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3 个结果
  • 简介:一岁半的小女孩童童,脸蛋看上去像剥了壳的荔枝,肉嘟嘟,水灵灵,甚是可爱。广州市儿童公园晃动的秋千,像弯弯的大香蕉,上面飘荡着她清脆的笑声;“花都香草世界”满地的闪烁灯光,如天上的璀璨星空,走过她轻盈的脚步;住宅小区花坛绿植、小桥流水,俨然一个大公园,留存有她渐渐长高变大的身影。

  • 标签: 故乡 住宅小区 广州市 公园
  • 简介:小镇以十字为框架,东南西北街,分得清清楚楚。东街尾拐角接攘左右,便是南北街;南街尾左右拐,便是东西街。街头固定,街尾拐角,转了圆圈,像钟摆,滴哒滴哒。小镇的日子在刻时里,似水经年。

  • 标签: 转角处幸福
  • 简介:摘要本文将以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为乡土背景,选取省级非遗民俗类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宜良县北古城“大香会”民俗仪式活动为切入点,着力探讨北古城村当地民间“土主信仰”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对当下地方民俗活动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当地的“土主信仰”这一文化空间的分析来反思民间信仰在民俗艺术传承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民间信仰体现了当地生活文化中蕴含着的民众心理情感,对民俗艺术的存续发展不能忽视与其文化空间的关联性。

  • 标签: 民间信仰 民俗艺术 仪式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实际生活经验’的‘形式显示’——海德格尔解释学初论,实际生活经验本身的形式显示,存在论现象学只能被理解为人的实际生活经验本身的形式显示或对这种经验的形式显示

  • 标签: 信仰相遇 理性信仰 解释学理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19
  • 简介:摘要关公信仰在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南北朝产生开始,关公信仰一直是以同一个神——关公的形象出现在民众当中,但是它却有多重含义,这是中国民间信仰的特殊现象。本文主要从关公信仰的发展历程和在儒教、佛教和道教中的地位和意义阐释关公信仰的“一神多义”的现象。

  • 标签: 关公信仰 一神多义 儒教 佛教 道教
  • 简介:摘要《红楼梦》中有众多不同类型的预兆,可将其分为梦兆、物兆以及语兆进行解读,通过分析不同预兆在作品当中的具体呈现,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包涵着的民间信仰,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其中的内涵。从而更好地了解《红楼梦》与民俗的关系,感受其中包涵着的民间的传统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作品。

  • 标签: 民间信仰 功能主义 梦兆 物兆 语兆
  • 简介:<正>七月里,溽热的光景,江南已然被蒸煮得滚烫。在离开玉树的许多个安静的夜晚,我在江南一隅的书房里谛听它的呼吸。我走不出它的强大气场而夜不成寐。原本以为,记叙一次行走并非难事。然而,几番动笔,我却无法再次抵达那一座精神的高原,我只能以一种仰望的姿态向它致意。那些云霄里终年不化的雪山,天际线上盘旋的苍鹰,青天白云下招展的经幡,纯净、明亮的奶茶和歌声,马,羊,牛,草原;

  • 标签: 气场 天际线 去天堂 玛尼 告诉我 活下去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4-02
  • 简介:[摘要]鲁班信仰在中国大地上流行了两千多年,一直闪烁着理性与智慧的光辉。随着历史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鲁班衍生成了一个文化符号,鲁班信仰的原生态意义和行业神崇拜,也脱去了其传统信仰的外衣,逐渐转向理性回归,至今仍具有多重现实意义。

  • 标签: [] 鲁班 信仰 现实意义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信仰重建(一)信仰重建的文化坐标通过以上对转型期信仰危机的分析说明,共产主义既是一种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现实批判的基础上的新的信仰的选择,中国社会信仰出现了深刻危机

  • 标签: 中国社会 信仰危机 危机重建
  • 简介:论《聊斋志异》中的民间信仰徐文君《聊斋志异》①又称《鬼狐传》,所以人们常说:《聊斋》是鬼狐的世界。在《聊斋》不足500篇的故事中,有近300篇的故事涉及到鬼狐神仙,其中写到鬼魂的约86篇,写到狐仙的约73篇。从篇日上也可以证明:《聊斋》确实是鬼狐的世...

  • 标签: 民间信仰 《聊斋志异》 《聊斋》 宗教信仰 科举制度 蒲松龄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古洞幽深接太清,云中山色自空灵。寻诗问道吟囊满,小坐石桥听水声。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4-16
  • 简介:30年前《于无声》进京,我还没有进入戏剧圈,30年后《于无声》再次进京,我快要从这个圈子里退隐。惊险!万幸!我终于有机会在剧场里看到这个杰出的戏,听到这一声呐喊:“人民不会永远沉默!”

  • 标签: 艺术天地 《于无声处》 戏剧 历史意义
  • 简介:《于无声》这出话剧不但和我们民族命运的重大转折紧紧相连,也和我个人的婚姻幸福连在一起。30年前,我是1977年高考制度改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在学校里导演了这出戏,并扮演了何是非这个角色。我后来的岳父是这所大学的校长兼党委书记。如果不是他们家派出的一个高规格的庞大的包括他们家保姆在内的“未来女婿”考察团,观摩并认可了这个戏的演出和我的“才能”,

  • 标签: 高考制度改革 民族命运 党委书记 大学生 考察团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