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发生于20世纪初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既有政治色彩,也有学理之耕,且应以学理讨论为主,政治论战次之。这场争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但和传统观点将之归功于政治意识决裂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观点不同,本文恰恰认为,这场争辩的学理性,及其在争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开放、自由和包容的氛围乃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重要原因。这一方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则表明在开放的争论中,马克思主义更容易为人所接受,更容易大众化。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问题与主义”之争 学理对话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文本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合称'三化'),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中国共产党获取理论自信的固本工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性文化工程。MEGA文本'三化'的理论基础,包括MEGA的文本语言转换、文本传播规律和文本方法论等问题。当前亟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全方位对接文本转换,提升MEGA文本'三化'的能力水平;二是改革经典文本生产体制,构建MEGA文本'三化'的社会合力;三是跟踪利用文本成果,优化MEGA文本'三化'的发展过程。

  • 标签: MEGA文本 编译 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
  • 简介:论文就鲁迅思想、艺术的现实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对新时期以来围绕鲁迅的争论作综合评论。从现实和历史的比较对照中,对于鲁迅关于文艺的现代化、民族化、人的主体性、科学主义、现代性和自由主义等方面的论述作了梳理和阐释。

  • 标签: 现实可能性 人的主体性 科学主义 现代性 自由主义
  • 简介:<正>在上一章(事实上贯穿全书)我所持的观点是。持续的艺术创造力与去祖存精或创立新意这项特殊工作密切联系在一起,此项工作涉及传统。崇高的体验亦复如此。艺术创造力靠题目的转换

  • 标签: 艺术创造力 当代艺术 相互关系 作品 具体化 折中主义
  • 简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以改革创新精神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科学总结这些基本经验,对于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
  • 简介:单孝虹、杨钢主编的《邓小平的民族情》一书,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重点课题的最终成果。该书2014年10月由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重点图书,2015年3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5年5月,四川省全民阅读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将该书列为第三批'优秀川版图书'推荐给公众阅读。目前,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正组织力

  • 标签: 民族情 全民阅读活动 四川民族出版社 秀川 理论与实践 组织力
  • 简介:阶级艺术论争,是20世纪前期无产阶级文学阵营和纯文学阵营之间展开的文学论争。20世纪10年代后期,以本间久雄、大杉荣和加藤一夫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学阵营,明确指出第四阶级的文学才是当下最重要的艺术,由此诞生了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的萌芽,但这时的认识局限于对'民众'和'民众艺术'概念的讨论上。进入20年代后,以中野秀人和平林初之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认为,无产阶级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无产阶级文化是高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性质对比来看,无产阶级劳动大众的精神和文学精神都比资产阶级高贵,因此无产阶级文学也是优于资产阶级文学的,这就肯定了艺术的阶级性。而以菊池宽、久米正雄和芥川龙之介为代表的纯文学主义者,则主张艺术本身所具有的自律,即超阶级性,认为若无产阶级艺术从属于无产阶级运动,那么无产阶级艺术也就不可能存在艺术至上主义思想。阶级艺术论争是之后展开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有力前提,也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文学论争的理论源泉之一。

  • 标签: 阶级性 超阶级性 无产阶级文学 纯文学
  • 简介:21世纪,媒体文化已经是社会生活的主要驱动力。全球化包裹下的跨国界迁移,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媒体与迁移之间的关联,促使本文讨论其对种族、民族、国家、文化等的影响。这也让我们思考艺术、媒体和音乐怎样支持可能被认为是世界主义某种形式的过程,理解作为跨越国界和文化界限而想象和形构社群的一种方式。作为想象和表征移民及其历史的一种方式,这些艺术产品成为多层次图像制作的标志策略。参与迁移问题如何在政治话语的语境中被展演;解读跨学科方式中怀旧行为的扮演;讨论全球化和跨国主义如何让我们重新思考民族国家和学科之间的传统界限;在全球又在地的族群景观、技术景观和媒体景观中,提出诸如'家'、'家园'、'流亡'、'移民'、'身份'和'族群'等概念的新定义。

  • 标签: 媒体 跨界 迁移 移民 国族主义
  • 简介:本文旨在对'批判美学'这个概念进行新的阐述。文章追溯了半个世纪以来对'批判美学'的界定,认为这些界定存在着对艺术抽离的缺陷。结构主义的兴起使得这种作为概念美学的美学延伸到艺术领域,要求与艺术重新建立关系。而碎片式的美学成了当今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理论的主要形式。在此背景下,始于一战期间的经典的欧洲先锋派重新引发人们的兴趣,并体现出批判美学的未来任务。

  • 标签: 批判美学 当代艺术批评 结构主义 先锋派
  • 简介: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已经成为艺术史批评的一种重要理论,因而当我们反思艺术批评史时,也就不可回避地需要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它涉及意识形态的本质、国家的职能、艺术创作特征、阶级的定义和社会经济基础对社会其他领域的决定程度等一系列重要的基础性原理。这并不是对马克思的理论简单地再次评说一番,而是需要我们必须更加严谨地研究和解释。这既要识别清楚一些不属于马克思的而被错误地冠以马克思的名号的理论,又要看到在马克思理论的核心部分存在一个很有价值、很令人困惑的不确定性,它一方面把社会的结构性矛盾当作历史变革的动力,另一方面又把引发阶级斗争的人的因素作为革命性变化的决定性力量。这种悖论性的理解,在马克思的历史发展观的核心地位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结果是让马克思主义成为现代思想体系中主流传统之一,其丰富性无与伦比,其争议性独一无二。此外还应看到,马克思理论是开放性的,不断接受时代的挑战的,"马克思从未说过最后一个词,相反,他的确说了第一个词,我们完全可以继续他开启了的话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批评艺术史 意识形态
  • 简介:在17世纪的西方文化中,为了某种功用的艺术的古老艺术系统逐渐向现代纯艺术系统过渡,但古老系统的价值和实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历史情境仍然缺乏现代作者、艺术家观念的自主特征。艺术家的形象的关键要素如天才和灵感渐渐受到重视,但并没有凌驾于理性和判断力之上,而是与后者相协调。艺术家和身份和形象得到提高,但离现代艺术家的后浪漫主义的理念非常遥远。17世纪并没有固定下来的纯艺术范畴,但在个别艺术门类中迈出一些重要的过渡性步伐,为纯艺术范畴的出现打通了道路。在这个过渡期,艺术主要依据目的和功用来看待,但趣味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17世纪艺术观 古老艺术系统 现代艺术系统 纯艺术 趣味
  • 简介: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有句经典式的名言:“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这个极为精辟地科学论断,高度概括了艺术与人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大发展。

  • 标签: 人民 第四次代表大会 邓小平 辩证关系 历史时期 辩证思想
  • 简介:不知不觉,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组杀青至今已经快一年了,而我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接到剧组邀请,让我扮演邓小平的情景。2013年我回贵州老家探亲,接到一个摄影朋友的电话,他说现在有一部讲邓小平的戏,他觉得我能演邓小平。我当时对他的回答是:你别开玩笑了。因为我觉得我对邓小平是很敬佩的,但这种敬佩是有距离感的,让我不敢接近他,就更别说饰演他了。可是没有想到,过了几天我又接到了制片人高成生的电话,他在电话里跟我详细介绍了这部戏,并且让我尽快赶回北京去试戏!挂掉电话,我开始犹豫了:我到底要不要接这部戏呢?不接吧,作为一个将近60岁的演员恐怕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接吧,万一我演砸了怎么办?一时难以抉择,我拿起电话打给我大哥。当我哥哥了解我的顾虑后,坚定地对我说:“你一定要接下来,而且一定要把邓小平这个角色演好,不要忘了这个人对我们家是有恩的啊!”哥哥的一句话让我内心一震,思绪犹如清风拂水,被搅动了起来。

  • 标签: 邓小平 艺术创作 感恩 纪念 电话 电视剧
  • 简介:本文通过研究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几种基本活动类型的划分,以及对不同活动类型主要特征的分析,来寻找和确定审美—艺术活动所处的位置。人对世界的掌握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物质实践掌握,如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等;一是精神掌握,如科学认识活动,哲学活动等;一是精神实践掌握,如宗教、道德活动,审美活动等等。由此可以确立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这样一个基本观念,即艺术主要不是属于对于世界的"精神掌握",而是属于"精神实践掌握",如此划定艺术的位置并进而把握艺术的本质特性,庶几近之。

  • 标签: 物质实践掌握 精神掌握 精神实践掌握 审美活动 艺术位置
  • 简介:崇拜欧美(或与之相反),不仅仅是艺术,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能看得到。而且同西欧艺术观相对比、对照,一直在日本延续的东亚传统的艺术观也在近代形成了。这样和艺术相关连的习惯之联想和价值的二重表象,在日本社会上深深扎根了。

  • 标签: 脱亚入欧的艺术观 日本的艺术观 传统的出新 美的实践 艺道
  • 简介:毛泽东、邓小平作为20世纪中华民族在争取解放和振兴的伟大斗争中所产生的两位伟人,作为改变中国历史的伟大战略家,他们俩人在领导艺术上具有很多共同的特征。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领导艺术 邓小平 毛泽东 中华民族 中国历史
  • 简介:德勒兹所推崇的弗朗西斯·培根的艺术属于具象写实与纯粹抽象之外的第三种艺术:"纯形象"艺术,也是处于路途中的"半抽象"艺术,这种艺术显示的是德勒兹欲望生成性和游牧精神,也是其越界政治哲学附身的肉体和"无器官身体"。

  • 标签: 纯形象艺术 抽象艺术 现代艺术 越界 游牧
  • 简介:批判地继承文化艺术遗产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中的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明确指出:“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部应该吸收”。但是“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他的这一主张,可概括为不拘一格,推陈出新”。这一思想,在毛泽东诗词的用典艺术上充分得到了生动、具体的体现.

  • 标签: 文化艺术遗产 毛泽东诗词 不拘一格 用典 毛泽东文艺思想 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