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以创意产业建筑设计为探讨的主题,分析了建筑设计在推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创意产业作为创意创新的孵化器,其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外观美观,还需要与创意产业有机结合的空间环境。文章着重讨论了创意办公区和展示区的设计要点,提出了开放式空间和创新展示手法的运用。

  • 标签: 创意产业园 建筑设计 建筑技术
  • 简介:摘要:黄河内蒙古五原段位于黄河“几”字形大弯道顶端,是黄河纬度最高的段落,在北纬40。52′至40。53′之间。由于所处纬度高,地质条件差,河床属极易冲刷的粉细沙,再加上对岸库布其沙漠的不断侵吞,致使黄河五原县段河道弯道多,险工险段多,河床淤积严重,行洪能力明显降低,横河顶冲变化无常,灾害频繁发生。本文通过自己多年来在黄河内蒙古五原段防汛抢险工作和防洪工程建设的实践中,就防汛抢险技术在本地的具体应用经验进行了一些总结。

  • 标签: 黄河  防洪    抢险技术  应用
  • 简介:巴基斯坦苏曼山前坳陷盆地是喜巴拉雅造山期形成的产铀盆地,上新统的多克帕坦组砂岩是著名的西瓦利克岩系(siwalikrockseries)中的主要产铀层位。本文从水动力机制及水化学特征、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铀矿床水化发带与成矿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该区开展铀矿水文地质工作打下了基础。

  • 标签: 苏来曼山前坳陷 水文地质条件 成矿作用 铀矿床
  • 简介:近42a青海湖水位的持续性下降,且其年内变化特征明显;年平均入湖流量、湖面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均呈现减少趋势,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减少明显;入湖流量、湖面蒸发量和降水量特别是其上年值对当年湖泊水位影响显著,据此建立的青海湖水位模型可对以上因子对水位的影响进行模拟和预测;未来10a青海湖水位仍以下降为主。

  • 标签: 青海湖 水位 气候变化 预测模型
  • 简介:本文以青海省刚察、海晏、共和、天峻4个站代表青海湖地区,利用1981-2014年的气温、地温及冻土资料,对青海湖地区气温、地温及冻土变化进行分析,得出:青海湖地区的气温变化称逐渐升温的态势,这同全球的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升温的态势,青海湖地区年平均气温的升温率为0.55℃/10a,变暖的季节主要是冬季;青海湖地区的地温变化同气温变化基本一致,也称逐渐升温的态势;最大冻土深度的变化与地温变化的关系并不明显,而与极端最低气温有着反相关。

  • 标签: 青海湖地区 地温 冻土 气候变化
  • 简介:摘要:植物的特点一般为跨度大,高度同样较大,内部空间内种植植物。在植物园外围幕墙施工时,室内正在进行植物的移植等工序。对于一般高跨度的幕墙一般采用满堂脚手架施工,植物的外围幕墙,由于有室内植物种植工序在施工,故此类幕墙在施工时是不能采用满堂脚手架的。本文针对植物的施工特性,提出了采用吊架施工方法,从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安全性等方面阐述了此类幕墙施工的施工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并且也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质,在空闲时间都喜欢去旅游观光,以此陶冶情操、增长见识。那么在此背景下,国内的动物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每年全国各地的动物都会迎接大量的游客进行参观。但是目前国内的许多动物并不能完全符合公众的期望,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我国动物现存的主要问题,分析动物规划的原则,最后探讨出基于问题导向的动物规划对策,希望能对我国动物的规划和建设有所帮助。

  • 标签: 动物园 问题导向 规划原则 规划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供应链和物流体系的优化变得尤为重要。智慧煤炭物流作为应对这一需求的创新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煤炭行业。笔者旨在探讨智慧煤炭物流的规划与设计。通过借鉴现有的智慧物流建设经验和理论框架,结合煤炭行业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将探讨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效率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标签: 智慧煤炭 物流园 规划与设计
  • 简介:2012年4月18日,应李文鹏主任的邀请,国际知名的水文地质学者、瑞士联邦苏打黎世理工大学WolfgangKinzelbach教授到访水环地调中心,并作了题为“地下水的污染与保护”的学术报告。

  • 标签: 水文地质 瑞士联邦 大学 苏黎世 讲学 学术报告
  • 简介:利用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建立的祁连圆柏树轮宽度指数年表,分析了自公元前800年以来树轮所记录的该地区2800年极端干旱事件的变化。研究发现,过去2800年极端干旱事件的出现存在群发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世纪至4世纪)和明清时期(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是极端干旱事件的群发期,公元5世纪至12世纪的800年内极端干旱事件的出现频率较低。出现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前后的持续性干旱是柴达木盆地过去2800年内最严重的极端干旱事件。

  • 标签: 柴达木盆地 树木年轮 极端干旱事件
  • 简介:以象山港海岸带为研究区域,利用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15年4期TM遥感影像数据,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8大类,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以及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综合指数4种指标模型,分析了象山港海岸带1985-2015年土地开发利用的速度、结构、程度以及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1985年到2015年象山港海岸带养殖用地及盐田扩张速度最快,动态度最高可达11.97%,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次之,但面积增幅最为显著,滩涂缩减速度最大,耕地面积明显减少;(2)30年间土地类型主要转变方向为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其次为林地转变为耕地;(3)信息熵逐时期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均质性不断加强,区域发展在逐渐走向成熟;(4)各时期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变化率均大于零,象山港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增强。

  • 标签: 土地利用 开发强度 时空变化 象山港海岸带
  • 简介:研究海洋的波候变化是了解海洋动力过程对气候变迁响应的关键。渤海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波候在长期风场变化影响下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文章采用1950~2011年NCEP再分析资料中的渤海海域10m风场资料,利用SWAN模式模拟逐月渤海波浪的有效波高、波向、波周期,分析该海区波候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950~2011年期间渤海海域的有效波高呈现下降的趋势;波向角度均呈现上升的趋势,波周期相对平稳,略有上升;有效波高平均下降0.3cm/a,波向角度平均增加0.12°/a。有效波高在1968年前后显现突变点,波向角度约在1960年突变,波周期在1965年左右出现突变点。渤海波候变化与海气振荡密切相关,是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变异导致的结果,长期气候变化背景下,东亚环流天气系统的长期变化(包括东亚季风强度、夏季风北界的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与强度的变化、脊点位置西伸与北进,以及西风指数的强弱变化等),是影响和控制渤海海域波气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波候 有效波高 西太平洋副高 西风环流 东亚季风
  • 简介:摘要在近年的幼儿新建、改扩建项目中,地面绿化空间设计已经不能满足新式教育理念的需求,开拓屋顶绿化空间成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阐述了幼儿屋顶绿化设计的概念和意义,以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中心幼儿屋顶绿化设计为例,从孩子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对屋顶绿化的高差处理、植物种植、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探索出集优美环境和新式教育理念为一体的屋顶绿化空间设计方案。

  • 标签: 幼儿园 屋顶绿化 高差处理 植物配置 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高科技产业园区需求量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国家对于当前产业园区的建设更加重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国内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向前推进和人们对办公品质要求的迅速提升,高品质产业园区有了更高的设计和建设标准。在当前创新办公的发展趋势下,本文以松江科技绿洲二期产业项目为例,对于产业业态关系、空间布局理念、交通流线梳理、景观绿化生态化打造、立面造型设计等多方面的全新设计尝试做了分析和总结,力求为新型产业园区建设做出贡献。

  • 标签: 创新办公需求 产业园设计 空间布局 生态 立面造型
  • 简介:1引言近年来气候变化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不仅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而且更加关注区域气候变化问题,及气候变化对身体健康、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洪涝、干旱、暴雨、连阴雨等灾害天气与降水有密切关系,降水作为气候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一直为人们所研究。而对于降水的研究,也由过去的单一地对降水量的研究转向对降水量、雨日的综合研究。因为只有综合地研究雨日和降水量才能更好地体现降水强度的变化。现在有很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表明了雨日和降水量的不同步变化。顾骏强等研究了浙江省雨日的气候变化,指出了浙江省除了7、8月份的雨日是增加以外,其它月份雨日数都表现为减少。王颖等圆对全国范围的雨日研究指出,降水量及雨日的气候变化是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的。汪青春等对青海省的研究发现青海省夏半年降水有越来越集中的趋势。本文对福建省年、季、月降水量和雨日的变化特征以及各级降水日数的变化进行详细研究,从而得到福建省雨日及雨强的气候变化规律。

  • 标签: 区域气候变化 福建省 雨日 雨强 月降水量 气候变暖问题
  • 简介:根据采自福建省中部戴云山脉亚高山水系源头地带(大致25°40’N,118°11’E)泥炭沉积洼地的孢粉纪录,对该地区亚热带山地植被近4000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孢粉记录和其他沉积资料显示,3个取样点的泥炭沉积开始于4000年前,很可能是全新世后期气候转冷的结果.在距今4000~1200年前期间,戴云山脉上部(海拔1300~1600m)的植被为亚热带针阔叶混交类型,优势种属包括Cryptomeria(柳杉)、Castanopsis(栲)、Quercus(栎)和Tsuga(铁杉)等.距今1200年前左右,该区域的植被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化,表现在上述优势属种的孢粉在样品总孢粉数的比例突然下降,而Pinus(松),Gramineae(禾本科)以及Dicranopteris(芒萁)等属种的比例则提高了.这次剧烈的植被变化在其中的一个泥炭钻孔中留下了一层粘土记录,它代表了当时流域内植被受破坏后出现的严重土壤侵蚀.从泥炭沉积提取的孢粉记录还可以看出,研究区内广泛分布的松林是一种次生植被,它是人类不断干扰的结果.

  • 标签: 戴云山脉 孢粉集合 泥炭沼泽 人为干扰 泥炭沉积洼地
  • 简介:以历史文献记录为基础资料,根据文献记录中描述台风的“典型词语”,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判别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960AD以来的登陆台风年表。据此分析历史上台风分布的时空特征和我国登陆台风与ENSO的相关关系。指出1600—1911年间LaNifia年登陆台风数明显多于E1Nifio年,LaNifia年多个台风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可能性大于E1Nifio年,这与近50a观测资料分析结论一致。

  • 标签: 登陆台风 ENSO 历史文献记录 观测资料分析 计算机检索 基础资料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总结欧美商务规划设计特征,吸取成功经验,为我国的总部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商务园发展演变规划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