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正>五场轻歌剧《蓬花》在1990年全国歌剧观摩演出中获剧目奖;1991年春,该剧组进京演出又饮誉京华,荣获首届文化新剧目大奖。我作为该剧主人公老的扮演者,也荣获了全国歌剧观摩演出的优秀演员奖和首届文化表演奖。获得这样的荣誉,我的心情是很激动的,从我接到《蓬花》这个剧本到现在,已经六年了。在这六

  • 标签: 轻歌剧 观摩演出 创作 角色 表演 渔民
  • 简介:这几天,国内的美术批评家都开始画起画来,美术批评家的新锐谢也不能免俗。而实际上,谢最初就是成就于绘画的,他的水墨画(包括书法)作品在十年以前就频频入选国内外一些重要展览,而且在一定的范围内颇有影响。谢写文章是后来的事,且一发不可收拾。他一边着力自己的探索性作品创作,一边开始用独到的批评眼光揭示美术界的问题并深入地进行个案研究,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成为最令人生畏的青年批评家之一。

  • 标签: 文人画 美术批评 水墨画 个案研究 作品创作 探索性
  • 简介:6月28日,《歌》杂志社召开了2003年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著名词家张名河、曾宪瑞、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唐正柱、副处长黄云龙以及广西新闻出版局资深编审彭匈、广西音协秘书长黄朝瑞、《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广西首届签约词曲作家梁绍武等20余人,大家就《歌》如何走出困境,办成中国一流的民族音乐刊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与会人员肯定了《歌》自改版以来在全国的影响以及为"唱广西"所做出的努力,认为《歌》现有一个

  • 标签: 民族音乐 广西 座谈会 走出困境 资深编审 新闻出版局
  • 简介:“印岂无源,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铃镝,一耕夫来自田间”。这是沙孟的老师吴昌硕先生1926年在上海给他的学生们看的吴先生自己撰写的

  • 标签: 沙孟海王羲之 王羲之兰亭序
  • 简介:  陈良,1968年生,常州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首届书法本科专业,师从尉天池、马士达、周一峰等教授.现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博士研究生、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常州书协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

  • 标签: 专访陈海 作品市场 市场说话
  • 简介:北京著名青年中国画家马方,在艺术流派迭起的时代中,凭着才智和胆识创作出《古都风情》、《旧京民俗》等一系列组画,给画坛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一九九三年秋,马方终于以《古都风情画展》展示其系列中国画作给北京广大观众和海外友人。该次展出的作品,既有几年前的力作,也有一批新

  • 标签: 中国画家 列组 大碗茶 民俗 风情画 走街串巷
  • 简介:几乎与大导演张艺谋沾上边的女孩子都改写了人生的命运,巩俐、章子怡,还有通过网上“选秀”而拔头筹的“幸福女孩”董洁,’99新丝路杯超级模特大赛冠军、法国METROPOLITAN世界顶级模特大赛上荣膺“世界名模”称号的新丝路模特公司当红花旦王珍,前些时候也被“张王恋”的绯闻搅得头疼不已,其实他们的“缘份”只不过是一个口服液的广告,你拍,我演,而已!

  • 标签: 王海珍 模特 艺术魅力 艺术工作 艺术事业
  • 简介:<正>《牺盟大合唱》是冼星海同志于1940年春天创作的。这也是他在离开祖国之前完成的最后一部大型声乐作品。星同志是群众歌曲的多产作家,更是大型声乐作品的创作能手。正如《音乐欣赏手册》编者在中国大型声乐作品栏里所概括的那样:“冼星海是第一个用大合唱来表现现实斗争和人民生活的作曲家。他力图在大合唱中把革命的内容与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并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尽可能完美地统一起来。”他从1938年冬到延安之后,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继《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和《九一八大合唱》(也叫《打到鸭绿江大合唱》)之后,又以惊入的速度,完成了《牺盟大合唱》。

  • 标签: 牺盟会 决死队 延安 鸭绿江 黄河大合唱 太行山
  • 简介: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往往是在不经意之间书就的,具有不可重复性.……

  • 标签: 中藏巧 作品赏析 巧许海泉
  • 简介:粟之“狂”与传统文人之“逸”一脉相承。而这种相承并不是表现为表象的近似,而是更多地体现出了本质上的趋同。“逸”到极点的传统文人往往也都是“狂”到了极点。“逸”与“狂”在远离世俗方面取得了方向上的一致,又在画家们寻求自我释放与解脱方面取得了内容上一致,这样的一致最终在传统画家们复杂的性格之中取得了统一。在近现代画家们纷纷改良与反叛传统精神的大背景之下,刘海粟大师独树一帜,粟之“狂”成了传统文人思想之精髓的体现。

  • 标签: 刘海粟 率真
  • 简介:3月1日8时40分,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尹桂芳在上海逝世,享年81岁。人们不禁为一颗艺术界巨星的陨落而悲泣痛惜。尹桂芳以其完美的人格、执着的追求,精湛的演艺实践自己“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唱戏”的人生格言,她的“做人”重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她的“唱戏”贵在改革创新,探索开拓。她把毕生精力献给民族文化宝库中的越剧艺术。尹桂芳虽离我们而去,却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我们特设“越坛折桂人间留芳”专栏,发表一组文章,以追思和缅怀这位久负盛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

  • 标签: 越剧 表演艺术家 尹桂芳 生平事迹
  • 简介:二十世纪末的一个春天,上海虹口的霍山公园里鸟语花香,悠闲的人们在园中享受和煦的春光。两鬓霜白的犹太老人乔治·希尔森默默地走近园中的一块石碑,碑文用中、英和希伯莱文记载着:二战期间,犹太难民曾在此避难。老人在碑前仁立良久,颤抖的双手抚摩着石碑,眼中噙着泪水,想起了幼年时在这片土地上的往事……年仅十岁的小乔治高举着纸风车,在狭小的客堂间里兜着圈子跑,嘴里喊着:“过年啦,过年啦!”八岁的小招娣学着他的样子,手拿着纸风车跟着疯跑。招娣娘热情地邀请同住一个屋檐下的犹太人乔治一家和房客霍尔曼一起过年。招娣的父亲富根拉黄包车收工回来

  • 标签: 犹太人 霍尔 二十世纪末 拉德 隔离区 小乔
  • 简介:在现当代书法史上,沙孟先生卓然独立,气度非凡,是屈指可数的大师级人物之一。今天,当我们重述先生艺术风格和历史贡献之时,有必要循着先生的家世生平、书学源渊及气质修养作一考察,以期得到全面展示。或许,借此可以对当代纷繁芜杂、人文伦丧的书法思潮产生某种警觉,从而回归书法的本位立场,通向书学的人文大道。沙孟先生原名文若,以字行。别署不荒、沙村、兰沙、泱明。1900年6月生于浙江鄞县塘溪沙村。其父沙孝能是一位儒医,酷爱书画,多有收藏,行医之余常舞文弄墨,这一嗜好对年幼的沙孟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06年沙孟入本村安房书塾就读,1910年转入邻村邹溪钟山小学住读,1911年进入慈溪东山头锦堂学校附小五年级学习,初习篆刻,即识得许多篆文。据有关资料记载,12岁时沙孟能识得“中华民国军政府鄂省大都督之印”的篆文。1913年沙孟入本乡花溪小学,后由父亲教读功课及摹篆刻印,这是沙孟走向艺术之途的一个起点。然好景不长,14岁时父亲去逝,家境顿时陷入窘境,遂由舅舅带至慈溪庄桥集成小学就读,此年暑期他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宁波第四师范学校。艺术史上的许多杰出人物,他们自小就对某种门类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和信心,失去父亲之后的沙...

  • 标签: 一代书学 书学大师 大师沙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