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昌黎等台的磁测资料,并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震出现了约3个月的短期异常,这对于地震的预测预报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地磁异常 幅值比 地震预报
  • 简介:本文记述了厦门市地震局几年来开展电磁波观测的情况,以及对各种非震异常信号的识别探索。

  • 标签: 电磁波 前兆 异常
  • 简介:摘要:涂装处理是汽车制造中能耗和废物产生量较多的环节之一,基于此,本文对汽车涂装处理主脱脂环节能耗进行了重点论述。

  • 标签: 涂装前处理 主脱脂 节能
  • 简介:研究了震大地电场的前兆及其机理,主要结果:1.测点周围290km范围内5级以上地震都出现大地电场前兆;2.岩石变形、破裂和磨擦、介质极化生电可能是大地电场前兆机理之一。

  • 标签: 大地电场 前兆 机理
  • 简介:密度反演不受常规预测技术许多缺陷的限制,估算的远景构造规模与实际的油气聚集规模非常接近。密度数据很少有错误的含烃指示,预测时间不会浪费在评估错误的情况上,因此其预测更容易、更快捷、更可信。

  • 标签: 密度体 密度差异反演 烃类预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讨论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精密放测量内容、施工控制网建立、测量方法及精度控制,总结出了一些高精度设备安装测量中的经验。

  • 标签: 精密测量 精密工程测量 放样测量
  • 简介:山区引水渠道可以沿着山坡按照规定坡度,应用红外测距仪直接测定渠道的堤顶位置。施工时,按此开挖一条等于渠道标准断面宽度的道路;然后按照断面尺寸逐步挖成规定深度的渠道。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宜于山区。

  • 标签: 引水渠道 放样方法 山区 简便 定线 断面尺寸
  • 简介:摘要 本文从铁矿石的水分和粒度、设备的稳定性、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职业健康安全等角度分析了进口铁矿石机械取制的风险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做好铁矿石机械取制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铁矿石 机械取制样 风险点控制
  • 简介:摘要:针对近距离高承压水上安全高效采煤的问题,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膏充填开采等级采高进行理论分析,并计算出膏充填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计算。充分研究和揭示充填的力学特性及充填与围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并寻找合理的评价方法是优化采矿工艺和降低充填采矿成本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分析计算充填开采中矿山压力显现与采场顶底板围岩应力的基础。

  • 标签: 充填开采 底板破坏 作用机理 支撑作用
  • 简介:基于数学检波器和等时叠加原理,实现了复杂地表的单程波动方程地震叠正演模拟。该方法采用虚拟的数学检波器接收地下反射地震信号,可灵活地将接收点布置在地表的任何地方,从而满足地表起伏的要求。此外,根据等时叠加原理,该方法采用单程波动方程进行波场延拓和成像,计算简单、快速。通过复杂正断层的数值模拟,得到了高信噪比的共炮地震记录;采用适用于起伏地形的深度偏移方法对该共炮记录进行了叠深度偏移,实现了地震波的偏移归位。从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适用于起伏地表的单程波动方程地震叠正演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 标签: 数学检波器 等时叠加原理 地震叠前正演 起伏地形 单程波动方程
  • 简介: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日最大降水增加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地区和金沙江流域,ECHAM5/MPI-OM模型也大致模拟出了这种趋势。在IPCC给出的3种不同的排放情景下,2000—2050年长江上游日最大降水均有上升趋势,2020年A2情景下日最大降水最大,A1B最小;长江中下游日最大降水在2025年之前均有明显上升趋势,之后略有下降,波动较大。长江流域未来日最大降水增多的区域可能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地区,而极端降水减少的区域可能出现在长江以北地区。

  • 标签: 长江流域 极端降水 日最大降水 预估
  • 简介:摘要: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家园建设,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为了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检测,并对重金属超标的土壤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本文主要探讨了土壤中重金属检测处理技术现状,以期为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 标签: 土壤 重金属检测 前处理技术
  • 简介:1引言大雾是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能见度小于1km的现象,它是影响飞行,甚至危及飞行安全的重要天气。2002年12月5-6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机场)出现连续两天大雾天气,严重影响航班正常飞行。大雾共造成5个航班备降,9个航班取消,从而导致原定航班计划无法有序执行,航空公司、机场运力调配严重受阻。迫使多达3000多名旅客未能按时进出航空港,

  • 标签: 国际机场 福州 雾分析 大雾天气 航班计划 飞行安全
  • 简介:本文介绍了1979年3月15日普洱6.8级地震当天,在距离微观震中仅6.4km的磨黑镇,现场安装的陶瓷偏角磁变仪的磁系出现了异常大幅度摆动的事件,笔者从陶瓷偏角磁变仪的观测原理和地震当日的地磁场活动程度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这次异常事件的原因,并指出这种异常现象可能与地震的震磁效应有关。

  • 标签: 普洱6.8级地震 地磁异常 磁系摆动
  • 简介:本文采用地球物理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在林海三路和桃兰村展开探测,通过分析断层上断点埋深、断错地层序列和地层年龄,获得了马袅-铺断裂的全新世活动特征。2排联合钻孔剖面均揭露出断面,断裂上断点埋深9.2—10.5m,从而准确厘定了马袅-铺断裂中段的空间位置。钻探结果显示,马袅-铺断裂分为近东西向平行分布的南、北2支,呈阶梯状发育,具正倾滑性质,倾向北,倾角约70°。其中,北支为第四纪早期次级断裂,南支为全新世活动性较强的主断裂。同时,钻孔揭示深度内该断裂段第四纪以来的垂直位移量约为4—6m,7965—7408aBP以来断裂有过活动,垂直位移量约1—2m,垂直位移速率约为0.26±0.1mm/a。

  • 标签: 钻孔联合剖面 马袅-铺前断裂 全新世活动
  • 简介:在复杂地表条件的区域,地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一项极大的挑战。虽然可以通过静校正来消除起伏地表的影响,然而当地表高程以及近地表速度剧烈变化时,简单的垂直时移对地震波场造成的畸变会严重降低偏移成像的质量。基于射线的偏移方法可以直接在起伏地表面进行波场的延拓成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复杂地表条件下的高斯波束叠深度偏移进行研究,对倾斜叠加公式进行修改,使之包含地表高程以及速度的信息,通过直接在复杂地表面进行平面波的合成,得到了一种具有更高成像精度的改进方法。首先简单介绍常规高斯波束偏移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流程,并以此为基础,给出复杂地表条件下高斯波束偏移原有的实现方法以及本文的改进方法,最后通过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试算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复杂地表 局部平面波 高斯波束偏移
  • 简介:摘要在对地铁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地下环境的各方面因素影响,必须要在隧道施工竣工之前完成轨道的铺设,以及进行一系列的部件安装工作。但是这个时候地下监控区间的监控范围还不确定,监控标准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此时的铺轨施工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地铁隧道贯通铺轨的测量条件进行探讨分析。

  • 标签: 贯通测量铺轨 控制测量
  • 简介:探索地震前兆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本文采用高通滤波的方法,处理分析了来自世界不同位置4个超导重力台站5次大地震的秒级固体潮重力数据,发现在这些地震发生之前数天内,能够接收到稳定的重力高频扰动信号,其中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出现一个主频为0.1-0.3Hz的重力扰动,而其他4次地震出现两个主频为0.12-0.17Hz和0.06-0.085Hz的重力扰动。另一个发现是当地震发生在大陆与海洋板块断裂带时这种重力扰动信号具有远场效应,即重力扰动异常出现在距离震中较远的超导重力仪上,而较近的台站异常较小或没有异常。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重力扰动信号与地震发生具有较密切的相关性,可作为一种有潜力的临震预报信号;重力扰动信号的远场效应也许能够揭示某些地震发生前地球内部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但由于地球上重力固体潮台站分布的非常不均匀,上述结果还需要今后研究更多的样本数据加以证实。

  • 标签: 地震 震前重力扰动 超导重力仪 远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