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长柄七叶树的皂苷类成分,寻找新的七叶树皂苷资源.方法:对长柄七叶树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两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利用各种化学、光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长柄七叶树得到3个三萜类化合物和1个香豆素类化合物,经鉴定为原七叶树皂苷元(1)、21-当归酰基-原七叶树皂苷元(2)、21β-当归酰基-原七叶皂苷配基-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3)和异秦皮苷(4).结论:化合物1~4均为该植物首次分离得到.

  • 标签: 长柄七叶树 化学成分 三萜皂苷
  • 简介:优越的地理交通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药材资源是樟树形成药市的依托,适宜的政治环境又提供了药市形成的基础。药王信仰、医药文化的盛行推动了药市的繁荣,商帮的形成、成熟的加工技艺则使得樟树药市不断壮大。而维持药市良性运转则需要药商诚信为本、灵活经营的经营理念。樟树药市具有其他药市所不及的地理交通优势,并以其独特精湛的加工炮制工艺吸引了各地药材来此加工炮制,弥补了当地药材种植不足的缺陷。经樟树加工炮制的药材品质精良,更有药王信仰作为文化依托,樟树药帮取信为本、制作为先、灵活经营的理念更是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因素都使得樟树药市不断发展,并得以立于不败之地。

  • 标签: 樟树药市 药市发展 医药文化 传统知识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药对“都梁丸”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都梁丸”环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共鉴定了41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1),香草醛(2),阿魏酸(3),松柏醛(4),花椒毒素(5),佛手酚(6),镰叶芹二醇(7),洋川芎内酯H(8),洋川芎内酯I(9),洋川芎内酯D(10),4-羟基-3-丁基苯酞(11),洋川芎内酯A(12),Z-藁本内酯(13),3-丁烯基苯酞(14),新蛇床内酯(15),欧当归内酯A(16),β-谷甾醇(17),异茴芹内酯(18),邻苯二甲酸正丁酯(19),邻苯二甲酸异丁酯(20),川芎二内酯R1(21),白术内酰胺(22),香柑内酯(23),补骨脂素(24),异氧化前胡内酯(25),珊瑚菜内酯(26),独活属醇(27),牧草栓翅芹酮(28),异白当归脑(29),欧前胡素(30),异欧前胡素(31),别异欧前胡素(32),水合氧化前胡内酯(33),白当归素(34),印枳苷(35),(2′S,3′R)-3′-羟基印枳苷(36),仲-O-β-D-吡喃葡萄糖基白当归素(37),叔-O-β-D-吡喃葡萄糖基白当归素(38),(2′R,3′S)-3′-羟基紫花前胡苷(39),花椒毒酚-8-O-β-D-吡喃葡糖苷(40),腺苷(41)。结论:香豆素以及香豆素类成分应来源于复方中的白芷;藁本内酯类化合物应来源于复方中的川芎。

  • 标签: 都梁丸 药对 白芷 川芎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从红树林植物海漆中寻找具有肿瘤抑制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柱层析手段,结合波谱方法(ESI—MS,^1DNMR和^2DNMR)分离鉴定海漆的化学成分。结果:从红树植物海漆的石油醚部分分离纯化了10个次生代谢产物:蒲公英赛酮(1),3-羰基-18-烯-齐墩果烷(2),3,28-二羟基-羽扇豆醇(3),3-羰基-28-羟基-羽扇豆醇(4),3-羟基-18烯-齐墩果烷(5),邻苯二甲酰正二丁酯(6),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7),4-烯-3-酮豆甾烷(8),脱镁叶绿素A(9),脱镁叶绿素甲酯A(10).结论:化合物1和7具有较弱的肿瘤抑制活性.

  • 标签: 红树林 海漆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对加拿大红豆杉(TaxusCanadensis)针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通过波谱解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加拿大红豆杉针叶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acid,1),putraflavone(2),sequoiavone(3),7,13-dideacetyl-9,10-debenzoyltaxchininC(4),baccatinⅥ(5),taxumaironeA(6)。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加拿大红豆杉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研究生姜超临界CO2萃取物(SFE)中具有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纯化,选择并优化了液相条件,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生姜SFE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姜酚(I)、[10]-姜酚(Ⅱ)、[6]-姜烯酚(Ⅲ)、[8]-姜酚(IV)、雪松烯(V)、三十烷酸(VI)、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Ⅶ)和β-谷甾醇(Ⅷ)。结论:化合物I~Ⅷ为首次从生姜SFE提取物中分得的化学成分。

  • 标签: 生姜超临界萃取物 高效液相分离 化学成分 鉴定
  • 简介:目的:研究木贼科植物笔管草(Equisetumdebil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笔管草全草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megastigmane型化合物和4个黄酮苷,分别鉴定为blumenolA(1),corchoinosideC(2),sammangaosideA(3),(3S,5R,6R,7E,9S)-megastigmane-7-ene-3-hydroxy-5,6-epoxy-9-O-β-D-glucopyranoside(4),山柰酚-3,7-双葡萄糖苷(5),camelliasideC(6),山柰酚-3-槐糖苷(7)andclematine(8).化合物1-4,6,8均为从木贼科植物首次分得.

  • 标签: 木贼科 笔管草 化学成分 Megastigmane类化合物 黄酮苷 中药材
  • 简介:目的:研究毛平车前(Plantagodepressavar.ruoutotaKitag.)的化学成分和保肝活性。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法和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法分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并测定化合物的保肝活性。结果:从毛平车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apigenin,1)、木犀草素(luteolin,2)、梓醇(catalpol,3)、majoroside(4),β-谷甾醇(β-sitosteml,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硬脂酸(stearicacid,7)、齐敦果酸(oleanolicacid,8)、martynoside(9)、高车前苷(homoplantaginln,10)、高车前素(hispidulin,11)。其中,化合物1、2、4、8~11明显对抗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损伤。结论:化合物1、2、4、7、9~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具有较强的保肝活性。

  • 标签: 毛平车前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保肝活性
  • 简介:目的:对采自中国北海的红树林植物榄李(Lumnitzeraracemo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对榄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2-methyl-1,3-dihydroxy-5-tridecylbenzene(1),1,3-dihydroxy-5-undecylbenzene(2),ergosta-7,22-dien-3β-ol(3),emodin(4),kaempfeml(5),quercetin(6),quercitrin(7),isoquercitrin(8),epigallocatechin(9),gallicacid(10).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在活性筛选中,化合物1和2对PTP1B显示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13.38±1.98)和(10.40±0.88)μmol·^01.

  • 标签: 红树林 榄李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对灰毡毛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溶剂萃取及枉层析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并利用各种光谱技术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花蕾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3个绿原酸类成分、4个黄酮类成分、4个其他成分,分别为:1—O-咖啡酰基奎宁酸(Ⅰ),4-O-咖啡酰基奎宁酸(Ⅱ),5-O-咖啡酰基奎宁酸丁酯(Ⅲ),槲皮素(Ⅳ),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Ⅴ),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Ⅵ),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Ⅶ),肌醇(Ⅷ),Ⅶ-谷甾醇(Ⅸ),正十九烷醇(Ⅹ),葡萄糖(Ⅺ).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Ⅺ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灰毡毛忍冬 化学成分
  • 简介:海洋异臭椿类三萜化合物是一类化学结构特殊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海绵等海洋生物中的异臭椿类三萜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进行较多研究.本文拟对海洋异臭椿类三萜的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作初步探讨.

  • 标签: 海洋药物 异臭椿类三萜 生物活性 化学结构 药效学实验
  • 简介:目的:研究朝鲜淫羊藿Epimediumkoreanum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方法:70%乙醇提取,大孔树脂柱纯化得有效部位;运用HPLC—MS^3联用技术分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朝鲜淫羊藿有效部位中鉴定出9个化合物.结论:HPLC—MS^3能简单、快速的分析朝鲜淫羊藿黄酮苷类化学成分.

  • 标签: 朝鲜淫羊藿 黄酮苷 HPLC—MS^3
  • 简介:目的:利用LCMS分析技术快速鉴定单面针中的生物碱结构。方法:采用XAquaC8色谱柱(150mm×2.1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mL·min^-1;ESI源正离子模式检测;根据对照品的裂解规律和参考文献推测生物碱的结构。结果:从单面针的甲醇提取物中鉴定了20个化合物结构。结论:LCMS方法能快速、准确地鉴定单面针中的化学成分,为单面针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单面针 生物碱
  • 简介:软珊瑚是国际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热点之一,许多结构新颖,有强烈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均由这些海洋低等无脊椎动物中发现的.本文综述了1996年到2002年期间软珊瑚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海洋天然产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软珊瑚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海洋药物 神经生理
  • 简介:冬虫夏草价格疯涨,一直是中药材市场及其经营者关心的问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冬虫夏草价格上涨的速度不但没有减缓,近年来,几乎达到疯涨的地步,上等质量的冬虫夏草价格在一些大城市已超过黄金价格,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大家对此百思不得其解。相关的媒体也不断报道,

  • 标签: 冬虫夏草 价格上涨 中药材市场 黄金价格 经营者 大城市
  • 简介:目的:对常用传统中药西藏胡黄连PicrorkizascrophulariifloraPennell根茎中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1H、^13CNMR等坡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其中3个环戊烷单萜:rehmaglutinA(1)、rehmaglutinD(2)、3'-methoxyspecionin(3),4个环烯醚萜苷:picrosideⅡ(4)、picrosideⅠ(5)、picrosideⅢ(6)、pikuroside(7).结论:其中化合物1,2、3和7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3为新的天然产物.

  • 标签: 西藏胡黄连 玄参科 环烯醚萜
  • 简介:目的:研究白骨壤Avicenniamarina叶的化学成分,开发和利用红树资源,以期获得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较好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和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法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白骨壤叶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白骨壤醌B(Ⅰ)、白骨壤醌C(Ⅱ)、5-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Ⅲ)、槲皮素(Ⅳ)、山柰酚(Ⅴ)、羽扇醇(Ⅵ)、桦木醇(Ⅶ)、β-谷甾醇(Ⅷ)、麦角甾-6,22-二烯-5α,8α-环二氧-3β-醇(Ⅸ),对甲氧基肉桂酸(Ⅹ).结论:化合物Ⅴ-Ⅹ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中国 红树林植物 白骨壤 化学成分 研究
  • 简介:目的:金莲花由于其清热解毒作用在中药及蒙药中被广泛使用。作为一种药食两用药物,金莲花已经引起了生药学家、药理学家、天然药物学家、营养学家等的广泛兴趣。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发展较快,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有效成分的归属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金莲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本文结合本研究组对金莲花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成果,以及近几十年有关金莲花的研究报道,对金莲花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 标签: 金莲花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 简介:艳山姜是贵州少数民族习用的常用药,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等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艳山姜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均有较好的作用,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民族地区特色药用植物。本文对近年来艳山姜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艳山姜 化学成分 药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