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以短花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放牧强度季节调控试验处理和对照处理,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季节调控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优势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对照区外,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旋花、碱韭高度、密度、地上现存量、重要值春季不放牧+夏季重牧+秋季适牧和春季不放牧+夏季适牧+秋季重牧两种放牧处理均高于其他放牧处理,是合理可行的草地利用方式。

  • 标签: 短花针茅草原 放牧强度季节调控 优势种
  • 简介:以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对象,设置5个放牧强度季节调控试验处理和一个对照处理,进行了土壤养分和植物碳氮磷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全年重牧下土壤全钾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CK(全年零放牧)处理的土壤速效钾、有机碳含量与其他放牧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降低的趋势。放牧对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的没有显著影响。0-10cm土层的全氮含量最高。群落全氮含量在全年重牧区含量最高;放牧降低了群落C、P含量,其中CK处理的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

  • 标签: 荒漠草原 放牧强度季节调控:土壤养分 群落碳氮磷
  • 简介:为探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养分含量在放牧强度季节调控下的响应规律,文中基于放牧强度季节调控试验设计,采用对比分析、灰色关联及回归建模分析方法,针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养分含量展开研究,得到结果如下。短期放牧对群落养分含量影响较小,导致放牧处理之间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但采用回归建模可获得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模型;春季放牧强度应该严格控制在适度放牧以下(0.96只羊/hm^2·a);当春季适度放牧,夏季放牧强度应该小于1.08只羊/hm^2·a,秋季应该适牧。当春季休牧,夏季可以是试验设计的任意放牧强度,但秋季放牧强度应该控制在1.08只羊/hm^2·a以内。

  • 标签: 荒漠草原 群落养分 季节调控 放牧强度 短花针茅
  • 简介:微生物单细胞蛋白饲料开发利用概况刁治民,韩增祥(青海畜牧兽医学院)目前,畜牧业发展中的一个较突出矛盾是蛋白质饲料不足,致使配(混)合饲料的质量和数量受到限制。充分开发和利用蛋白质饲料资源,是当前畜牧业生产中的迫切需要,解决蛋白质饲料的途径多样,其中微...

  • 标签: 单细胞蛋白 饲料开发 蛋白质饲料 利用概况 季也蒙假丝酵母 畜牧业生产
  • 简介:截至到2013年8月底,青海在全省禁牧草场1633.33×104hm2,对1526.67×104hm2可利用草原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对牧区、半牧区人工种草实施牧草良种补贴,对牧户实行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完成减畜456万羊单位;落实牧草良种补贴面积14×104hm2;落实畜牧良种补贴2.1万头只;落实生产资料综合补贴17.2万户;录入牧民信息76.06万户.

  • 标签: 青海省 草原生态 补助奖励
  • 简介:2013年是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三年,为了及时掌握实施补奖机制区域内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调查组以牧户基础设施、收入支出、养畜状况、生产经营方式等基本情况开展调查,分析评价实施补奖政策对民生产生的影响,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 标签: 草原 补奖 牧户 调查 报告
  • 简介:2011年以来,国家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活力,同时对牧区和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对呼伦贝尔市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前后,草原生态及衣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下一步制定和实施草原补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呼伦贝尔 草原生态 补奖机制 实施
  • 简介:为保护草原生态,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推动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自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牧区省,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8年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对全市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基本摸清呼伦贝尔市落实情况和存在问题,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草原生态补奖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呼伦贝尔市 草原生态补奖 措施 成效
  • 简介:本文通过对海北州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情况的调研,进一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补奖机制实施后发展后续产业的思路和建议.

  • 标签: 补奖机制 后续产业 调研
  • 简介:鄂尔多斯市自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草原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也加快了草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本文对鄂尔多斯市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草原 补助奖励机制 效益 建议
  • 简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档案是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中形成的重要档案。它记载和反映了一个地区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全部过程和具体成果,是储备政策信息和科技认识的主要载体,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和认识宝库。管理和应用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档案信息资源,为草原生态保护各项工作提供有效服务,推动有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进一步保护生态和管理草原,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发展。

  • 标签: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档案管理 对策建议 黄南州
  • 简介:内蒙古自治区自2011年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草原生态得以明显恢复,牧民收入明显提高,同时也加快推进了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不断的调研与思考,为下一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 标签: 草原 补奖 调查 思考
  • 简介:为了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动态管理,切实做好相关信息采集和报送工作,确保补奖政策落到实处。内蒙古农牧业厅于2015年12月9—11日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了“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信息系统培训班”,

  • 标签: 草原生态保护 奖励机制 呼和浩特 信息系统 内蒙古 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