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远看绿树葱茏,近看怪石嶙岣,昔日一到夏季温度高50摄氏度的火焰山,今日成为乘凉避暑的花果山。5月18日,隆回县林业局对该县今年453公顷石山造林进行检查验收。据统计,该县共完成石漠综合治理17333公顷,栽植柏木9000万株,让一座座石山沉入林海,构成一幅绵延100公里的石山无处不绿,岩岭无处不青的美最。土地石漠又称为“土地癌症”,一到夏季,这些地带温度高达50摄氏度以上,地瘦草枯,一片荒凉,绝大多数没有人去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岩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

  • 标签: 石漠化治理 花果山 火焰山 隆回县 土地石漠化 石山造林
  • 简介:石漠是喀斯特石山地区土地退化的最终结果,贵州省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本文利用遥感影像,在3S平台上获取了研究区喀斯特石漠图,分析了贵州省“十一五”期间石漠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项目区石漠总面积31301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5.33%。空间分布上,石漠严重的土地主要集中在西、南部,而东、北部地区面积相对较小,呈零星分布。通过实施石漠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区石漠扩张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石漠面积减少,强度有朝着轻度石漠转移的趋势,石漠等级程度降低与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有一定的相关性,标志着石漠不断恶化的状况得到了改善。

  • 标签: 石漠化 治理成效 贵州
  • 简介:福建长汀水蚀荒漠山地,釆用栽植类芦、斑茅的办法,能快速覆盖地面,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芒萁的快速繁衍,并最终形成以马尾松+芒萁为主要建群种的植被群落。

  • 标签: 水土流失区 栽植类芦 植被演替
  • 简介:在政策上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以规划引领城乡生态建设。实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基本建立起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机制,构筑起现代农业生态系统等,是苏州在城乡一体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经验。但苏州城乡一体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也存在许多不足,如自然村落的大量撤并、城镇发展规模与速度、城镇现代的快速推进以及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给苏州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加强与改进城乡一体进程中苏州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苏州在多个方面作出努力。

  • 标签: 苏州 城乡一体化 生态文明
  • 简介:<正>2014年1月13日,第二届全国花卉标准技术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5项花卉标准通过专家组审查。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于欣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孙扎根、全国花卉标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彭镇华教授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国家林业局 彭镇华 标准化管理 于欣 副局长 标准化工作
  • 简介:<正>沼泽小叶桦为桦木属小乔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生长于潮湿盐碱地及盐沼泽区域。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通过几年对沼泽小叶桦引种及适用性试验研究初步表明,沼泽小叶桦极耐盐耐湿,在上海沿海有较强的适应性。

  • 标签: 繁殖技术研究 园林科学 桦木属 耐湿 二级重点保护 试验研究
  • 简介:从建构主义视角分析蓬莱19-3溢油事件,并不是否认它是“有问题的”的客观事实,而是要揭示它是如何“问题”的,即如何由“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溢油事件发生后,一直存在着多种社会力量的角逐。从它“浮出水面”到“问题”的过程中,政府、科学家、大众传媒、社会公众和渔民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这一客观事实进行建构。蓬莱19-3溢油事件“问题”过程研究表明:它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是社会界定和话语分析的结果;同时,社会结构的变化对蓬莱19-3溢油事件的“问题”产生着深刻影响。溢油事件中的社会建构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对于政府部门处置类似环境突发事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标签: 海洋溢油 问题化 建构主义 环境突发事件 社会结构
  • 简介:水稻机插秧技术在淮安市经过多年推广,目前已进入巩固示范创建成果的新阶段。回顾水稻种植保姆式托管服务在淮安的发展历程,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此类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发展规范和建议。

  • 标签: 水稻生产 保姆式托管 发展建议
  • 简介:在"聚居背景—聚居活动—聚居建设"的景观"三元论"的哲学基础上,风景园林这一综合学科应对黄土高原的人居环境改善产生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黄土高原东部半干旱区环县的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从人居角度分析影响集水造绿的各类因素,从降水、坡度、坡向、河流、泉眼等自然因素以及城镇、道路、水库等人工因素的角度评价集水造绿的适宜性;以GIS技术进行数据整理与量化分级,通过综合考量确定集水造绿的优势地带等级,即适宜度分析;识别集水造绿的"节点"与"路径";规划水绿双赢的空间网络。研究证明,在引入适当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基底—节点—路径"方式构建的集水造绿优势空间网络能够适应人居环境集水造绿的需求。

  • 标签: 集水造绿 气候变化 生态修复 景观三元论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 简介:文章总结了地理标志农产品三穗鸭产业演进路径,分析了三穗鸭产业发展优势及瓶颈,提出了三穗鸭产业发展对策,对探索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标签: 三穗鸭 地理标志农产品 农业产业化 演进路径 发展对策
  • 简介:为了明确苹果三倍体杂种后代中基因组DNA甲基水平及模式的变化特征,本文以‘金冠’ב四倍体嘎拉’苹果的6l份三倍体后代为试验材料,采用MSAP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1份三倍体杂种后代的总甲基率在10.74%~28.86%之间,全甲基率在7.87%~24.22%之间,半甲基率在2.10%~11.84%之间。与母本相比,总甲基和全甲基呈上升趋势,半甲基呈下降趋势;与父本相比,均呈下降趋势。(2)在苹果三倍体杂种的基因组加倍和重组过程中,发生了大量过或超甲基和去甲基变异,少量发生了次甲基现象,极少部分的甲基状态介于双亲之间。(3)共获得4条DNA甲基差异片段,有3条能够在苹果基因组中检测到,且同源性较高,分别位于第1条和第12条染色体的叠连群上,但是具体功能没有描述。研究结果表明,苹果三倍体杂种后代的DNA甲基水平与倍性相关性不大,在其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过或超甲基变异,为苹果三倍体育种中表观遗传变异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苹果 三倍体杂种 DNA甲基化
  • 简介:试验通过对北疆地区4个规模商品代白羽肉鸡饲养场的H9亚型禽流感抗体进行监测,以期为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提供试验依据。随机收集4个规模白羽肉鸡养殖场7、14、21、28及42日龄的鸡群血样,每个养殖场每个日龄鸡群采样30份,共600份血样,共分离获得453份血清,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对其H9亚型禽流感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发现:H9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在白羽肉鸡7日龄时离散度较低、趋于集中;11日龄免疫H9亚型禽流感疫苗后,14日龄时H9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低且离散度较高,21日龄时抗体效价更低且离散度更高,但28日龄时抗体效价较高,42日龄时抗体水平很高且离散度很低。表明现有的免疫程序完全可以保护鸡群免受H9亚型禽流感侵袭。

  • 标签: H9亚型禽流感 血凝抑制试验 白羽肉鸡 规模化养殖场 抗体监测 北疆地区
  • 简介:素有“花生王国”之称的河南省正阳县,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花生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花生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50万亩(1亩为0.067hm^2,下同)左右,年产量30多万t,实现转化增值18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0%,农民花生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0%,成为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 标签: 花生果 正阳县 河南省 产业化 人均纯收入 花生产业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实验性肝纤维模型,观察参龟保肝升白蛋白丸对血液生化学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及参龟保肝升白蛋白丸0.5、1.0和2.0g/kg组.皮下注射CCL4花生油溶液10周建立大鼠实验性肝纤维模型,参龟保肝升白蛋白丸治疗4周后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胆碱醇酶(CHE)活力及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蛋白(TP)含量,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活性和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参龟保肝升白蛋白丸能明显升高大鼠血清ALB含量及A/G比值,降低血清AST、ALT、CHE活力及GLO含量,减少肝组织Hyp、MDA含量,升高SOD及GSH-ST活性.结论参龟保肝升白蛋白丸可改善肝功能,纠正肝纤维引起的白蛋白低下,减轻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

  • 标签: 参龟保肝升白蛋白丸 肝纤维化 血液生化学 大鼠
  • 简介:文章以黄土高原东部半干旱区环县的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在景观集水造绿空间网络构建的基础上,基于水绿双赢理论,提出了以GIS空间分析技术为支撑的不同汇水区之间的平衡援助策略;指出根据区域内可收集雨水资源量,应优先保证该区域内优势节点和路径中集水造绿的生态需水,提出了测定区域内水绿平衡人为干预度临界点的方法;划分了大、中、小尺度汇水区,指出应根据各汇水区在人为干预度临界点的盈余和亏缺情况进行水绿调配规划;提出了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进程,预测了集水造绿区域的变化趋势.研究证明,以28.35%的人为干预度收集雨水,可以优先保证集水造绿优势“节点+路径”区的植物生长;将盈余区域的雨水收集调配至亏缺的汇水区,优先满足区域内节点、路径的生长,可以实现平衡援助;随着循序渐进的平衡增长,景观集水造绿的空间网络可逐渐实现,以此作为人居环境改善的核心区域.

  • 标签: 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 水绿双赢 景观化集水造绿 水绿调配与平衡援助 人为干预度
  • 简介:众所周知,主食是供应人们一日三餐消费、满足人体基本能量和营养摄入需求的主要食品,是保证国民身体健康的基本食物。近年来,我国主食加工业发展较快,对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消费需求、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保障食物质量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等方面显现出越来越突出的效果。为此,本刊记者就如何发展我国主食工业等相关问题,采访了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宗锦耀局长。

  • 标签: 农产品加工业 主食工业化 农业部 中国特色 局长 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