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白质损伤早产儿和非脑白质损伤早产儿的预后及脑瘫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6月年我院NICU,胎龄24~34周的早产儿,60例经颅脑超声检查有脑白质损伤的为A组,同期早产儿60例颅脑B超(或MRI)未发现脑白质损伤的早产儿为B组,比较两组的预后及脑瘫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A组的脑瘫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岁前,两组脑瘫发生的高危因素和肌张力、头颅MRI病理改变的密切相关。结论有脑白质损伤的早产儿头围<χ--2s且肌张力高≥I+,头颅核磁结果存在PVL或基底节病变就诊时Gesell大运动发育商<55分为早产脑损伤患儿患脑瘫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脑白质损伤 早产儿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相关症状以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记录患者的年龄、烧伤后瘢痕增生情况等,采取Logistic回顾分析烧伤后需要药物干预的瘢痕瘙痒以及瘢痕疼痛等临床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需要药物干预的瘢痕瘙痒45例,吸烟以及瘢痕柔软为危险因素;需要药物干预的瘢痕疼痛41例,年龄、瘢痕硬度以及BMI为危险因素。结论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相关症状为瘙痒以及疼痛,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年龄以及吸烟等,后续治疗中需要注意避免危险因素,降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烧伤 增生性瘢痕 吸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换药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及干预办法。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门诊换药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干预措施开展时间将其分为,对照(干预前)与观察(干预后)两组,研究干预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结论门诊换药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较多,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门诊换药室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干预办法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且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生物标志物可能作为评价房颤患者危险分层的工具,并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以预防中风、大出血和死亡率。本文将对生物标志物在房颤房颤患者危险分层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生物标志物 房颤 危险分层 治疗
  • 简介:摘要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代谢问题,并且不易察觉,容易漏诊。长时间低血糖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中枢神经损伤。本文讨论新生儿低血糖常见高危因素如早产、感染、窒息等,并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如保暖、合理喂养、即时监测血糖变化等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新生儿 低血糖 高危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gA肾病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病理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肾内科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原发性lgA肾病100例,对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00例lgA肾病临床表现以血尿合并蛋白尿最多见,人数为48例占比48%。其次为单纯血尿,27例占比27%。肾小球病理改变以II、Ⅲ、IV级为主。结论lgA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多样化并具有一定特点,其病理和临床表现及肾功能变化有密切关系。

  • 标签: lgA 病理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纳入的急性心肌梗死500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做分析总结。结果可纠正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54.8%、超重/肥胖53.0%、高血压50.2%、糖尿病19.2%、血脂代谢异常7.8%;存在≥3个可纠正危险因素26.8%、8.6%无可纠正危险因素。3.8%存在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76.2%存在饮食肥腻情况,80.6%存在运动缺乏情况。女性患者年龄比男性高,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情况多;男性患者吸烟/吸烟史及血脂代谢异常病史患者比女性多;≤55岁28.0%,男性88.6%。结论约25%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3个可纠正心血管危险因素,约50%存在吸烟史及超重/肥胖、高血压等情况,约80%存在饮食肥腻及运动缺乏等问题。

  • 标签: 中国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门诊换药室内病患院内影响感染率危险因素并给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深入分析门诊换药室内病患感染危险因素并结合相关因素给出相应干预措施,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门诊换药室来诊的病患共计1080例,依据干预措施开展时间前后进行分组,包括开展前对照组500例和开展后观察组580例,观察记录不同组病患满意程度和换药后感染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办法积极开展后门诊换药病患的满意程度及换药后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的对照组,P<0.05。结论综上,强化换药室规范制度管理标准,确保换药、消毒及清洁操作有序合理展开是减少病患换药后感染发生情况的重要前提保障。

  • 标签: 院内感染 门诊换药 感染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择于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共计1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概率为7.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接受的侵入性操作、合并的基础性病症、住院时间相关,均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偏高,因此在临床工作展开中必须预防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

  • 标签: 呼吸内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usus,SLE)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科住院的SLE患者134例,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本研究共收集住院患者134例,其中60例发生感染,发生率为44.78%。对比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强的松日剂量、补体C3、SLEDAI和CRP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患病时间、补体C4、ESR、抗dsDNA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强的松日剂量、SLEDAI(SLEdiseaseactivityindex)、CRP对感染有预测价值(P<0.05),补体C3对SLE合并感染无预测价值(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强的松日剂量、SLEDAI、CRP(P<0.05)均是SLE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强的松日剂量、SLEDAI、CRP对诊断SLE合并感染有预测价值。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脑积水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5年2月在我院收治并手术患者共412例,将其分为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颅内血肿位置,手术时间,GCS评分,去骨瓣减压,腰椎穿刺并脑脊液置换等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血肿位置,GCS评分、去骨瓣减压、术后梗死(>30ml)、血肿位置、饮酒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室积血、GCS评分、去骨瓣减压、术后梗死(>30ml)、血肿位置是脑积水的直接因素;年龄、吸烟、手术时间、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脑积水的重要诱因。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脑积水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脑病发生的危险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300例,其中并发尿毒症脑病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未并发尿毒症脑病患者264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比较。结果①患者尿毒症脑病的发生率为12%;②分析两组血液透析的频率、尿毒症原发病、是否定期血滤或灌流、血液的尿素氮、血红蛋白、血钙、甲状旁腺激素、空腹血糖、血钾、二氧化碳结合力、使用三代头孢情况等数据,以logistic单因素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确立为尿毒症脑病的相关因素。结论血红蛋白过低、未定期血滤或灌流、糖尿病导致的尿毒症、血K+<3.5mmol/L及使用三代头孢是尿毒症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尿毒症脑病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胰腺手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因素。方法收集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受胰腺手术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胰腺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42例纳入观察组,胰腺手术后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86例纳入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手术持续时间、是否留置引流管、NISS评分情况、是否有胰瘘情况均是患者发生SSI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手术持续时间对患者SSI影响最大(OR=8.77),而NISS评分情况对SSI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性(OR=9.11)。结论应积极缩短手术时间,关注留置引流管及NISS评分较高的患者,并积极预防胰瘘,以降低SSI风险。

  • 标签: 胰腺手术术后 SSI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眼底出现并发症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作为对象,分为病变组80例和无病变组68例,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眼底病变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TG、TC、LDL-C、Cr、Urea等五个指标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TC、LDL-C、Cr和Urea等生化指标可能是2型糖尿病并发眼底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动态监测。

  • 标签: 2型糖尿病 眼底病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美国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中,女性的CVD死亡率首次显著下降,部分原因是人们的认识提高,对女性及其心血管风险的关注增加,以及对已建立的CHD应用循证治疗。尽管取得了这些进步,CVD仍然是影响数百万女性的主要发病率和死亡率威胁。所以对于年轻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无论从发病率还是严重程度上都有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将对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做一综述。

  • 标签: 青年女性 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危险因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减少认知损害的发生。方法根据头颅MRI磁敏感弥散加权成像(DWI)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结果,分为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并进一步回归分析PSC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认知障碍组的年龄、高血压患病率和2型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非认知障碍组,认知障碍组的受教育年限低于非认知障碍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性别、饮酒、吸烟、血脂、冠心病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高血压、2型糖尿病是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是PSCI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年龄、高血压、2型糖尿病是PSCI相关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是相关保护因素,且是其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

  • 标签: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急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再血管化治疗后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60例曾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过的冠心病再血管化的患者,根据术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将其分为抑郁组和正常组,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冠心病再血管化治疗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种治疗方式患者抑郁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抑郁组患者性别、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术前抑郁病史、既往心肌梗死以及麻醉时间等因素与正常组患者存在显著区别(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性别、术前抑郁病史是患者术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女性患者、术前患有抑郁病或者存在既往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冠心病再血管化治疗后易发生抑郁。

  • 标签: 冠心病 再血管化 抑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与处理对策进行评估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另选取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组研究对象,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实施相对应的处理对策;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方法的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伤口感染、操作失误、准备失误、记录失误、意外伤害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处理对策,可有效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可实施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管理 危险因素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危险因素在传染科护理中的存在情况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32例次在传染科护理中发生的护理危险事件,依据采取预防措施前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并对其相关的资料做回顾分析。结果32例中,16例次为交叉感染,占总数的50.00%,7例次为消毒液处理不当,占总数的21.87%,6例次为针刺伤,占总数的18.75%,3例次为肺部感染,占总数的9.37%。采取预防措施前314例次护理行为中危险事件28例次,危险事件的发生率为8.91%,采取预防措施后358例次护理行为中危险事件6例次,危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6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染科严格遵守管理制度,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极大地降低护理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质量。

  • 标签: 传染科 护理过程 危险因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