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PDCA循环在前急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某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该院未实施PDCA循环前的前急救物品管理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将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实施PDCA循环前的前急救物品管理工作情况作为观察组。结果对比两组前急救物品管理不规范率、急救物品有效使用率以及物品去向明确率等,均提示观察组所得结果更为理想(P<0.05)。结论在前急救物品管理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有助于提高急救物品管理规范性,提高使用有效率以及管理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 院前急救物品 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应用现状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海军总医院2014—2016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对其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5年销售金额排名前2位的药品为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和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2016年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mg)占据前2位;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40mg)的DDDs始终位居前3位,是该院使用频次最高的麻醉药品;2014—2015年DDC最高的药品为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与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2016年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的DDC占据榜首;B/A接近1.0的药品为盐酸吗啡片、芬太尼透皮贴剂(4.2mg)、磷酸可待因片。结论该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

  • 标签: 麻醉药品 用药频度 日均药费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前急救心搏骤停的影响。方法 156例前急救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每组 52例。第一组予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第二组予以气管插管通气法,第三组予以气囊面罩通气法,对比分析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前急救心搏骤停的影响。结果 第三组自主循环恢复患者显著多于第一组、第二组, 自主心跳恢复时间与死亡率显著低于第一组、第二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目前对前急救心搏骤停的最理想的心肺复苏程序是气囊 -面罩通气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肺复苏程序;前急救;心搏骤停    入院治疗前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大都是情况危急,予以复苏程序抢救前大部分患者已进展为生物死亡时期。特别是老年患者, 由于身体机能较为衰弱,心搏骤停所导致的死亡率要显著比年轻患者高。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前急救心搏骤停的影响,选取 2013 年 8月~ 2015 年 10月收治的前急救心搏骤停患者 15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3 年 8月~ 2015 年 10月收治的前急救心搏骤停患者 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本次所选患者均存在突然意识缺失、脉搏消失等。将患者随机分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 每组 52例。第一组患者中男 33例,女 19例,年龄 55~ 80岁,平均年龄( 68.5±3.8)岁;发生心搏骤停原因:猝死 12例, 重度颅脑损伤 12例,高处坠落 20例,其余 8例。第二组患者中男 35例,女 17例, 年龄 53~ 80岁,平均年龄( 67.6±4.1)岁;发生心搏骤停原因:猝死 10例,重度颅脑损伤 13例, 高处坠落 22例,其余 7例。第三组患者中男 34例,女 18例,年龄 56~ 82岁,平均年龄( 69.2±4.3)岁; 发生心搏骤停原因:猝死 11例,重度颅脑损伤 13例,高处坠落 21例,其余 7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心搏骤停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心肺复苏方法 第一组患者因为条件限制,实施口对口人工呼气法,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至少 100次 /min的按压频率,深度至少 50mm,按压和放松比为 1: 1;再依据 30: 2的比例进行口对口呼吸法,按压更换为吹气时需要停止按压心脏,约为 10 s。第二组患者通过与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后,实施气管插管通气法,徒手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方法同于第一组;气管插管通气过程中,亦需停止心脏按压,约为 10 s。第三组患者实施气囊 -面罩通气法,按压操作同于第一组,再利用气囊 -面罩通气法予以通气换气支持。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三组患者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情况以及死亡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 结果    第一组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时间为( 10.3±3.7) min;自主循环恢复 6例( 11.54%);死亡 46例,死亡率为 88.46%。第二组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时间为( 13.3±3.9) min;自主循环恢复 13例( 25.00%);死亡 39例,死亡率为 75.00%。第三组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时间为( 7.7±3.9) min;自主循环恢复 19例( 36.54%);死亡 33例,死亡率为 63.46%。三组心肺复苏情况对比:第三组自主循环恢复患者显著多于第一组、第二组, 自主心跳恢复时间与死亡率要显著低于第一组、第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 讨论    心搏骤停是心脏由于多种急性因素突然失去有效的排血功能而导致循环与呼吸停顿的一种临床死亡状态,如果是老年人发生心搏骤停,则具有极高死亡率。因此需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程序急救心搏骤停患者。心搏骤停状况通常是在院外环境,或是在马路等特殊环境中发生, 其抢救时间非常宝贵,患者的生死存亡受到抢救时间的影响,医护人员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和现场其余施救者按照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脏复苏程序。   现阶段主要的心肺复苏通气方法有三种,即气管插管通气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以及气囊 -面罩通气法,其中最为传统也最简易的方式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而最常规的方式是气管插管通气法。但是在实际抢救情况中,因为插管过程相对复杂, 处理较为困难,使得复苏成功率显著降低。实施气囊 -面罩通气法具有技术要求低以及操作简便等优势,因此该方式是前急救心搏骤停患者的最佳心肺复苏程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三组心肺复苏情况对比,第三组自主循环恢复患者显著多于第一组、第二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与死亡率要显著低于第一组、第二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充分表明,气囊面罩通气法相比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以及气管插管通气法,其心肺复苏效果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目前对前急救心搏骤停的最理想心肺复苏程序是气囊 -面罩通气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乡镇医院采用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将卫生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2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给予患者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30~90min,平均(57.33±12.84)min;下地时间为11~24h,平均(18.35±4.52)h。有1例患者术后并发阴囊水肿、2例尿潴留,无切口感染和血肿病例。术后随访5~12个月,40例患者成功获得随访,3例出现局部慢性疼痛,无术后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疗效确切,符合老年人的解剖特点,具有手术创少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以及不易复发的优点,值得在乡镇卫生推广。

  • 标签: 无张力 疝气修补术 老年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随着新形势下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在医学护理工作中,疗养观念也随之发生着转变,由传统的休闲旅游、康体观光模式向着集心理调节、疗养保健、健康咨询为一体的整体疗养模式转变。护理模式和疗养观念的不断转变,要求军队疗养护理工作要以疗养为基础、以疗养各种资源为依托,合理认清当前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根据不同情况适当调整工作方向,努力将军队疗养打造成为一家服务特色、竞争力强的军队疗养。同时工作要更加全面,致力于形成一套集疾病预防与治疗、病后康复与保健为一体的整体性疗养模式。

  • 标签: 新形势 军队疗养院 护理工作 发展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4-2016年间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院内患病率和死亡率,最终节约社会成本。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分离鉴定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采用MIC法。结果2014-2016年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658株,从痰液中分离616株,占93.62%,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呼吸内科病区;3年耐药率最高的药物是诺氟沙星,为94.83%;3年耐药率均<20.00%的抗菌药物为米诺环素和多粘菌素B;耐药率增长幅度较大的药物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结论掌握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布和变迁情况,加大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摘要: 国家一系列新医改政策的出台对医院的药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就现阶段的妇幼保健药事工作来说,其管理水平还比较滞后,在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和工作人员重视药事管理工作,并将其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提高基层妇幼保健药事的管理水平。

  • 标签: 妇幼保健院 药事管理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卫生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门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观察组患者在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和健康知识知晓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层卫生临床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度和患者的满意度,能够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基层卫生院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科护理意识在卫生综合护理中的效果以及作用。方法分析卫生基本护理工作的特点,选取卫生经常诊治的疾病,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抽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使用全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人员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评价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评价,说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学习全科护理意识之后,护理效果以及病人的满意度有明显的提高,病人提出的意见逐渐减少,投诉现象消失。结论全科护理意识在卫生综合护理中有重要的作用,卫生护理人员学习全科护理,能够促进卫生护理的进步,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全科护理 卫生院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急诊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合并昏迷患者救治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至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急性颅脑损伤合并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前急诊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前急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研究组为96.67%,研究诸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取前急诊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显著由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83.33%,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前急诊护理措施,急性颅脑损伤合并昏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恢复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前急诊护理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合并昏迷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昏迷患者 院前急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心电图长(短)PR间期的发现状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98例,按受检者疾病种类,分为心血管病组、脑血管病组、肺血管病组。对3组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检测,比较3组长PR间期和短PR间期的发生率。结果心血管病组患者短PR间期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血管病组与肺血管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病组患者长PR间期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血管病组与肺血管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病患者PR间期的变化比脑血管病和肺血管病患者的变化更加明显;PR间期的变化与心率变化高度相关。

  • 标签: 心电图 PR间期 心率 发生率
  • 简介:烧伤患者很容易发生感染,感染严重影响预后,甚至威胁患者生命[1]。因此,烧伤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分析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特点,以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同时减少耐药菌的产生。随着抗菌药物的经验性及长期性应用,烧伤感染病原菌也在不断变化,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国内外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烧伤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耐药性特点也各不相同。为此,

  • 标签: 烧伤 病原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以105例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患者实施前急救措施以及其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6月1日~2016年6月3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5例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患者均接受前急救措施进行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进入远期治疗,观察所有受试患者的近期以及远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心功能情况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且患者的血液检验指标也得到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对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合理有效的前急救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检验指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 院前急救措施 近期效果 远期效果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属于炎症性的慢性疾病,系各种免疫细胞和介质所致。重症哮喘急性发作属于严重的急性病,若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方式不当,易致使患者因窒息而死亡。目前临床治疗以控制病情为主,因此,有关抢救药物的使用一直是临床讨论的重点。甲基强的松龙是一种糖皮质激素,临床主要应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鉴于此,本文对甲基强的松龙用于重症哮喘急性发作前急救中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 标签: 甲基强的松龙 重症哮喘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前急救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远程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在前急救中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比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急救时间、入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救诊断准确率、急救成功率、运转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有效的前急救护理,可取得较高的价值。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急诊介入治疗合并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治疗的1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且在前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急诊介入治疗,现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溶栓治疗的总有效率79.66%明显低于给予急诊介入治疗的总有效率是8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出现休克、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上治疗合并有心脏骤停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急诊介入疗法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故在临床上多使用急诊介入疗法。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骤停 急诊介入治疗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前急救中的疗效情况。方法:将我院 2016年 8月 ~2017年 8月收治的 51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取安全气囊通气治疗(对照组, 24例)与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 27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分别采取了上述治疗措施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达到了 96.30%与 70.83%,组间差异显著( χ2=6.229, P< 0.05)。结论:在前抢救过程中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可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