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郧西县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郧西县2004~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构成比、死亡原因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郧西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发生在婴儿期特别是新生儿期;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原因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或低体重、意外窒息、先天性。脏病、出生缺陷。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医疗机构产、儿科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加强孕产妇及0—6岁儿童健康管理,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死亡 死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庆市迎江区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生窒息、先天异常、肺炎、意外死亡和早产儿低体重等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在儿童保健中,要把围产期保健、新生儿保健作为重点,认真搞好高危孕妇和筛查及监护,降低高危儿的出生及死亡。同时做好增补叶酸和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工作。降低儿童死亡率。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死因构成 干预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农牧团场7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的现状,促进对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农牧团场7岁以下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检查,统计并分析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儿童的血红蛋白平均值和贫血检出率。结果314名儿童的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23.76±10.86)g/L,检测结果正常的儿童有283名,占总数的90.13%,贫血的儿童有31名,贫血率为9.87%。男童和女童的血红蛋白平均值和贫血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1岁儿童的血红蛋白平均值最低(120.77±11.02)g/L,贫血率最高(17.33%)。血红蛋白平均值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贫血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结论家长需要注重孩子的营养健康,预防贫血的发生,关注孩子的血红蛋白值,及早发现并及时纠正贫血。

  • 标签: 血红蛋白 农牧团场 7岁以下儿童
  • 简介:摘要了解磨头镇2003-2012年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亡状况,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对磨头镇2003-2012年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波浪式下降。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率的47.73%,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71.43%,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2.13%。新生儿死亡原因以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意外窒息为第一、二、三位,婴儿以先心病、先天异常、意外窒息为第一、二、三位,1-4岁儿童则以溺水、交通意外、白血病为第一、二、三位。5岁以下儿童接受保健服务情况总治疗率达86.89%,在途中死亡人数明显减少。结论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首先要降低婴儿死亡率,特别是新生儿死亡率,加强围产期保健,早期服用叶酸,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加强产前疾病筛查,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加强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管理,加强对小儿的监管,提高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基层儿童保健服务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富川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努力降低富川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亡率。方法按照《中国五岁以下儿童上网监测方案》对2009-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013年与2009年相比,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没有大的波动,基本保持平稳态势,五年间意外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逐年增加,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结论做好围产期保健,加大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的监护意识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有效措施。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死亡 死亡率 死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婺源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妇幼保健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江西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要求,以妇幼三级保健网为依托,对江西省婺源县16个乡镇(其中国家监测点2个、省监测点5个)2006—2010年出生的活产数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全面监测。结果5年间婴儿死亡率为12.8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7.18‰,新生儿及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比例分别50.12%、74.70%,新生儿及婴儿死因顺位均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1—4岁儿童死因顺位为肺炎、意外及溺水、腹泻。结论江西省婺源县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略有上升,提示我们应重点加强新生儿肺炎的防治,减少新生儿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发生;加大宣传家长对儿童的安全监护力度,减少意外及溺水的发生;强化健康教育,提高妇幼保健质量和产儿科人员技术水平等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婴儿死亡 5岁以下儿童 监测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死因的分析,反映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省保健院设计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质量调查表》对全市6个监测乡(镇、街)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由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定期进行监督质控,确保数据准确。结果2014年辽源市监测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40‰,婴儿死亡率6.58‰。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是意外、早产或低体重、先心病、肺炎、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诊断不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肛门闭锁术后。结论一是我市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40‰,婴儿死亡率6.58‰,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0.00%,而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4.29%,所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要降低婴儿死亡率,尤其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二是有25.00%的儿童死前未得到就医。三是放弃治疗62.50%,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使家长掌握一些认识疾病的能力,及早发现,及早就医,减少放弃治疗导致的死亡。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
  • 简介:目的了解2008-2012年南昌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因分类的动态变化,为制定政策,降低儿童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南昌市妇幼卫生网络系统,收集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分析各年份儿童死亡率、死亡构成、农村与城市儿童死亡原因分类的变化。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23‰、婴儿死亡率7.00‰、新生儿死亡率4.51‰,1~4岁儿童死亡率3.23‰,新生儿及婴儿死亡分别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44.1%和68.4%。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1.56‰、1~4岁儿童死亡率4.30‰,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53‰、1~4岁儿童死亡率1.8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早产及低出生体重、诊断不明、溺水、肺炎、意外窒息。结论进一步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围产期保健水平,减少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加强安全宣传,增加防患措施,降低溺水、交通意外、意外窒息、意外跌落等各类意外的发生,减少儿童意外死亡,尤其是减少农村儿童死亡是今后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死亡 死亡率 死因分类 农村 城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宣汉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趋势,在此基础上将相应的干预措施提出来。方法在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的指导下收集和整理资料,科学的分析2011-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具体情况。结果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诱发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依次为意外、肺炎、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及先天性心脏病。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在于促进新生儿、婴儿死亡率的显著降低;根据儿童死亡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干预治疗措施,通过健康教育的有效强化,做好围术期的各种保健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促进产科、儿科质量的有效提高和窒息复苏技术的广泛推广至关重要,如此一来可以有效的降低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玉环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变化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具体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玉环县2000—2009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报表及死亡报告卡进行整理,对死亡基本情况、各年龄组死亡构成、死因及构成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来玉环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8.32‰,近三年来有明显的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以新生儿及婴儿为主,分别占49.15%和76.84%,先天畸形、意外伤害、出生窒息、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等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先天畸形及意外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死亡原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降低汉中市汉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终期目标的实施情况及主要死因并探索干预措施。方法对汉台户籍2000-2010年近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结果汉台户籍2000-2010年近11年5岁内婴幼儿总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三者逐年降低,1-4岁死亡率下降缓慢;556例5岁内死亡婴幼儿中婴儿、新生儿年龄段死亡占比高,但1-4岁段低;近11年5岁内儿童死亡前五位依次为先天畸形(18.89%)、新生儿窒息(18.35%)、意外事故(13.67%)、早产低体重(12.23%)、肺炎(10.43%)。结论汉中市汉台区近11年5岁内婴幼儿及其各年龄组死亡率逐年下降,5岁内死亡婴幼儿中婴儿、新生儿年龄段死亡构成比高;先天畸形、新生儿窒息、意外事故、早产低体重、肺炎是汉中市汉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防治的重点。

  • 标签: 5岁内儿童 死亡率 原因分析 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椒江区5岁以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寻求干预措施。方法根据《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2010~2014年椒江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椒江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儿童死亡主要发生在婴儿期,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三位为意外伤亡、早产低体重、先天异常。结论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降低婴儿特别是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死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永仁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为制定儿童生存、保护性战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我县76例0-4岁儿童死亡情况、死因构成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共出生活产儿5047例,其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76例,死亡率为15.05‰,婴儿死亡率为13.27‰,新生儿死亡率为10.30‰,1—4岁儿童死亡率为1.98‰。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于农村,5岁以下儿童的死因顺位前3位是早产低出生体重、肺炎、出生窒息。结论应将农村作为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同时加强对新生儿的监护,加强围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质量。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死因 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2013-2017年余姚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及主要死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7年余姚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应用SPSS18.0软件对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趋势、死因顺位、地区差异和死前医疗保健服务利用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2017年余姚市新生儿、婴儿、1~4岁儿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nder5mortalityrate,U5MR)均有下降趋势(P=0.016,0.002,0.038,<0.001)。监测死亡病例263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婴儿为主,占68.82%(181/263),先天畸形和意外伤害是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5岁以下儿童死亡地点以医疗机构为主,且93.54%的儿童接受过死前治疗,男童死亡率10.50‰,是女童死亡率的1.54倍(2=11.693,P<0.001)。经趋势2检验发现,5年来本地人口U5MR无明显下降趋势(2趋势=0.195,P=0.658),而流动人口U5MR波浪式下降趋势明显(2趋势=17.706,P<0.001)。结论降低余姚市U5MR的关键是降低婴儿死亡率,而死亡干预的重点内容是预防先天畸形及意外伤害。继续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和大力开展流动儿童安全教育是降低U5MR的两项有效举措。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死亡原因 干预措施
  • 简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状况、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分析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当前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准确掌握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3岁及以下儿童屏幕暴露的时间和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儿童屏幕暴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门诊正常体检的317名0~36月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家庭养育环境及屏幕暴露相关情况等信息。分别将0~<18月龄儿童使用电子产品、18~36月龄儿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1 h/d定义为屏幕暴露,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儿童屏幕暴露时间差异,χ²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屏幕暴露的影响因素。结果317名儿童中男209名、女108名,年龄(28±10)月龄;0~<18月龄117名、18~36月龄200名。0~<18月龄、18~36月龄儿童每日屏幕时间分别为0.3(0,1.0)h、1.2(0.6,2.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70,P<0.01);存在屏幕暴露的占比分别为25.6%(30/117)和49.0%(98/200)。0~<18月龄儿童中第二胎及以上(OR=3.81,95%CI:1.13~12.77,P=0.030)、带养人在儿童面前使用电子产品时间≥1 h/d(OR=7.39,95%CI:2.24~24.46,P=0.001)、带养人认为屏幕暴露可促进儿童早期发展(OR=4.14,95%CI:1.26~13.52,P=0.019)为儿童屏幕暴露的危险因素;18~36月龄儿童中带养人在儿童面前使用电子产品时间≥1 h/d(OR=3.29,95%CI:1.78~6.08,P<0.01)为儿童屏幕暴露的危险因素;0~<18月龄、18~36月龄儿童中母亲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OR=0.19,95%CI:0.05~0.66,P=0.009;OR=0.35,95%CI:0.19~0.66,P=0.001)和卧室无电视(OR=0.11,95%CI:0.03~0.42,P=0.001;OR=0.45,95%CI:0.21~0.98,P=0.045)均为儿童屏幕暴露的保护因素。结论3岁及以下儿童屏幕暴露问题普遍,随年龄增大暴露时间增加,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 标签: 儿童 屏幕暴露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