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化学职业危害因素,制定防护措施。方法结合手术室临床实际,分析护士化学职业危害因素,制定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化学职业暴露主要为皮肤粘膜暴露接触,呼吸道吸入。造成化学职业暴露因素的主要有对化学物质理化性质危害;使用方法知识欠缺;工作忙乱,自我防护不当;消毒工作环境不良;操作不规范;化学物质职业暴露后处理不当。防护措施有加强培训,使用防护用品,改善工作环境,正确处理化学职业暴露的皮肤粘膜。结论手术室化学职业暴露几率高,通过加强管理和采取积极防护措施可有效减少化学职业暴露损伤。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 化学性职业损伤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化学眼外伤的护理。方法配合急救与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当发生化学及毒液外伤时应迅速就地冲洗眼部。对开放外伤应注意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先处理眼球伤后再处理眼睑及其他部位的伤口。为预防感染要合理地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

  • 标签: 化学性眼外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许多危害因素,除了最常见的血源性感染传播疾病之外,还存在着物理和化学危害因素。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手术量的逐步增多,许多先进仪器的频繁使用,为了避免和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物理性和化学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物理性 化学性 危害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化学静脉炎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42例化学静脉炎患者采取了综合护理。结果31例1-2级静脉炎患者经过硫酸镁湿敷加止痛消炎软膏外敷痊愈;10例3级患者的注射部位局部硬结给予冰敷、硫酸镁湿敷、喜辽妥及消炎止痛膏交替外敷后治愈;1例3级患者手腕部出现硬结,伴疼痛,给予冰敷、硫酸镁湿敷、喜辽妥及止痛消炎软膏交替外敷,并结合激光治疗痊愈。结论合理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化学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化学性静脉炎 护理
  • 简介:摘要消毒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进一步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在预防医学上,化学消毒剂一直深受重视,近年来化学消毒剂新技术、新配方的研究也有很大进展,在协同杀菌、提高消毒剂性能、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有很大提升。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就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以及化学结构的分类、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在预防医学中的使用方法做了明确研究和介绍,为在预防医学中规范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杀菌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今后环保、高效化学消毒剂的研发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化学消毒剂 作用机理 使用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化学眼外伤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化学眼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实验组的总体满意度41例(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30例(71.43%)。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3例(7.14%)显著低于对照组14例(33.33%)。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化学眼外伤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还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其他并发症的几率,利于化学眼外伤患者的后期恢复。

  • 标签: 化学性 眼外伤 早期护理
  • 简介:在为口腔颌面部手术及耳鼻喉科手术患者行术区消毒时,眼部也是必须消毒范围。临床观察2003年3月-2004年2月126例患者(其中口腔科76例,耳鼻喉科50例),其中有38例术后发生了化学角膜炎及结膜炎,通过多方查找原因,确认是消毒剂浸润眼睛所致。本院手术室用的是0.42%~0.46%的强力碘,pH值约为3.12,此消毒液为酸性,如进入眼内可引起化学酸烧伤,对症状较重的患者,行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呈点、片状剥脱,患者出现眼剧痛、畏光、流泪等严重的角膜刺激征,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我们试用固定静脉留置针的贴可舒贴于眼部,通过临床应用及观察,证明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 标签: 化学性角膜炎 消毒剂 口腔颌面部手术 手术患者 眼伤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在有关经典模型的基础上,探索和改良化学肝损伤模型,为防治乙肝药物的研究提供合适的试验方法.方法以血液生化、肝功能、肝组织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分别对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D-Gala)、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化学肝毒剂致小鼠、大鼠肝损伤和卡介苗与脂多糖致小鼠免疫肝损伤等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根据乙型肝炎的病因、病症和病机特点,成功的建立了类似于乙型肝炎的小鼠和大鼠"黄疸"动物模型、"高转氨酶"动物模型和小鼠免疫肝损伤动物模型.结论探索并建立的类似于乙肝的化学肝损伤试验动物模型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防治乙肝药物的应用研究.

  • 标签: 免疫性肝损伤 化学性肝损伤 小鼠 乙肝 动物模型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生物羊膜移植治疗职业化学眼灼伤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0月—2022年11月期间因职业眼灼伤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的74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意愿,随机分成人数均为37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和生物羊膜移植治疗,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率高达94.59%(P<0.05);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更不容易发生充血水肿、疼痛、视力下降当不良反应的发生(P<0.05);观察组患者显著更满意,满意度高达97.30%(P<0.05)。结论:对职业化学眼灼伤患者采取生物羊膜移植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复发的可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 羊膜移植 临床效果
  • 简介:本实验结果提示TMP组显著降低肝匀浆中升高的NO,TMP高、中、低给药组动物肝匀浆中XOD活力与模型组相比,且TMP高剂量组较中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NO浓度进一步降低

  • 标签: 化学性肝损伤 实验研究 小鼠化学性
  • 简介:目的:观察脉炎平对刺激性药物所致局部化学炎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引起局部化学炎症的病例,外涂敷中药制剂脉炎平,每日4次,结果:经使用脉炎平治疗的45例局部炎症患者全部痊愈,结论:脉炎平对刺激性药物所致的局部化学炎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脉炎平 局部化学性炎症 治疗 药源性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肼类及氮氧化物混合中毒致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治方法.方法肼类及氮氧化物混合中毒致呼吸窘迫综合征16例,早期进行X线检查;给予吸高浓度氧、二甲基硅油消泡、皮质激素、莨菪类药物、大剂量维生素B6、小剂量美兰、限制液体入量等综合治疗.结果16例中5例死亡,11例临床治愈.结论X线检查对ARDS有早期诊断价值.维生素B6为肼类中毒特效解毒剂,皮质激素、莨菪类药物对化学中毒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效,美兰、维生素C抗高铁血红蛋白剂有辅助治疗作用.

  • 标签: 氮氧化物 中毒 呼吸窘迫综合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茯苓提取物对化学肝损伤辅助功能。采用酒精肝损伤模型,选取SPF ICR级雄性小鼠,分别经口给予茯苓提取物11.67mg/kg·d、中剂量组23.33mg/kg·d、高剂量组70.00mg/kg·d,连续灌胃31d,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高剂量组茯苓提取物可显著降低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显著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P<0.05),中、高剂量组茯苓提取物可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含量(P<0.05 );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明显评分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对小鼠体重无不良影响。结果表明,茯苓提取物对化学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功能。

  • 标签: 茯苓提取物 酒精 化学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