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0 个结果
  • 简介:现代株洲话里有些十分活跃的口语词,似乎没有合适的书写形式,人们每以假借字表示,实际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古汉语词汇,如戾(捩)、隈、[目祭]等。

  • 标签: 株洲话 口语词 古语词
  • 简介:<正>躯体是一种可以从文化角度加以描述的“自然的物体”。根据M-L·贝法(M-L.Beffa)与R.哈马杨(R.Harnayon)对“躯体的外在形式”所做的专题分析,它似乎又是象征功能研究的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对象(贝法与哈马杨:《躯体的数目:专题研究4》,南特·拉贝斯诺,p.p.466)。躯体还提供了可以表现其它一些经验主义范畴的形象。所以,既有

  • 标签: 蒙古语 象征功能 象征意义 专题分析 南特 拉贝
  • 简介:<正>我们的名词术语工作不能只局限在制定和公布上,而应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已经使用的名词术语加以研究.笔者想就旧名词术语中天文学方面的几个术语谈淡自己的看法。在蒙古语中,有源于梵语和藏语的七曜日名称:日曜口、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在有关行星方面,藏语里有三个重要名词术语。藏语的rGyu这个词,早先用蒙古语译作(流星),现在译为(星宿),

  • 标签: 名词术语 蒙古语 藏语 中风病 术语工作 蒙古人
  • 简介:根据古今音义对应规律,结合近代文献材料,考释了九条藁城方言中的古语词,分析它们在方言中的使用情况,探究其历史来源和发展演变线索。拟为河北方言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一些鲜活的语言材料,同时为晋语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旁证,从而丰富汉语史的内容。

  • 标签: 藁城 方言 古语词 考释
  • 简介: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在本民族语言中留下一些痕迹,从文化语言学角度探究有关语词的词源问题,对该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和语言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衍生祖先崇拜的图腾文化的研究,可以为相关民族的族源研究提供可靠证据.本文通过对蒙古语中社会组织的名称、姓氏名称、地名等词汇的考察分析,揭示其熊崇拜的痕迹,并证明包括蒙古族在内的阿尔泰民族实为熊氏黄帝之裔.

  • 标签: 蒙古语 熊崇拜 图腾崇拜 阿尔泰民族 黄帝 狮图腾
  • 简介: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总理引用了三处古语和古诗句:一处是“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出自《明太祖宝训》朱元璋语。原文为“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

  • 标签: 温家宝总理 古语 诗文 记者提问 凤凰卫视 古诗句
  • 简介:基于动态腭位(简称EPG)的研究给辅音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辅音在语图上的反映是时程短、能量弱,人们很难从语音信号分析中了解辅音的真实面目,而动态腭位能捕捉辅音的瞬间变化,实时地反映它们的重要特征。《蒙古语语音动态腭位数据库》的建立,为蒙古语辅音研究和蒙古语言语进行理论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人们对蒙古语辅音的发音位置、发音方法、腭化、协同发音等问题正在进行着探索性的研究。目前还急需更丰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进一步系统地、大力地开展语音实验,对以前的观点和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确地揭示蒙古语发音特征和协同发音规律。

  • 标签: EPG 蒙古语 语音
  • 简介:中古人士对《洛神赋》的接受与解读历经变化。自两晋至初唐,无论是普通的爱好者还是专业的研究者,多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以欣赏的眼光对《洛神赋》进行文本解读。到了盛唐之后,人们的接受态度和解读方式开始有所变化。先是李白从道德教化的角度批评曹植创作《洛神赋》不过是"好色伤大雅"之举,接着便是《感甄记》对《洛神赋》创作动因的附会,终则归结于晚唐小说家对洛神的绮思艳想。当然,李白的批评还只是他文学复古思想的具体体现,而《感甄记》的附会就有了恶搞历史名人的意味,至于《酉阳杂俎》中刘伯玉对洛神的的绮思与《传奇》中萧旷对洛神的猥亵,则简直是小说家意淫式解读《洛神赋》的产物。

  • 标签: 中古人士 《洛神赋》 文本解读 道德批评 意淫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