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澳大利亚悉尼附近广泛分布着三叠纪陆相冲洪积砂岩层。该砂岩颜色以黄色为主,此外还有红色和褐色等。在南郊的皇家国家公园内,有一处岩层水平的白色砂岩被当地人称为婚礼蛋糕石(WeddingCakeRock)。白色蛋糕石耸立在海边悬崖,与周围不同程度褐黄色砂岩层形成鲜明对比。野外观察和室内磁性矿物研究认为,白色的蛋糕石是普通黄色砂岩历经了频繁的干湿交替,使得铁质不断流失而形成的。该蛋糕石地形平坦略显低洼,雨季能够局部汇水。在此环境中,岩层长期经历了雨季的湿润和旱季水分不足的交替过程,导致铁质不断被溶解流失。当旱季水分不足时,铁矿物为针铁矿和赤铁矿,是不溶于水的三价铁。而当雨季水分充足时,岩层充水,空气被隔绝,处于还原环境,铁质在此条件下可以变成可溶的氢氧化物被溶解并能够随流水迁移。如此长期干湿交替的过程就使得岩层中的铁质不断被溶解流失,最后形成局部白色层。这种过程可能是导致岩层次生白化和退色的重要原因。此外,悉尼的砂岩普遍发育有高角度的交错层,而且常见倾斜的交错层是由褐黄色/褐红色纹理交互而成(或者由不同深浅的褐红/褐黄色纹理交互而成),表明褐黄色与褐红色是与层理,交错层层理近于同期形成的,是砂岩的原生颜色。磁性矿物研究表明,褐黄色为针铁矿所致,褐红色为赤铁矿所致,2种矿物分别为三价铁的氢氧化物和氧化物,指示着原生氧化环境,因此可能暗示着悉尼广泛分布的褐黄色/褐红色砂岩是其长期处于空气中干旱氧化环境而不是水下还原环境的陆相冲洪积物。

  • 标签: 悉尼砂岩 砂岩白色化 婚礼蛋糕石 白色成因 环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贵州乌姜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乌姜(ZingiberlinyunenseD.Fang.)进行挥发油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挥发油中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并鉴别出32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2.629%。其中含量相对较大的成分有picurzerenone(表莪术呋喃酮)19.687%、β-Pinene(β-蒎烯)7.322%、1,8-Cineole(1,8-桉叶素)12.203%、L-Camphor(左旋樟脑)10.438%、Germacrone(吉马酮)10.916%。结论本文首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乌姜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

  • 标签: 乌姜 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本案使用PowerPlex~Fusion6C复合扩增系统对案件中嫌疑人接触手提包可疑部位擦拭物DNA同步检测常染色体及Y染色体STR。由于PowerPlex~Fusion6C复合扩增系统新增的DYS391、DYS570和DYS576等3个Y-STR基因座能够灵敏地指示男性成分的存在,虽然该系统Y-STR基因座数量有限,但Y-STR基因座扩增不受女性成分影响,对男性成分比例很少或含量很低的混合检材可有效分型,从而为此类疑难案件的定性及侦破提供明确的指导方向。日常工作中对于一些特殊案件中提取的可能为男女混合且男性成分极微量的检材样本,采用同步检测常染色体及Y染色体STR复合扩增系统有独到的实用价值。

  • 标签: 法医物证学 混合检材 微量检材 STR分型
  • 简介:为了鉴定芥末油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提取了市售4种芥末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所得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与鉴定。采用质谱、保留指数和标准品进行定性,共鉴定出1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最多,为6种;4种芥末油中共有的成分是二硫化碳、烯丙基氯、异硫氰酸环丙酯、异硫氰酸甲酯、异硫氰酸烯丙酯和硫氰酸烯丙酯。采用邻二氯苯为内标对4种芥末油进行了定量,其中含量较高的有异硫氰酸烯丙酯(7487.01-22025.36μg/g样品)、硫氰酸烯丙酯(1074.69-4013.81μg/g样品)、异硫氰酸环丙酯(21.24-49.74μg/g样品)、硫氰酸甲酯(5.80-19.77μg/g样品)等。在鉴定出的成分中,由异硫氰酸烯丙酯转化或降解的产物有硫氰酸烯丙酯、异氰酸烯丙酯、二硫化碳和二烯丙基硫醚。

  • 标签: 芥末油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感冒药中药物成分的主要药理特性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6年5月开具的450张(450例患者)治疗感冒的药物处方,并回顾性分析感冒药的用药状况和药理特性。结果450张处方中感冒药使用不合格率、不对症处方率、药物成分重复率分别是12.44%、1.78%、9.78%,其中不合格处方率的比例最高;常用感冒药主要分为中枢兴奋、抗组胺、解热镇痛、收缩血管、镇咳祛痰、抗病毒药物6类。结论临床治疗感冒的药物成分比较复杂,而重点分析感冒药的临床用药状况和药理特性,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改善临床疗效。

  • 标签: 感冒药物 处方 药理特点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风咳合剂主要成分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处方中麻黄,百部,甘草进行定性鉴别,并对影响色谱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样品处理方法、展开剂等)进行优化。结果与结论建立了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的鉴别方法。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风咳合剂的定性鉴别。

  • 标签: 麻黄 百部 甘草 薄层鉴别
  • 简介:本文对中韩翻译中主语成分换译与语序变换进行了总结研究。通过大量实例将主语成分的换译分为“主语译为宾语”、“主语冠形语译为谓语”两种类型;语序变换主要整理了主语的省略与添加、“一方面,另一方面”的语序翻译及与“”有关的语序两方面。

  • 标签: 中韩翻译 主语成分 换译 语序变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将PLA纤维完全溶解于NaOH溶液中,对溶液的紫外光谱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PLA纤维溶液的紫外特征吸收波长是233nm,纤维浓度越大,溶液的吸光度值越高;测试温度越高,吸光度越大;PLA纤维溶液的紫外吸光度随纤维溶解温度的升高及NaOH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 标签: PLA纤维 紫外光谱 吸光度 溶液
  • 简介:患者女,33岁,已婚。主因体检发现左侧附件包块半年,于2015年3月22日收住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7d,量中,无痛经,末次月经2015年3月10日。2014年10月发现左侧附件包块约5.5cm×5cm,无不适,未曾治疗。2015年2月因意外妊娠,在外院彩超提示:左侧盆腔囊实性包块7.9cm×4.9cm。2015年2月4日因早孕行人工流产术,人工流产术后43d再次彩超提示:左侧盆腔低至无回声光团大小8.2cm×5.8cm。2015年3月22日要求手术治疗入院。

  • 标签: 纤维瘤病 附件包块 回声光团 平素月经规律 流产术 末次月经
  • 简介:设计粘胶散纤维的连续化染色工艺,并以活性黑BFS150%对散纤维染色为例,进行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散纤维染色工艺设计结构合理,能实现连续生产,且具有染色过程短、能耗低、人力需求量低、加工成本低等节能减排优势,用这种工艺染出的粘胶散纤维纺纱织造出的织物牢度性能达到要求.

  • 标签: 粘胶 散纤维 连续化染色
  • 简介:我厂化学锅炉补给水处理采用吉林市天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GXT型高效纤维过滤器,该过滤器为无囊式上活动板浮动纤维水力调节密度过滤器.投产8年多,运行工况逐渐变差,出力和出水浊度均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决定在高效纤维过滤器纤维束上部固定端增加可改变纤维密度的调节装置,然后统一整体更换纤维束,经改进后的高效纤维过滤器,解决了纤维过滤器纤维束容易缠绕的问题,运行中纤维滤料压实和反洗中纤维蓬松易清洗,提高了出力和出水水质,运行成本低,检修维护简单,通过运行跟踪,其出力、水质均达到或超过原厂水平.

  • 标签: 高效纤维过滤器 无囊 上活动板 改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UF-5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尿液有形成分的临床检测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送检的486份新鲜清洁中段晨尿标本,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显微镜镜检与UF-5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对所有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UF-5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以及管型阳性率显著高于显微镜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F-5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显微镜镜检,但是UF-5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的假阳性率较高,因此需要结合显微镜镜检,以此提升临床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 标签: 尿液有形成分 显微镜镜检 UF-5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
  • 简介:目的:对不同种质黄芩中3种黄酮类成分和总黄酮进行测定和综合评价,为遴选黄酮类成分含量高的黄芩种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种质黄芩根中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采用UV-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模式识别法验证并综合评价不同种质黄芩的化学质量。结果:黄芩苷、汉黄芩素及总黄酮含量在不同种质间差异显著,其中13号黄芩种质黄芩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1号、7号黄芩种质黄芩苷、黄芩素与总黄酮含量均较高。主成分分析和灰色模式识别法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次试验中1号、7号、13号为优良种质,可以作为黄芩新品种选育对象。结论:采用改进后的HPLC法可较好地测定黄芩3种黄酮类成分,不同种质黄芩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模式识别法均遴选出了目标种质,该方法适用于不同种质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

  • 标签: 黄芩 黄酮类成分 主成分分析 灰色模式识别法
  • 简介:目的三种方法(超临界CO_2萃取,6~#溶剂油索氏提取,水蒸气蒸馏)提取冷冻人参脂溶性成分并测定其含量。方法分别用超临界CO_2萃取、6~#溶剂油索氏提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人参脂溶性成分。提取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进行鉴定分析。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超临界CO_2萃取法获得44个化合物,6~#溶剂油提取法获得75个化合物,水蒸气蒸馏法获得42个化合物。经知网、万方数据库查询,未见报道的化合物共有79种。结论三种方法均能获得部分人参脂溶性成分,但化合物种类不尽相同,提取物的深入研究正在进行中。

  • 标签: 人参 不同方法提取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成分输血在治疗慢性贫血患者时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究其临床上的治疗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贫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人,选择一组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输血治疗,另外一组作为观察组,进行成分输血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0%,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分性输血在治疗慢性贫血患者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相对于传统法的常规治疗方法有着更高的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贫血 成分输血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保护心肌缺血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肌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对于保护心肌缺血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 心肌缺血 有效成分 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鉴定华佗再造丸中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化合物。方法:采用PC12细胞和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氧化损伤和缺糖缺氧再灌注(OGR)损伤模型测定,从中得到的72种单体成分中具有细胞保护活性和促神经细胞增殖活性的化合物。结果:可提高氧化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化合物有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可提高OGR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单体有异甘草素、3-咖啡酰奎尼酸和人参皂苷Rb1。可促进正常PC12细胞增殖的单体化合物有人参皂苷Rg2、胆酸钠等8种化合物。可提高氧化损伤的bEnd.3细胞存活率的单体有槲皮素、芍药苷等6种化合物。可提高OGR损伤的bEnd.3细胞存活率的单体有槲皮素、人参皂苷Rg1等6种化合物。结论:除槲皮素对不同细胞不同损伤模型细胞均有保护作用,为广谱细胞保护剂外,其余化合物均有一定的细胞选择性或模型选择性保护作用,对神经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的化合物未见有细胞保护作用。这些结果为华佗再造丸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了进一步的药理学依据。

  • 标签: 华佗再造丸 单体成分 PC12细胞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