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蛋白组学作为一个整体、动态、网络的变化过程是后基因时代的主要研究方向。唾液是口腔微生态环境的产物,它的蛋白组学表达谱研究作为临床疾病的实时监测手段优势已经开始显现,尤其在寻找疾病分子标记物从而服务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用药、疗效评价和预后防治方面。本文主要就唾液蛋白组学在西医临床病种相关研究和中医证实质等几个方面的进展作一阐述。

  • 标签: 唾液蛋白质组学 临床 综述
  • 简介:善学者,也必善问。在学习'蛋白鉴定实验'时,有很多学生对于实验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及现象产生疑问。对此在学生现有的操作能力下,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对实验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问和实验现象进行再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实验 疑问 再探究 分析
  • 简介:随着生物科技发展的深入,蛋白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人们通过对蛋白的认识去琛索生命的神奇与奥秘。笔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人们对蛋白有个更深入的了解。

  • 标签: 蛋白质 生命科学 癌症 艾滋病
  • 简介:槲寄生(Viscumcoloratum(Komar.)Nakai)为桑寄生科槲寄生属半寄生常绿小灌木,分布于中国大部分省区,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叶和小枝可入药,能治疗风湿麻痹、腰膝酸软、高血压、肝癌等症。实验研究的槲寄生样品采自吉林柳河,寄主为杨树,经鉴定为Viscumcoloratum(Komar.)Nakai。此前,国内对这种药材中的蛋白类活性成分鲜有研究,也未见有关槲寄生多肽的研究报道。论文较系统地开展了槲寄生水溶液提取物中多肽和蛋白两类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以及活性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从中获得具有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槲寄生多肽,

  • 标签: 槲寄生 多肽 治疗 活性成分 麻痹 杀伤活性
  • 简介:引起啤酒混浊的主要物质是多酚和蛋白,为了减少啤酒混浊的出现,需要减少蛋白和多酚的含量,以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本文主要通过凝胶柱分离、考马斯亮蓝结合及红外光谱检测,研究啤酒中蛋白的分子量及分布情况;同时对添加硅胶等吸附剂后的啤酒蛋白含量进行检测,比较吸附剂的吸附效果。

  • 标签: 啤酒 蛋白质 吸附 硅胶
  • 简介:许多成人的机体组织中拥有大量干细胞,这些细胞能够再生出类似其生长的微环境,从而使复杂病变组织的再生成为可能.成体干细胞(SCs)包括骨髓干细胞(BMSCs)、牙髓干细胞(DPSCs)以及牙周膜干细胞(PDLSCs),这些细胞具有高度的增殖潜能,表达干细胞相关的特异性标记物及体外培养多向分化的特征.

  • 标签: 牙髓干细胞 牙周膜干细胞 蛋白质 特异性标记物 骨髓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 简介:Ellman法是测定蛋白中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的快速、简便的方法,但该法用于测定豆奶等的巯基含量时,由于溶液高度混浊和巯基含量不高,给测定带来了困难.本实验先采用丙酮将豆奶中的蛋白沉淀分离,再用含8mol/L尿素的Tris-甘氨酸缓冲溶液或不含尿素的Tris-甘氨酸缓冲溶液溶解,使蛋白溶液的混浊度大大下降,从而能达到用分光度法准确测定豆奶蛋白中巯基含量的目的.采用大豆分离蛋白作对照实验表明,丙酮处理不会影响蛋白中的巯基含量,说明丙酮处理是测定高混浊度蛋白溶液如牛奶、豆奶中的蛋白巯基含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豆奶 蛋白质 巯基含量 测定 丙酮处理 混浊度
  • 简介:蛋白组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已日趋成熟。蛋白组学是以生物体的全部或部分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功能。蛋白组学较之前的基因组学对于生命现象的解释更直接、更准确,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高度关注。我们简要综述了蛋白组学及其技术,并简单概述了这项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质谱 生物信息学
  • 简介:蛋白过敏原诱发的食物过敏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预防措施主要是避免摄入特定食物和免疫治疗。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各种蛋白过敏原的结构和含量都存在差异,因此在制定预防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才能防止难以预测的不良反应发生和达到预想的脱敏治疗效果。

  • 标签: 蛋白质 食物过敏 免疫治疗 蛋白质改性
  • 简介:分析结果表明,香菇的菌柄与菌盖中蛋白氨基酸均为18种,缺少谷氨酰胺(Gln)和天冬酰胺(Asn),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菌柄为11.03mg/gDW,菌盖为12.57mg/gDW)。菌盖与菌柄均含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10种,其中精氨酸含量(菌柄为10.73mg/gDW,菌盖为11.84mg/gDW)。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十分接近于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比率为1.00:1.04),无论总氨基酸含量还是必需氨基酸含量,菌盖中的皆略高于菌柄中的。

  • 标签: 食用菌 香菇 蛋白质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游离氨基酸
  • 简介:蛋白定量检测的生物化学方法是现代定量测定蛋白领域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本文对目前常用的蛋白定量方法的局限性,包括各自的检测限、灵敏度、易受的影响因素和常见的干扰物,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蛋白定量方法和标准品作一综述。

  • 标签: 蛋白质 定量方法 合理应用 生物化学方法
  • 简介:以明胶作为皮胶原模拟物,以甲醇、二碳酸二叔丁酯((Boc)2O)作为封端剂分别封闭明胶的羧基、氨基,并用FT-IR、等电点(PI)和总碳含量(TOC)等对未改性明胶、羧基封闭明胶、氨基封闭明胶分别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显示,甲醇、(Boc)2O与明胶反应后分别有酯键、酰胺键生成;羧基封闭的明胶等电点由未改性明胶的4.8上升到6.2,而氨基封闭的明胶等电点则下降到3.6;未改性明胶、羧基封闭明胶、氨基封闭明胶单位体积的总C含量分别是41.48、46.46、48.96mg/L,羧基封闭明胶和氨基封闭明胶总有机碳含量都高于未改性明胶,表明明胶的羧基、氨基分别被封闭。

  • 标签: 蛋白质 封端剂 侧基封闭 结构表征
  • 简介:大米蛋白是优质蛋白,然而,当前存在着严重的掺假现象。为降低生产成本,向大米产品中添加非蛋白含氮物质。采用大米蛋白作为研究对象,以尿素等为干扰物,利用Lowry、CBB、凯氏定氮法,研究干扰物对蛋白含量测定方法的影响。研究发现,三聚氰胺的加入量低于300g/kg时,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干扰作用,误差基本保持在3%以内;尿素的含量在低于100g/kg时,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干扰作用,而随着加入量的继续增大,使CBB法和Lowry法的测定数据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CBB法表现更为明显;硫酸铵对蛋白含量的测定的影响最为微弱,添加量超过50g/kg时,蛋白的测定结果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分析表明,相比较凯氏定氮法、CBB法,Lowry法准确度更高,但由于蛋白所含的氨基酸种类和比例不同,因而适合蛋白的测定方法也不同,应根据情况选择最优方法,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 标签: 大米蛋白 干扰物 凯氏定氮法 考马斯亮蓝法 福林酚法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维持我们的生命机理正常运行,我们必须要得到足够数量以及种类的营养物质。这篇文章主要来说蛋白含量的测定这一主题,它在食品各项营养物质的测定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长年以来大量这方面的专家进行实验研究得到的大量研究数据才说明,凯氏定氮法在众多检测方法中脱颖而出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它操作起来要比其他方法更加简单,这样的话就不容易出错,所以实验结果也就更具真实性和科学性,而且也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既安全又稳定,因此,这种方法是人们目前使用最多,在社会上最为流行的一种方法。文章对食品中蛋白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增加蛋白检测的准确性也是为了提高人们的满意度。

  • 标签: 食品 蛋白质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中的蛋白检验方法及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1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作为检测物,使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实验对象尿蛋白,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来检测其中的微量白蛋白,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得出的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与采用尿液分析仪得出的测定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液蛋白检验中,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比尿液分析仪更加准确,也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及灵敏性,是一种很好的检验方法,值得使用与推广。

  • 标签: 尿液 蛋白质 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