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东北林蛙别名哈大蟆(以下简称林蛙),它隶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是一种野生蛙种。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由于近年来的私捕滥杀,造成野生林蛙逐年减少,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病虫害逐年增多。为保护野生林蛙资源,恢复自然环境抵预病虫害的能力,我站于1994年在逊克县边疆乡团结村,进行了人工驯化养殖东北林蛙的试验,获得成功,

  • 标签: 东北林蛙 人工驯养 经济效益 病虫害 逊克县 形态特征
  • 简介:银皖鲫是以方正银鲫作母本,草鱼作父本,在适宜的温度下,经人工催产、受精和孵化,繁殖出的异源精子雌核发育的子代,亲鱼催产率100%.

  • 标签: 银皖鲫 人工繁殖 人工催产 受精 孵化
  • 简介:塘角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具有节约产卵设施,减少雄鱼使用量,提高催产成功率,能大规模批量生产鱼苗等优点。是保证当今塘角鱼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很有推广价值的一项技术。

  • 标签: 塘角鱼 人工繁殖 亲鱼培育 人工催产 人工授精 人工孵化
  • 简介:采捕乌苏里江野生哲罗鱼,在池塘养殖条件下,人工培育至性成熟,使用人工合成催产药物进行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人工繁殖是行之有效的.同时,对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要点进行概括和总结,为哲罗鱼苗种的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哲罗鱼 采捕 繁殖试验 催产药物 人工繁殖技术 人工培育
  • 简介:从1986年起,我区有些地方便着手进行了长毛对虾人工越冬试验。但几年来,收效甚微。人工越冬亲虾成活率在30%左右,性腺成熟率只有1.5%,远远无法满足对虾人工育苗的需要。长期以来,长毛对虾人工育苗的亲虾来源主要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解决,

  • 标签: 长毛对虾 越冬试验 亲虾 海区 性腺成熟 人工育苗
  • 简介:鲇鱼(SilurusasotusL.)隶属鲇形目,鲇科,鲇属,为凶猛肉食性鱼类.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在北方地区常被作为产妇的补品.鲇鱼原被作为池塘养殖的敌害加以清除,近年来随着名特优鱼类养殖的发展,鲇鱼已成为池塘养殖的配养鱼(潘伟志等,1992),在有些地区甚至已成为池塘养殖的主养鱼.鲇鱼作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其养殖方式与常规养殖鱼类养殖方式有许多不同之处,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影响鲇鱼养殖的发展.笔者根据从事鲇鱼养殖的实践,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影响鲇鱼人工养殖的技术关键,以供人们养殖鲇鱼时参考借鉴.

  • 标签: 钻鱼 人工养殖 苗种规格 铒料 搭配种类 自相残杀习性
  • 简介:本文通过优化泥鳅催产药物配方、采用人工催产、自然受精、反冲式流水孵化方式,研究了本地泥鳅产卵和孵化技术。结果表明:催产药物(LRH-A2)4μg/kg、(DOM)2.0mg/kg和(HCG)400IU/kg,三者混合注射。将亲鱼放入产卵网箱,自然产卵。药物效应时间10-14h,催产后18h,将亲鱼移出,收集受精卵,采用反冲式微流水孵化桶孵化。孵化水温24℃-26℃,鱼胚胎发育30-35h出膜。采用本方法,催产率为91.0%,受精率为95.3%,孵化率为89.9%;产后亲鱼存活率为90%,同比人工受精存活率提高了50%。

  • 标签: 泥鳅 人工催产 自然受精 繁殖
  • 简介:一、前言短沟对虾(PenaeussemisulcatusDeHaan),由于它的体形与斑节对虾较相似,广西沿海渔农群众常将它误认为斑节对虾。它分布于我国南海,北部湾资源较丰富。主要栖息在水深为20~50米、底质为泥沙或沙泥的海区,性较温和、感觉迟钝、群体分散。产卵期为3~6月。它是对虾属中个体较大者,体长一般为150~210毫米,

  • 标签: 斑节对虾 产卵期 海区 人工育苗 底质 试验
  • 简介:关于人工繁殖遮目鱼的研究工作是从1973年开始,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974-1975年。本文包括了1975年研究完成的工作。同时也包括1972年与1974年在“内陆水产科研技术报告.第5期,1974年7月1日-12月”(InlandFiheriesprojcctTechnicalReportNo.5、July1--December31.1974)发表过的部份工作。

  • 标签: 内陆 科研技术 初步研究 持续 水产 研究工作
  • 简介:南美鼠鱼有180多种被分类确认。不过并不包括青苔鼠、三间鼠这些鳅类,而是指甲鲇科的A、B、C、S这4属鱼,狭义的南美鼠鱼,仅指的是C属鼠鱼。而C属的鼠鱼又可以粗略区分为迷你鼠、圆吻鼠、普通鼠和狐狸鼠这4类。

  • 标签: 人工培育 南美 青苔 狐狸
  • 简介:采用单一或混合使用鲤鱼脑垂体、LRH-A2和HCG的方法,对池塘工人养殖7年的斑Hu亲鱼进行8批19组人工催产,收集鱼卵151990粒,催产率达100%;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获得受精卵106450粒,受精率54.5%-88.9%,平均值达70.0%;孵出全长1.2-1.5cm鱼苗33808尾,孵化率8.2%-58.1%,平均值为31.8%。使用丰年虫、水蚯蚓等鲜活性饵料投喂,经16-21天培育,在12个水泥池和12个水族箱中培育出3-5cm鱼种20365尾,成活率44.3%-87.6%,平均值为60.2%。取了斑Hu全人工繁殖的成功,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 标签: 斑Hu 人工繁殖 育苗 Gan鱼
  • 简介:2006年对鳄龟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共收集龟卵509枚,其中受精卵420,孵出稚龟313只,孵化率74.5%,死亡23只,成活率92.7%。

  • 标签: 鳄龟 人工繁殖
  • 简介:兰州鲶(SilurusLanzhouensis)又称黄河鲶,是黄河流域特有的经济鱼类。该鱼属于肉食性鱼类,肉质细嫩、味美,是鱼类中的上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养殖前景。每年在4月中旬-6月中旬,通过对兰州鲶亲鱼的培育,进行了人工繁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人工繁殖技术 河鲶 兰州 经济鱼类 肉食性鱼类 黄河流域
  • 简介:本试验采用5组锦鲤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达到了亲鱼产卵总数50.4万粒,孵化率约80%,仔鱼成活率64%的效果。本文主要是阐述人工繁殖与苗种选育,按照实际操作一一记录,包括:池子的尺寸,亲鱼的选择,孵化管理,苗种培育,幼苗选择。最后对这次实验的成功点与失败点分别作出了总结。

  • 标签: 锦鲤 人工繁殖 孵化 苗种
  • 简介:浅色黄姑鱼(NibeaCoibor)俗名白奈、金丝鱼免。隶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是近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的海水网箱养殖优良品种。该鱼肉质细嫩、口感独特、味道鲜美,其鱼鳔是名贵的中药补品,备受港澳及日、韩客户欢迎。“白奈鱼胶”其药用及营养价值仅次于金钱鱼免,市场价格极高。九十

  • 标签: 浅色黄姑鱼 人工养殖 健康育苗技术 育苗设施
  • 简介:钟麟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常委、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科委水产专业组成员、农牧渔业部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誉为'家鱼人工繁殖之父'。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生于1915年10月29日,卒于1996年3月17

  • 标签: 钟麟 家鱼 人工繁殖 池塘养殖 性腺发育 人工孵化
  • 简介:本所从1988年起,对江河名优鱼类——光倒刺鲃进行人工繁育试验,在1991年初获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再次繁育批量苗种。规模化繁育基地正在筹建中。该鱼食性杂、生长快,抗逆性强,易捕。高密度养殖产量可达50-100公斤/米^2,利润2000元/米^2左右,养殖效益很高。

  • 标签: 光倒刺鲃 高密度养殖 规模化繁育 抗逆性 人工繁殖 人工繁育
  • 简介:革胡子鲶(Clariasleather)是埃及食用鱼类之一,它的优点是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杂食性。1983年自广东引进广西,经饲养证明,在一般饲养条件下,当年鱼体重可达到1.5~2.0kg。其生长速度相当于普通胡子鲶(C.fuscus)的5~6倍,和蟾胡子鲶(C.batrachus)的2~3倍。

  • 标签: 革胡子鲶 产量高 饲养条件 人工繁殖 食用鱼 杂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