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2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28
  • 简介:16中国近现代的启蒙叙事之所以以理性浪漫主义叙事与情感理性主义叙事为特点,这种理性的崇拜表现于艺术叙事范畴就是情感理性主义叙事,因而在情感与理性的矛盾结构中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 启蒙叙事 现代文学启蒙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的自由和权利在他们的思想中从来没有成为目的,而不主张以革命去争自由,二是强调中国的国情不适宜西方的自由与民主

  • 标签: 启蒙思潮 思潮形成 新民立人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04
  • 简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的自由和权利在他们的思想中从来没有成为目的,而不主张以革命去争自由,二是强调中国的国情不适宜西方的自由与民主

  • 标签: 启蒙思潮 思潮形成 新民立人
  • 简介:本文在启蒙运动以来所形成的现代思想体系中观照《鲁滨逊漂流记》,认为鲁滨逊是代表着启蒙意识形态的神话,其背后的真理是为启蒙意识形态服务的隐喻,而鲁滨逊则集中体现了现代思想体系的两个核心价值:理性至上原则以及对自给自足主体性的崇拜。在肯定启蒙的成就的前提下,本文旨在从批判的角度观照这两个核心价值,以反思启蒙,提出理性至上原则有可能造成人的异化,同时它还为鲁滨逊的欧洲中心主义思想及殖民行为提供理据,而对自给自足主体性的崇拜则成为现代人傲慢的根源。

  • 标签: 鲁滨逊 神话 启蒙 理性 主体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23
  • 简介:90年代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整体性文化研究尤其重要,一些学者就中国社会和自由主义问题,以及激进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文化的差异与互补问题

  • 标签: 保守启蒙 启蒙神话 激进保守
  • 简介:“五四”运动以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从来就是在“良相”和“良医”之间选择。从“洋务运动”到“戊戌维新”,传统知识分子依然怀着做“良相”的梦想。他们试图通过重复历代封建大臣“变法”的方式,介入政治权力的领域。现代知识分子是“五四”运动时期才出现的。他们面对民族和文化的双重危机,开始接受进化论,进而选择一种激进主义立场。激进主义将各种个人主义价值观念省略,最后走向集体主义(民族主义)。这一大的趋势就像洪流,裹挟着知识分子顺流而下,在一些整体性概念中,知识分子越来越没有独立价值。当代知识分子也在主动疏离“知识分子”原有的意义,自觉地屈从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之一:市场意识形态,导致了知识分子的语义更加混乱不堪。

  • 标签: “五四”启蒙运动 知识分子 鲁迅 胡适
  • 简介:鲁迅自由启蒙话语的个人话语性质主要是建立在其作品中"我"的融入、自我解剖的精神、牺牲的精神之上,这些自我血肉的融入使鲁迅作品虽是在启蒙的旗帜之下,却是来自于个人的体验和思考,是具有独特的鲁迅味的作品。

  • 标签: 鲁迅作品 个人话语 启蒙话语 话语方式 启蒙思想 个人主义者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28
  • 简介:启蒙文学还是新时期启蒙文学,中国现当代启蒙文学家按西方文学的思维来反思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学,[23]的中国现当代启蒙文学

  • 标签: 中国现当代 启蒙文学 屡遭挫折
  • 简介:《史鉴节要便读》是郭沫若少年时期重要的蒙学教材之一,它对郭沫若的成长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史鉴节要便读》在清末前后广为流传,一方面是它得到了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另一方面它自身固有的特.最,运用四言韵语,抑扬顿挫,朗朗上I:7;叙史部分以史为鉴,简明扼要,每节加注的点评,也有它独到之处,以至于郭沫若称之为绝好的启蒙书籍。

  • 标签: 郭沫若 《史鉴节要便读》 蒙学
  • 简介:鲁迅的《狂人日记》无疑是中国文学中被谈论最多的短篇小说,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狂人日记》所处的中国现代第一篇小说的显赫位置;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则在于对它进行解读的困难。这里构成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人们对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基本上没有异议,但对于小说主题在文本中的实现方式,换言之,对于如何去解读文本,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往的研究主要有两个解读传统,一个是现实主义小说人物分析的传统,再一个

  • 标签: 《狂人日记》 小说主题 现实主义小说 文本 解读 中国文学
  • 简介:李泽厚是80年代最富睿智和批判激情的思想家之一,在80年代“李泽厚热”的思想潮流中,有的论者甚至将其赞誉为“思想寥落时代的孤星”。他的思想成为了80年代“新启蒙”知识分子反思历史和重建“启蒙”精神的重要资源,极大地丰富了80年代的中国思想界,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他在80年代后期提出的“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 标签: 双重变奏 历史 救亡 80年代后期 重释 思想潮流
  • 简介:张旭东:从《长恨歌》、《富萍》,经过《桃之夭夭》、《遍地枭雄》,你又转回到写毛泽东时代的上海。为什么会挑这样一群人物,写他们的成长、自我教育和"启蒙"?从题材上来说,最早说你是知青作家,有上山下乡的背景,但《启蒙时代》完全是在城市里面。从《长恨歌》之后你就被人认为是上海的代言人,但那个上海包括了一九四九年以前的上海。《启蒙时代》背景却是"文革"初期,只持续了一年多时间。你是怎么决定写这样一部作品的?

  • 标签: 王安忆 启蒙时代 张旭 南昌 长恨歌 大时代
  • 简介:时间:2002/10/17,大风雨之夜。地点:南大公寓。参与者:张全之(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张光芒(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后)、王洪岳(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武善增(讲师,南京大学博士生)、康长福(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徐仲佳(讲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启蒙,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魂牵梦绕的文化命题。从梁启超的“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从3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到80年代的启蒙文化思潮,整整一个世纪的风雨晨昏里,都有知识分子在泥泞中跋涉的身影。但20世纪中国启蒙运动在行进过程中,遭遇到一次次社会、政治事件的强行

  • 标签: 新启蒙运动 中国知识分子 文化思潮 梁启超 理性 五四新文化运动
  • 简介:发生在1946年的东北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一场新启蒙运动,是五四启蒙的隔代传承。新启蒙运动是1936年由"新哲学者"发起,在进入东北的过程中,新启蒙运动主要经历了新启蒙的倡导(上海——北京时期)和实践(延安时期)两个阶段。东北新启蒙运动可以说是延安革命启蒙运动的延续,是对延安启蒙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检验。对于刚刚走上民主道路的东北人民来说,推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无疑是建设新东北、解放人民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

  • 标签: 萧军 延安时期 五四启蒙 文化生活 鲁迅文化出版社 革命文艺
  • 简介:1960年暑假我父母从一个离县城五、六里的村级学校来到县城城郊工作。这次迁居,父母照样是不能花很多精力来安排私事的,搬走了大件物品,父母把搬零碎物品的任务交给了儿女后就忙他们的去了。于是,十一岁的哥哥担起领导者责任,把那些他这个年龄的男孩能拿得动的东西悉数拿走,更小件的生活中又不能缺少的物品

  • 标签: 劳动 玉米 年代 生产队 父母 自然景观
  • 简介:《湘报》有七首以“歌”为名的歌谣,借鉴民间歌谣的形式,向本省底层民众灌输有关湖南的时事与新学。此类歌谣是近代歌谣仿作的先声,与当时梁启超等人的俚歌理论相应,同时受到曾国藩等乡贤示范的影响。此外,作为一种地方启蒙,是戊戌时期湖南新政的重要表现,也是后来湖南人鼓吹省籍意识、湖南自治的先声。

  • 标签: 《湘报》 歌谣 启蒙
  • 简介:时间:2010年8月16日地点:德国波鸿大学东亚研究系中国历史与哲学研究部罗哲海(HeinerRoetz),德国波鸿大学中国历史与哲学研究部主任,德国汉学协会主席。1950年出生于温特贝格(Winterberg),曾在法兰克福大学学习汉学和哲学,1997年至今在波鸿大学工作。

  • 标签: 德国汉学 大学学习 教授 儒学 哲学研究 中国历史
  • 简介:竹内好的鲁迅研究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异于以往的阅读经验,本文通过分析竹内好的《鲁迅》来解读文学家与启蒙者,"挣扎"与"影子"胶着的鲁迅形象。

  • 标签: 竹内好 鲁迅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