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610年后,在华耶稣会会长龙华民在耶稣会内部掀起了著名的"礼仪之争",它的一个核心问题,即是Deus的中文翻译。拉丁文Deus有两种译法:意译和音译。龙华民和其他一些传教士支持音译,而金尼阁则支持意译。本文通过对金尼阁的《1610年中国年报》、《1616年给耶稣会总长的报告书》和《西儒耳目资》三份历史文献的分析,从语言的角度,来探讨金尼阁与"礼仪之争"的关系,特别是他对于Deus之翻译问题的看法,以及原因。本文并不赞同将"礼仪之争"简单地归之于欧洲传教士如何理解和对待中国文化的问题,它更是欧洲传教士如何对待欧洲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之间关系的问题。

  • 标签: 金尼阁 语言学 礼仪之争 《1610年中国年报》 《西儒耳目资》
  • 简介:科学主义是胡适思想体系及文化实践的哲学基础。启蒙是胡适科学主义思想发展的文化心理动因。以科学方法或日科学精神的布道式宣讲来达到学术与启蒙之间的某种平衡状态,是胡适思想文化实践的重要特征。胡适对科学精神的提倡具有同时完成思想革命和学术革命的价值意义。但胡适以启蒙为主导的学术追求又有着内在冲突与局限,现实、功利的启蒙追求不仅阻碍并干预了其独立、客观的学术探索,有时甚至会使其述走向科学精神的反面。

  • 标签: 胡适 科学主义 启蒙 白话文学论 整理国故
  • 简介:家训是传统社会中家庭内部治家教子的训诫。在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下,传统家训中的德育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修身、齐家、处世三方面内容。当下青少年道德教育受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影响,存在急功近利、重智轻德的问题,青少年道德责任感存在滑坡现象。而传统家训中的德育思想因其自身传承性和当代价值,以及当代家庭功能的不变性,其现代转换成为了可能。要实现传统家训的现代转换,与当前青少年道德培育进行对接,应该加强对家训内容的现代阐释,将道德教育日常生活化,同时加强对教育主体的家长进行教育,共同促进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养成。

  • 标签: 传统家训 德育思想 现代转换
  • 简介:中华民族绵延不绝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以诸法合体、以刑为主、刑民不分为特点的中华法系。我国古代没有产生诸如罗马法之类的真正意义上的私法抑或民法。民法学者梁慧星对此的解释是,“其根源在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因统治者长期推行重民抑商的经济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市场经济极不发达。且在政治上实行专制主义统治,个人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观念无由发生,因此不具备民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循着历史及在历史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的轨迹去探求法的精神,我们或许也会发现,间题的根源其实就在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价值取向上。这一价值取向,大

  • 标签: 价值取向 法律思想 中国传统 民法学 罗马法 家族本位
  • 简介:战争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慎战"思想则是古代道家、儒家、兵家等思想家共同的智慧结晶。"慎战"思想是军事理想追求和现实操作相统一的产物,既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又有"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伐谋"战术,是力图维护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慎战"思想为和平年代认识复杂的形势、驾驭战争形式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借鉴。

  • 标签: 忘战必危 非危不战 好战必亡
  • 简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之根。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塑造优秀人格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高校存在着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设置偏低、重基础德育轻人文素养、传统文化教育缺乏深度转化等问题。要努力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建、传播载体搭建,探究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标签: 传统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德树人
  • 简介:我国传统社会有着丰富的关于弱势群体救助的思想与实践,但弱势群体概念不同于现代社会,具有强烈的道德色彩,并呈现出逐步发展的过程,主要强调人伦缺失者和经济贫乏者。通过对唐宋两朝弱势群体救助制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朝廷与官府在相关制度设置与运行中的主导作用。希望通过分析我国传统社会弱势群体救助思想与制度的特征对当下弱势群体保护制度的改进能够有所启发。

  • 标签: 弱势群体救助 道德属性 国家主导 历史变迁
  • 简介:“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中国传统哲学对“天人关系”有各种不同的阐释。古代哲人所倡导的“天人和谐”理念与征服自然的矛盾,仍是我们现代人必须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天人关系 天人和谐 天人合一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党的群众路线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根植于中华大地,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群众路线”智慧的集中体现,其重民、贵民、为民、裕民、从民、顺民、信民、畏民等理论,闪耀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其蕴含的重视民众力量、民众利益、民众意愿、民众监督等丰富的思想内涵,为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与文化积淀。党的群众路线在继承传统民本思想精茼的同时,突破了其在阶级立场、主体地位及利益取向上的根本性缺陷,实现了对其本质性的超越。

  • 标签: 群众路线思想 传统民本思想 继承 超越
  • 简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中国的产生,是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合乎逻辑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超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政党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对传统民本思想在价值源头上的根本性转换与创造性发展,从而建构起"人民主体地位"的真实民本或言"民本式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真实民本的具体形式,必须在运行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落实好"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群众成为共享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成果的真实主体。

  • 标签: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真实民本
  • 简介:本文试图对卢曼建构主义知识论与其一般社会理论及法律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重构:卢曼借助建构主义的"二阶观察"这个核心概念,在回答了"知识如何可能"的经典知识论问题的基础上,对"社会如何可能"和"法律如何可能"这些重要的社会理论问题给予了深刻回答。同时,本文也试图对当代中国法律社会中社会理论的匮乏进行反思,并指出"法庭与律师"的法律社会以及法律经济等研究路向在观察"法律与社会"问题上可能存在的不足。

  • 标签: 卢曼 法律社会学 自创生 二阶观察 系统论
  • 简介:在"事实/价值"分离的前提下,法律社会坚持的"事实—解释"立场使其难以进入思想史大传统之列,还常常招致所谓不辨善恶的责难。但是,从发展历程来看,法律社会不仅在"发现社会"的阶段对社会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的重视,为社会进入思想研究传统的视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在以经济理性化、宗教世俗化方式重新解释社会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完成了"重构社会"的工作,同时甚至参与了"反思社会"这一未竟的现代性事业。法律社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也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印象。

  • 标签: 法律社会学 事实 重建 现代性
  • 简介:网络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传统教育的方式和行为。从经济的视角来观察新兴网络教育的优势以及传统教育的不足,实现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多元化的发展,同时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思路。

  • 标签: 传统教育 网络教育 经济学
  • 简介:生态马克思主义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作为出发点,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主张在消费的不同阶段避免环境污染,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循环消费思想。研究生态马克思主义循环消费思想对我们建构科学消费观以及发展和谐社会下的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新陈代谢 循环消费思想 实现途径
  • 简介:<正>一位美国学者谈到孙中山先生时说:"他坚信维护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关键。"的确,中山先生对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由衷的敬意和深刻的领悟与把握。他认为,宪法必须符合中国的"民情国史",西方的民主一定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贯。"诚然,作为一种具体的宪政模式,他创立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都早已被历史超越,被中国的革命运动超越,但这种模式中深蕴的政治智慧、思维方式、理想情怀、文化忧患、人格力量等价值却是永恒的。他的学说代表了中国历史从古代向现代转折之际的文化思考,是一个伟大的民主主义先行者对中国文化和法文化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创造性回应。他所开创的是一个时

  • 标签: 孙中山 传统法 现代法 五权宪法 中国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
  • 简介: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在变革社会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累积、传递下来的优良的思想、作风、方法、经验等等的总和。其形成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晶。其中思想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革命传统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二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革命传统形成的重要条件。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革命传统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马克思主义
  • 简介: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传统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资源 文明古国 行为规范 思想意识
  • 简介:政治合法性概念虽然来源于西方,但它是对政治生活普遍性的抽象与概括.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也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关于合法性的论述.君主在中国漫长的帝制时期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分析和阐释君权合法性是理解中国帝制时期政治合法性的一个重要视角.君权合法性包含了君主政体合法性与君主合法性两个层次.在讨论君主政体合法性时,先秦儒家提出了天下为公的原则;在讨论君主合法性时,从君主产生的必要性出发,儒、墨、法都进行了清晰而独特的论证.

  • 标签: 传统政治思想 君主政体合法性 君权合法性
  • 简介:对西方工人运动的关注是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的契机。西方工人运动尤其是工人罢工的表面诉求,如增加工资、缩短工时等,使人们很容易将其与中国传统的均贫富思想相联系。随着人们对欧美资本主义弊端的认识以及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这种联系得到了强化。在此背景下,社会主义被很多人界定为公有制基础上的均贫富学说。这种认识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视了当时中国的现实国情以及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与物质基础。

  • 标签: 社会主义 传统文化 均贫富思想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