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方法设计统一问卷对全院医务护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调查600名医务人员。其中医生164、护±275、医技58、实习医生22.保洁和医废收集员81。在过去一月医疗活动中,11(1.8%)的医务人员接触过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64(10.7%)的医务人员遭受过锐器伤;有245(40.8%)位医务人员接受过职业防护教育;仅有2例报告医院感染科备案;针对职业接触感染,医护人员未完全采取标准预防措施。结论加强职业防护意识教育,做到标准预防,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性、血原性疾病的感染是当前职业防护的关键措施。

  • 标签: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糖尿病足溃疡的风险指标,有利于预防足溃疡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343例糖尿病病历资料,分为有足溃疡组和无足溃疡组,比较两组足部症状、神经功能检查、踝臂指数(ABI)。结果及年龄、体质指数(BMI)、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尿病病程、血脂、尿酸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下肢疼痛、振动觉减退、ABI降低与足溃病发生显著相关。结论应对所有的糖尿病患者询问下肢症状,测定振动觉阈值(VPT)和ABI,早期识别足溃疡高危患者。

  • 标签: 糖尿病足 溃疡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所有入院治疗的936例高血压患者,统计其基本资料和生活习惯,分析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患者分期比女性患者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不良生活习惯是促使高血压并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及时综合防治高血压,全面治疗并强化干预重点人群,能够降低并延缓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脑梗塞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肝脏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性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肝脏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或术后大量胸腹水、术中或术后大出血、术后营养方式、术前前后不具备积极的应对机制等都与术后肺部感染有关系。结论对相关资料进行明确,在术前后进行预防和管理,使感染率降低,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肝脏移植肺部感染因素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和发生锐器伤的高发科室,是易发生职业暴露的科室。手术室气体交换差,空气中弥散着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物质,如器械消毒液、器械酶洗液、使用电刀产生的蛋白焦糊气味以及麻醉机产生废气等。C型臂的X射线也悄然袭击着人体的健康。手术室工作人员在这种高危环境中工作,加之工作性质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容易使工作人员身心受到伤害。为此手术室护士应掌握职业危险因素的相关知识与防范措施,培养职业安全意识,加强自身防护,将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江门市蓬江区女性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情状,为女性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2009年6月到2011年6月期间对江门市年龄18岁到70岁的980名女性社区居民,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基本资料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调查,监与同期的男性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调查显示女性心血管危险因素虽大致与男性相似.但女性高血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缺乏体力活动、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均高于男性。而吸烟者很少。结论女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男性有某些差异。通过了解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将有利于开展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 标签: 危险因素调查 心血管疾病 女性人群 江门市 心血管危险因素 疾病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为分析中国居民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与PE发病的关联。方法对检索并入选的34篇有关肺动脉栓塞猝死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纳入分析的文献共34篇,总病例数90例。2.年龄在2-80岁,平均为(41.7±13.9)岁,男女=2.751。3.围手术期55例(61.1%),恶性肿瘤9例(10%),心血管疾病19例(21.1%),感染4例(4.4%),包括下肢及臀部软组织感染、肺部感染、伤寒及头部外伤血肿感染,下肢深静脉病变2例(2.2%),使用氯丙嗪2例(2.2%),肾病综合症1例(1.1%)。4.发病急促,常于5-60分钟经抢救无效死亡。5.血栓类型包括混合性血栓84例(93.3%),白色血栓2例(2.22%),癌栓4例(4.44%),空气栓塞、羊水栓塞各1例(1.11%)。结论1.围手术期、心脏病、恶性肿瘤、感染、肾病综合征及服用氯丙嗪均是PE猝死的危险因素。2.发病凶险,死亡率高,需积极预防。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患儿症状较轻可自行痊愈,少数患儿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等重症而威胁生命。为提高临床防治效果,减少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本研究探讨分析了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特点,希望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手足口病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高产科护士对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认识,保证产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100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结果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率100%,最常见的为针刺伤﹑血液﹑羊水等,针刺伤常见于给病员穿刺术后。结论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需要加强其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培训以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确保其职业安全。应建立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护士的消毒隔离观念,提高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医院、科室应加强发生职业暴露后的支持管理制度系统,从而把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降到最低。

  • 标签: 产科护士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孕期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加强职业安全教育、病房安全建设、合理排班、开展人文关怀及心理辅导。结论应采取相应措施,努力避免精神科孕期护士的职业伤害,促进护士身心健康,保证母婴安全,保障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孕期护士 危险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笔者总结了手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包括术前对患者的详细评估,制定个体化的预防计划,正确摆放手术体位,选用合理的体位垫来降低受压部位的压力,加强术中观察等是预防术中压疮发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手术室 压疮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致6至9岁学龄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为我国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充足的指导依据。方法任意从某一所小学中抽取50例出现营养不良现象的儿童构成观察组,儿童年龄在6至9岁之间。然后按照这50例儿童的年龄、班级、性别、体重等情况挑选另外50例营养情况良好的儿童构成对比组。对这100例儿童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本次调查中观察组有40例儿童出现Ⅰ度营养不良情况,占总数的80%;6例Ⅱ度营养不良,占总数的12%;4例Ⅲ度营养不良,占总数的8%。导致观察组儿童出现营养不良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家庭矛盾突出、家庭收入偏低、患病周期小、挑食厌食、缺乏运动、没有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等。结论家庭、疾病、饮食、运动是决定儿童营养状况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只有加大重视力度使其保持合理状态,才能为儿童创造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 标签: 学龄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给患者创造一个安全,安心的手术环境和过程。方法找出工作中潜在人为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结论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手术室 人为危险因素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常见职业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降低助产士的职业风险。方法分析助产士可能接触的职业危害和相关防护措施。结果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来自多方面,包括生物因素,机械性损伤,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心理因素等,应从各方面做好安全防范对策,最大限度的保护助产士的安全

  • 标签: 助产士 职业危险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及其危险因素,预防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及时干预,改善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住院急性肾损伤患者101例,总结发病原因,分析疾病预后。结果老年男性AKI发病率高;急性肾损伤病因多样,肾前性AKI12例;肾实质性AKI占84例,其中间质小管性疾病55.5%,以药物性因素占首位;肾后梗阻性AKI5例。结论药物引起的肾实质性疾病是导致急性肾损伤发病的主要原因,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有效减少急性肾损伤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病因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卒中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找到可控的方法,能够及时预防和治疗急性卒中后感染。方法将2009年3月-2011年4月住院治疗的急性卒中患者进行了相关因素的调查,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筛选得出相关危险的因素关于影响急性卒中后感染的,然后据单因素分析方法结果及相关专业知识的结合,拟定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调整相互间的影响因素,发现了影响急性卒中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急性卒中后感染率为18.4%,主要发生部位呼吸系统占到12.2%及泌尿系统占到9.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分析显示出血性卒中、年龄≥79岁、卒中后早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卧床、基线Barthel指数(BI)<49分、基线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14分、基线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GCS)≤7分等7项因素,是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在允许值内,有意义(P<0.05)。结论导致急性卒中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发生率也很高,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危险因素、特别是可控因素,这个样可以及早的发现患者并预防其发生和恶化。

  • 标签: 急性卒中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探讨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减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发生跌倒的36例老年住院患者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的年龄、躯体移动状况、疾病、药物、环境等因素是跌倒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原因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护理干预措施不仅提高了患者执行安全措施的依从性,降低跌倒发生率;也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护士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处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结论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动态评估,除进行共性的安全指导外,根据评估内容制定有个体差异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大大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几率。

  • 标签: 老年 跌倒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管理,观察实施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探讨糖尿病关于健康管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我社区21例患有糖尿病的居民,在其治疗过程中,针对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管理,为期一年,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在各方面的变化,如血糖水平、知识掌握等。结果经过一年的干预管理,所选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的也比以前多,生活方式更加科学。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自身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 标签: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