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通过传统玻片凝集试验对78株沙门氏进行血清型检测,结果将这些沙门氏分成以鼠伤寒沙门氏和肠炎沙门氏为主的21种血清型,其中沙门氏SJTUF10023证实为自凝,无法鉴定血清型.利用MLST可以较精确地预测、区分不同血清型菌株,聚类的各个分支与血清型基本呈对应关系(96.2%,75/78),其中有3株沙门氏(1株阿贡纳、1株阿伯丁和1株斯坦利)聚类结果与血清型不一致.根据O抗原(rfb基因簇)、H1抗原(fliC基因)和H2抗原(fljB基因)分别设计引物进行PCR反应,并与测序相结合,对78株沙门氏进行血清型测定,结果仅l株伤寒沙门氏的H2抗原出现假阳性结果,准确度达98.7%(77/78),且编号为SJTUF10023的自凝被鉴定为鼠伤寒沙门氏,说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检测沙门氏血清型,有望在沙门氏血清型鉴定中成为替代传统血清分型的方法.

  • 标签: 沙门氏菌 血清型 PCR检测
  • 简介:采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和Interdelta指纹图谱分析以及UPGMA聚类分析,对接种工业酵母RC212的黑比诺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分离的63株酵母进行种类区分与鉴定,并对其中的49株酿酒酵母单菌落进行菌株区分,以监控发酵过程中酵母的种类和动态变化,明确工业酵母是否主导发酵过程,探讨野生酿酒酵母与工业酵母之间的竞争性,为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接种发酵过程中共分离得4种不同培养类型的酵母,分别是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uvarum)、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pulcherrima)、红冬孢酵母(Rhodotorulamucilaqinosa)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用Interdelta指纹图谱将酿酒酵母区分为3种基因型,包括2种野生酿酒酵母和已接种的工业酵母RC212。工业酵母在发酵初、中、后期分别占酿酒酵母的6.25%、18.75%、100%。工业酵母在发酵末期才成为发酵优势,野生酿酒酵母在发酵初期和中期都位据优势地位,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 标签: 葡萄酒接种发酵 酵母菌 WL营养琼脂培养基 Interdelta指纹图谱
  • 简介:为探索纯种多混合发酵技术制备清爽型干红曲黄酒的可行性,以高产糖化酶的丝状真菌和酿酒酵母为主,其他菌株为辅的组合方法,对2株红曲霉(A5、B6)、2株米根霉(M1、M2)和1株酿酒酵母(NY02)进行组合混发酵,测定各组合混发酵酒样的主要理化成分,运用感官加权评分法评定酒样的感官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固定丝状真菌,考察不同的酿酒酵母Y2、Y5和NY02的发酵或组合发酵对酒样的主要理化成分和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较优混组合为"A5+B6+M2+NY02"与"A5+B6+M2+Y2"。这两个组合分别使用的酿酒酵母Y2和酿酒酵母NY02的发酵特性相近。对于组合"A5+B6+M2+NY02",红曲霉B6为酒样中红色素和黄色素产量的主要贡献菌株,可显著提高酒样的整体风味;米根霉M2有助于红曲霉B6产生色素;红曲霉A5的添加也有助于提高酒样的整体风味。组合"A5+B6+M2+NY02"与"A5+B6+M2+Y2",二者发酵所得酒样均清亮透明,呈红琥珀色,具有红曲黄酒特征风味及较爽适的口感,满足清爽型干红曲黄酒的各项指标。纯种多混合发酵技术制备清爽型干红曲黄酒具有可行性,可实现红曲黄酒质量的可控性。

  • 标签: 红曲黄酒 多菌混合发酵 发酵产物分析 感官评定
  • 简介:乳酸培养是乳酸应用的关键技术。传统的乳酸培养采用游离细胞悬浮培养,生产效率低,细胞密度低,细胞分离难,成本高。微囊化乳酸避免了传统悬浮发酵剂的缺点和限制,细胞密度可超过10cfu/g,从培养基中分离细胞不需经过超滤或冷冻离心,而用普通的离心或过滤就可进行,因此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微囊化细胞技术可以防止氧对双歧杆菌的伤害,防止噬菌体的感染,以及在冷冻过程中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用于浓缩乳酸生产效果比较显著。本文主要是从囊内细胞初始浓度的影响、壳聚糖包膜后细胞的定时更换培养基连续培养过程中囊内细胞的增长、增殖培养基的筛选等方面对囊内乳酸的浓缩培养进行了研究。

  • 标签: 细胞密度 初步研究 微囊化细胞 游离细胞 保护作用 伤害
  • 简介:目的:了解食品中单核增生性李斯特(Listeriamonocytogenes)的污染状况,为单增李斯特病的监控、检测以及追踪污染源提供依据。方法:对采自保定市各大超市及农贸市场的生肉、熟肉制品、海产品、速冻食品、水果、蔬菜、奶及奶制品、豆制品、腌制品等9大类食品426份样品进行单增李斯特的分离与鉴定。结果:检出了单增李斯特79株,英诺克李斯特7株,格氏李斯特32株,西尔李斯特2株,威尔斯李斯特1株,绵羊李斯特1株,默氏李斯特2株。李斯特的总检出率为29.1%,其中单增李斯特的检出率为18.5%。结论:保定市9大类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单增李斯特污染,尤其在生肉中该的污染率高达32.4%,海产品中的污染率31.0%.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李斯特氏菌属 污染分布
  • 简介:本文论述了细菌发光lux基因的研究及其在食品科学,特别是在乳品科学研究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详细探讨了生物发光的化学机理、遗传基础及研究进展.同时,还重点探讨了lux基因发光乳球菌及影响其发光亮度(RLU)的主要因素和最新研究结果.另外,还探讨了带有lux基因噬菌体的构建原理和方法及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

  • 标签: lux基因发光菌 食品科学 生物发光 化学机理 lux基因噬菌体 食品检测
  • 简介:对食品表面消毒可能并不能完全清除病原体。根据普渡大学的一项研究,沙门氏和大肠杆菌能够在植物组织内生长。用病原体感染绿豆和花生的种子后,在绿豆芽中发现大肠杆菌(E.coli0157:H7),并在花生幼苗中发现沙门氏

  • 标签: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植物组织 病原体感染 花生幼苗 表面消毒
  • 简介:从豆豉中分离得到一株芽胞杆菌,经鉴定属于枯草芽胞杆菌。命名为kjc-3,它对各种真菌有拮抗作用,冀发酵液在柑桔伤口表面可以拮抗青霉病和绿霉病。

  • 标签: 豆豉 芽孢杆菌 抗真菌
  • 简介: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出发,让乳酸在干燥及其后续的贮藏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存活是非常重要的。这篇文章主要综述与冷冻干燥乳酸制备的几个相关因素。

  • 标签: 发酵剂 保藏 乳酸菌
  • 简介:对分离的一株产纤维素酶的假丝酵母进行了研究.为了探讨培养基中碳源对该菌株产纤维酶的影响,文章以蔗糖、葡萄糖、山梨糖、木糖、果糖等可溶性和细菌纤维素、蔗渣、椰棕、玉米芯等不可溶性碳源分别进行了产酶效果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纤维素0.9%、椰子水5%、(NH4)2SO40.2%;KH2PO40.1%、MgSO40.05%、CaCl20.03%、pH自然,作为产酶培养基,所产纤维素酶活可达76.68U/mL.

  • 标签: 假丝酵母 碳源 纤维素酶
  • 简介:目的:分离获得高耐受二氧化硫的枇杷酒苹果酸乳酸发酵(MLF),为果酒生物降酸提供优良乳酸资源。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从自然发酵的枇杷酒中分离乳酸,并通过耐受性试验筛选优良的MLF乳酸;通过形态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法对目标进行鉴定。结果及结论:R23和R35分别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R23)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R35);R23与R35均具有MLF能力,且可耐受120mg/L的总SO2浓度,是2株优良的枇杷酒MLF

  • 标签: 枇杷酒 苹果酸乳酸发酵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 简介:以铜绿假单胞为供试,探究黑胡椒石油醚相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细胞壁、细胞膜和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初步揭示黑胡椒石油醚相提取物抑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黑胡椒石油醚相可抑制铜绿假单胞的正常生长,最小抑质量浓度为1.25mg/mL。经提取物作用后铜绿假单胞大量死亡,细胞壁完整性被破坏,ALP-ase外渗;而细胞膜渗透性损坏,Na^+/K^*-ATP-ase活性显著降低,铜绿假单胞细胞形态发生变化。黑胡椒石油醚相提取物能破坏铜绿假单胞的正常细胞形态,抑制相关酶活性,从而抑制铜绿假单胞的正常生长。

  • 标签: 黑胡椒 铜绿假单胞菌 细胞膜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简介:以分离筛选、鉴定的假单胞为研究材料,提取假单胞的基因组为模板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的条件为94℃预变性4min,98℃变性10S,58℃退火1min,72℃延伸2min,35个循环,72℃复性10min。用试剂盒回收PCR产物,以PGEM—TEasyVector为载体。产生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JM109细胞中,于LB平板上进行蓝白筛选阳性克隆。提取阳性克隆的质粒,电泳筛选滞后质粒,EcoRⅠ酶切验证后进行测序,检测弹性蛋白酶基因在JM109Ecoli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表明:PCR扩增出1,67kh的基因片段。并成功克隆在EcoliJM109细胞中:挑取白斑提取的质粒,检测有滞后质粒,EcoRⅠ酶切检测到3.0kh的载体和1,67kb的基因片段;以滞后质粒为模板再次进行PCR扩增,扩增出1.67kb基因片段。证明该质粒为重组质粒,经上海博亚生物技术公司测序为1.67kh的基因片段。并在EcoliJM109细胞中表达。

  • 标签: 胞外弹性蛋白酶 基因克隆 表达
  • 简介:从青岛海藻化工厂海带浸泡液中分离得到产酸克雷伯氏(KlebsiellaoxytocaXCH-1)。在有氧条件下。该在生长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胞外多糖。并且粘度很大。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关于该胞外多糖理化性质的研究报道。实验用KlebsiellaoxytocaXCH-1胞外多糖为化学均一物质。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分析KlebsiellaoxytocaXCH-1胞外多糖单糖组分,结果表明其主要由D-葡萄糖、D-半乳糖和L-鼠李糖组成。

  • 标签: KLEBSIELLA oxytoca XCH-1 胞外多糖 气相色谱
  • 简介:目的:探讨虫拟蜡固态培养产胞外漆酶及其对竹木质素的降解能力,比较蔗渣、玉米芯、木聚糖和葡萄糖4种碳源对虫拟蜡降解竹木质素的影响。方法与结果:培养温度28℃,基质含水率50%,铜离子浓度0.5mmol/L,接种量8%,培养9d,漆酶产量达到28.66U/g干曲,相应的木质素降解率为26.34%;不同的碳源影响木质素降解率和纤维素降解率,以4%的蔗渣为碳源添加到竹粉中,木质素选择性系数为18.1。结论:经固态发酵的竹粉,其木质素结构与原始状态相比明显地被破坏。

  • 标签: 虫拟蜡菌 固态发酵 漆酶 生物降解 竹木质素
  • 简介:目的:构建高产转谷氨酰胺酶且具有活性的基因工程。方法:以茂原链霉菌总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2b-MTG,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并优化表达时间和温度。结果:成功构建产转谷氨酰胺酶的基因工程,酶活为15.9U/mL,最优表达时间5h,温度25℃。结论:成功构建TG基因工程,TG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为后续试验提供原材料,为微生物发酵生产TG打下基础。

  • 标签: 转谷氨酰胺酶 大肠杆菌 表达 改性 大豆分离蛋白
  • 简介:利用健康成人粪便提取物体外模拟低聚异麦芽糖的肠道发酵,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3种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的生成量,揭示6株外源乳酸对低聚异麦芽糖肠道发酵产酸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粪便提取物单独发酵低聚异麦芽糖12~48h时可产生短链脂肪酸,且其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分别添加6株外源乳酸于发酵体系后,发酵产物中3种短链脂肪酸的生成量明显增加,其中丁酸量增加最为显著,从0.12mmol/L增至6.55~12.45mmol/L。不同菌株促进低聚异麦芽糖肠道发酵产酸能力不同,从整体上看,屎肠球菌和鼠李糖乳杆菌促进低聚异麦芽糖产生3种短链脂肪酸的能力最强。

  • 标签: 低聚异麦芽糖 乳酸菌 肠道发酵 短链脂肪酸 气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