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泰兴地区血清胃蛋白酶原、17联合幽门螺旋杆菌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的住院患者359例,同时行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Ⅰ/PGⅡ(PGR)、17(G17)、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组的PGⅠ水平显著高于胃癌患者组(P<0.01),PGⅡ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息肉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组(P<0.05),PGR水平显著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息肉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组(P<0.01)。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患者的G17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患者(P<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息肉、消化性溃疡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HP阳性率均比较高。但HP感染在PGⅠ、PGⅡ、PGR、G17水平变化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胃蛋白酶原、17与幽门螺旋杆菌可作为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幽门螺旋杆菌 胃癌
  • 简介: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和血清-17诊断及鉴别诊断老年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的可行性,阐明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咸阳市彩虹医院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153例病历资料,另选择同期收治入院的80例老年胃癌前病变患者(分为浅表性胃炎组35例、胃溃疡组26例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组19例)。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对比各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及阳性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Ⅱ(PGⅡ)、17水平及阳性率;并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及血清17的单项及联合诊断效能。结果四组受检者对比,胃癌组患者血清PGⅡ及17含量均高于胃癌前病变组,但PGⅠ水平低于胃癌前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浅表性胃炎组血清PGⅠ、PGⅡ及17含量均低于胃溃疡组(P﹤0.05);且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浅表性胃炎组血清PGⅠ、PGⅡ及17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受检者阳性率相比,胃癌患者Hp感染阳性率均高于胃癌前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浅表性胃炎组Hp感染阳性率低于胃溃疡组(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浅表性胃炎组Hp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断效能而言,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及血清17联合诊断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均高于其他各单项诊断。结论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及血清-17诊断及鉴别诊断老年胃癌及胃癌前病变,具有变化显著,特异度及灵敏度较高等特点,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提高,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胃癌 胃癌前病变 幽门螺杆菌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17联合检测对无症状胃癌高危人群萎缩性胃炎(AG)的价值。方法于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选择居住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的无症状胃癌高危人群377名,根据内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表现分为无萎缩性胃炎(NAG)组、轻至中度萎缩性胃炎(MAG)组和重度萎缩性胃炎(SAG)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PGⅠ、PGⅡ、17水平。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Z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Ⅰ与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17和两者联合检测(联合预测因子)对SAG的预测价值。结果373例无症状胃癌高危人群中,NAG组146例,MAG组136例,SAG组91例,3组无症状胃癌高危人群的性别、年龄、BMI和H.pylori免疫球蛋白G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AG组无症状胃癌高危人群的血清PGⅠ、PGR和17水平均低于NAG组和MAG组[PGⅠ:92.73 pmol/L(20.39 pmol/L,119.28 pmol/L)比133.69 pmol/L(103.44 pmol/L,183.70 pmol/L)、120.64 pmol/L(23.37 pmol/L,173.91 pmol/L)。PGR:7.40(1.63,9.52)比13.71(12.38,16.73)、10.06(4.49,15.87)。17:2.31 pmol/L(0.59 pmol/L,3.24 pmol/L)比4.59 pmol/L(1.96 pmol/L,10.86 pmol/L)、12.51 pmol/L(11.96 pmol/L,15.60 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PGⅠ=8 262.500、3 360.000,P=0.024、P<0.01;UPGR=4 999.000、2 377.500,P均<0.01;U17=3 748.500、1 688.000,P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GR(β=-0.423,OR=0.655,95%CI 0.516~0.885,P<0.01)和17(β=-0.509,OR=0.601,95%CI 0.415~0.859,P<0.01)均是避免SAG发生的保护因素,血清PGR和17对SAG的联合预测因子L=3.621-0.423×PGR-0.509×17。血清PGR、17和两者联合预测因子预测SAG的ROC AUC值分别为0.714、0.655和0.859,预测SAG的灵敏度分别为91.11%、100.00%和100.00%,特异度分别为83.56%、95.74%和99.29%;联合预测因子预测SAG的ROC AUC值高于PGR和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2.354,P<0.01;Z=6.116,P=0.031)。结论监测社区无症状胃癌高危人群的PGR、17和两者联合均可用于预测SAG,且两者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较PGR或17单独检测更高。

  • 标签: 胃炎,萎缩性 胃肿瘤 胃蛋白酶原类 胃泌素17
  • 简介:目的:研究"脾虚"和经补中益气汤治疗后的大鼠胃壁细胞受体的变化.方法: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结果:虽然"脾虚"大鼠胃壁细胞受体的结合位点数低于正常大鼠,但其亲和力高于正常大鼠.经补中益气汤治疗后对其具有复健作用.结论:受体的结合位点数显著减少,可能导致脾虚大鼠胃黏膜的防御性下降;而亲和力显著增高可能是黏膜对攻击因子的敏感性增强的机制之一.补中益气汤通过调节受体对脾虚具有复健作用.

  • 标签: 脾虚 胃壁细胞 胃泌素受体 补中益气汤 中药
  • 简介:作者简介田志颖(19754-),民族,汉,籍贯河北省衡水市,学位硕士,学历,本科,职称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胃肠疾病。摘要目的通过对的研究,旨在为探讨中药联合治疗Hp感染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收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共12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留取空腹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2组病例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后血清含量。结果中西医结合根除幽门螺杆菌组血清下降较多,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但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并且促进的下降。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复方大黄制剂 根除治疗 中西医结合 胃泌素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on Serum Gastrin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 简介:肝硬变患者存在高血症,并与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hypertensiongastropaty,PHG)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两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本文通过一组慢性肝炎及肝硬变患者血清的检测,探讨其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的关系。

  • 标签: 血清胃泌素水平 慢性肝病 慢性肝炎 高胃泌素血症 临床意 患者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释放肽前体(ProGRP)水平升高。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07例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肾功能检查的77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人员均接受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释放肽前体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ProG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ProGRP水平(55.40±1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2.30±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roGRP水平(30.70±10)pg/m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释放肽前体水平升高,经治疗后水平显著降低,因此在临床诊断中,我们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ProGRP水平来确定患者病情。

  • 标签: 肾功能不全 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水平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安疡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及其对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安疡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降低水平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明显低于对照组23%(P<0.05)。结论安疡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且能降低患者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抗消化性溃疡的理想药物。

  • 标签: 安胃疡胶囊 消化性溃疡 甘草黄酮 胃泌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选择舒颗粒及四联疗法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判断其对胃蛋白酶原(PG)及血清-17(G-17)指标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Hp阳性CAG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摸球法均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舒颗粒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 临床有效率及Hp清除率组间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C-17、PGI、PGR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Hp阳性 四联疗法 实验室指标
  • 简介:为探讨Hp感染导致的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在Hp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致病作用。方法:患者与分组:①对照组3O例,为Hp阴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患者;②Hp阳性组62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32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胃粘膜内

  • 标签: 生长抑素 幽门螺杆菌 胃泌素 胃粘膜 慢性浅表性胃炎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鼻空肠营养和鼻管营养患者血清水平、喂养相关并发症及营养支持水平的情况,为临床制定合理营养支持获取更多依据。方法选取重症监护室的30例需要肠内营养支持重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鼻管喂养组(NG)和鼻空肠管(NJ)喂养组,在进行营养支持第1、3、5、7日喂养结束时检测血清水平(Gas);在每日喂养时每隔4~6小时回抽内容物,进行PH检测;在喂养前和喂养后均进行血清白蛋白(ALB)检测;每日进行APACHEⅡ评分;以喂养1周为终点,收集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NJ组血清水平低于NG组,NJ组PH值高于N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依照允许性低热卡的原则(20~25Kcal/kg)NJ组能较早的达到目标喂养量,但喂养1周后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耐受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NJ组和NG组在反流误吸,潴留,肺炎,消化道出血等喂养并发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周后ALB及APACHEⅡ评分的改善情况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患者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后血清水平减低,胃液分泌减少。重症患者经NJ肠内营养支持后营养状态有所改善,但尚无足够证据证明其能够改善疾病预后。NJ对NG而言并未发现明显优势,临床判断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需求。

  • 标签: 鼻空肠管 胃泌素 肠内营养 胃液分泌
  • 简介:本文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MKN45培养液中的含量,发现其培养液中含有,癌细胞不断增殖时,值随之升高,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998,P<0.05)。结果提示MKN45株具有自分泌的功能。

  • 标签: 胃癌 胃泌素
  • 简介:为了探讨东方蝾螈消化道细胞的形态与分布规律,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东方蝾螈消化道内细胞的分布与形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细胞在食管、贲门部、体部和幽门部均未检出,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各段均有分布,且在空肠和回肠段分布的密度最高,十二指肠次之,直肠最少。细胞的形态多样,有圆形、椭圆形、锥形及梭形。根据其形态认为东方蝾螈消化道细胞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

  • 标签: 东方蝾螈 消化道 胃泌素细胞 分布 形态学
  • 简介:目的观察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17、胃蛋白酶原(PG)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叶酸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两组各30例,对两组血清17、胃蛋白酶原水平、免疫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血清17、PGI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PGⅡ水平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CD4+T、CD4+T/CD8+T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CD8+T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气滞胃病颗粒联合叶酸治疗较叶酸单独治疗更能有效改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17、胃蛋白酶原及免疫功能。

  • 标签: 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 气滞胃病颗粒联合叶酸 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讨论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表达水平状况,阐述幽门螺杆菌的发病机理。方法选择本院自2010年6月-2011年10月共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胃溃疡组40例,十二指肠溃疡组40例;分别采取甲硝唑、阿莫西林、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治疗方法,持续14d,分别对比治疗前后的基因状况。结果在胃溃疡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的水平及基因水平分别降低至(0.12±0.06)和(26.15±7.89)pmol/L;在十二指肠溃疡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的水平及基因水平分别降低至(0.21±0.15)和(26.15±7.89)pmol/L;治疗前后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分泌调节除了和基因表达水平有关之外,还受到其他若干机制的影响作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胃泌素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过程中,探讨胃蛋白酶原比值联合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2.6-2023.6收治的68例慢性胃炎患者,分组对比血清指标,分析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指标的诊断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炎症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PGI的AUC值为0.892,PGR的AUC值为0.878,G-17的AUC值为0.881,而联合检查的AUC值0.901,优于单一检查。结论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诊断方面可以采用联合胃蛋白酶原比值的诊断方式,这样能减少诊断偏差,提升诊断效果,从而及时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助力患者康复。

  • 标签: 胃蛋白酶原比值 胃泌素 诊断价值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旋杆菌在胃癌早期中的筛查价值,为早期胃癌诊断提供新思路。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03月济南市某医院收治的疑似胃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综合评估分为30例胃癌患者和38例良性病变患者。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胃癌组PGⅠ、PGR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病变组,PGⅡ、G-17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病变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为93.3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病变组(P<0.05)。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旋杆菌三项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高于单项诊断(P<0.05)。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旋杆菌联合检测是筛查胃癌的有效方法,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胃癌筛查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 幽门螺旋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7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瘫患者的治疗经过。结果胃癌根治术后瘫的原因与年龄、精神心理因素、手术创伤、电解质紊乱、术后饮食不当、术后镇痛等相关。本组17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瘫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均可治愈。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胃瘫综合征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方在糖尿病轻瘫大鼠模型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9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吗丁啉治疗组、模型组、中药1组(含丹参、川芎)、中药2组(含水蛭、地龙)、中药3组(活血化瘀通络方,含丹参、川芎、水蛭、地龙)。各组在造模时灌胃给药,给药剂量:正常对照组服用1.5ml/100g生理盐水,模型组摄入1.5ml/100g生理盐水,中药1组给予丹参、川芎1.2g/(kg·d)灌胃,中药2组给予水蛭、地龙1.2g/(kg·d)灌胃,中药3组给予丹参、川芎、水蛭、地龙合方1.2g/(kg·d)灌胃,周期为8周。购入的实验大鼠放入SPF级的饲养条件下进行稳定,7d后每只大鼠均禁食12h,造模,在24h、36h、72h测定90只大鼠非空腹尾静脉血糖值,将血糖值长期稳定于16.8mmol/L的60只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入各组中,每组12只。另外选择12只健康大鼠入对照组中,与其他5组操作方式相似,以等量消毒生理盐水对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共接受8周治疗,在最后给药时检测各组大鼠血糖值、体重,24h禁食后各组均经口灌胃30min后,空腹取眶静脉血3ml,放于含有1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0μl和抑肽酶60μl试管内,4℃下离心后取血浆放于-20℃冰箱内保存测定胃动素及水平。结果(1)各组给药8周后,均出现了动物死亡,以模型组大鼠的死亡率为最高,存活率仅为58.33%(7/12)。其他各个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2)与模型组相比较,对照组、中药各组、治疗组大鼠的胃动素、水平明显降低;与中药1组、2组大鼠比较,中药3组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活血通络方、中药1组、2组及吗丁啉治疗组均可以相应地提高糖尿病轻瘫大鼠的存活率,通络方对糖尿病轻瘫大鼠血糖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够降低血浆�

  • 标签: 大鼠 糖尿病胃轻瘫 活血通络方 链尿佐菌素 胃动素 胃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