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正>就其历史来看,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不可谓不悠久,而人们对于戏剧自身的关注也同样可称为悠久。针对戏剧本身而言,这些关注即可以大致视为中国古典形态的"戏剧学"。然而,受制于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特点以及古典戏剧本身的地位等的影响,中国古典形态的"戏剧学"存在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即缺少系统的理论建构与规范的研究范式。以具有集大成性质的《中国古典戏曲

  • 标签: 戏剧学 中国古典戏剧 古典形态 《琵琶记》 学术研究 剧说
  • 简介:作为王建中唯一一部从古典文学意涵中获得灵感的原创钢琴作品,王建中从《红楼梦》这部中国文学的巅峰文本中汲取丰富的人文信息和灵动的情感养分。《红偶感》的创作,体现了中国作曲家把中国传统文学审美自觉融入音乐作品的文人情怀。作为王建中遗作《红偶感》的首演独奏者,作者有幸见证了作品的创作过程,并直接受教于作曲家的演奏指导。该文就《红偶感》具有中国风格的整体结构、创作技法、音乐语言、艺术形象及演奏实践方面进行综合探讨,揭示了王建中这部音乐作品独特的文学气息和文人情思。

  • 标签: 王建中 《读红偶感》 中国风格 文人情怀
  • 简介:张师勋的《韩国音乐史(增补)》中涉及音乐思想方面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几点,即音乐与“天”、音乐与宗教、音乐与政治、音乐与情感、音乐与美学、音乐与教育、音乐与民族。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韩国古代音乐思想和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密切关系。张师勋认为韩国音乐应该走自己的路,提倡韩国的乡乐创作,否定因袭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做法,这是正确的。但是历史无法抹除,本文认为应积极地看待中韩关系;而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也正是中国所要做的。

  • 标签: 韩国音乐 中国音乐 雅乐 正声 玄琴
  • 简介:初识宋国生老师,是在1988年天津音乐学院举办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二胡教学教材学术研讨会”上。虽然此前曾通过对他演奏的唱片音响和学术论文的解读、学习有过“神交”,但第一次接触到的宋老师还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时,我是作为二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列席会议旁听,一次会议之余,我在学校的招待所练琴,突然宋老师推门而入。当时我见到宋老师真是又惊又喜又害怕,

  • 标签: 风格形成 老师 宋国 艺术理论 演奏 拾得
  • 简介:钱钟书论乐论艺数则续──《管锥编》札记之二寇亚强编者按本文系今年第一期《交响》所载《钱钟书论乐论艺数则》一文的续篇,就钱先生在其《管锥编》一书中对“大音希声”、“声一无听”、“无一无听”等哲理的思辨阐释中所展露的慧识卓见,条分缕析,精论并陈,以飨...

  • 标签: 《管锥编》 钱钟书 “大音希声” “和”与“同” 正言若反 比喻
  • 简介:宫廷演戏本是帝王家的隐私,宫禁森严,外人哪得知?我们现在之所以对清宫演戏的情况多少知道一些,不外乎这样几条渠道:民间名艺人人宫当差,把在宫中的所见所闻透露出来(这些人在南府时代通称外学学生,升平署时代叫外籍或民籍学生,所谓“内廷供奉”只是民间的美称而已),此其一。其二,最具权威性的有关清宫文献档案的流散、传播(出版)。我们不仅能读到卷帙浩繁的连台大戏和各种节令、庆寿承应小戏的剧本,而且还可读到有关宫廷演戏记载详备的各种档案材料。有了这些渠道,宫廷演戏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其实除此之外,那些有资格受到被赐“看戏”的少数高级官员们的有关记载,也是一条极具价值的线索。其

  • 标签: 《翁同稣日记》 清代宫廷 戏剧演出 演戏资料 典礼 世俗心态
  • 简介:由杨民康完成并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是以民歌与乡土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秉承民族音乐学所倡导的“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中的文化”的具体实践与应用,阐释出了交叉学科发展下对传统音乐研究的探讨,笔者品读全书,认为这是民族音乐学认识上的重要阐述。

  • 标签: 民歌 乡土社会 交叉学科 音乐评论
  • 简介:李渔是清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其戏曲理论代表著作,对戏曲艺术的创作与表演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在中,李渔对戏曲艺术创作与表演的总结,全部集中在"词曲部"和"演习部"两个方面.其中,"词曲部"总结了戏曲艺术剧本创作规律,"演习部"则着重从表演角度来论述戏曲的表演技巧与要求.

  • 标签: 偶寄 创作规律 唱词创作
  • 简介:音乐表演在音乐作品与欣赏者之间担负着中介任务,起着两者之间的桥梁作用。是否忠实原作,就成为音乐表演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作者在茅原《未完成音乐美学》的启示下提出,对作品正确理解是音乐表演创造——演奏的基础,“文本”是决定演奏是否做到“忠实”地传达音乐作品的关键;并进而提出“文本”是演奏者理解、演奏音乐作品的标准。

  • 标签: 文本 音乐表演 理解
  • 简介:2011年12月29-30日,由中国戏曲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福建省文联、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王仁杰剧作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福州、厦门、泉州、武汉及香港等地四十多位戏曲理论家、剧作家、艺术家参加了研讨会。本次会议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当代剧作家系列研讨会"活动之一。为了引起大家对当代剧作家创作的关注和研究,本辑专设栏目,刊发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 标签: 沧桑感 戏曲理论家 系列研讨会 戏曲学会 《琵琶行》 中国艺术研究院
  • 简介:<正>尽管戏曲研究在古代文学艺术研究的各个领域中属于第三世界,研究者少,投入力量小,显得有些冷清。但正是这种较为边缘的境况使戏曲研究在世风沉沦、学术浮躁的当下反能得以保持较为良性的发展态势。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年轻学人加入到戏曲研究的队伍,他们以自己较为扎实的成果使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给学界带来新的气象。近李舜华的《礼乐与明前中

  • 标签: 戏曲研究 前中期 文学艺术研究 教坊司 戏曲创作 投入力量
  • 简介:在讨论什么是音乐历史的事实问题时,达尔豪斯指出,应区分音乐的事实与音乐历史的事实。其意义在于强调史学研究中的历史意识。从而使音乐史学研究不只局限在对往昔实在可感现象的关注,更应对音乐历史过程自身的结构进行哲学式追问。这对中国语境的西方音乐史尤其值得重视。

  • 标签: 达尔豪斯 《音乐史学原理》 音乐的事实 音乐历史的事实 历史意识
  • 简介:<正>文献材料的搜求与发现,对学术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对文献材料的不同视角、立场的解读则能对学术问题起到隐显不同、深浅不一的促进作用。浙江大学中文系汪超宏先生《明清浙籍曲家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就是一部

  • 标签: 汪超 曲家 戏曲史 沈谦 翻西厢 昙花记
  • 简介:本文从D音出发,探讨了脚步、祈祷、膜拜、命运、合唱以及由它们的展开所形成的光芒、火等七个主题的渊源、发展和它们之间的相生关系,并揭示了与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中层层推进的方法及李斯特交响诗中主题变形技法的相通之处。作者独具匠心的处理,既获得了作品所要求的叙事性,又避免了较明显的“西方味”的结构感。

  • 标签: 喇嘛教 单一音风格 主题展开 曲式结构特征 和声特点
  • 简介:夏写时先生是我国戏剧学术界和戏剧评论界的前辈。他年轻时就热心戏剧评论,并主动投书参加戏曲改革工作,从此以戏剧评论为一生志业,即使在“反右”、“文革”等个人备受打击、文艺备受摧残的最艰苦的岁月里也没有放弃。而且,为了做好戏剧评论,他还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和毅力,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对中国戏剧批评的历史经验展开了筚路蓝缕的研究工作。

  • 标签: 戏剧评论 学理品格 自选集 改革工作 “文革” 历史经验
  • 简介:2018年11月25日,“中文版《柯达伊333首谱练习》新书发布会”在北京教育学院举行。北京音乐家协会柯达伊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杨立梅,副理事长祁德渊、梁洪来,本书责任编辑李红蕾,以及来自北京、河北、辽宁、山东等省市的会员代表参加了发布会。发布会由梁洪来副理事长主持。

  • 标签: 新书发布会 柯达伊 练习 读谱 中文 北京教育学院
  • 简介:音乐学是什么学?俞人豪先生《音乐学概论》等著作早已明言不是艺术而是科学(艺术科学),但现实认识对此仍普遍模糊,有必要突出强调。另一方面,近些年中外学界认识到“科学主义”、“科学至上”的局限,强调指出社学科学、精神科学及人文学科等还具不容忽视的“非科学性”本质。本文简略介绍何兆武先生《历史与历史学》等论著中有关历史学非科学性性质和结构分层的论述,希望引发对音乐史学及音乐学在科学性之外的人文学科性质、“非科学”性质的思考,反思我们对音乐学学科性质的认知,以拓展深化音乐学的学习与研究。

  • 标签: 音乐学 学科方法论 历史学 科学 非科学 何兆武
  • 简介:二胡与琵琶乐队《感怀》(易柯曲,以下简称《感怀》),发于诗而不拘于诗。它没有采用“叙事曲”体裁或大型的“交响曲”体裁来描绘唐、杨的爱情悲剧,而是曲作者根据反复咏诵该篇名诗后的审美感受,并遵循音乐的自身规律来构思和创作的一部中型乐曲。《长恨歌》以叙事、写景和抒情的手法相结合,而《感怀》一曲,由于受音乐篇幅的限

  • 标签: 长恨歌 爱情悲剧 曲作者 悲剧故事 此恨绵绵 审美感受
  • 简介:本文在阐述了形式之于音乐作品的重要性的基础之上,详细介绍了作者以明人邬景合的《八山叠翠诗》的独特排列法与读法为依据,通过“形式映射”的方法,获取音高材料、组合方式以及整体结构基础,从而创作出钢琴独奏曲《Bagatele·八山旋》的一些做法,以体现作者试图从非音乐对象中寻找形式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 标签: 音乐 形式 形式映射 创作 八山叠翠诗 八山旋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