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SCOP)患者脑利用率(O2UC)、丙二醛(MDA)及超氧化歧化(SOD)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5-01-2017-01期间住院的120例ASCO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紧急高压舱治疗,药物给予缓解脑水肿、营养脑细胞、清除自由基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静滴,qd,连用2周。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h、24h、48h、7d经颈内动脉及颈内静脉采血测血气分析,根据公式计算O2UC=SaO2-SvO2/SaO2,同时检测MDA及SO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2UC、MDA、SOD的变化;观察治疗14d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随访60d时迟发性脑病(DEACMP)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O2UC逐渐下降,6h、24h、48h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时降至正常;MDA逐渐下降,24h、48h、7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逐渐升高,24h、48h、7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5%,P〈0.05);60d时治疗组DEACMP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11.7%,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ASCOP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能有效降低O2UC及MDA水平,升高SOD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DEACMP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舒血宁注射液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脑氧利用率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NO)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超氧化歧化1(SOD1)活性及内皮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以HUVECs为研究对象,采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eNOS)短发夹RNA (shRNA)慢病毒转染对内皮细胞eNOS进行敲低,HUVECs分为4组:空载体组(scramble)、转染eNOS shRNA组(eNOS shRNA)、转染eNOS shRNA+硝普钠(SNP)组(eNOS shRNA+SNP)及转染eNOS shRNA+SNP+三(2-羧乙基)膦盐酸盐(TCEP)组(eNOS shRNA+SNP+TCEP)。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NOS蛋白表达和SOD1二聚体/单体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OD活性,采用NO荧光探针法检测内皮细胞NO水平,采用二氢乙锭(DHE)检测内皮细胞超氧化阴离子水平,采用原位末端转移标记技术检测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空载体组相比,eNOS shRNA组中内源性NO水平(2.690±0.420比15.029±2.193,P<0.01)、eNOS蛋白表达(1.000±0.778比3.141±0.199,P<0.01)、SOD1二聚体/单体比例(4.6±1.0比7.6±2.0,P<0.05)和SOD活性[(0.432±0.254) Carmen′s unit/104 cell比(1.000±0.116) Carmen′s unit/104 cell,P<0.01]均显著降低,细胞内阴离子水平(11.180±1.560比6.146±1.007,P<0.01)和HUVECs凋亡水平[75.0(55.0,100.0)%比0(0,0)%,P<0.01]均显著增加。与eNOS shRNA组相比,eNOS shRNA+SNP组中内源性NO含量(16.705±0.116比2.690±0.420,P<0.01)、SOD1二聚体/单体比例(7.3±2.0比4.6±1.0,P<0.05)和SOD活性[(0.737±0.060) Carmen′s unit/104 cell比(0.432±0.254) Carmen′s unit/104 cell,P<0.05]均显著增加,细胞内阴离子水平(6.897±1.648比11.180±1.560,P<0.01)和HUVECs凋亡水平[0(0,0)%比75.0(55.0,100.0)%,P<0.01]均显著下降。与eNOS shRNA+SNP组相比,eNOS shRNA+SNP+TCEP组中SOD1二聚体/单体比例(4.4±0.9比7.3±2.0,P<0.05)和SOD活性[(0.214±0.084) Carmen′s unit/104 cell比(0.737±0.060) Carmen′s unit/104 cell,P<0.01]均显著降低,阴离子水平(10.917±1.552比6.897±1.640,P<0.01)和HUVECs凋亡水平[63.6(55.0,90.0)%比0(0,0)%,P<0.01]均显著增加;但NO水平(16.112±0.926比16.705±0.116,P>0.05)无明显变化。结论内源性NO通过上调SOD1二聚体/单体比例,增强SOD活性,抑制活性积累,从而有效对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

  • 标签: 内源性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IP)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超氧化歧化(SOD)、一氧化氮(NO)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正常组(N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组。各组均在术后3h后取组织进行检测。酶标仪检测肝脏匀浆超氧化歧化(SOD)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并进行线粒体评分。结果与单纯I/R相比,IP预处理明显增加SOD含量同时减少NO释放(P<0.05);电镜显示肝癌细胞N组结构正常,I/R组损伤最严重,IP组介于N组与I/R组之间。N组、IP组线粒体评分均低于I/R组(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可对肝脏细胞超微结构造成严重损伤,使线粒体评分分值增加,造成肝脏损害。缺血预处理可产生肝脏保护作用。

  • 标签: 肝脏缺血再灌注 缺血预处理 SOD NO 超微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氧化歧化1(superoxide dismutase1,SOD1)的两种突变类型G41S和G41D对小鼠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过表达人源性SOD1WT、SOD1G41S、SOD1G41D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及不携带目的基因的空白病毒,立体定位注射到小鼠的双侧内侧前额叶皮层(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根据注射病毒的不同,分为CONTROL组、SOD1WT组、SOD1G41S组及SOD1G41D组(均n=16)。1个月后,对小鼠进行旷场实验、Y迷宫自发交替实验、三箱社交实验、追踪条件恐惧实验,观察突变基因对小鼠认知行为的影响。结果在旷场实验中,SOD1WT组[(39.67±6.04)m]的运动路程明显多于SOD1G41D组[(28.47±6.92)m,P=0.034];在Y迷宫自发交替实验中,SOD1WT组[(40.56±10.12)次,(32.63±8.19)次]及SOD1G41S组[(36.75±9.43)次,(29.06±8.32)次]的总进臂数和实际交替进臂数明显高于SOD1G41D组[(24.50±11.30)次,(18.38±9.09)次,均P<0.05];在三箱社交实验中,SOD1G41D组在含有老鼠的区域停留时间[(279.08±134.94)s]和对侧空金属笼子区域[(218.54±125.63)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3,P=0.199),SOD1WT组及SOD1G41S组在陌生鼠1[(253.07±55.60)s,(253.20±57.61)s]及陌生鼠2[(243.44±55.33)s,(239.76±67.49)s]所在区域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D1WT组、SOD1G41S组表现为社交趋新障碍;在追踪条件恐惧实验的测试阶段,SOD1G41S组的僵直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和CONTROL组(P<0.05)。结论SOD1G41S和SOD1G41D对小鼠的认知行为产生了明显的改变,相同位点上的两种突变类型产生的认知行为改变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超氧化物歧化酶1 基因突变 内侧前额叶皮层 认知障碍 小鼠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血清神经肽Y(NPY)、一氧化氮(NO)、超氧化歧化(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8例健康人和171例AMI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1、2、3、24、48和72h血清中NPY、NO、SOD和MDA的含量。结果与健康人比较,溶栓前患者NPY和MDA含量升高,NO和SOD含量降低(P〈O.05)。溶栓后1—3h的再通组与溶栓前及未通组比较,NPY和MDA含量更高,而NO和SOD含量更低(P〈0.01)。再通组的NPY和MDA高峰出现在溶栓后2h,而NO和SOD的低谷恰好也出现在溶栓后2h。溶栓24h后再通组NPY和MDA含量下降,而NO和SOD含量升高(P〈0.05),其变化幅度大于未通组(P〈0.01)。结论AMI后溶栓1—3h内NPY和MDA明显升高,NO和SOD明显下降,可能参与溶栓后早期内皮功能损伤。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神经肽Y 丙二醛 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分析该方法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NSE)、S-100β蛋白和超氧化歧化(SO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临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按照入院单双号随机标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单独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前后的NSE、S-100β、SOD水平变化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NSE、S-100β及SO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6.29±1.72)μg/L、S-100β(3.73±1.56)μg/L,均低于治疗前,且均低于对照组(t=3.769、3.317,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SOD(42.38±7.32)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t=3.533,P<0.05);观察组总有效治疗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10.766,P<0.001)。结论使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进行对ACI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ACI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保证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在相关疾病诊治中推广。

  • 标签: 依达拉奉 丁苯酞软胶囊 早期急性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S-100β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超氧化歧化(SOD)水平联合预测妊娠糖尿病(GDM)孕妇结局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焦作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89例GDM孕妇,将其纳入GDM组,年龄(33.98±2.53)岁,年龄范围为22~47岁。另选取同期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9名孕妇,将其纳入健康组,年龄(33.91±2.54)岁,年龄范围为23~44岁。监测两组纳入者的IGF-1、AOPP、MCP-1、SOD水平,并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GDM组的IGF-1[(107.47±10.81)μg/ml]、SOD[(55.67±7.19)U/ml]水平低于健康组[(129.01±10.87)μg/ml、(93.68±7.15)U/ml],而AOPP[(79.68±3.06)μmol/L]、MCP-1[(854.29±10.63)pg/ml]水平高于健康组[(29.57±3.03)μmol/L、(451.74±10.6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39.3%(35/89)]高于健康组[5.6%(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中不良妊娠结局孕妇的IGF-1[(84.87±3.09)μg/ml]、SOD[(43.32±7.63)U/ml]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结局孕妇[(114.29±3.06)μg/ml、(73.87±7.69)U/ml],而AOPP[(86.29±3.19)μmol/L]、MCP-1[(869.29±7.12)pg/ml]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结局孕妇[(60.39±3.14)μmol/L、(523.16±7.1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AOPP、MCP-1、SOD水平联合预测GDM孕妇妊娠结局的价值最高。结论监测IGF-1、AOPP、MCP-1、SOD水平对GDM病情的观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联合检测能提升预测GDM孕妇妊娠结局的价值。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晚期蛋白氧化产物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超氧化物歧化酶 妊娠糖尿病 妊娠
  • 简介:首次采用体外抑制实验检测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4种黄酮化合对5-脂(5-LOX)抑制作用,4种化合IC50值分别为44.18,94.17,172.49和468.45μmol/L.在超滤液质联用实验中测定4种化合与5-LOX的结合率,其结果与体外抑制实验结果一致,表明芦丁对5-LOX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次为紫云英苷,而槲皮素和异槲皮苷对5-LOX几乎无作用.

  • 标签: 黄酮 5-脂氧合酶 体外抑制活性 超滤液质联用
  • 简介:摘要:针对)临界机组给水加处理处理后,比较分析了加处理前后机组锅炉压差变化情况、精处理运行情况以及给水、主蒸汽铁含量情况,对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认为加处理能有效控制流动加速腐蚀,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 标签: 加氧处理     锅炉压差    结垢速率
  • 简介:-2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多数组织内检测不到,而在组织受到炎症、缺氧等刺激时由炎性细胞生成。COX-2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包括急慢性炎症、疼痛和肿瘤等。近来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现有COX-2的表达上调,现综述COX-2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可能机制。

  • 标签: 卵巢肿瘤 前列腺素过氧化物合酶
  • 简介:合成了含有十钒酸阴离子的分子化合(NH4)4(DMSO)4H2V10O28,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IR光谱、^51V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化合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α=1.0719(2)nm,b=0.9658(2)nm,c=2.0171(2)nm,β=98.42°,V=2.0657(5)nm^3,Z=2,F(000)=1336,R1=0.0429,wR2=0.1146.化合的晶体结构单元由一个二质子化的十钒酸根多阴离子、4个铵根阳离子和4个DMSO分子组成,并且彼此之间通过静电力和氢键形成稳定的三维结构.

  • 标签: 十钒酸盐 DMSO 合成 晶体结构
  • 简介:摘要甲苯歧化催化是二甲苯生产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工艺技术之一,选择不同类型的催化剂配合不同的生产工艺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与设备适应性。文章首先介绍了甲苯歧化催化的技术的内容与特征,其次对甲苯歧化催化技术现状进行了探讨,最后则阐述了甲苯歧化催化技术的优化策略,希望可以有效促进甲苯歧化催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标签: 甲苯歧化 催化 工艺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发习题资源,把握习题的效度、信度、广度、新鲜度和灵活度,科学合理地改造、包装习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 标签: 数学习题二度设计
  • 简介:目的鉴定血清乳酸脱氢(LDH;EC1.1.1.27)同工检测中出现的第6条带“LDH6”蛋白性质,探讨其活性升高时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正常人肝组织匀浆,肝癌组织匀浆与血清作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提纯“LDH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相对分子质量。再经免疫印迹验证其抗原性。并检测37例患者中LDH6活性占LDH总活性有百分比。结果肝级织匀浆,肝癌组织匀浆的“LDH6”与血清“LDH6”为同一物质,为醇脱氢同工Ⅱ(alcoholedhydro-genase,LDH:EC1.1.1.1),相对分子质量为80kD,34例ADH活性≥LDH总活性7.9%的病人一周内即死亡,死亡率达91.9%(34/37)。结论LDH6即为ADH,ADH活性在血清中上升可能是一种新的“濒亡标志”。

  • 标签: ADH酶活性 死亡 血液 “濒亡标志物” 醇脱氢酶同工酶 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肉瘤患者癌肿组织中COX-2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并研究它们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同时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链反应方法,比较40例骨肉瘤患者癌肿组织中COX-2表达水平与40例健康骨组织之间是否有差异。结果骨肉瘤组织中COX-2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COX-2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肿组织中的COX-2mRNA水平升高。结论骨肉瘤组织中COX-2mRNA表达水平升高,且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 标签: 骨肉瘤 环氧合酶-2 肿瘤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