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尤金@是现代美国戏剧的缔造者和诺贝尔文学奖金的荣膺者,一生写了50余部剧作.他早期的剧作受自然主义影响,但基调是现实主义的;中期的剧作多是实验戏剧,有表现主义悲剧、精神分析悲剧和信仰探索悲剧;晚年的剧作是更加正视惨淡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的剧作有深远影响,为世界剧坛做出了卓尔不群的贡献.

  • 标签: 奥尼尔 自然主义影响 实验戏剧 现实主义悲剧
  • 简介:<正>苏不仅在印地语文学史上地位很高,而且也是整个印度中世纪最大的诗人之一。他生活在十五世纪七、八十年代至十六世纪七、八十年代中的某一段时期。因为缺乏可靠的资料,关于诗人的生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他的生卒年是1483--1585,也有人认为是1478--1581,还有人认为是1478--1563。根据现代的研究,可以肯定他在离北方那的鲁那古达村不远的河边,度过了他一段较长时间的出家人生活。他自幼对音乐很爱好,每当感

  • 标签: 八十年代 长时间 文学史 生卒年 抒情诗 长篇叙事诗
  • 简介:当代的语言形式大多是意识形态统治的工具,这种语言追求最大便利的交际化,它毫不留情地排除了和个人最细微的感觉与经验相关的语言方式,排除了个人话语中蕴含的感知力。而诗人的努力就在于借助诗歌的语言来表达他的生存处境,通过这张“被冰雹打过的嘴”说出事实的真相。德国诗人格林贝恩诗中出现的各种疾病的意象,并非要赋予疾病本身以社会性和道德性批判,而是“疾病”这一词所蕴含的痛苦、伤害、恐惧、分裂以及忍受,契合了诗人的感受所要求表达的形象,是创作冲动使它以神秘的方式参与诗歌的创造。诗人的语言惟有通过隐喻及象征,才能使诗歌摆脱时代的局限,获得超越于我们当下理解力的意义。诗歌天然地反对意识形态,它决不会以出卖自己的艺术规律为代价来赢得社会批判的胜利。格林贝恩借助“疾病”这一象征,述说时代作用于个人生命的经验和心灵痛苦、意识分裂的感受,从而构建了属于他个人的“微观语义学”和个人的修辞学。

  • 标签: 疾病的隐喻 象征 意识形态 个人修辞学
  • 简介:<正>伊卜利是伊克巴的诗歌中一个很迷人的形象。西方文学中“伊卜利”的传统译法是“撒旦”。伊克巴在诗中主要用“伊卜利”这个词,个别场合也使用“亚撒色”或“撒旦”。这几个词的基本意思是“魔鬼”。究其根源都是来自《旧约》。这里主要想探讨在伊克巴的诗歌中的魔鬼的形象,故沿用伊卜利这个词。伊卜利这个人物,无论在东方或西方的文学中,在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盛行的地区或国家的文学中,虽然有时对他的称

  • 标签: 伊斯兰教 造物主 基督教 犹太教 穆斯林 印度次大陆
  • 简介:<正>早在30年代,读者就发现《雷雨》与《悲悼》很相象,但论述者在论述曹禺所受影响时,大多循着曹禺戏剧主题的某一侧面,或某些人物或某些技巧作比较;而这些比较也往往只是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或加以类比,或揭示其影响所在,而忽略了对于曹禺所受剧影响的特点和程度,其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以及这种影响对曹禺戏剧创作的意义等的探讨。本文拟就这方面作些尝试。

  • 标签: 奥尼尔 《雷雨》 人物性格 《悲悼》 表现主义 戏剧技巧
  • 简介:<正>比起做演员,94年出生的亚历克·伊特作为球迷似乎更专业些,因为从小,他就梦想着长大后有一天能够为家乡球队曼联踢球,而不是去演什么电影。然而有时候上帝却像是在下棋或者去了洗手间,无暇顾及人类那一点点小小的梦想,甚至随便那么一指点,一个人的人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亚历克·伊特就是这样一个被上帝遗忘却又无限照顾的孩子。2004年,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年仅10岁的伊特被挑中主演丹尼·博伊回归童真的《百万小富翁》一片,在片中扮演7岁的弟弟达米安,首次走上大银

  • 标签: 亚历克斯 特尔 博伊尔 达米安 曼联 大后
  • 简介:本文从约翰·福的小说与哲学互文性的角度归纳、厘清、剖析、点评其浓重而独特的存在之思:上帝隐退无为;此在卡在物理、情绪、精神、认知的种种误区和两难中;个体渺小虚无。于是,他的小说常常描述上帝缺场、智者出场、极端环境中的身心反应、命与仇谋、渺小情结等。个体应对存在压力的对策则是自我放逐、反叛、责任、仁爱。但是,当上述哲学观点转换为文学叙事时,却常常偏颇过度,欠缺圆融辩证,使人迷惑,引人诟病。

  • 标签: 约翰·福尔斯 存在困境 领悟 刻画 出路 过度
  • 简介:1996年10月3日,瑞典文学院宣布,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将授予波兰女诗人维瓦娃·申博卡。同年12月10日,诺贝尔去世100周年之际,该院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隆重的仪式,向申博卡颁发奖状和112万美元的奖金。申博卡是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申博 克拉科夫 文艺评论家 文学院 斯德哥尔摩
  • 简介:过着如意而幸福的生活,  他的生活公约是,这个女儿14岁前就边完成学业边独自环游了小半个地球

  • 标签: 生活公约 蔡志忠生活
  • 简介:《从米勒城出走的人》是厄秀拉·K·勒格温于1973年发表的讽喻体短篇小说。本文针对这一短篇小说中的多重象征意义进行多角度解读,进一步阐释作品的主题意义,以期丰富现有关于勒格温和这部作品的相关研究。

  • 标签: 厄秀拉·K·勒格温 《从奥米勒斯城出走的人》 象征意义
  • 简介:德里克·沃尔克特(D.Walcott1930-1997)生于加勒比岛国圣卢西亚,有"加勒比的荷马"之称,作为黑人血统的印第安诗人,他的创作始终关注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问题,1992年他以长诗《马勒》获诺贝尔文学奖。书评作者为玛丽·莱夫科维奇(M.Lefkowitz)在他那部史诗性长诗《马勒》(Omeros)的尾声,德里克·沃尔克特突然中断了快节奏的叙述,问自己:是否未曾"阅读和重写/直到文学出错一如历史。""那战船何时从我的眼中消失/我何时才不再听到特洛亚的鏖战声/在那两位渔夫的诅咒之中?"他询问。"何时才能止歇/喉咙中的回声,坚持。马勒/何时能进入那超越隐喻的亮光?"这声声诚挚的询问不仅是对诗人的,也是对读者的。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为什么总是摆脱不了过去,不仅摆脱不了我们的过去,也摆脱不了他人,他民族的过去?如同荷马的德修,我们同诗人一起,将踏上一条让人兴奋又让人不安的旅程去寻觅答案,"去看看那人口稠密的城市,去触摸他们的心灵。"然而,正是诗人荷马的身影,而不是荷马诗章中的英雄,激发了德里克·沃尔克特的灵感。根据古代传说,荷马出身贫寒,度过了艰难和孤寂的一生。他是住在士麦那(Smyrna现称伊兹密)的一个希腊姑娘的私生子,年轻时游历了地中海的许多地方。但当他双目失明,他只好乞讨为生,一边流浪,一边吟诵他的诗篇。有时,他受到款待,但他常常被他所到达的城市驱赶出去;因为他是个外乡人,是个食客,所以被称作"荷马勒(Homeros,后人则称Homer——译

  • 标签: 马勒 荷马史诗 加勒比 诺贝尔文学奖 民族问题 长诗
  • 简介:在20年代末计划创作一部自传性系列剧《大海母亲的儿子》,该剧的副标题是“一个灵魂诞生的故事”。如果我们用它来概括与大海的关系,描述他早期剧作的题材特征是非常恰当的。1920年以前,

  • 标签: 尤金·奥尼尔 早期剧作 水手 自传性 副标题 弗洛伊德
  • 简介:“文学”从来没有纯粹过。“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并不古老的学科更是与“文学”及其之外的社会与文化理论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研究向何处去”的问题也一直被以不同的方式回答着。根据著名德语文学专家伯特·兰高教授的观点,文学研究的未来将取决于如何有效地回应文学与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理论以及实用主义的关系问题。兰高教授的经验主要来自德语世界,但对我们中国的文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胡伯特·兰高尔 访谈 文学研究 文化研究 现代性 德语文学
  • 简介:菲利普·索莱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一直是活跃在法国文坛上的中心人物,并对法语文学不断进行着独有的思考和探索。其创作风格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对汉字、中国古典诗歌和道家文化的借用。如果说这些中国元素在索莱早期作品中尚流于形式化并略显突兀,而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索莱书写中,有关中国的参照与文本的关联更加紧密,愈发与作品融为一体,浑然天成,真正建立起了东方与西方的对话。通过汲取中国文化的精髓,索莱大胆挑战法语写作的极限,创新自己的文学创作。

  • 标签: 索莱尔斯 汉字 中国古典诗 歌道家思想
  • 简介:在俄罗斯文学家汇聚的那片璀璨星云中,帕纳克是一颗闪烁着独特光芒的星辰。他既是诗人,又是散文家和批评家。与重于艺术形式探索的安德烈·别雷相比,他更集中于在创作中表现对现实生活的体会和感受,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始终是他高度自觉的艺术使命;与同样重视关注现实的列夫·托尔斯泰相比,兼为诗人的帕纳克又对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有较多思考和理论自觉。这些独特性就决定了作家研究的难度和复杂性。

  • 标签: 帕斯捷尔纳克 散文家 小说研究 诗人 现实生活 形式探索
  • 简介:20世纪,巴以独特的造型特点和平面化的画面语言,创造出了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视觉画面。同时期的中国,林风眠巧妙地融合中西艺术,以光色彩墨的绚烂,给人以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视觉冲击。本文就巴和林风眠绘画题材中的女性形象加以对比分析。

  • 标签: 巴尔蒂斯 林风眠 女性形象 对比
  • 简介:《安娜·克里斯蒂》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写于1921年的一部作品,是他创作早期描写海洋生活的一组作品中一部重要的代表作,1922年获得普利策戏剧奖。该剧描写的是,老水手克里斯·克里斯托夫森一辈子以海为生,大海成为他一生的梦魇之地,他的父亲、两个兄弟、两个儿子先后葬身大海。

  • 标签: 克里斯蒂 奥尼尔 安娜 改编 甬剧 解读
  • 简介:托马斯·西比克是当代符号学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其符号学思想的核心就是建模系统理论,围绕作为“意义的形式”的模型及其构建方式而展开。西比克的建模系统理论主要是受到塔图学派的洛特曼和伊万诺夫的影响,但它与塔图学派的模拟系统概念从一开始就有着本质的不同。要想透彻理解这个看似带有形式主义色彩的关键符号学理论,就必须要认识到西比克的建模系统观实际上经历了两个不同时期,尤其需要注意该理论前期阶段与塔图学派的渊源,因为这奠定了整个建模系统理论后期发展的基本路径。

  • 标签: 西比奥克 洛特曼 塔尔图学派 建模系统理论 模型
  • 简介:高大瘦削、肩胛略弯、面孔象用岩石雕刻出来的老人,孤零零、石塔般地伫立在布满石头的土地上,看着亲人们一个个地离去(《榆树下的欲望》)。一个身着黑色衣裙、表情漠然、举止僵硬的年青女人摈弃了阳光和鲜花,走进了窗户紧闭,亡灵作祟的旧宅,开始自我幽禁的生活(《悲悼》)。

  • 标签: 悲剧人物 性格 欲望 尤金·奥尼尔 表现主义戏剧 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