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2 个结果
  • 简介:日本的泥沙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由泥沙灾害危险区域的判别调查、泥沙灾害监测系统、泥沙灾害预警系统和防灾预案等4部分构成。其中,泥沙灾害危险区域的判别调查是基础,泥沙灾害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是核心,防灾预案是关键。在地域合作防灾体系中,由国家对地方政府进行技术指导和资金补助,地方政府对基层政府进行技术指导和资金补助,地方政府指导防灾活动,基层政府向居民提供防灾信息,实施防灾训练等。日本在泥沙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在建设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工作中借鉴。

  • 标签: 日本 泥沙灾害 监测 预警系统
  • 简介:随着InSAR技术的深入发展,其内在的局限性,如时空去相干、大气相位延迟等缺陷逐渐显现。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学者们相继提出了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PS—InSAR)、小基线集差分干涉测量(SBAS)、相干目标(CT)等时序InSAR新技术。、地表沉降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地表标高缓慢降低的地质灾害,是永久性不可补偿的环境和资源损失,其破坏性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发生缓慢,难以明显察觉;二是一旦发生沉降,即使消除了发生沉降的因素,沉降地面也不可能完全复原。由此可见,加强城市地表沉降监测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SBAS技术 InSAR监测 水准监测 创新地表沉降 监测技术 探讨
  • 简介:切沟侵蚀作为一种常见的土壤侵蚀现象,不仅破坏土地资源,也是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由于切沟侵蚀机制复杂,研究手段欠缺,切沟侵蚀研究进展缓慢。切沟侵蚀监测技术是研究切沟不同发育阶段侵蚀速率和构建切沟预报模型的基础。近年来,高精度GPS、三维激光地形测量以及RS和GIS等切沟侵蚀监测技术取得了新进展,尤其是高分辨率遥感的应用为较大时空尺度的切沟侵蚀监测提供了可能性。世界范围的切沟侵蚀监测成果表明不同地区切沟侵蚀速率主要为0.16~15m/a。切沟侵蚀预报技术进展缓慢,现阶段还没有广泛应用的切沟侵蚀预报模型。利用高分辨率航空和卫星影像及三维激光测量等新技术,开展较大尺度的切沟侵蚀监测是近期的研究热点和主要发展趋势,而从长远来看,发展切沟发育和侵蚀的经验和机制模型、进行不同时间尺度的切沟侵蚀预报是切沟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切沟 GPS 三维激光测量 监测技术 侵蚀速率 预报模型
  • 简介:风险监测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风险受诸多因素影响,风险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应采用横向和纵向分层模式,设置反映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的指标组。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可有效地监测林业生态工程项目风险。构建基于GIS技术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风险预警模型可为风险监测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林业生态工程 风险监测 风险预警模型
  • 简介:猪口蹄疫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一种重要病毒性传染病,其防控不容小视。为掌握湖北武汉江夏区规模猪场生猪口蹄疫疫苗的免疫状况,本研究利用正向间接血凝(IHA)方法对江夏地区55个规模猪场生猪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监测,55个规模猪场免疫合格率在91.67%~95.45%之间,整体免疫合格率达93.10%。表明江夏地区生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较好。

  • 标签: 口蹄疫疫苗 规模猪场 免疫效果 监测
  • 简介:通过设计免疫监测程序,对辽宁省凌源市某猪场成年母猪和断奶仔猪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建议猪场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猪群的免疫状况监测,并结合免疫学的一般规律,科学地制定免疫程序,是防控猪瘟发生的有效途径。

  • 标签: 猪瘟 免疫效果 监测
  • 简介:经过2014年8月中旬牧草生长高峰期测定,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天然草原植被平均高度为21.2厘米,平均盖度为26.8%,每平方米植物种数6—12种,平均每公顷产风干草697.05公斤。通过2010-2014年5年间对比,草群高度、盖度、产量都有显著增加。经过测算,2014年全旗冷季最高饲养量47.21万只绵羊单位;暖季最高饲养量78.59万绵羊单位。

  • 标签: 监测 牧草 载畜量
  • 简介:农药毒性不仅降低水环境质量、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更有甚者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目前对农药毒性效应的监测方法主要有理化检测法和生物监测法两种,其中生物监测因其快捷、简便等优点,已成为现今研究的热点。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的研究,对水生生物监测农药毒性效应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展望。

  • 标签: 农药 水生生物 毒性效应 生物监测
  • 简介:通过在青海湖的蛋岛、鸬鹚岛、海心山、三块石、布哈河口等鸟类栖息地的鸟类种群数量监测,甘子河乡、沙岛东、克土、小泊湖、湖东种羊场、倒淌河镇元者、青海湖农场、哈尔盖乡、快尔玛乡、生格乡等地进行普氏原羚种群数量监测。目前,普氏原羚种群数量为702—845只。11月份种群数量比8月份增加22只,仅增长4.21个百分点;5个鸟类栖息地以普通鸬鹚、渔鸥、斑头雁和棕头鸥为主,是青海湖区鸟类的主体,鸟类种群数量为93004只,以上四种鸟类种群数量占监测总量的86.97%,其他鸟类数量仅占13.03%。

  • 标签: 青海湖 普氏原羚 鸟类 监测
  • 简介:动物疫病监测作为法定内容提出的时间较短,其内涵也无明确界定,我们根据重庆实际将其分为主动的免疫抗体监测、病原监测和被动的疾病诊断,本文规范了动物疫病病原监测的技术内容,供动物病样采集和病原检测人员开展工作时使用。

  • 标签: 动物 疫病 病原 监测 技术规范
  • 简介:近年来,邕江(南宁段)水域受污染情况有加剧趋势,每年都有因污染造成的死鱼事故发生,不仅危及人畜水安全,损害了生产者的利益,也对邕江渔业资源造成严重破坏。本研究对邕江(南宁段)水域水质理化因子组成及变动情况作了综合研究,分析水域受污染对渔业资源造成的影响,并提出整治对策及措施,为实现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及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邕江 渔业环境 水化学 环境监测 水质监测
  • 简介: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改善生态与人居环境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遥感技术因其具有多时相和快速获取的特点,已逐渐成为城市绿地变化监测的主要手段。文章以城市遥感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详细阐述了面向像斑的变化监测技术及相关的特征分类理论,并以重庆市为例,研究了变化监测技术在城市绿地监测中的应用,并分析了两年间城市绿地系统的分布状态及其变化趋势,为相关部门正确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城市绿地 遥感 变化监测 像斑
  • 简介:前言本标准的制定为及时、准确、规范地反映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变化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科学、全面地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成效,并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退耕还林工程 评价 监测 效益 生态环境变化 社会发展
  • 简介:为全面反映天然草原牧草返青和长势情况,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监督管理局会同草原勘察规划院组织盟市、旗县草原监督管理机构,布设465个监测样地,1359个监测样方,于4月26日-5月22日进行了实地监测,结果如下:总体情况看,今年内蒙古东部地区进入5月以来出现气温骤降现象,且降雨量偏少,牧草返青时间较常年普遍推迟3-15天,中东部地区包括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牧草返青期与上年基本持平,个别地区有所提前,西部地区今春气温高,有效降雨较多,牧草长势较好,返青期提前3-15天。

  • 标签: 内蒙古东部地区 有效降雨 返青期 实地监测 长势情况 草群
  • 简介:动物的疫病的监测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的重要内容,是动物疫病学预防和控制的中心工作,而动物疫病的监测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动物的疫病。所以,为了防止动物的出现严重的疫病,而没有及时控制,疫病蔓延对其它动物造成影响甚至影响整个养殖场的动物,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有关部门要贯彻落实动物的疫病监测工作,充分发挥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对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的作用。

  • 标签: 动物疫病预防 动物疫病监测 控制 监测工作 中心工作 生命财产
  • 简介:简介了采用“小班更新法”进行县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方法、优越性及注意事项。

  • 标签: 森林资源 小班更新法 监测
  • 简介:阐述了松材线虫病以地面人工监测和诱捕器监测为主、以航空遥感技术监测为辅的监测手段;采取清理病死树、病木熏蒸、化学药剂喷淋等方法处理已染病的树木,对待传媒天牛主要依靠诱捕器诱杀、喷药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

  • 标签: 松材线虫 危害 监测手段 防治技术
  • 简介:本项目公开了一种无线智能碳汇监测系统,它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数个温湿度传感器的信号线均与信号检测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电源供电,保证系统不会断电,能及时发现故障,能及时维修,且能保证传感器正常工作.

  • 标签: 无线 智能 碳汇监测
  • 简介:“三鹿奶粉”事件后,乳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分工,农业部从2009年开始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截至2011年底已经累计开展了41233批次的监测。黑龙江省兽药饲料监察所是黑龙江省法定的兽药、饲料、畜禽产品和生鲜乳质量检测机构,

  • 标签: 监测工作 工作流程 鲜乳 质量检测机构 乳品质量 黑龙江省
  • 简介:近几年来,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艰苦努力下,福建省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有了新的进展,获得了大量的森林资源数据,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了森林资源现状和动态,为调整林业方针政策,编制林业发展规划,检验森林经营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加快改革开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推进的新时期,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如何进一步打好基础、完善体系、提高水平,更好地为林业生产建设服务是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文章回顾、总结近几年来福建省森林资源监测所取得的成效和产生的作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工作的思路和采取的对策。

  • 标签: 森林资源监测 监测体系 监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