原药液皮试阴性,用药后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尸检报告显示,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值远高于参考值。本文从阿洛西林钠的不良反应、青霉素类抗生皮试假阴性原因、过敏性休克救治的药物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阿洛西林钠 皮试假阴性 过敏性休克
  • 简介:子宫腺肌病广义上是指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部分间质侵入子宫肌层,进行性生长,合并出血,致子宫肌层局部或广泛增大的一种预后良好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经量持续增多、经期延长和或继发性、进行性加剧的痛经,痛经率甚至高达64.8%~77.8%[1]。其具有粘附、侵袭及转移等类似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目前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发生原因与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拟探讨整合-β3及ER、PR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整合素 孕激素受体 临床意义 β3 进行性生长
  • 简介:1例58岁男性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因"确诊肺腺鳞癌2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患者血常规和血生化正常,给予吉西他滨(1.8g,d1,d8)+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30mg,d1-7)+卡铂(0.4g,d1),同时给予护肝、护胃和止吐等对症治疗。临床药师结合诊治指南并与医生积极沟通,应关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的使用剂量及疗程,同时在化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指标,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治疗期间,患者并未出现不适症状,嘱其出院后定期复查、随访。

  • 标签: 肺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超说明书使用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缓释抗菌软膏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2015年来我院就诊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碘甘油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盐酸米诺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及牙周附着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及牙周附着度分别为(1.1±0.2)、(1.2±0.4)、(2.6±0.5)mm、(1.7±0.5)mm;对照组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及牙周附着度分别为(1.9±0.3)、(2.5±0.5)、(3.7±0.6)mm、(2.0±0.5)mm,观察组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及牙周附着度经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P〈0.05。结论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修复中使用盐酸米诺环缓释抗菌软膏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周袋深度和牙龈出血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抗菌软膏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牙周附着度
  • 简介:目的探讨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医院数据库的记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5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32例。胎儿娩出后,胎盘存在粘连、植入,胎盘剥离面广泛渗血,出血量大于500mL时,对照组以宫腔填塞碘仿纱条行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方法基础上,在填塞碘仿纱条的过程中在子宫壁注射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若患者仍有产生出血现象,可在0.5h时后行1次注射,但是总注射剂量应在2mg以下。宫纱放置用时为48h,取纱前的30min对其静脉滴注缩宫。综合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的改变情况、子宫切除率和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跳动以及血氧饱和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分别为(380.12±12.77)、(461.48±13.33)mL,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952.34±111.65)、1160.7±132.8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的切除率为0%,对照组的子宫切除率为9.38%,观察组的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脉搏次数、血氧饱和度治疗前后提升也不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明显,能够很好地控制患者产后的出血量,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剖宫产 碘仿纱条 前置胎盘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重复静脉给予注射右旋雷贝拉唑钠13周对Beagle犬产生的毒性,并与注射雷贝拉唑钠进行比较。方法正常Beagle犬50只,分为注射右旋雷贝拉唑钠2.5、10、40mg·kg^-13个剂量组、注射雷贝拉唑钠40mg·kg^-1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每组静脉滴注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溶液,每天1次,连续13周,停药恢复4周。每周称量1次体重,给药前、给药结束及恢复期结束进行体温、心电、眼科、尿液和粪便检查;采血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指标检测;给药结束及恢复期结束剖检进行脏器相对重量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注射右旋雷贝拉唑钠40mg·kg^-1剂量下可引起部分动物给药后即刻发现自主活动减少、呼吸急促、流涎、俯卧等症状,血液学指标RBC、HGB、HCT降低,血清生化学指标TP、ALB降低、TC、TG、BUN升高,肝脏相对重量增加以及甲状腺病理组织学病变。结论重复静脉给予注射右旋雷贝拉唑钠的主要毒性靶器官为肝脏、肾脏和甲状腺,相同剂量下毒性与注射雷贝拉唑钠基本一致;犬最大无毒反应剂量(NOAEL)为2.5mg·kg^-1。

  • 标签: 注射用右旋雷贝拉唑钠 重复给药毒性 甲状腺 BEAGLE犬
  • 简介:目的研究紫草抑制由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的机制。方法以淀粉培养基注射BALB/c小鼠腹腔,诱导并分离巨噬细胞,以APC标记F4/80染色,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离巨噬细胞情况;1mg?1T1的LPS刺激上述分离的巨噬细胞,分组如下:DMSO溶剂对照组,LPS对照组,LPS+低剂量紫草组(0.1|junal*1T1);LPS+中剂量紫草组(1|junol?高剂量紫草组(10ijund?IT1);通过ELISA和实时定量PCR(qRT-PCR)方法分别测定各处理组培养上清液以及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ct(TNF-c〇、白细胞介-lp(IL-lp)、白细胞介^6(11^)和白细胞介-IO(IL-IO)的表达情况;Westemblot分别测定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kB(NF-kB)的P65亚基磷酸化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检测可知,APC标记的F4/80染色巨噬细胞的纯度可达97.8%;ELISA和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紫草处理后可以抑制由LPS刺激细胞因子TNF-ct、IL-lp和IL-6的表达(P<0.05),并增加IL-10的表达(P<0.05),且呈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Westernblot结果显示,紫草能下调由LPS刺激的TLR4的表达水平和NF-kB的P65亚基磷酸化表达。结论紫草的抗炎机制可能是通过TLR4介导的信号通路活化NF-kB,抑制IL-lp、IL-6和TNF-ct的分泌,并促进IL-10的分泌。

  • 标签: 紫草素 腹腔巨噬细胞 炎症细胞因子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抵抗及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对80例GDM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30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为甲减组,5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INS),比较两组INS、胰岛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敏感性指数(ISI),分析GDM患者的胰岛敏感性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甲减组GDM的INS(14.52±4.42)μI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68±3.37)μIU/ml;HOMAIR(3.98±2.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3±1.61),ISI(0.012±0.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021±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FB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患者的INS与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FT4)呈明显负相关(r=-0.436、-0.439,P〈0.05);HOMA-IR与FT3、FT4呈明显负相关(r=-0.425、-0.428,P〈0.05);ISI与FT3、FT4呈明显负相关(r=-0.358、-0.367,P〈0.05)。结论GDM患者甲减低会导致胰岛抵抗程度升高,胰岛敏感性降低,且胰岛抵抗程度和胰岛敏感性与FT3、FT4呈明显负相关。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敏感性
  • 简介:目的比较盐酸米诺环联合甲硝唑或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于西安市第九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联合替硝唑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牙周各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牙周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6%,对照组为14.62%,两组差异不显著。观察组复发率为1.54%,对照组为6.92%,两组差异不显著。结论盐酸米诺环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高于盐酸米诺环联合甲硝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盐酸米诺环素 甲硝唑 替硝唑
  • 简介:糖尿病(DM)为终身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并发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可致残、致死([1]),据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胰岛是DM患者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方式([2-12])。目前全球糖尿病达标率均未达到预期,全球近1/3-1/2的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达标([3-11]),中国一项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对238639例接受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数据进行分析达标率均不理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患者 起始治疗 社区护士 微血管病变
  • 简介:支气管肺炎为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肺炎。儿童支气管肺炎药物治疗一般多采用抗菌药物、化痰药、糖皮质激素等。本文报道1例注射头孢他啶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用药过程中出现呕吐、寒战、皮疹不良反应的患儿,以期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注射用头孢他啶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联合注射炎琥宁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炎琥宁8mg/kg,加入100mL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d/次;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1片/次,2次/d,餐时服用。治疗5~7d。通过治疗后的疗效,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功能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联合注射炎琥宁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3%,对照组有效率75.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两组FVC、FEV1和FEV1/FV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VC、FEV1和FEV1/FVC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联合注射炎琥宁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小儿肺炎症状,在抑制炎症的同时提高患儿肺功能,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炎琥宁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小儿肺炎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析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小儿肺咳颗粒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小儿肺咳颗粒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小儿肺咳颗粒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具有可观的疗效,可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西医治疗 小儿肺咳颗粒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17(G-17)联合检测在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筛查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检测的102例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资料,其中,胃炎57例、胃癌45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组,给予所有研究对象PGⅠ、Ⅱ和G-17联合检测,比较三组检测结果。结果胃炎、胃癌组PGⅠ、PGⅡ、PGR指标较正常组下降,且胃炎组PGⅠ、PGR较胃癌组高,PGⅡ较之低(P〈0.05);其G-17均较正常组提高,且胃癌组较胃炎组高(P〈0.05);胃体组PGⅠ、PGⅡ、PGR较胃窦组低,较多灶组高(P〈0.05);其G-17指标较胃窦、多灶组高,且胃窦组较多灶组低(P〈0.05)。结论联合PG和G-17对AG患者实行检测能有效鉴别患者胃疾病类型,为临床治疗予以准确性参考数据。

  • 标签: PGⅠ PGⅡ G-17 AG 胃癌
  • 简介: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相关性腹泻(antibictic-associoteddiarrhea,AAD)的疗效及对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6(IL-6)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106例AAD患儿,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各53例。单一组予以匹多莫德治疗,联合组予以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匹多莫德治疗,两组均予以补液、补充水电解质及抗炎等常规治疗。统计两组临床效果、复发率、临床症状缓解及留院观察时间,并比较治疗前后TNF-α、IL-6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23%)明显高于单一组(81.13%),且复发率(3.77%)显著低于单一组(20.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临床症状缓解及留院观察时间均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TNF-α、IL-6水平降低幅度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细胞亚群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细胞亚群水平均明显改善,且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CD3^+、CD4^+/CD8^+、CD4^+水平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与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应用于小儿AAD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改善患儿T细胞亚群水平,降低TNF-α、IL-6水平,缩短留院观察时间,降低复发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匹多莫德 布拉氏酵母菌散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炎性因子 T细胞亚群
  • 简介:62例病理学、影像学、细胞学等检测确诊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入院后采用密封信封法按1:1随机分为2组,31例接受含卡培他滨基础方案治疗者作为对照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华蟾胶囊治疗者作为联合组,均以21d为一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缓解率54.84%,总有效率70.97%,对照组两项分别为48.39%和61.29%,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躯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疲倦和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β2微球蛋白(β2-MG)、糖类抗原CA125和CA153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症、血小板减少症等毒副反应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期、总生存期和1年肿瘤局控率长于或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结果提示,华蟾胶囊可显著提高含卡培他滨基础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远期疗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增加患者耐受性,延长患者生存期。

  • 标签: 华蟾素胶囊 卡培他滨 乳腺癌 晚期 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