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64例行PCI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实施双心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护理在PCI治疗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 双心护理 心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动脉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采用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对其术后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将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采用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并以此评判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以此评判两组患者护理安全性,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动脉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采用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能提高术后满意率,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有效护理方案。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桡动脉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 保护动机理论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 50例,按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 n=25)与对照组( n=2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焦虑( SAS)评分、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 S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4.00%)低于对照组( 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不良情绪,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

  • 标签: 经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支架植入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方法研究时段为2015年5月-2018年5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介入后并发症患者,共选择7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分组,具体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制定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全部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究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72例患者中血管并发症30例(41.67%)、尿潴留21例(29.17%)、迷走神经反射17例(23.61%)、造影剂相关肾病(5.55%);护理1周后,观察组患者排尿困难评分、睡眠质量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具体以血管并发症、尿潴留等为主,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明确诱发因素,并予以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血管并发症 尿潴留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构建基于双心医学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康复模式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由多学科协作双心管理团队,以双心医学为基础构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康复模式。便利选取2017年1月—12月入院且首次行经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6月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7月—12的44例患者为试验组。试验组采用以双心医学为基础构建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康复模式,内容包括:认知重建、放松训练、药物干预、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1次集体健康教育并给予院外电话随访指导,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及心功能康复状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N端前脑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干预前降低(P<0.05);干预后试验组N端前脑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双心医学构建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康复模式,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心功能康复状况。

  • 标签: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康复护理 焦虑 抑郁 每搏输出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采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进行整理,患者入院时间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77.78%,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支架内血栓、心肌梗死、呼吸障碍、心肌缺血等并发症上,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采用替格瑞洛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价值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采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 100例急性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进行整理,患者入院时间在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78%,对照组为 77.78%,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在支架内血栓、心肌梗死、呼吸障碍 、心肌缺血等并发症上,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针对急性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采用替格瑞洛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价值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受治护理的80例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日常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应用全面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指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全面干预措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保证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

  • 标签: 经皮桡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  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外膜改变在再狭窄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血管外膜改变在血管重构和再狭窄过程中的作用,再狭窄过程可能是细胞增生所致内膜增生和血管几何改变所致血管重构的总和[6]

  • 标签: 介入再 再狭窄 冠状动脉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方法选取80例于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施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和改善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动脉闭塞直接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选择冠状动脉的闭塞造影技术是有效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标准,采用创伤性造影剂检查初期不被人们认可,但随着 32排、 16排、螺旋 CT等技术的应用,以有效的影像技术逐步提升处理技术效果和发展水平,提升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检查有效性,这符合检查的准确、方便和快捷效果,是用于 DSA检查的主要常规筛选测定方式。

  • 标签: 造影 冠状动脉闭塞 护理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动脉闭塞直接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选择冠状动脉的闭塞造影技术是有效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标准,采用创伤性造影剂检查初期不被人们认可,但随着32排、16排、螺旋CT等技术的应用,以有效的影像技术逐步提升处理技术效果和发展水平,提升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检查有效性,这符合检查的准确、方便和快捷效果,是用于DSA检查的主要常规筛选测定方式。

  • 标签: 造影 冠状动脉闭塞 护理
  • 简介:方法对行心脏瓣膜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总结分析,10例瓣膜病患者手术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有病变,其中10例瓣膜病手术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有冠状动脉病变

  • 标签: 例报告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脏瓣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管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8年 1~ 6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 PCI术治疗的 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实施延续性护理管理前、管理后 6个月和 12个月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PCI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由实施延续性护理管理前的 98.65±22.33分提升到管理后的 132.81±15.71分,患者在不良嗜好、症状管理、疾病知识及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健康行为得分由管理前的 99.57±17.31分提升到管理后的 147.04±17.26分,患者的 健康行为由“一般”转为“良好”;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204, P< 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管理可提高 PCI术后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健康行为,从而提高患者的带病生存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延续护理 自我管理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管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8年 1~ 6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 PCI术治疗的 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实施延续性护理管理前、管理后 6个月和 12个月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PCI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由实施延续性护理管理前的 98.65±22.33分提升到管理后的 132.81±15.71分,患者在不良嗜好、症状管理、疾病知识及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健康行为得分由管理前的 99.57±17.31分提升到管理后的 147.04±17.26分,患者的 健康行为由“一般”转为“良好”;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204, P< 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管理可提高 PCI术后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健康行为,从而提高患者的带病生存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延续护理 自我管理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 方法: 以本院 2018 年 1 月 10 日 -12 月 10 日下肢动脉硬化 闭塞症介入治疗 40 例 患者 为研究对象,总结患者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 结果: 手术前,患者踝肱指数( 0.31±0.24 ), 完成 手术 治疗 后 ,其 踝肱指数( 0.96±0.31 ),表明患者完成手术后踝肱指数明显高于手术前,组间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取介入治疗 时,向 患者进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手术治疗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向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的方法。可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阻塞病变的位置、程度和范围,是检查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也可以为冠心病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但由于该项技术是一项有创操作,对病人的心理、生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做好对病人的护理,对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病可能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尤为重要。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切口,对照组(n=34例)与观察组(n=34例),对照组于术后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于术后应用集术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路移植术后给予经络拍背、呼吸功能训练及集术化护理护理干预与血糖监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及肺不张的情况。同时给予优质化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增加社会归属感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切口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集术化护理 低氧血症 经络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