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北魏石雕菩萨头像展》揭幕徐政夫俞馆长、王副委员长、各位贵宾、各位小朋友:首先,谢谢王副委员长光英先生在百忙之中,亲自前来主持揭幕仪式,谢谢俞馆长伟超先生亲自主持整个展览的布置、讨论与接待,更谢谢各位贵宾的莅临指导。这次展出个人收藏的“北魏菩萨头像...

  • 标签: 历史博物馆 北魏 石雕艺术 中华文化 文化艺术 文物艺术品
  • 简介:清代蒲松龄(约公元1640~1715)所作'聊斋俚曲'包括十四篇谣曲,语言诙谐生动,充满乡土气息。其中使用了大量方言俗语词,被认为是研究近代汉语口语词特别是明清山东方言不可多得的宝贵语料。本文就《聊斋俚曲集》中几则未被《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辞书所收录或虽收录而义项有缺、解释欠确的词语试加考释,以就正于方家。~①报尘土飞扬。《蓬莱宴》第三回:'把灰吹,把灰吹,一霎报了一头灰;软窈窕的玉人儿,怎么能受这样罪?'也作'暴',《增补幸云曲》十五回:'佛动心你好邋遢,茶壶放在床底

  • 标签: 俚曲方俗 方俗词 聊斋俚曲
  • 简介:台湾国家图书馆、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等处所藏的明人别集中,有一些是海内外不常见的珍稀本古籍,其中的明值得重视。现将从这两处图书馆所搜采来的十五种别集中的近三百首明陆续刊布,以飨读者。

  • 标签: 全明词 明别集 续补
  • 简介:中秋佳节,皓月当空。在山东密州这个远离朝廷的偏远之地,苏轼独坐在月光下,银辉满地。既挂念着七年未见的弟弟子由,又忍不住为自己失意的仕途充满感慨。于是乘酒兴正酣,大笔一挥,一篇传世名作《水调歌头》由此诞生。伴着潇洒的“把酒问青天”,倒是真的应了后面那句“今夕是何年?”。眼见着900多年过去了,时空变换,历史上的万物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变的仍是每天的云出日落和斗转星移。望着那一轮明月,想念着苏轼举杯邀月的豪情,心里忍不住想与苏轼对话,与他诉说自己“千里婵娟”的愿望……

  • 标签: 《水调歌头》 苏轼 历史 对话
  • 简介:1993年癸酉之秋,正是澳门一批文化人积极创议建立新千年“中华巨塑”的时候。他们设想请海峡两岸各一位有重大影响的名人,为“巨塑”合作一副对联,铸于“巨塑”之上。经商议,决定这副对联就请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基金会长辜振甫两人来写。这时,我受托面恳汪老为“巨塑”题词,得到汪老的首肯,并约定时间,在福州路艺术书店楼上的汪老常来看书写字的地方见面。

  • 标签: 辜振甫 汪道涵 楹联 海峡两岸 文化人 基金会
  • 简介:治是古代埃及时常出现的政治现象,即至少两人同时居于君位共同进行统治。在古埃及漫长的历史中,父子治是最主要的治方式,但其并非对一人独治传统方式的颠覆。父子治多见于王朝更替之初,君主以此为手段确保顺利传位,既维护了其家族的统治,又间接维护了社会安定。托勒密王朝中后期的君主却出于种种原因改行其他形式的治,进而数次爆发内斗,加速了其王朝的灭亡。

  • 标签: 古埃及 共治 政治 托勒密王朝
  • 简介:梁代的“砑花”并非“拱花”,两者之间不仅在工艺上没有相通之处,而且在技术上也没有继承与演化。吴发祥的《萝轩变古笺谱》虽然出版于1426年,但胡正言从事拱花印刷更在吴发祥之前。

  • 标签: 拱花 胡正言 吴发祥 发明人
  • 简介:1923-1927年间,汪精卫对容政策的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多重转变的鲜明个体特征.在将容理解成"跟时代环境如何而定"的"政策"的基础上,汪精卫对容政策始存犹疑,继则认同,后在相当长时期内积极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进展,但从七一五分共开始便彻底放弃和背离了容政策,最终走上了反共的政治道路.

  • 标签: 汪精卫 容共 政策 七一五分共
  • 简介:消减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读——班主任、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童书,共同经历一段阅读旅程,那样我们就会在书的世界里“相逢”,共同编织美好生活。一、读——共同经历一段旅程1.书信,开启芝麻之门。阅读之初,我们一般用书信的形式,向家长介绍一本新书,或者告诉他们这本书将带给我们什么,或者我们将讨论什么问题、要做什么准备……这样的方式,让我们的读有一个美好的开始。

  • 标签: 美好生活 实践 桥梁 利用 班主任 孩子
  • 简介:《梦溪笔谈》与《谱双》中的回回回回为回纥,回鹘的音转对反对音转说的评论蒙古初期汉族文人对回纥、回鹘、回回诸应用的含混元代称伊斯兰信徒为回回《元史》中杂出回纥、回鹘、回回诸的原因回回一另一广泛涵义撒儿塔兀勒、撒儿塔黑台,大食与回回哈剌鲁和阿儿浑人——不称回回的回回人钦察和康里人的信教问题绿睛回回——信奉基督教的阿速人结语

  • 标签: 回回人 畏兀儿人 伊斯兰教 “回回” 钦察人 词的起源
  • 简介:<正>我们通常所说的“”,其实就是歌辞。本来是可以和乐歌唱的,南宋以后才逐渐与音乐分家,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刘熙载的《艺概》卷四指出:“即曲之词,曲即之曲。”这话比较恰切地说明了的特征。至于的起源问题,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论者的主张也时有变化,前后矛盾,甚至是相互抵触,僵持不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单纯而又片面地把作品的句式作为判断的客观标准,强调凡句式长短不齐者即是;据此推定最早产生在先秦(如《诗经》)和齐梁(如梁武帝的《江南弄》)时代,这样便越走越远,也就益发脱离实际。其实,在长短句词产生的同时,也还有句式整齐的齐言歌词并行不悖。由此可见,“长短句”的表现形式固然是的重要特征之一,但这并不能成为唯一的客观衡量标准。既是音乐文学,那么,它的产生就和特定的音乐

  • 标签: 敦煌 起源问题 佛教经典 隋唐时期 唐代佛教 禅门
  • 简介:本文以《文馆林》为例,从音韵的角度,分八个方面探讨了古写本韵文校点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音韵 韵文 《文馆词林》
  • 简介:“失必儿”一之来源[美]普雷特萨克(OmeljanPritsak)"失必儿"一最早见诸《蒙古秘史》。在该书中,这个是用汉字译写的,专家们将其释读为sibir。含有"失必儿"(sibir)一的段落是叙述发生在1207年的事件.彼时成吉思汗的长子...

  • 标签: 伯希和 《蒙古秘史》 突厥语 西西伯利亚 莫斯科 编年史
  • 简介:从殷商甲骨卜辞到西周青铜器铭文,否定不仅数量有所增长(增加了'无'和'亡'),而且用法也趋于复杂。弄清这些变化和发展,是汉语史研究应当解决的问题。否定包括否定副词、否定性无定代词和动词,主要构成部分是否定副词。这些不同类的词形相同(表现为字形相同),彼此意义联系紧密,所以一般在讨论否定副词时会兼及无定代词和动词。否定副词是一个封闭的类,可以逐一加以研讨。据笔者调査,西周铭文共有10个

  • 标签: 否定词用法 铭文否定词
  • 简介:摹声是模仿人、事物或自然界各种声音的,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语的摹声大体可以分为单音节型摹声和复音节型摹声。复音节型摹声又可细分为叠音型和非叠音型两类。语言与文化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满语的摹声不仅反映了满族先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满族先民以渔猎、畜牧为主的经济生活方式。

  • 标签: 拟声词 文化 满语
  • 简介:八年前,日本汉学家村越贵代美教授偕其夫君陈海洋先生来访,示其新作《北宋末之词与雅乐》,我也回奉《燕乐新说》等书。话间村越教授介绍了其书中对大晟府与周邦彦风的研究,又言拟将对琴乐与宋代词之雅化做一专题探讨。之后,似乎日本媒体对此次交流有所报导。至今不知村越教授的专题研究是否已经完成,但无论如何,好琴与尚雅确为研究宋代词风不可忽略的问题。当初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时就曾指出,标志宋词风尚的一为“琴趣”,一为“雅词”。

  • 标签: 琴乐 正声 中华 《燕乐新说》 教授 汉学家
  • 简介:"和尚"作为一个佛教名词,一般人都有所知晓,却鲜有完整的认识。佛教的出家人最早被称为"道人"佛教初传入中国内地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是被视为黄老神仙方术中的一种而在上层社会中流传,除了把出家人称为"沙门"外,也借用了黄老道家的术语称为"道人",并未有"和尚"之称。《石林燕语》中记载:"晋宋间佛教初行,

  • 标签: 和尚 佛教名词 《石林燕语》 黄老道家 中国内地 上层社会
  • 简介:清嘉庆八年(1803)至道光元年(1821)。先后在汉中任定远厅抚民同知、汉中知府长达18年之久的严如熤,是一位政绩突出、口碑较好的高级封建官吏。在汉期间,他写了大量有关守土治民和民生疾苦的文章诗词,其中的三篇告示、三首歌词是这些诗文中的佼佼者,至今读来,仍不禁使人感佩。

  • 标签: 严如熤 告示 歌词 清代 封建官吏 汉中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