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对我院1999-08~2004-02肝肿瘤误诊为动脉期无强化的21例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男16例,女5例,年龄43~72岁,平均56岁.本组肝肿瘤均在CT平扫基础上,确切显示病灶形态,大小,密度,边缘情况.然后施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分别采集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图像.其中肝癌15例,包括巨块型肝癌4例,单发结节型(病灶40~50mm)8例,多发结节型2例.

  • 标签: 动脉期 误诊 CT增强扫描 肝脏肿瘤 肝肿瘤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误诊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报告马尔尼菲青霉病误诊病例.结果:误诊为不典型结核性关节炎、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肤多处脓肿的脓液真菌培养为马尔尼菲青霉.结论:马尔尼菲青霉常累及骨髓、肝、脾、淋巴结和肺,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从人体内培养分离出马尔尼菲青霉是诊断马尔尼菲青霉病的金标准.

  • 标签: 真菌病/诊断 误诊
  • 简介:食管裂孔疝(Hiatushernia)是临床常见疾病,但食管旁型裂孔疝患者有1/3易发生嵌顿而表现为剧烈的胸骨后疼痛,极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现将我院收治的15例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自1988-05~2000-11我院共收治以剧烈胸痛为主要症状的食管裂孔疝患者21例,其中15例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37~76岁,平均52.1岁±9.7岁,4例有2次以上的发病。有冠心病2例,糖尿病史1例,平时无明显胸骨后烧灼痛、反酸、嗳气等消化道症状。只有2例在健康查体时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但未见异常。临床表现:主要是剧烈的胸骨中下段疼痛,疼痛难忍,大汗淋漓,5例出现背部放射性疼痛,2例曾出现疼痛性休克,常伴有恶心、呕吐、嗳气(11/15例)。疼痛发作后,出现心电图改变6例,表现为T波低平、倒置,其中1例ST段平直下移1mm,无1例出现心肌酶学变化(观察12~72h)。因严重疼痛,均注射杜冷丁50~100mg,1~3次,3例因心率低于60次/min,合用阿托品1mg注射效果好。误诊时间6~72h不等,平均27.2h±18.6h,1例因反复发作剧烈胸痛的患者曾在CCU治疗72h。

  • 标签: 食管裂孔疝 诊断 急性心肌梗塞 误诊 病例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腹泻患者粪便气单胞菌的流行趋势、药敏实验等。方法:1993年8月到2000年8月,我院消化科与小儿科肠道门诊收治420例腹泻患者,在粪便中分离出气单胞菌,并进行药敏实验。结果:从93年8月2000年8年间,气单胞菌引发的腹泻疾病逐年增加;检出气单胞菌共57例,其中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Ah)检出30例占52.63%,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As)21例占36.84%,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Ac)6例占10.53%;57株受试菌株对氟哌酸敏感率为100%(57/57),头孢哌酮敏感率为78.94(45/57)。结论:从1993年开始观察到2000的,八年间本菌每年都在增加而且是持续升高,虽未引起大的流行,但可显示出气单胞菌在兰州地区腹泻患者中已成为腹泻的病原菌之一。

  • 标签: 腹泻 气单胞菌 药敏试验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近期临床上分离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变化特点,以利于病原菌的监控和治疗,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总结1997年1月-2001年12月采集的所有病人感染性标本,使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少数标本使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革兰阴性(G^-)杆菌对亚培胺南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强;革兰阳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屎肠球菌耐药性较强。各菌种随年代的推移耐药性都呈增加趋势。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或减少院内感染。

  • 标签: 1997年-2001年 临床分离 菌群 耐药性 病原菌 抗生素
  • 简介:笔者针对临床生化分析技术在教学与实践中的重要性,以蛋白质为中心对该课程的内容进行组织与安排。通过列举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教学内容的安排,阐述教学内容安排要突出中心,层次分明,内容连贯统一。这有利于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最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 标签: 临床生化分析技术 蛋白质 教学内容 安排
  • 简介:对我院2004—10~2005—10采用硬化剂治疗鼻腔海绵状血管瘤3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23~39岁,病程4~11个月。起病为血管瘤发生侧渐重性鼻阻塞伴鼻出血。每次出血量10~30ml,用卫生纸、棉球填塞后血止,不规律或间隙性头痛各1例。检查:1例左鼻腔2例右鼻腔可见新生物,色红或暗红,质软,触之易出血,未能窥及新生物蒂部。副鼻窦薄层CT;左鼻腔1例为3.5cm×2.8cm大小,2例右鼻腔分别为5.0cm×3.0cm、5.4cm×3.5cm大小的新生物,软组织密度影,新生物侧上颌窦均有积液,新生物周边骨质均未见吸收象。病理检查报告均为鼻海绵状血管瘤。

  • 标签: 鼻肿瘤/治疗 血管瘤 海绵状/治疗 硬化溶液/治疗应用
  • 简介:对我院2001-01~2004-12消化道疾病误诊为冠心病21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7例,年龄62~78(67.4±6.8)岁.其中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11例,胆总管结石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5例,食管憩室炎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误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5例,心绞痛16例.明确诊断后外科手术治疗11例,内科治疗10例;痊愈19例,死亡2例.

  • 标签: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老年人 误诊
  • 简介:胸部正位片心影后的重迭影像因种种因素很易造成误漏诊,延误患者的医治或增加患者的精神压力.对此将我们所遇到的重迭于心影后的8例进行了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本组心影后降主动脉迂曲误为肺癌3例,心影后肺癌漏诊5例,年龄56~68岁,男7例,女1例,均经胸部平片、CT扫描,个别行MR检查.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胸痛,个别头晕、头痛、颈部不适,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 标签: 胸片 心影后 肺癌 诊断 误诊
  • 简介:病史摘要1.现病史患者,女,49岁.因浮肿、尿量减少伴泡沫尿1个月余而入院.起初曾有上呼吸道感染,伴鼻塞、咽痛、咳嗽、发热(38℃)等不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服用"泰诺"胶囊、肌注青霉素等治疗,症状缓解.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结核 诊断 治疗 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