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5 个结果
  • 简介:安徽省明光市女湖砂石矿床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带内,是皖东地区新近发现的一个建筑用砂石矿床。本文在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对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矿体及矿石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对砂石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明确女湖砂石矿床为一河湖沉积型砂石矿床,矿床形成于全新世以来池河及女湖的河湖相沉积作用,矿区周缘富含长英质矿物的地层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源。

  • 标签: 女山湖 砂石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 简介:近几年由于国家深部找矿项目的实施,红透矿床深部(距地表1500米以下)发现厚大矿体,新增资源量可延长矿山寿命仅50年。这一深部找矿重大成果的取得,进一步促进了对该类型铜锌矿区域找矿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该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地质化探成果的进一步研究,分析认为区域上该类型矿床尚有巨大找矿潜力,并指出了下步找矿主要方向,旨在通过深部找矿成果的取得,促进外围找矿的突破。

  • 标签: 红透山 铜锌矿 地质特征 区域找矿潜力 找矿方向
  • 简介:安徽省皖北地区发现的原生金刚石,不同于之前在砾岩和松散沉积物中发现的金刚石,其载体也既不同于国内已发现并开采的原生金刚石矿床之金刚石载体,也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发现并开采的原生金刚石载体.之前在砾岩中或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发现的金刚石大小混杂,颜色多样;国内及世界上已开采的原生金刚石矿床,其载体基本上均为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尤以前者为主.而安徽皖北地区发现的原生金刚石,其载体为橄栏玄武岩、玄武质角砾熔岩、火山角砾岩和辉绿岩.

  • 标签: 金刚石 载体 橄栏玄武岩 玄武质角砾熔岩 火山角砾岩 辉绿岩
  • 简介:本文以铜陵地区为研究对象,阐述该区域岩溶地面塌陷的发育现状,分析其成因和类型,研究岩溶地面塌陷的平面形态特征、剖面形态特征,叙述岩溶地面塌陷的危害性.

  • 标签: 岩溶地面塌陷 发育现状 成因类型 形态特征 危害
  • 简介:北天山山前乌鲁木齐—乌苏地区的构造变形,是在挤压兼左行剪切作用下形成的.根据皱皱构造的排列组合、地层组成、变形强度及构造线等特征,将本区划分为五个构造带,分属于两个构造系.其中小渠子构造带的成因与博格达活动相关,属于另一个构造系.其四余个构造带组成独立的玛纳斯构造系,叠加在燕山期构造之上.

  • 标签: 北天山山前 乌鲁木齐—乌苏地区 构造变形 左列雁行褶皱 反“S”形 反向剪切
  • 简介: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工具.国内外专家进行了许多研究,提出了多种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模型,最常用的是DRASTIC模型.但这些模型主要适用于孔隙水地区,对岩溶地区的适应性差.为了研究岩溶地区地下水防污性能,欧洲专家提出了欧洲方法(Europeanapproach).在欧洲方法这个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学者提出了多种岩溶地区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如PI方法、VULK方法、LEA方法、COP方法和Time-Input方法.本文主要对PI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并指出应用该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防污性能 欧洲方法 资源保护 水源保护 渗透条件
  • 简介:以古物化石为依据,提出该区是由钙碱性火山岩(Pt3-Pz1)、复理石浊积岩(Pz1)、扬子大陆板块前震旦纪基底和构造混杂岩等4个构造-岩石单位组成的一个弧-陆碰撞造带。其剖面结构是一系列叠瓦状或双冲式推覆体;讨论了这个造带中几个岩体的侵位机制问题,并指出对其进一步研究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 标签: 地层划分 地层时代 微古化石 造山带 皖南地区
  • 简介:本文在有限元法模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F指标法、构造主曲率法、地震层速度法并结合实际观测、测试资料对区内海相中、古生界岩石裂隙在纵、横向上的发育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预测覆盖区岩石裂隙发育的有利部位及其在不同类型构造上的分布规律。

  • 标签: 构造裂隙 构造应力场 分布规律 海相中、古生界 下扬子中部地区
  • 简介:古构造和现今构造是鄯勒地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对鄯勒-勒东地区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分析有利于该区油气深入勘探.在断层分级基础上,描述了断层的剖面和平面特征,分析了断层与构造、沉积的关系.讨论了印支、燕山、喜运动形式及对该区构造的影响.在NS向上将鄯勒.勒东构造分为冲断带、断褶带、南部斜坡3个带.断褶带是油气富集主要部位,斜坡带紧邻生油洼陷,也具备较好的成藏能力,如勒东断鼻.在构造演化分析基础上,指出勒12块圈闭在鄯善群沉积之前已形成,是油气运聚有利指向区.

  • 标签: 鄯勒-勒东 断层 构造 古构造 油气 聚集
  • 简介:四川省石材资源十分丰富,花色品种多,质地很好。特别是雅安地区石材资源开发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全省特别是雅安地区的饰面石材保有储量及资源量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统计和初步预测,对全省石材工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雅安地区石材工业基地的建设规划及具体措施。

  • 标签: 石材 开发利用 雅安地区
  • 简介:北京地区地裂缝成因复杂,是平原区主要地质灾害。本文总结北京地区地裂缝的勘查方法,提出了地裂缝勘查评价体系。对地裂缝现状、预测和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地裂缝现状危险性评价应以活动强度为主要指标,预测地裂缝潜在危险是评价的重点。建议将地裂缝成因及工程建设类型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

  • 标签: 地裂缝 危险性 评价 北京
  • 简介:北京地区突发地质灾害隐患较多,发生频率较低,诸多学者已做了大量的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研究工作,但多是专注于一类或几类灾害或是局部地区的地质灾害,规律总结的依据主要为地质灾害隐患数据,难以准确反映北京地区突发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2004~2014年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近10年北京地区突发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

  • 标签: 突发地质灾害 地面塌陷灾害 泥石流灾害 分布规律 斜坡灾害
  • 简介:系统收集昌平新城地区8眼地热井的水质全分析资料,开展了地热流体质量评价。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根据地热地质条件差异分4个区块,采用舒卡列夫分类方法对水化学类型进行了评价。二是开展了地热水的不同用途评价。三是对地热水的腐蚀性和结构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本区地热水不同区块水化学类型不同,但均属于低矿化、弱碱性、微硬水;氟(F-)含量普遍达到了命名矿水标准,可命名为氟水;偏硅酸(H2SiO3)含量达到了矿水浓度,有医疗价值。腐蚀性评价结果为“非腐蚀性水”或“半腐蚀性水”,结垢性评价结果为“不结垢”或“轻微结垢”。

  • 标签: 地热 流体 质量评价 昌平新城
  • 简介:新疆哈密东天山构造岩浆带位于尾亚-罗布庄磁力高带上的喀拉塔格磁场小区,该带发育幅值在200~300nT的正磁场区,封闭磁异常对应于石炭纪石英闪长岩或隐伏基性侵入岩体。钳子C07-2磁异常为该区带高磁异常,最高幅值2340nT。经钻探验证,打出3层低品位含铜钛磁铁矿,总厚119m。据81个化学样分析,TFe约3.6%~28.80%,平均品位13.5%,TiO21.31%~2.33%。ZK0701-10/5层(111~113m)见有2m厚具工业品位的铜矿体和磁铁矿体,分析结果为Cu0.4%,TFe28.8%。该钻探成果为在哈密玉西地区寻找岩浆型钛磁铁矿提供了有力依据。

  • 标签: 哈密 钳子山 高磁异常 钻探验证
  • 简介:东准噶尔造带纸房地区自晚志留世—泥盆纪可划分为哈甫提克山、绵脊梁、色克森巴依、塔克札勒、博格达五个构造沉积区。各个构造沉积区的沉积盆地内有各自的沉积相特征,且反映不同的古地理环境。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早期海域自西向东逐渐扩大,在其加里东期地体(微地块)外围形成近EW向带状海槽,为滨海环境;早泥盆世晚期—中泥盆世形成全区域性海侵,从滨浅海—半深海环境均存在,以滨浅海为主;晚泥盆世为多岛洋的鼎盛时期,属有限洋盆。自北往南为海陆过渡环境—浅海环境—半深海环境

  • 标签: 东准噶尔 构造沉积区 沉积盆地 沉积相 多岛洋 古地理
  • 简介:南天山造带是古生代期间塔里木板块与伊犁—伊塞克湖板块对接、碰撞的产物,主体由向南逆冲的推覆体组成。推覆体内部变形构造在垂直于主断面方向上呈规律性变化。从推覆体底部向上,褶皱从A型褶皱,紧闭、等斜的B型褶皱,前翼褶皱经斜歪、倒转褶皱渐变为对称的尖棱或箱状B型褶皱;构造面理从发育主断面近平行的S-面理及剪切滑移的C-面理渐变为只发育与主断面近垂直的D-面理。据此,可把推覆体自下而上划分成为递进剪切、过渡和等轴挤压三个变形域。变形过程分析表明,存在水平挤压变形和随后的简单剪切变形两个变形阶段,前者发育于主断裂面形成之前,后者发育于主断裂面形成之后。这指示南天山造带以变形扩展速率高于断裂扩展速率为特征

  • 标签: 南天山 推覆体 变形构造 变形模式 逆冲构造
  • 简介:用动力旋回地层学观点对南天山造带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该区域志留—泥盆纪构造沉积演化模式:南天山南缘洋盆早志留世已出现,晚志留世为孤立碳酸盐台地发育阶段:泥盆纪南天山南缘洋盆开始向北俯冲,导致了相对海平面上升,使碳酸盐台地被淹没,出现深水浊流盆地背景,并伴随来自哈尔克山、艾尔宾山南缘火山岛弧带的火山碎屑沉积。至石炭纪,由于洋壳俯冲加剧,在南天山北缘出现火山弧、南缘盆地形成超覆沉积,总体反映了海平面不断上升的过程。同时,对造带中变形盆地对原型盆地响应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超构造岩片、构造岩片、微构造岩片及地层序列四级岩片划分方案。针对有限史密斯地层进行了动力旋回层序的研究,将上志留统至泥盆系划分为四个二级动力旋回层序及14个三级动力旋回层序

  • 标签: 造山带 志留—泥盆纪 构造沉积 动力旋回地层学
  • 简介: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同位素及构造。沉积的综合分析表明,扬子地块西缘造带的主体隆升时期发生于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以来,其隆升幅度可达2000~4000m,中新世以来至少有5~6km地层被剥蚀,上升速率约达0.6mm/a;与其伴生的前陆盆地新生代沉积可分为老第三纪继承性萎缩拗陷盆地阶段和新第三纪─第四纪前陆盆地改造阶段。前者具有山间和山前磨拉石盆地特征,后者具有类磨拉石盆地性质。深部资料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第四纪时期岩石图具四层结构,中地壳为一区域性韧性流壳层,是处于岩石图加厚后的均衡调整和区域伸展时期,盆关系的分析也表明,造带与前陆盆地在形成、演化和改造上具有统一的区域构造背景。

  • 标签: 扬子地块 新生代 造山作用 前陆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