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综合干预护理措施对ICU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戴眼罩、耳塞和听音乐等综合干预措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于患者转出ICU当日进行睡眠质量综合评定。结果在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催眠药物及PSQI总分等方面,干预组较观察组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ICU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的恢复。

  • 标签: 综合干预 ICU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对护士来说,沟通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有着特殊的工作含义。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从而使患者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的治疗状态,以达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1。尤其是ICU的患者,因为ICU的患者主要是危重或大手术后的,病情危重,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刺激,影响患者正常的心理活动。因此,针对ICU患者的心理反应,应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做好ICU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 标签: 沟通技巧 重症监护 患者 心理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护理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护理的一种模式,它更注重其中的细节。对重症监护的患者来说,他们的焦虑、抑郁情绪较为明显,容易丧失治疗的信心,处于悲观的状态,治疗依从性差,因此治疗的效果不明显。患者容易长期处在紧张和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当中,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会进一步导致他们出现内分泌紊乱,从而出现病情的加重。在使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必须要强化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干预措施的采取,提升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地化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本文主要研究了护理干预对于重症监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调节效果,为临床医学工作开展提供参考的依据。

  • 标签: 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 焦虑 抑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应用于重症监护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来院接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治疗组(人文关怀),每组均分为40例,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SDS、PSQI各个指标评分情况及临床总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情况,较干预前有所改善,则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总满意度为39(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总满意的30(75.00)%,组间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实施人文关怀应用于重症监护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 重症监护室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并发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120例本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6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呼吸并发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呼吸并发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临床护理中,添加强化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既可减少呼吸并发发生率,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麻术后复苏期 呼吸道并发症 观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10月到2010年11月来我院收治的61例机械通气患者,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呼吸相关肺炎主要原因有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真菌。其中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发病原因较常见。呼吸相关性肺炎随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而有增加的迹象。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可以减少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机率。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原因分析以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重症监护多重耐药患者的临床药学监护方法,以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记录重症监护临床用药全过程,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评估,开展临床药学监护,制定个性给药方案。结果临床药师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对医生进行药学方面的协助,能有效控制重症监护患者多重耐药感染。结论临床药师协助主治医师对重症监护患者进行临床药学监护,能够促进重症监护的合理用药,降低患者出现多重耐药感染的几率。临床药师在重症监护患者的药物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重症监护室 临床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肝炎严重并发的早期表现,并提出针对性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09年收治的60例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并发发生情况,提出针对性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在本组60例患者中肝性脑病13例,占21.67%;并发消化道出血11例,占18.33%,并发电解质紊乱35例,占58.33%。结论对于重症肝炎患者,要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早发现先兆症状,及时治疗,加强基础护理、隔离措施能减少并发,改善预

  • 标签: 重症肝炎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领域的不断扩大,被患者疾病所需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越来越多。目的麻醉恢复并发观察与护理程序管理。方法严格执行并发观察及处理与自行整理护理工作,程序管理方案。结论严密观察患者的并发是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平稳的苏醒,护理程序管理使工作有条有序忙而不乱,更加完善专科系统的治疗与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管理评价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性改进,管理更加有序。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并发症观察 护理程序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2017年9月前患者对本院护理满意度和护士护理满意度及护士护理工作评分进行记录并统计,并在该月开始使用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应用在重症监护护理管理中,使用该管理模式9个月后对相关指标进行记录统计并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在采用新型管理模式应用在重症监护护理管理中,护士护理满意度、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护士工作评分均要好于实施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可帮助人力资源最优化配置,提高护士护理满意度和护士的工作评分,并减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纠纷,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型岗位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 重症监护室 护理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应用呼吸肺保护性通气与序贯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选择的100例研究对象都是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0例采用呼吸肺保护性通气治疗,为保护组,另外50例患者采用序贯通气治疗,为序贯组,分析比较两组各项通气时间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PH、PaO2显著高于治疗前,且保护组PaCO2显著高于保护组,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序贯组有创通气时间短于保护组,P<0.05。结论呼吸肺保护性通气与序贯通气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可以保证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疾病的有效性,其中,前者拥有低潮气量,允许性高碳酸血特点,后者能够减少有创通气时间,医生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 标签: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 序贯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80例,按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PH、PaO2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PaCO2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采用早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大大提高患儿治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小儿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呼吸依赖是由于长期机械通气的病人已习惯了被动辅助呼吸,对呼吸有所依赖,脱离呼吸后不能自主调节呼吸,干扰并延长脱机的过程。作为一种呼吸支持疗法,临床发现一般呼吸使用超过2周,就会产生呼吸的依赖性。而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在预防呼吸依赖的发生中起到重

  • 标签: 长期呼吸机脱机停机并发症依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对重症监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监测及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将本院重症监护于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28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肠内营养监测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重症监护患者实施营养监测和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和重要的作用,值得不断推广和运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肠内营养监测 常规护理 护理干预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急诊重症监护危重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安全措施,为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选择于我院急诊重症监护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8月,共计选择患者人数为126名。对比分析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指标比较。结果实施前,护理技术风险事件发生十分频繁,患者治疗效果低下,实施后,护理技术风险时间发生率得到控制,治疗效果显著提升。结论针对急诊重症监护中的危重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多种护理技术安全风险,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其中既包括一定客观原因,同时也包括一定主观因素。只有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才能够保证治疗顺利开展。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室 护理技术 安全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12月本院急诊重症监护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人文关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48/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39/4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基础护理评分、病房管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急诊重症监护护理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室 护理干预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人文关怀在急诊重症监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人文关怀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和标准,随机选取在2014年03月15日-2015年03月15日入住我院进行诊治的急诊重症患者80例视为我们此次临床实践研究的重点分析对象。然后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一组包括40例急诊重症患者,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程度的护理方法,一组采用常规性较强的护理方法,另外一组采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法,最后比较两组急诊重症患者的监护护理效果。结果比较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法之后的抑郁评分数值、睡眠质量数值以及情绪焦急数值比护理之前稍有提升,但是探析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之后的效果远远优于比较组,而且急诊重症患者对监护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结论人文关怀在急诊重症监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而且这种护理模式的效果较好,并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因此值得被广泛的运用和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 急诊重症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