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萧法刚是全球华人百位慈善家之一、国际狮子会五星级总监、梅州荣誉市民。20岁时,萧法刚身无分文来到台湾,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神奇地通过了相当于研究生资格的考试,

  • 标签: 文化名人 客家 海外 港台 慈善家 五星级
  • 简介:明代中后期,华南地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较为密切。在这种情况下,海外的一些作物也逐渐传入华南。从有关资料来看,明代从海外引入华南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番薯和花生。这些作物的引进,是华南农业史上的大事,对华南农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明化 华南 外来作物
  • 简介:“2016·中国西藏发展论坛”8日在拉萨正式落幕,来自20多个国家的130多位专家学者,从世界各地来到了拉萨,围绕“西藏发展的新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主题,并就“创新发展:机遇与选择”、“协调发展:传统与现代的接轨”、“绿色发展:潜力与优势发挥”、“开放发展:一带一路的新愿景”、“共享发展:精准扶贫与民生改善”五个分议题,开展讨论,建言献策,共同见证西藏发展。

  • 标签: 专家学者 西藏 海外 协调发展 发展论坛 绿色发展
  • 简介:海外维吾尔族华人华侨研究是重要的学术领域,不但是中国少数民族华人华侨研究的内容,而且也是中国华人华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对此领域研究较少,成果非常零散,视角多样.本文尝试对国内外相关成果加以搜集,简要介绍其基本研究视角、内容,初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方向.

  • 标签: 维吾尔族 华人华侨 研究与问题
  • 简介:面对“台海危机”发生后两岸关系紧张局势和“总统直选”后岛内政治力量新变化,为下一阶段“修宪”做准备,台湾当局决定援引“国是会议”先例,以政治协商形式,于1996年底召开“国家发展会议”,讨论“宪政体制”、“经济发展”与“两岸关系”三大议题,但在新党退出后,成为国、民两党利益交换的“分赃会议”,引起社会各界不满。从会议达成的结论来看,以“总统扩权”交换“冻省”共识,显然背离“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独台”与“台独”的合流,不仅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造了障碍,也造成台湾地区政治体制新的混乱。

  • 标签: 政治协商 利益交换 台湾“国家发展会议”
  • 简介:农民经济利益问题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现阶段中国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满足、提高和保护的程度较低。当代农民经济利益问题具有广泛性、复杂性、长期性、深刻性的特点。从本质上讲,农民经济利益问题是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要矛盾的突出表现。

  • 标签: 农民经济利益 农民收入 农民负担 农村贫困
  • 简介:一、开埠:贸易金融时代(1843-1864)160年前,一位法国冒险家如此描述黄浦滩:这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丑的地方.它那平庸的外貌具有一种令人可怕的单调乏味的气象。土地上没有一点树木.有一半淹在水里,差不多全部种上了庄稼,不计其数的污水间和小河纵横交错,到处是坟墩,低矮肮脏的茅屋.其实只是竹子和干泥搭成的破栅子。

  • 标签: 金融中心 中央商务区 上海外滩 冒险家 贸易体系
  • 简介:1932年,胡汉民、邹鲁等人组建成"新国民党",以"抗日"、"反蒋"、"剿共"为主张,以广东为依托,主要从事反对蒋介石与南京国民党中央的活动.①关于"新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与基本活动,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②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胡汉民往来函电稿"(以下简称"往来函电稿")显示,这场三十年代国民党内部的分裂与斗争不仅限于国内,还向外延伸到了对海外华侨的争夺.笔者粗略统计,"往来函电稿"中以海外事务为主要议题的函电至少有176件,占相当的份量.③本文即拟以该部分函电为主体,揭示1932-1936年间胡汉民等人在海外组织"新国民党",争取海外华侨支持以对抗南京的史实.

  • 标签: 国民党 胡汉民 抗日 燕京 蒋介石 反对
  • 简介:客家人的历史,既是一部迁徙史,也是一部开拓史。客家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无论环境多么险恶,都能够凭着生生不息的落地生根能力、开拓团结精神,拓荒创业,建立家园,实现理想。被后人誉为梅州开基祖的程旼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一。“五胡乱华”后,程旼率领族人爬山涉水,来到粤闽赣交界处梅州山区。程旼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带给当地居民,同时也带来了中原文化,并以文化感染教育乡亲,以仁义道德感化人,在众多南迁士族中树立了榜样,成为南迁士族的楷模。程旼死后,当朝皇帝敕封程旼南迁功德,江河县邑以程氏命名——程江和程乡县,就是今天的梅江和梅州市。

  • 标签: 客家人 华人华侨 拓荒 开埠 海外 中原文化
  • 简介:一、海外华人社会的商业文化传统及其研究视野学术界曾有一种广泛的观点,认为传统的家庭组织结构是制约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一论调也作为解释中国长期落后于日本和西方国家的重要因素长期存在。

  • 标签: 海外华人社会 华人社区 文化研究 家庭 商业 企业
  • 简介:明至清前期,随着海外关系的变化,史学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明前期,皇朝海外关系是建立在“宜威柔远”政治目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关系因郑和“下西洋”的活动达到高潮,史学则因此出理了几部反映这种海外关系特点的著作。晚明,倭患问题与私人禁进行海外商贸等问题交织在一起,经权稀利弊,皇朝开始改变初期的海禁政策,私人海外贸易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西方殖民者东来,与中国开始发生直接的接触,随着传教士“精神狩措”的开始,中西文化交流逐渐展开。这些海外关系的特点,都在史学中得到体现.清前期是海外关系大倒退的时期,中西文化交流逐渐堰息.史学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 标签: 明朝 清朝前期 海外关系 史学发展 中西文化交流
  • 简介:本文是对法国和中国分别在非洲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所做的分析,提出对双方都存在着两种可能性:冲突或是双赢。

  • 标签: 非洲 中法核心利益 冲突与双赢
  • 简介:上个世纪80年代,我曾在山西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任职,当时全国正处于“把侨务工作着重点转移到为四化建设服务上来,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的时期。中共中央在转发胡耀邦同志的讲话中指出:“三千万华侨华人是了不起的力量。搞得好,可以变成促进四化建设、实现统一祖国、扩大海外影响、争取国际朋友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还指出:“侨办同国外华侨联络感情,要多想一些办法。”

  • 标签: 海外 阎锡山 亲属 侨务工作 80年代 人民政府
  • 简介:马年早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两个法定纪念日: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消息传出,美国抗战史实维护会元老、《美华论坛》英文杂志董事长兼总编辑田长焯先生欣然告诉笔者:这两个法定纪念日的设立,代表了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心声。他同时指出,早在1993年12月12日,旧金山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就将每年的12月13日议定为追悼和哀思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日。接着,他讲述了参与华人华侨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的前因后果——

  • 标签: 海外华人 史实 维护 抗战 抗日战争胜利 南京大屠杀
  • 简介:10月22日,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政府主办的“流失海外龙门石窟文物回归庆典”在洛阳龙门石窟礼佛台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菊梅等领导同志出席并为回归的佛像揭幕。

  • 标签: 洛阳龙门石窟 国家文物局 回归 庆典 海外 流失
  • 简介:从二十世纪中期开始的中国社会变革,无论是在文化生态领域内还是政治意识形态上,都在一定时期内让曾经作为基层社会组织的宗族逐步远离民众的生活。改革开放重点抓经济发展而默许宗族意识形态复苏,为沿海侨乡社会的宗族复兴创造了条件。续写族谱和重修祠堂的活动,

  • 标签: 传统文化 政治意识形态 村落 原乡 客商 海外
  • 简介:海外华侨华人六千多万,三分之二祖籍广东,广东海外华侨华人由广府、客家、潮汕三大群体组成,其中客家华侨华人为数较多,以祖籍梅县为众。散居世界80多个国家,主要聚居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缅甸、泰国、毛里求斯、法属留尼旺、加拿大、美国、中南美洲等国家和和地区。客家人血脉中的因子,造就客家人五次大迁徙后再下南洋闯非洲的海丝寻梦壮举。由唐至清,中国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将陶瓷、茶叶、丝绸等中国商品远销海外,客家商人也出海贸易定居海外,成为早期海外侨民之一;

  • 标签: 客家人 海外 海上丝绸之路 梅州 侨胞 华侨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