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 PCI应用于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的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6月收治的44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另选取该院2017年7~12月收治的44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ITHBC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均采取6个月随访干预,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危险因素认知情况、护理效果及依从性。结果实施ITHBC的健康教育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认知、护理效果、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ITHBC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认知评分、躯体症状、躯体活动程度、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THBC的健康教育是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的主要方法和手段,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升其对疾病知识的认知能力,促进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升其健康行为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增强其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意识,对患者预后及康复效果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ITHBC理论 动机性访谈 健康教育 冠心病 PCI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替罗非班与前列地尔联合在 PCI治疗心梗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方法: 随机抽取 78 例 PCI治疗心梗患者,时间范围在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 39 例。观察组实施 替罗非班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 P < 0.05 ); 术前两组心肌酶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P > 0.05 );术后 2h 对照组心肌酶指标上升显著,而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小( P < 0.05 )。 结论: 替罗非班与前列地尔联合在 PCI治疗心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心肌损伤,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替罗非班 前列地尔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冠疫情期间行急诊 PCI术的护理防护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 2020年 2月 -2020年 3月我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 n=40)和观察组( 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特殊护理。比较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焦虑评分( SAS)、生活质量评分( QOL)。结果:护理前,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焦虑评分( SAS)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 QOL)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新冠疫情期间行急诊 PCI术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被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新冠疫情 急诊 PCI 术 护理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血液透析并发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就其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行血液透析并发冠心病患者PCI术患者90例,采用调查表对患者疾病资料和人口学资料进行调查,采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SF-36)调查生活质量,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血液透析并发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和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选取的90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发生率为28.89%。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冠心病类型及术后吸烟为影响血液透析并发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多种因素均会影响血液透析并发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确主要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促进预后康复。

  • 标签: 血液透析 冠心病 PCI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人文关怀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术后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早期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组患者择期PCI术后的心理状态、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研究组患者择期PCI术后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早期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择期PCI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早期人文关怀护理 常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择期PCI手术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心功能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心血管科住院AMI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心脏运动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及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术后1个月的心脏超声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内6个月LVEF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的6 min步行试验(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6MWD的距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内6个月6MWD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运动康复不仅能够改善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的心功能,而且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脏运动康复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信息化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医院汕头市中心医院进行PCI术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延续性护理。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心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心功能、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分数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心功能、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进行信息化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患者内心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

  • 标签: 信息化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IC)术后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智能慢病管理系统对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诊并接受救治的2 212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 127例、对照组1 08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智能慢病管理系统的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主动调整生活方式、服药和定期复查依从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及β受体阻滞剂服药依从性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控制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智能慢病管理系统可提高ACS患者PCI术后治疗依从性、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智能慢病管理系统 PCI 急性冠脉综合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整体护理的改良健康教育在冠心病行PCI患者中应用及其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太仓市中医医院收入的86例冠心病行PCI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在这个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改良健康教育。从健康恢复情况和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方面进行观察与分析,并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8%,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9.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P=0.01),观察组患者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为32.55%,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86.04%,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3),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各项生存指标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身体状态、心理健康、自理能力、社会功能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整体护理的改良健康教育在冠心病行PCI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健康恢复效果,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有所降低,从而显著提升了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 冠心病 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改良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和肝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间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13 097例,按PCI围术期抗凝治疗方案分为比伐芦定组和肝素组。主要终点为术后30 d净临床不良事件(NACE)发生率,NACE定义为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紧急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uTLR)和全部出血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30 d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定义为由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uTLR组成的复合事件。其他观察指标还包括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依据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危险因素计算倾向性评分,以1∶2的比例匹配两组患者。匹配前、后均比较两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最终纳入13 097例患者,年龄(61±10)岁,其中女性3 421例(26.1%)。比伐芦定组2 734例,肝素组10 363例;倾向评分匹配后比伐芦定组2 734例,肝素组5 468例。匹配前与肝素组比较,比伐芦定组中患者的年龄偏大,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更高,合并高血压和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比例更高(P均<0.05)。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伐芦定组在PCI术后30 d内NACE[(3.8%(103/2 734)比5.0%(271/5 468),P=0.015]和全部出血事件[2.0%(54/2 734)比2.8%(151/5 468),P=0.032]发生率均低于肝素组,但两组的MACCE[1.9%(51/2 734)比2.3%(127/5 468),P=0.180]和支架内血栓[0.1%(2/2 734)比0.1%(3/5 468),P=1.000]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肝素相比,比伐芦定可显著减少出血和NACE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缺血事件发生风险。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比伐芦定 肝素 真实世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PCI"模式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合并早期左心室血栓(left ventricular thrombus, LVT)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治疗的7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指标包括基线资料、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病程资料、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排除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既往左心室室壁瘤(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 LVA)及LVT病史等患者。从中筛选出LVT患者(38例)为试验组,根据年龄(与实验组年龄差绝对值最小)、性别按l∶3个体匹配的原则选择匹配出同期住院的非LVT患者为对照组(114例)。采用Graphpad Prism5、SPSS 22.0 、Medcalc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早期LVT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线性趋势χ2检验提示,总缺血时间(total ischemic time, TIT)与LVT的发生呈线性关系(χ2=304,P<0.01),且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TIT与LVT呈正相关性(ρ=0.626,P<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T延长、ST段抬高总幅度增加、pPCI术后TIMI血流≤2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下降、合并LVA为L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R值)依次为1.996、13.689、16.996、0.868、9.195。构建模型1为LVA、ST段抬高总幅度,绘制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并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889;向模型1中加入TIT、LVEF、术后TIMI血流≤2级得到模型2,其AUC为0.990,Delong法比较两者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94,P=0.001)。结论"急诊PCI"模式下STEMI合并早期LVT的危险预测因素或已发生改变,临床医生需对具有合并LVT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早期筛查,以降低其发生率,改善预后。积极开展术前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或有助于此。

  • 标签: 早期左心室血栓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糖尿病对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6月至 2018年 5月 116例急性 ST短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组 (n=34)和非糖尿病组 (n=72)。结果:糖尿病组 FPG及 GHbA1c水平较非糖尿病组高, (P< 0.05);糖尿病组心肌梗死后 36h及 PCI术后 6个月的 LVESV、 WMSI水平较非糖尿病组高, (P< 0.05);糖尿病组心力衰竭发生率较非糖尿病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糖尿病是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PCI术 心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护理价值及对其护理依从性的积极影响。方法:73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中36例在常规住院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分析护理前后护理依从性评分和认知行为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依从性和认知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PCI术后冠心病患者 护理价值 护理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替罗非班与前列地尔联合在 PCI治疗心梗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方法: 随机抽取 78 例 PCI治疗心梗患者,时间范围在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 39 例。观察组实施 替罗非班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 P < 0.05 ); 术前两组心肌酶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P > 0.05 );术后 2h 对照组心肌酶指标上升显著,而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小( P < 0.05 )。 结论: 替罗非班与前列地尔联合在 PCI治疗心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心肌损伤,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替罗非班 前列地尔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PCI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32例)和未再狭窄组(8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根据术前检测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HbA1c<6.5%,56例)和B组(HbA1c≥6.5%,64例),比较A、B组AMI患者术后再狭窄率、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情况、最小管腔面积、新生内膜面积、斑块负荷值,并分析HbA1c水平与新生内膜面积、斑块负荷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的关系。结果120例AMI患者PCI术后再狭窄32例(26.67%),再狭窄组吸烟比例、HbA1c水平及Gensini评分[23/32、(6.49±1.05)%、(25.76±3.84)分]高于未再狭窄组[45/88、(5.43±0.85)%、(6.25±1.78)分],P<0.05。A组再狭窄率(17.86%,10/56)低于B组(34.38%,22/64),最小管腔面积[(7.18±1.24)mm2]大于B组[(5.25±1.04)mm2],新生内膜面积及斑块负荷[(1.05±0.14)mm2、(42.37±3.65)%]小于B组[(2.28±0.36)mm2、(57.22±5.19)%],P均<0.05。A、B两组PCI术后支架内狭窄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支架内狭窄程度分级患者HbA1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水平与新生内膜面积、斑块负荷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呈正相关(r=0.428、0.624、0.303,P<0.05)。结论HbA1c水平越高,术后再狭窄发生率更高,HbA1c水平与AMI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严重程度呈高度正相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糖化血红蛋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狭窄严重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的延续性健康教育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解放军第九六○医院行PCI手术的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的延续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6 MWT)、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合理膳食达标率、戒烟达标率及限酒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干预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的延续性健康教育,能够提高PCI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健康教育 PCI手术 合理行动理论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I术后患者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在知觉压力与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间的潜在中介作用,并明确其相关作用路径。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7—9月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首次行PCI的38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知觉压力量表(CPSS)、健康认知评价量表(CAHS)及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其进行调查,术后1年随访其MACE发生情况。采用Mplus 7.0进行路径分析并检验认知评价及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结果共364例患者完成问卷调查及术后1年电话随访。364例PCI术后患者CPSS得分为(29.09±11.07)分,PCI术后1年MACE发生率为13.7%。知觉压力与MACE间共存在4条显著路径,分别为知觉压力→MACE[OR=1.023,95%置信区间为(1.010~1.347),P=0.031],路径效应占总效应29.6%;知觉压力→威胁评价→MACE[OR=1.039,95%置信区间为(1.026~1.379),P=0.010],路径效应占总效应48.9%;知觉压力→威胁评价→屈服应对→MACE[OR=1.010,95%置信区间为(1.004~1.096),P=0.019],路径效应占总效应12.1%;知觉压力→挑战评价→屈服应对→MACE[OR=1.026,95%置信区间为(1.003~1.042),P<0.050],路径效应占总效应4%。结论知觉压力可直接或通过中介变量间接作用于MACE,挑战评价、威胁评价及屈服应对为PCI患者知觉压力与MACE的中介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知觉压力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