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含锌生物材料对于骨质疏松骨修复的作用。方法通过摘除成年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去势)的方法建立下颌骨骨质疏松动物模型,12周后检测模型成功后,建立下颌骨极限缺损模型,随后将动物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植入含锌磷酸三钙陶瓷(Zn—TCP/HA),对照组植入双相磷酸钙陶瓷(B—TCP),空白对照组不植入材料。在植入材料12周后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通过骨密度仪测试证实去势大鼠的下颌骨有骨质疏松发生;材料植入骨缺损部位12周后,通过影像学检查、生物力学检测以及组织学观察发现,实验组骨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锌离子能够加速和改善骨质疏松骨缺损的修复。

  • 标签: 骨质疏松 极限缺损 下颌骨
  • 简介:目的:评价旋转式和往复式两种刷洗方式对E-max热压铸瓷、Ceramage聚合瓷、纳米树脂这三种美容修复材料所造成的影响。方法:制备E-max热压铸瓷、Ceramage聚合瓷、纳米树脂试件各12片,按照不同的刷洗方式分成两组,在室温下用自制的电动牙刷刷洗装置,以牙膏浆为磨损介质,对三组试样分别进行刷洗,每个试样刷洗时间为194.6min,刷洗力度为200N,刷洗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算实验前后三种试件的重量损失、粗糙度变化值和色彩改变值。结果:两种方式刷洗时,树脂组和聚合瓷组重量均有损失,热压铸瓷组重量无变化,其中树脂组〉聚合瓷组(P〈0.05);其中纳米树脂重量损失为旋转组〉往复式组(P〈0.05)。粗糙度值的变化,旋转式刷洗聚合瓷组和树脂组无明显变化,E-max组粗糙度值增加(P〈0.05),往复式刷洗造成三组材料的粗糙度值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热压铸瓷组最大,树脂与聚合瓷的变化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实验前后树脂组的色差值最大,Ceramage聚合瓷其次,E-max无明显变化;树脂组与铸瓷组之间的色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种刷洗方式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电动刷洗会造成树脂材料和聚合瓷的重量损失和颜色改变,引起热压铸瓷的表面粗糙度值的增加。旋转式刷洗对树脂材料的磨损要大于往复式刷洗,往复式刷洗造成三种材料的粗糙度值均增加,两种方式对材料颜色变化无差异。

  • 标签: 电动刷洗 热压铸瓷 CERAMAGE聚合瓷 粗糙度 颜色
  • 简介:目的实验研究阳极氧化处理的正畸微螺旋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特性。【材料与方法】18枚阳极氧化处理的钛合金微种植体及18枚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钛合金微种植体种植于三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后腿,分为阳极氧化组与金属表面组。在种植体植入时测量最高植入扭矩;观察6周后,测量最高旋出扭矩。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微种植体的生物力学差异。结果微种植体的最高植入扭矩在阳极氧化组7.11±2.1Ncm;在金属表面组7.27±1.95Ncm。两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旋出扭矩在阳极氧化组(3.88±1.37)Ncm;在金属表面组(1.93±1.13)Ncm。两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植入扭矩与最高旋出扭矩在金属表面组呈相关关系(P〈0.05),在阳极氧化组没有相关关系。结论阳极氧化处理能够改善钛合金正畸微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愈合能力。

  • 标签: 阳极氧化 正畸微种植体 最高植入扭矩 最高旋出扭矩
  • 简介:目的:观察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与明胶海绵(GelatinSponge,GS)复合体(NGF/GS)对兔胫骨洞形骨缺损愈合中的作用。方法:18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的双侧胫骨分别制备2个5×3mm2深达髓腔的骨缺损,间隔10mm。其中实验组骨缺损区植入NGF/GS复合体(含NGF10μg),对照组植入GS,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2周、4周和8周各处死动物6只并获取标本,行标本大体、放射学及组织学观察,并进行骨计量学分析新生骨的面积百分比。结果:术后各组均未出现免疫反应。术后2、4周,各组新生骨密度低于正常骨,实验组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新生骨形成较快,骨缺损区密度较高,新生骨面积百分比明显增加。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实验组2、4周(33.728±6.377)%、(55.854±6.842)%;对照组2、4周(22.139±4.346)%、(46.047±3.998)%;空白组2、4周(19.809±3.105)%、(39.250±6.151)%。术后8周,各组骨缺损基本愈合,骨密度接近。结论:神经生长因子与明胶海绵复合体能够促进兔胫骨洞形骨缺损的愈合,从而缩短骨损伤的愈合时间。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明胶海绵 骨缺损 骨愈合
  • 简介:目的使用磨损模拟仪器测得2种新型复合树脂的实验室磨损率,并与临床磨损率进行比较。材料和方法使用一种弹簧加载的活塞型磨损模拟仪器,分别在100000.200000.300000和400000次磨损循环下测得P50和Z100两种复合树脂的局部磨损率,并与两所大学测得的这两种材料的临床磨损率进行比较。磨损率计算由回归曲线得到。结果P50和Z100的实验室磨损率相近。临床中,两者在咬合接触部位(OCA,occlusalcontactarea)的磨损量有一些差别,把两者数据综合起来.并与实验室数据进行比较,得到这两种树脂材料的实验室和临床磨损率的换算系数。这个系数对未来研究有一定意义。另外,对比临床OCA磨损量和临床总的非咬合接触部位(CFA,contact—freearea)磨损量,得到两者倍数关系为4.5。结论实验室使用模拟仪器产生的局部磨损量经过系数转换后,可以用于预测该材料的临床局部OCA磨损量和总CFA磨损量。

  • 标签: 实验室数据 复合树脂 磨损 临床 树脂材料 咬合接触
  • 简介:目的:评估骨髓基质细胞(bMSCs)体外分化为成肌样细胞的能力,探讨骨髓基质细胞作为肌肉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经腺病毒介导的MyoD(Ad—MyoD)基因转染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增殖情况,并行成肌细胞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转染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可见肌管样结构。myogenin及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结论: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可以向成肌方向转化,有望成为肌肉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

  • 标签: 骨髓基质细胞 成肌样细胞 MyoD基因 种子细胞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超声加热及联合顺铂对人舌癌裸鼠移植瘤的疗效及其对正常组织的影响,评价超声热疗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效应.方法裸鼠背部皮下接种Tca8113细胞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进行以下处理:(1)局部超声热疗;(2)顺铂(CDDP)化疗;(3)超声热疗联合CDDP化疗;(4)平行对照.治疗结束后观察4周,评价指标为:(1)肿瘤体积的动态观察;(2)按肿瘤体积、瘤重计算抑瘤率;(3)计算热增比,评价热疗与化疗联合应用的效应.结果根据肿瘤体积动态观察,单独应用超声热疗或顺铂化疗均可导致肿瘤生长抑制,瘤重抑瘤率分别为78.11%和18.43%.超声热疗联合顺铂化疗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瘤重抑瘤率为97.86%,热增比为1.2.结论超声加热技术温度控制准确、可靠,适合个体化治疗的要求.超声热疗联合CDDP具有明显的抑瘤效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 标签: 超声波 热疗 顺铂 鳞状细胞癌 裸鼠Tca8113细胞系
  • 简介:目的观察正畸对牙周膜机械感受器的影响,探讨正畸牙移动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左上第一磨牙(ULM1)为对照,右上第一磨牙(URM1)施加0.49N近中向的拉力,分别在加力3、21天时,以及去除加力后7、14、21、28天时处死大鼠;取含磨牙及其周围牙槽骨的组织块,常规固定、脱钙、PGP9.5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压力侧牙周膜机械感受器形态的改变,并测量形态肿胀、模糊的机械感受器的面积百分比。结果加力后大部分牙周机械感受器均出现膨大和模糊的外形,在加力21天时形态肿胀、模糊的机械感受器比加力3天时明显增多(P〈0.05)。去除加力后,这种类型的机械感受器逐渐减少,但21天后尚未恢复到加力前水平(P〈0.05),均未见炎性细胞。结论正畸加力中牙周膜神经出现类似损伤性改变的应激反应。这种神经改变在去除正畸力后需要较长时间修复。

  • 标签: 牙周鲁菲尼神经 PGP9.5蛋白 正畸力
  • 简介:目的:研究在不同应力条件下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内的组织学变化。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2组。通过截骨方法,在兔下颌骨的相同部位造成斜行和垂直2种不同类型的骨折,用小型接骨板进行固定。对骨切开线下方、骨折间隙、牙槽嵴3个骨痂的不同部位,用影像学和组织学方法对不同愈合时期的骨痂内的组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2组骨折在骨折愈合方式、愈合顺序上基本类似。垂直骨折组在愈合速度上略快于斜行骨折组,骨痂内分化组织的时间分布在垂直骨折组和斜行骨折组略有差异。结论:由于2组动物实验的生物条件基本相同,造成2组骨折愈合过程中组织学变化的不同源于其不同的生物力学条件。

  • 标签: 下颌骨 骨折愈合 组织学 影像学
  • 简介:目的:本研究采用种植体作为固定装置,初步探讨种植体固定与DDM植入的改良三明治增高牙槽嵴术应用可能性.方法:杂交家犬6只,随机分为3组.拔除所有的前磨牙,在下颌前磨牙区,施种植体固定的改良三明治增高牙槽嵴术,在术后4周、9周、14周依次处死两只动物,所有标本经脱钙组织学检查(HE、新三色)、非脱钙组织学检查(荧光、甲苯胺蓝).结果:术后14周,DDM已基本吸收形成骨,三明治区形成成熟的骨小梁及骨皮质,种植体为骨性结合.结论:种植体固定和DDM植入的改良三明治术是治疗萎缩牙槽嵴一种可采用的方法,为将来临床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

  • 标签: 种植体固定 三明治技术 牙槽嵴萎缩 实验 DDM植入 牙槽嵴增高
  • 简介:目的:通过鸡冠动物模型了解红光结合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monomethylether,HMME)在光动力疗法治疗微静脉畸形中的治疗效果和适宜治疗参数。方法:48只鸡随机分组,处理组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HMME后,半导体激光(红光)或氩离子泵浦染料激光不同能量密度分组照射,照射后肉眼和光镜下观察比较组织损伤程度并测量损伤深度。结果:红光结合HMME照射能引起鸡冠颜色变白、血管数量减少等形态学改变。HMME10mg/kg、15mg/kg剂量组中,在相同功率密度时,红光高能量密度照射组(240J/cm2)所造成损伤深度(分别为1.2225±0.8457mm,2.2800±1.3665mm)均显著大于氩离子泵浦染料激光不同能量密度的各照射组(P〈0.05)。适宜治疗参数为HMME剂量10mg/kg,红光能量密度120-240J/cm2。结论:红光结合HMME光动力疗法有可能对增厚或结节型微静脉畸形实现更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微静脉畸形 激光 光敏剂 鸡冠
  • 简介: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教学实验室在几十年硬件及软件建设的基础上,于1984年正式建成为独立的、综合性的教学实验室,由分散的教研室管理改进为当时全国口腔医学院系中唯一的一所由口腔医学院直接领导、集中管理的综合教学实验室。承担着培养研究生、7年制、5年制、4年制等多层次教学工作,开设的实验课程包括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生物学、口腔预防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修复工艺学、口腔正畸学、胎学、口腔种植学、口腔放射诊断学、口腔设备学、口腔护理学等口腔专业基础和临床学科的多学科课程,年均约10万人学时数;还承担着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任务,统一管理的体制能科学、合理地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教学实验室 口腔组织病理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修复工艺学
  • 简介:原因与目的:种植体与修复基台的连接处存在着微隙.构成细菌的污染区域,这一特点使得软组织一种植体界面的重要性更加被重视。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动物实验进行对ANKYLOS无间隙种植系统与周围软组织之间界面的研究。

  • 标签: 周围软组织 种植体界面 动物实验 组织学分析 实验研究 摘要
  • 简介:目的:建立颞下颌关节磁共振三维重建方法:探讨三维重建影像与大体解剖结构的一致性。以证实该方法的准确性:分析该方法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小型猪颞下颌关节进行磁共振扫描,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小型猪进行解剖,观察其大体形态,将两者进行比较,对1名无症状志愿者及1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进行增强磁共振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小型猪磁共振三维重建影像与大体解剖形态基本一致,2名受检者的三维影像均可清晰再现颞下颌关节各结构的形态及相对位置关系。结论:磁共振三维重建方法能准确反映颞下颌关节解剖形态,并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三维重建 临床应用 颞下颌关节 磁共振成像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解剖学
  • 简介:种植体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支抗方式。本研究采用16只雄性NewZealand大白兔作为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8)和对照组(n=8)。在左右两侧的鼻骨和额骨上分别用骨融性钛钉固定好钛板构成施力系统。骨融合后在矢状方向上钛板之间加力并始终保持力的大小为55.00g。实验结束后制成干燥颅骨,对其进行直接测量和x-线头影测量。从本研究实验结果来看,种植体其本身并没有发生松动和移动,这表明骨融性种植体在正畸力的作用下还是稳固的。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推力或拉力种植体本身所受的应力并无大的区别,只是反应的部位不同而以。因而该种植体在拉力的作用下也同样不会发生移动。

  • 标签: 骨融性种植体 支抗
  • 简介:目的:比较rhBMP-2/DFDBA复合材料和单纯DFDBA材料在大鼠体内血管及肌、肌、皮下和脂肪组织4个不同部位异位植入后的血管再生能力。方法:72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先根据植入材料不同分2组,即rhBMP-2/DFDBA复合材料(A组)和单纯DFDBA材料(B组),再按植入部位不同进一步分为4组,分别植入大鼠的背阔肌及血管(血管及肌组)、背阔肌(肌组)、背部皮下组织(皮下组)和腹部脂肪组织(脂肪组)4个不同部位。,于术后2、4、8周处死动物后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及VEGF表达的图像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A组新生血管数量和VEGF的表达均高于B组。不同的植入部位.以血管及肌组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最多,VEGF表达最强,其次是肌组、皮下组,脂肪组最弱。结论:当加入外源性rhBMP-2时,rhBMP-2/DFDBA复合物可以表现出更强的血管再生能力;不同组织中,rhBMP-2/DFDBA复合植入物的血管再生能力有所不同,其中以血管及肌组织最强,肌组织和皮下组织次之,脂肪组织最弱,这可能由各组织的血流速率不同所引起。

  • 标签: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脱钙异体冻干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再生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对全脱位延迟再植牙牙周愈合的影响。方法:25只6周龄Wistar雄性大鼠,进行同颌左右对照实验。拔除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体外干燥保存30min后,将自制的PRF膜置于一侧拔牙窝内,干燥保存的牙齿原位再植,作为PRF膜组,对侧拔牙窝内不添加PRF膜,脱位牙原位再植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3、7、14、28d处死大鼠,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对再植牙牙周愈合情况进行组织形态学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再植牙无脱落。再植术后1d,牙周炎症细胞浸润,PRF膜组牙周炎性改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3d,PRF膜组牙周炎性改变发生率仍较对照组高(P〈0.01);术后7d,两组中牙周膜愈合发生率无统计差异(P〉0.05),PRF膜组表面吸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性吸收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差异(P〉0.05);术后14d,PRF膜组表面吸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炎症性吸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8d,两组中各类牙周愈合表现发生率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全脱位牙延迟再植术中,应用PRF膜不影响再植牙就位、愈合,早期能够控制再植牙牙根吸收的发生、发展,但远期效果尚不稳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 牙再植 牙周愈合 牙根吸收
  • 简介:目的:评价钛网成型自体颗粒骨复合骨修复材料移植重建兔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18只新西兰家兔,均建立单侧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用钛网成型重建下颌骨外形后,分别移植自体颗粒骨、骨修复材料和自体颗粒骨复合骨修复材料。术后12周取移植骨做组织学检查及Micro-CT检查。应用SPSS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移植部位有大量新生骨组织形成,材料已大部分吸收,实验组自体颗粒骨复合奥邦骨修复材料的骨体积分数和骨密度与仅用自体颗粒骨移植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钛网支撑自体颗粒骨复合骨修复材料移植能够形成良好的骨组织学结构,为下颌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自体颗粒骨 骨修复材料 骨缺损
  • 简介:2007年经国家教育部推荐,科技部批准,四川大学建设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了3年的建设期,于2011年11月顺利通过科技部评估验收,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标志着该实验室正式成为代表口腔医学高水平的国家级科研机构。

  • 标签: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 口腔疾病 国家教育部 科研机构 口腔医学
  • 简介:使用固定矫治器对120只Wister大鼠分别施以50g、100g的持续力,通过电子计算机数字化图像处理系统及组织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大鼠牙受力后不同时期(1,3,6,12天)牙齿移动规律及相应组织变化。结果表明:三组正畸力值导致牙齿移动规律不同,且最终移动距离有显著差异;牙齿移动的各个时期内组织变化有各自的特点,相应的组织变化决定了牙齿的移动方式及移动速度。

  • 标签: 矫治力 牙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