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9Tcm-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肥厚性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均为阳性的16例临床确诊的肥厚型心肌病住院患者,住院期间均行心脏超声检查,并将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异常的心肌各壁放射性与心腔放射性的比值与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壁肥厚度作对比分析。结果16例99Tcm-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患者中,左室心肌放射性分布异常增高89节段中有76节段心脏超声示肥厚,符合率85.4%。其中全心肥厚6例,心尖部肥厚2例,前壁肥厚3例,前侧壁肥厚1例,侧壁肥厚2例,间隔肥厚2例,符合率100%。16例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而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者11例,符合率68.8%。其中心脏超声诊断肥厚型心肌病62节段中99Tcm-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示局部放射性分布增高48节段,占77.4%。结论99Tcm-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可全面观察左心室各壁放射性分布情况,当心肌放射性分布异常增高时,99Tcm-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可作为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辅助检查。

  • 标签: 99Tcm-MIBI 心肌灌注 断层显像 肥厚型心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药物介入法心肌灌注显像含服硝酸甘油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至2015年间符合条件的87例患者,令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在患者完全服下5分钟后通过静脉注射显像剂,并于1.5h后进行心肌灌注显像。结果通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吸收速度迅速,在2~3分钟后药物开始起效,并于5分钟后达到最大效应,而在药物开始起效时即2~3分钟后10例患者开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起效快,但不良反应发生速度也快,需要医护人员做好有关护理工作并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处理措施,提升治疗疗效。

  • 标签: 心肌灌注 硝酸甘油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衰减校正(CTAC)对智能(IQ)-SPECT/CT和低能高分辨率(LEHR)- SPECT/CT心肌血流灌注显像(MPI)图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MPI)的31例确诊或者可疑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49.4±12.01)岁。所有患者同日分别行IQ-SPECT/CT+CTAC及LEHR-SPECT/CT+ CTAC。视觉分析IQ-SPECT/CT CTAC前后图像及手动配位后图像、LEHR-SPECT/CT CTAC前后断层图像;同时比较左心室各个室壁(心尖、前壁、侧壁、间壁、下壁)IQ-SPECT/CT和LEHR-SPECT/CT CTAC前后与重新配位后的放射性摄取值(%)。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①视觉分析:IQ-SPECT/CT与LEHR-SPECT/CT CTAC前图像比较,具有很高的一致性(Kappa值=0.795,P<0.001)。IQ-SPECT/CT CTAC后心肌节段出现放射性分布明显稀疏的比例为77%(24/31),远高于LEHR-SPECT/CT CTAC后的23%(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2,P<0.001)。将MPI与CT图像手动重新配位后,IQ-SPECT/CT左心室心尖的放射性分布为16%(5/31),与LEHR-SPECT/CT的23%(7/3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3,P=0.748)。②放射性摄取值(%):IQ-SPECT/CT CTAC前后比较,左心室心尖[(65.71±25.69)%对(58.68±20.39)%]、前壁[(204.23±43.24)%对(184.66±41.22)%]及间壁[(316.19±47.43)%对(270.03±65.33)%]的放射性摄取值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14、4.232、5.473,均P<0.05);LEHR-SPECT/CT CTAC前后比较,左心室前壁[(204.68±41.14)%对[(211.81±35.04)%]、间壁[(319.13±44.90)%对(350.87± 44.24)%]及下壁[(185.48±31.06)%对(228.67±29.45)%]的放射性摄取值显著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71,P =0.019;t=-5.968,P<0.001;t=-11.311,P<0.001)。IQ-SPECT/CT CTAC配位后与IQ-SPECT/CT CTAC前比较,左心室前壁[(212.06±33.59)%对(204.23±43.24)%]、侧壁[(372.84±39.37)%对(355.81±46.79)%]、下壁[(219.13±25.10)%对(191.58±33.06)%]和间壁[(335.00±36.84)%对(316.19±47.43)%]的放射性摄取值均明显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7,P=0.018;t=-2.672,P=0.012;t=-7.632,P<0.001;t=-3.557,P<0.001)。结论LEHR-SPECT/CT CTAC后左心室间壁及下壁的放射性分布得到补偿;而IQ-SPECT/CT CTAC后左心室心尖、前壁及间壁的放射性分布却更加稀疏。在IQ-SPECT/CT采集模式下,CTAC后容易出现矫枉过正,重新手动配位后这种情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衰减校正 心肌灌注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孤立性结节(SPN)诊断中,应用CT灌注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20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96例孤立性结节患者,均采用CT灌注检测,测定内病灶血流量(BF)、内病灶血容积(BV)、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等数值,并测量SPN增强净增值(NE)与达峰时间(TTP)。结果:炎性、恶性结节的BV值均高于良性,P<0.05;炎性与恶性之间比较,P>0.05;BF值中,良性结节<炎性<恶性结节,MMT值比较,P>0.05,但恶性与炎性之间TTP值比较,P>0.05。NE值中,组间比较,P<0.05,良恶性、炎性结节的TDC形态有所差异。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应用在SPN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CT灌注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孤立性结节(SPN)诊断中,应用CT灌注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20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96例孤立性结节患者,均采用CT灌注检测,测定内病灶血流量(BF)、内病灶血容积(BV)、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等数值,并测量SPN增强净增值(NE)与达峰时间(TTP)。结果:炎性、恶性结节的BV值均高于良性,P<0.05;炎性与恶性之间比较,P>0.05;BF值中,良性结节<炎性<恶性结节,MMT值比较,P>0.05,但恶性与炎性之间TTP值比较,P>0.05。NE值中,组间比较,P<0.05,良恶性、炎性结节的TDC形态有所差异。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应用在SPN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CT灌注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心肌灌注显像评估万爽力治疗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5月至 2017年 5月接诊的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 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使用万爽力治疗,同时联合钙通道阻滞剂、 β阻滞剂或长效硝酸脂类药物治疗。对比患者在用药前和用药后对患者进行运动试验以及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使用万爽力治疗后患者的运动时间、耗氧当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心肌灌注显像缺损计分运动显像低于治疗前,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万爽力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明线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情况,提高运动耐受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心肌灌注显像 万爽力 稳定劳累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心肌灌注显像评估万爽力治疗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使用万爽力治疗,同时联合钙通道阻滞剂、β阻滞剂或长效硝酸脂类药物治疗。对比患者在用药前和用药后对患者进行运动试验以及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使用万爽力治疗后患者的运动时间、耗氧当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心肌灌注显像缺损计分运动显像低于治疗前,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万爽力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明线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情况,提高运动耐受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心肌灌注显像 万爽力 稳定劳累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临床表现、CT显像和MRI显像,为临床早期诊断MSA提供临床信息。方法回顾分析12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为MSA-C,3例为MSA-P,分析统计患者的临床症状磁共振成像表现、螺旋CT表现。结果多系统萎缩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尿便功能症状、小脑性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征;12例均行CT、MRI扫描,CT扫描4例(33.3%)显示轻度小脑、脑干部分有萎缩,其余无异常表现;MRI扫描3例(25.0%)表现正常,9例(75.0%)异常,图像表现为小脑半球、全小脑萎缩、中脑萎缩、大脑脚变细、桥脑、桥脑臂及延髓萎缩、额叶和(或)顶叶萎缩、外侧裂增宽等。结论MS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为其他疾病,MRI头颅扫描相比CT头颅扫描更具有敏感性,临床诊断MSA时综合患者的详细病史、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测、辅助MRI影像学检测结果,可提高MSA临床诊断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淋巴流动障碍是指经由淋巴管进入肺部和胸腔的异常淋巴流动。这种异常的淋巴流动扩散到纵隔、实质、胸膜表面和支气管黏膜下层,被称为淋巴灌注综合征(PLPS),常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随着21世纪淋巴成像的进步以及对正常淋巴生物学的理解不断推进,目前人们对PLPS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对PLPS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支气管炎 肺淋巴灌注综合征 乳糜胸
  • 简介:摘要临床操作中阻断血供,造成缺血并重新灌注后,缺血引起的肺部损伤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I/R)损伤。作者总结1995年至今的相关文献对I/R具有保护作用的常见临床药物予以系统性回顾,并对其所产生的作用机制予以综述,旨在对临床相应操作中对的保护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电针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患者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单侧下肢手术且需要使用止血带的患者45例,年龄20~60岁,BMI 18~28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5):对照组(C组)、电针刺激穴位组(EA组)和电针刺激非穴位组(N组)。EA组选择双侧肺俞和足三里穴进行电刺激,N组选择肺俞和足三里穴旁开1 cm处进行电刺激,刺激参数:选用疏密波,频率2/15 Hz,电流强度为患者能耐受的最大电流,持续至术毕。分别于麻醉前(T1)、止血带松开后10 min(T2)、30 min(T3)和60 min(T4)时,采集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和PaCO2,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氧合指数(OI)和呼吸指数(RI),同时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MDA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浓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ET-1和IL-6浓度。结果与T1时比较,3组T2-4时OI和RI降低,PA-aO2升高,血清MDA、IL-6、ET-1和NO水平升高(P<0.05);与C组比较,EA组T2-4时OI升高,PA-aO2和RI降低,血清MDA、IL-6、ET-1和NO水平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患者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维持NO/ET-1平衡有关。

  • 标签: 电针 再灌注损伤 下肢 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目前常用的血管成像(CTA)对肺栓塞患者外周小血管的诊断不足,通过双能量CT血管联合灌注成像的方法提高外周肺栓塞的诊断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80例临床拟诊肺栓塞(PE)的患者进行扫描,扫描数据分别采用CTA、双能量CT血管联合灌注成像两种方法对图像进行重建,分别由2名高年资诊断医师对两种图像进行分析,根据诊断标准,分别记录由CTA、双能量CT血管联合灌注成像诊断的段及亚段动脉栓子位置、数目,计算显示率并评价其统计学差异。结果通过双能量CT血管联合灌注成像的方法提高外周肺栓塞的诊断率,对确诊肺栓塞患者定量计算全灌注容积,评估其严重程度及预后,是肺栓塞新的一站式的检查技术。

  • 标签: 双能量CT肺血管 肺灌注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改良大鼠灌注(IR)损伤模型,评估其病理生理表现,探讨其可行性和重复性。方法28只成年SD大鼠,每组1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IR损伤组(IR组)。IR组全麻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仰卧位开胸,找到解剖标志物支气管软骨,暂停通气并置入止血夹,恢复通气,阻断门30 min后开放IR 45 min。SHAM组全麻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分离门相同时间后关胸。术后抽取动脉血气,组织进行大体及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测定干湿比,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中氧化应激通路p38MAPK及NF-κB信号通路、炎性因子TNF-α、内皮细胞功能标志物eNOS表达水平。结果IR损伤可见气管内粉红色水样分泌物,大体呈水肿、淤血征象。肺泡炎评分显著升高,干湿比升高,伴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激活,TNF-α表达显著升高,eNOS表达显著下降。结论左侧夹闭门、双侧IR损伤模型是一种实用动物模型,该改良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安全性及可重复性高。

  • 标签: 肺再灌注损伤 大鼠 氧化应激 内皮细胞功能 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分析合并大脑后动脉(PCA)病变的烟雾病患者脑血流异常灌注情况。方法共纳入27例合并PCA病变的烟雾病患者,根据DSA检查结果,判定27例患者54侧的半球的铃木分期,及54支PCA的病变程度。27例患者均接受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术(SPECT)检查,记录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核区3~4个感兴趣区的平均局部脑血流量(rCBF),用各个脑区rCBF与小脑的rCBF的比值作为各个脑区rCBF的相对值。判定PCA病变程度、不同铃木分期对各脑叶rCBF相对值的影响。结果①随着PCA病变程度的加重,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核区的rCBF相对值均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顶叶轻度PCA病变的rCBF相对值(74±6)高于中度(63±9)、重度病变(60±17)PCA的rCBF相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枕叶轻度PCA病变的rCBF相对值(72±7)高于中度(65±9)、重度病变(60±15)PCA的rCBF相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不同铃木分期的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核区rCBF相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脑叶的rCBF相对值随着PCA病变程度加重而下降,但与铃木分期的病变程度无关。脑血管后循环病变可能是影响烟雾病患者脑血流灌注水平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烟雾病 脑血流灌注 后循环
  • 简介:摘要女性相比男性具有不同的冠状动脉(冠脉)解剖生理基础及神经激素水平,这导致其更多表现为非阻塞性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血流绝对定量技术是一种无创性诊断冠心病(CAD)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的功能性检查方法。负荷试验中的心率和血压变化作为自主神经功能的替代指标,对女性血流灌注参数乃至不良心血管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笔者就负荷MPI中心率和血压变化对CAD诊断及风险评估的增益价值进行综述,为推进负荷MPI的临床应用及制定用以改善女性自主神经功能为靶点的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心率 血压 负荷心肌灌注显像 冠脉血流储备 心肌血流量 女性
  • 简介: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对乙醛脱氢酶2(ALDm)活性和含量,丙二醛(MethaneI)icarboxylicAldehyde,MDA)含量及4羟壬烯醛(4-hydroxy-2·noncnal,4-HNE)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250—350g的雄性sD大鼠,采用在体原位I/R损伤模型,根据缺血再灌注时间不同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即sham组)、B组(平衡灌注15rain组)、c组(缺血停呼吸30rain组)、D组(缺血停呼吸60min组)、E组(再灌注恢复呼吸30min组)和F组(再灌注恢复呼吸60min组),每组6只。在观察结束后取组织检测ALDH2活性和含量,MDA和4.HNE含量。结果A组、B组、C组、D组、E组和F组ALDH2活性分别为(2.26±0.45,2.30±0.48,2.40±0.69,2.21±0.42,2.21±0.42和2.16±0.62),含量分别为(0.91±0.11,1.21±0.61,1.23±0.38,1.11±0.38,1.00±0.47和O.92±0.3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E组和F组大鼠MDA含量(11.03±0.51,12.10±0.29和11.73±0.57)较A组和B组(10.35±0.52和10.30±0.56)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F组大鼠MDA含量高于c组(10.87±0.62)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E组和F组大鼠4-HNE含量(2.15±0.09,2.81±0.22和2.76±0.31)较A组和B组(1.93±0.1l和1.97±0.1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F组大鼠4-HNE含量高于c组(2.05±0.08)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中醛类物质(MDA和4.HNE)开始蓄积,再灌注过程中醛类物质继续升高,ALDH2活性和含量未受到明显抑制

  • 标签: 肺缺血再灌注 乙醛脱氢酶2 醛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不同代谢参数与晚期腺癌化疗有效性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筛选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于海南省肿瘤医院行治疗前18F-FDG PET/CT检查、获得明确病理结果并接受了规范化化疗的晚期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127例[男70例、女57例,年龄(56.8±10.1)岁]入选,收集患者临床特征,测量PET/CT不同代谢参数,随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以及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生存的影响。结果所有PET/CT代谢参数中,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30%肿瘤代谢体积(MTV30)及30%病灶糖酵解总量(TLG30)曲线下面积较大,分别为0.581、0.606和0.69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0.12、20.21 cm3和81.25 g。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风险比(HR)=0.293(95% CI:0.190~0.451),P<0.001]、吸烟状态[HR=0.732(95% CI:0.605~0.885),P=0.001]和MTV30[HR=1.555(95% CI:1.078~2.242),P=0.018]对PFS有预测价值;分层分析示,吸烟状态和MTV30>20.21 cm3是接受化疗的晚期腺癌患者PFS差的独立预后因素[HR=0.738 (95% CI:0.611~0.893),P=0.002);HR=1.502(95% CI:1.037~2.177),P=0.032]。结论临床分期、吸烟状态及MTV30是接受化疗的晚期腺癌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MTV30≤20.21 cm3有望成为晚期腺癌患者的影像预后标志物,并帮助筛选经化疗有生存获益的患者。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药物疗法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