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及药学分析。方法  择选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录300张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处方作为实验样本,并分析对比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物用法及用量等。结果  通过研究可知,本院中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为21.95%,与第一代及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相比较,明显更高(P<0.05);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等三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成人用量及儿童用量均有所不同;300张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处方单中使用头孢他啶100张,其中不合格处方有2张,使用头孢噻肟100张,其中不合格处方有2张,使用头孢哌酮100张,其中不合格处方有3张,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7.00%;300例患者在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之后,有1.33%的患者出现了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有3.67%的患者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有0.67%的患者出现了泌尿系统的反应,有2.67%患者出现了过敏类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结论 临床在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频率较高,并应注意儿童及成人的用法用量,同时,也需要注意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及不良反应情况,以便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

  • 标签: 用药合理性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药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用间歇蓝光照射与静脉滴注白蛋白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其中实验组有患儿35例,均行间歇蓝光照射与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参照组有患儿35例,均行连续性蓝光照射与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4.28%,明显高于参照组74.28%,实验组TBIL、FFA、y-GT、              AKP、CRP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间歇蓝光照射与静脉滴注白蛋白对患有病理性黄疸患儿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间歇蓝光照射 静脉滴注白蛋白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维生素D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方法:6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随机分为对照组(n=30,蓝光治疗)和研究组(n=30,蓝光治疗+低剂量维生素D)。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TBIL、25-(OH)D]。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且经过治疗后,研究组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维生素D+蓝光治疗,可提高患儿25-(OH)D水平,降低TBIL水平,增强治疗效果。

  • 标签: 低剂量 维生素D 蓝光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痰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5月-2022年05月我疾控中心合作医院530例肺部感染患者,均实施药敏试验、痰液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耐药性。结果 530例患者中共培养出16株革兰阳性菌,83株革兰阴性菌,合计9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耐药性较高的抗生素有克林霉素、四环素和红霉素,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较高的为三代头孢菌素。 结论 针对肺部感染患者,实施药敏试验和痰液细菌培养,有助于提升抗生素合理性

  • 标签: 肺部感染 痰液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采用羟考酮控释片单用或结合加巴喷丁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我院收治癌症患者60例开展研究。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单用羟考酮控释片,实验组结合应用加巴喷丁。分析对比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常规组,但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采用羟考酮控释片结合加巴喷丁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单用羟考酮控释片有着更加显著的疗效,更有利于控制疼痛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羟考酮控释片 加巴喷丁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开发一款基于照片建模技术的病理性瘢痕三维形态量化评估软件,并验证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9年4月—2022年1月收治5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理性瘢痕患者(共107处瘢痕),其中男27例、女32例,年龄33(26,44)岁。以照片建模技术为基础,自主研发具有患者基本信息采集及瘢痕拍照、三维重建、模型浏览、报告生成等功能的病理性瘢痕三维形态测量软件。采用软件和临床常规方法(游标卡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弹性体印模注水法测量)分别测量瘢痕的最长径、最大厚度及体积。统计建模成功瘢痕的数量、分布、患者数及使用软件和临床常规方法测量的瘢痕最长径、最大厚度、体积,统计建模失败瘢痕的数量、分布、类型及患者数。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及Bland-Altman法分别分析软件和临床常规方法测量瘢痕最长径、最大厚度、体积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分别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误差。结果对54例患者的102处瘢痕成功建模,瘢痕位于胸部43处、肩背部27处、四肢12处、面颈部9处、耳廓6处、腹部5处。使用软件和临床常规方法测量的瘢痕最长径、最大厚度、体积分别为3.61(2.13,5.19)、3.53(2.02,5.11)cm,0.45(0.28,0.70)、0.43(0.24,0.72)cm,1.17(0.43,3.57)、0.96(0.36,3.26)mL。5例患者5处增生性瘢痕或耳廓瘢痕疙瘩建模失败。使用软件和临床常规方法测量的瘢痕最长径、最大厚度、体积均呈显著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985、0.917、0.998,P<0.05)。使用软件和临床常规方法测量的瘢痕最长径、最大厚度、体积ICC分别为0.993、0.958、0.999(95%置信区间分别为0.989~0.995、0.938~0.971、0.998~0.999)。软件和临床常规方法测量的瘢痕最长径、最大厚度、体积一致性较好。Bland-Altman法分析显示,分别有3.92%(4/102)、7.84%(8/102)、8.82%(9/102)的瘢痕最长径、最大厚度、体积在95%一致性界限以外;在95%一致性界限以内,2.04%(2/98)的瘢痕最长径误差在0.5 cm以上,1.06%(1/94)的瘢痕最大厚度误差在0.2 cm以上,2.15%(2/93)的瘢痕体积误差在0.5 mL以上。软件与临床常规方法测量的瘢痕最长径、最大厚度、体积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21 cm、0.10 cm、0.24 mL,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为5.75%、21.21%、24.80%。结论基于照片建模技术的病理性瘢痕三维形态量化评估软件可以实现对大部分瘢痕的三维建模和形态参数测量。该软件测量结果与临床常规方法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误差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能够作为病理性瘢痕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辅助方法。

  • 标签: 瘢痕 软件 三维形态 量化评估 照片建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病理性近视(PM)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诊断与活动性判断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PM患者40例40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OCTA和FFA检查。采用Kappa检验评估FFA和OCTA诊断PM-CNV的一致性;以FFA为金标准,计算OCTA判定PM-CNV活动性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 OCTA和FFA对PM-CNV的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79,一致性较好;OCTA判断PM-CNV活动性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85.7%。 结论 OCTA对PM-CNV诊断与FFA的一致性较好,能够较准确的判定PM-CNV活动性。

  • 标签: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