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探讨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抑郁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79.00%vs74.42%、25.58%vs30.23%,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2、4周后的HAMD评分较同时段的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结论帕罗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均是治疗抑郁的有效药物,二者疗效相当,比较而言,帕罗西汀见效更快。

  • 标签: 帕罗西汀 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择连续分娩的268例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23例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的晚期早产儿纳入研究组,145例非高胆红素血的晚期早产儿纳入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出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患儿中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脐血总胆红素≥35μmol/L、胎膜早破、母子血型不合、开奶时间、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出生窒息史为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53-1.965,P<0.05);脐血总胆红素≥35μmol/L、母子血型不合、胎膜早破为晚期早产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46-1.822,P<0.05)。结论早期对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的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监测与随访,及时进行合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晚期早产儿 高胆红素血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在临床治疗中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状十分常见,但是却没有给予有效的重视。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的治疗牵涉到多个学科与专业,如妇产科、生殖医学、计划生育等。事实上在子宫内膜异位中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也占有重要位置,是其分类的一种;然而,国内外的诊疗规范尚未提及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的分类内容。为此,本文选择研究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希望其可以被临床医生列入子宫内膜异位分类之中,从而更好的治疗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 医源性子宫 妇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脑梗死后遗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遗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02%,81.3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0%,7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死后遗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所以临床护理,在脑梗死后遗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脑梗死后遗症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抑郁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掷骰子方法将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80例抑郁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DAS、SAS、SDS及QLQ-C30评分。结果组间护理后的DAS、SAS、SDS及QLQ-C30评分比较,p<0.05。结论抑郁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改善患者的抑郁及认知功能障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深入观察。

  • 标签: 抑郁症 个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腰腿痛是一组临床常见症状,病因复杂,以损伤和退行性病变最多见,其中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具有代表性,观察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08例,行骶管注射,1次/周,并辅以脱水、活血化瘀,腰部中频,红外线,腰肌锻炼。结果208例病人中优86例,良62例,可36例,差24例,优良率71.15%,总有效率88.46%,。结论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操作简单,痛苦小,见效快,疗程短,价格低廉,病人容易接受,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推拉,按摩或牵引,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和卫生医疗机构的门诊治疗。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腿痛 骶管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酞普兰对抑郁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诊的80例抑郁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所有接诊患者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出现了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38例,对照组改善30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5例,而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5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酞普兰对抑郁治疗的临床疗效发挥更快,可以更快地改善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提高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其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西酞普兰 抑郁症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老年痴呆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优质护理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后行动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及记忆思考能力得分情况。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后,行动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及记忆思考能力得分明显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能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进一步促进其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痴呆症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常见并发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随机抽取自2014年3月-2016年6月来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0例,其中32例发生并发,对上述32例患者的并发情况予以临床分析。结果上述患者有32例在腹腔镜围术期出现并发,其中包括前腹壁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8例,患者术中大出血4例,出血量为(748±73)ml,在分粘时造成漏斗韧带损伤4例,因为子宫肌瘤直径超过(7.4±0.8)cm4例,电凝与缝合不止血,乙状结肠和盆壁粘连遮蔽附件5例,在单极电凝分粘过程伤及左髂外静脉,高碳酸血患者4例,输卵管峡部断裂患者3例。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与医师的技术以及手术难度有关,减少并发的出现率,需要深化医师腔镜手术的操作与合理的针对差异化适应

  • 标签: 妇科腹腔镜手术 并发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及并发发生情况,为制定相应处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带锁髓内钉治疗进行分组;观察组47例,采取带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45例,采取传统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阶段、成熟阶段的并发发生情况,并作秩和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1.49%,大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并发以屈膝受限、远端锁钉失败、骨延迟愈合、骨折端劈裂、断主钉、骨不连为主,且术后成熟阶段的并发发生率显著小于术后早期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愈合效果显著,且并发以屈膝受限、远端锁钉失败、骨延迟愈合最为常见,应合理选钉、严格规范操作、提高术后康复水平,对于减少并发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带锁髓内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躁狂患者在整体护理干预的影响下,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70例躁狂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整体护理和传统护理,观察其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效果。结果研究组躁狂患者护理后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依从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躁狂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整体护理 躁狂症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腰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技术最早由Mixter和Barr在1934年提出,国内于1952年方先之等首先将腰间盘突出的病因、检查和治疗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但术后很容易出现效果不佳的问题,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操作不熟练或粗暴操作以及术后指导康复锻炼不到位等是导致术后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准确的术前诊断、合理的手术方案、术中精细的操作,以及术后合理的康复指导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疗效不佳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见的临床并发情况,并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对在本院2015~2016年治疗的1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常见并发情况,并对比无并发患者分析其高危因素。结果在13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有19例出现了并发,其并发包括胆漏、胆道损失、动脉出血、感染等。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中,可出现多种并发,这些并发出现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临床操作中应当引起重视,对其高危因素应积极防治。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常见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高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妊高产妇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难产率、子痫率、先兆子痫率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新生儿在体重及Apgar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产妇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分娩安全性及新生儿的出生质量。该种护理途径值得在临床上广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 标签: 妊高症 临床护理干预 效果 难产率 Apgar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脑瘫危险因素、脑瘫分型与合并间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的30例脑瘫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危险因素选择早产低体重、颅内出血、窒息、高胆红素血和新生儿硬肿等,合并则选择听力障碍、发音障碍、视力障碍、智力低下、癫痫、摄食困难和流涎等项目。对患儿脑瘫危险因素、脑瘫分型与合并间的相关性加以分析。结果脑瘫患儿通常会同时存在多种合并,且高危因素与合并亦有重叠现象,不同临床类型的脑瘫患儿合并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小儿脑瘫危险因素与合并间密切相关,应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并制定全面的诊疗方案帮助患儿康复,以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小儿脑瘫 危险因素 合并症 相关分析 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介入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抽选12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介入手术治疗组)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每组63例,两组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分析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63例患者中,显效5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63例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79.4%;观察组63例患者中,61例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满意度为98.4%,对照组63例患者中,48例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满意度为76.2%。可见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介入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介入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钠对肝硬化并发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肝硬化患者,收取例数为120例,(收取时间-2016年1.20日至2017年1.20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按照血清钠水平分为血清钠正常组、低钠血症重度组、低钠血症中度组、低钠血症轻度组,分析各组患者并发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低钠血症越严重,肝硬化患者并发呈上升趋势,低钠血症重度组的各项并发发生率显著高于血清钠正常组、低钠血症中度组、低钠血症轻度组等三组,P值<0.05,患者低钠血症越严重,病死率就越高,患者的预后就越差,低钠血症重度组病死率26.67%与其他三组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值<0.05。结论血清钠对肝硬化患者的并发(肝肾综合征、低钾血症、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以及预后具有十分显著影响,患者程度越严重其预后就越差。

  • 标签: 血清钠 肝硬化 并发症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梗死后遗患者针灸治疗的疗效。方法采集9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脑梗死后遗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改善脑循环等药物治疗;针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后遗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吞咽功能情况;治疗后生存质量。结果针灸组患者脑梗死后遗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前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吞咽功能情况相似,P>0.05。干预后针灸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吞咽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针灸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脑梗死后遗患者针灸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改善相关功能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死后遗症患者 针灸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神经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治疗的神经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心理特征,并随机平分为不同护理组,对照组实施神经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神经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8.12±3.58)分、抑郁程度(11.15±3.20)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17.43±4.46)分,(21.38±4.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神经患者心理状态,此方法值得在神经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神经症 心理特征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应用药物治疗后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一年内我院就诊的28例精神分裂患者首次住院的临床分型、家族遗传史、病前个性、起病形式、诱发因素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住院患者男女平均住院年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病种以精神分裂为主,情感性精神病次之,其余所占比例较少,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病均为男性;抗精神病药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主。结论应加强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力度,扩大医保覆盖面,改善就医环境,提出相应的预防与护理对策,促进精神分裂患者早期住院以及早日康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首次住院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