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闭塞的护理体会。方法抽取80例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进行分析,平均分组,参考组开展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低桡动脉闭塞率,增强护理满意度,促进身体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介入治疗手术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护理干预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PCI术后桡动脉留鞘不同处置方法对桡动脉损伤情况观察探索PCI术后桡动脉留鞘的恰当处置办法。方法选取我院桡动脉冠脉介入行PCI的12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依据《心血管介入诊疗操作培训规范》进行恰当处置PCI术后桡动脉留鞘有利于明显减少桡动脉损伤。结论由于桡动脉的解剖特点及手术量的增加,桡动脉PCI术后留鞘对桡动脉损伤情况复杂,需进一步进行探索。

  • 标签: 经桡动脉PCI术 桡动脉留鞘 恰当处置 桡动脉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桡动脉冠脉介入是当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段,与传统的股动脉入路方法比较,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具体操作中,由于桡动脉的内径相对较小,极易发生桡动脉痉挛,桡动脉痉挛是引发手术操作时间延长、桡动脉闭塞、动脉内膜损伤、患肢疼痛、穿刺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主要从桡动脉痉挛的临床特征、发病原因、影响因素、治疗措施、预防措施等多方面展开研究。

  • 标签: 桡动脉冠脉介入 桡动脉痉挛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的出现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方法:本次实验抽取本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共计 210人,对所选患者实施桡动脉介入诊疗,统计和记录所选患者桡动脉痉挛出现情况,并研究导致桡动脉痉挛出现的原因。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所选 210例患者中出现桡动脉痉挛的患者共计 45人,桡动脉痉挛出现几率为 21.43%;患者年龄、生活习惯、性别、导管更换情况、桡动脉直径与导管外径或是患者身高的比值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桡动脉痉挛的出现。结论: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患者年龄、生活习惯、性别、导管更换情况等方面,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对相关因素给予足够的关注,并积极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应对。

  • 标签: 桡动脉 冠心病 桡动脉痉挛
  • 简介:有创动脉压监测是周围动脉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内压力的一种方法,可通过换能器测量血管内整个心动周期的压力变化,连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并将其数值和波形显示于监护仪荧光屏上。还可根据动脉波形变化来判断分析心肌的收缩功能。有创动脉压监测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影响。

  • 标签: 桡动脉 有创血压监测 置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护理过程中的监护要点。方法对12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在治疗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及监测措施。结果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128例,3例因桡动脉穿刺痉挛失败,2例桡动脉畸形狭窄穿刺失败。结论精心的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和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术 桡动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途径进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34例入住本院的患者,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结果126例桡动脉穿刺成功,成功率94.03%,10例发生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为8.13%。结论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患者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少,术后活动不受限,住院时间短,节约住院费用,适合推广应用。

  • 标签: 桡动脉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PCI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经桡动脉PCI280例、动脉PCI208例、动脉PCI180例。观察三组手术穿刺成功率、术后卧床时间及血肿的发生等。结果桡动脉组和肱动脉组术后卧床时间与股动脉组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桡动脉组和肱动脉组血肿的发生率较股动脉组减少(P<0.05);三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肱动脉行PCI安全、经济,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 标签: 桡动脉 肱动脉 股动脉 PCI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及术后桡动脉管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139例患者,按疾病类型分为5组,正常组(20例)、高血压组(26例)、血脂异常组(44例)、糖尿病组(22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合并组,27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8~72h行右侧桡动脉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记录右侧桡动脉近段、中段、远段的管径、血流速度。结果桡动脉近段、中段、远段的管径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术后远段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增快,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糖尿病组、合并组术前远段管径较正常组和高血压组小,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48~72h内桡动脉远段穿刺点处管腔轻度狭窄。结论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因血管较细,更易出现远段穿刺部位轻度狭窄。

  • 标签: 桡动脉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流动力学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4例桡动脉冠心痛介入诊疗的优势,将更广泛的运用于临床。方法通过做好术前患者的评估与准备、心理干预;术中默契配合医生,保障桡动脉穿刺、置管、手术及拔管等各项操作顺利进行;术后24小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伤口、手部及术肢,有效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结论只要规范化操作,桡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 标签: 桡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桡动脉急诊PCI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桡动脉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完善各种术前检查、化验。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健康教育防止并发症发生。结果30例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急性PCI患者实施全程护理,能够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桡动脉 急诊PCI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20例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的准备,术中的配合及术后的护理等,患者平衡过度,未发生护理并发症,认为科学的护理能促进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恢复。

  • 标签: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 桡动脉 脑血管病 护理
  • 简介:冠状介入治疗已成为当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穿刺途径常动脉穿刺,但由于术后并发症多,病人更容易接受桡动脉穿刺。其优点不需卧床24h,不易引起腹胀、腰疼、背痛、尿潴留,术中不过多暴露病人,尤其会阴部,明显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术后也不易发生迷走反射,便于观察,缩短了住院时间。同股动脉穿刺相比较,桡动脉穿刺,术后可迅速止血,减少了周围血管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经桡动脉穿刺 介入治疗 术后并发症 经股动脉穿刺 护理 周围血管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桡动脉行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178例左主干开口病变、分又病变、慢性闭塞病变、长度≥30mm的长病变、纡曲成角病变及严重钙化病变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桡动脉途径进行PCI。结果桡动脉PCI完成率97.2%。因导引导管支撑力不够,采用双导丝技术18例,采用子母导管技术5例,微导管技术6例,锚技术3例。左主干开口病变8处即刻全部成功。左主干分又病变双支架置入17例,单支架置入9例。其他分又病变67处,单支架置入47处,双支架置入20处。双支架置入后对吻球囊扩张成功率100%。34处慢性闭塞病变PCI成功27处。长度≥30mm的长病变91处、纡曲成角病变23处、严重钙化病变27处全部PCI成功。术中支架内血栓2例,住院期间亚急性血栓形成2例。死亡1例。穿刺处并发症:桡动脉闭塞8例,前臂肿胀4例,无血肿及神经损伤。结论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PCI有较高的成功率。

  • 标签: 桡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 简介:摘要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具有创伤小、止血方便、恢复快、血管并发症少等优点1。

  • 标签: 经桡动脉穿刺 冠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