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传统社会民主主义模式(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国家)实行的国家干预下有所缓和.20世纪80年代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化调节达到资本主义制度所能容忍的极限,随着资本积累利润率呈不断下降趋势,为了摆脱危机,金融资本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为名,加紧了资本对劳动、"中心"对"外围"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并妄图以新帝国主义战争来镇压全球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反抗,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骤然加剧和深化.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陷入结构性矛盾和危机,资本主义必然由于其制度内在逻辑矛盾而走向灭亡,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 标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表现形式 历史命运
  • 简介: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经验教训。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反思。提出经济全球化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客观背景和根据,分四个时期总结分析了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及在经济全球化问题上的经验教训,阐述了社会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论和战略。

  • 标签: 经济全球化 社会主义 二十世纪
  • 简介:<正>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经逐步在中国大地上成为了现实。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进一步深入探讨“一国两制”方针的深层理论内涵,从历史发展的高度展望其光辉的未来前景,将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方针的历史作用和伟大意义。一、“一国两制”方针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

  • 标签: “一国两制” 社会主义现代化 时代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 祖国大陆 台地区
  • 简介: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途径和方法的历史探索孙宽平苏联十月革命以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一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心议题,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改革进程的逆转,对这一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更为紧迫。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

  • 标签: 社会主义改造 落后国家 新经济政策 途径和方法 建设社会主义 经济文化
  • 简介:香港的地理区位、人口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等决定了香港中小学公民教育变迁的基本历史路径。现阶段香港中小学公民教育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生活事件方式的新策略重组课程的参与式公民教育模式,在公民教育的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改观,表现为个人公民国民相一致的公民教育目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组织方式,以生活事件为依托的公民教育内容,以效果导向的多样化公民教育实施途径。当前,如何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政治架构下,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情,进一步推进香港中小学公民教育发展,仍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

  • 标签: 香港 中小学公民教育 历史变迁
  • 简介:2008年11月13—14日,以“市场、社会、历史和人类的变化”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会议厅召开,来自法国、中国、德国、美国、英国、意大利、智利、巴西等国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该研讨会由法国加布里埃·佩里基金会、法共理论刊物《思想》杂志以及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联合主办,并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支持。大会设立了学术支持委员会,由萨米尔·阿明、保尔·波卡拉等数十位知名左翼学者组成,在会议准备阶段负责确定大会议题,并从学术角度对大会发言进行筛选和把关。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研讨会综述 市场 国家 社会 人类
  • 简介:2011年,欧美日各国开始重续被人为拖后了两三年的2008年金融危机,并向社会和政治危机转化,第三世界越来越多地被卷入,人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要解释这个新的历史时期,还需追溯到35年前毛泽东逝世后的中国政治的转变、冷战时代秩序的崩溃。

  • 标签: 后冷战时代 中国政治 历史观 乐观 金融危机 政治危机
  • 简介:本文选取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这一视角,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首先系统梳理和准确解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和进程的理论,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三形态”的观点,然后重点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笔者不赞同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机械相加作为理论体系,而是试图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一个研究对象”、“十一论”及其“十一条规律”。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就是要完成马克思所论“三形态”中“第二形态”的使命。

  • 标签: 社会发展 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邓小平
  • 简介:<正>1989年是第二国际成立100周年。为纪念这一日子,第25届林茨国际历史学家会议两个讨论主题之一是“1889—1914年国际工人运动中的第二国际”。在提交大会的论文中,不少历史学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或是从新的角度评价了某些问题。本文选择其中几个问题作一些评述。

  • 标签: 第二国际 历史学家 工人运动 文化运动 社会主义 殖民政策
  • 简介:本文通过结合历史的和地缘政治的视角,对各大国,尤其是美国和中国在朝鲜半岛政治进程中扮演的地位和作用,对半岛内部自主性力量日益表现出来的能动性作用予以分析,认为伴随着半岛内部自主性力量的日渐上升,在朝鲜半岛的政治走势中,将最终形成一种实质上的三方架构,即“陆权国家+海权国家+朝鲜半岛自主性力量”的框架。

  • 标签: 朝鲜半岛 核问题 大国关系 地缘政治 美国 中国
  • 简介:热带非洲与东方中国的现代复兴,是20世纪最具世界性意义的历史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与非洲分别发现了对方,发现了遥远世界的对方是可以依靠的力量。虽然中非双方的历史文化背景相互有别,现代复兴之路及发展主题亦多有不同,但共同的现代命运却使双方在20世纪里建立起日益紧密的现代关系。最近十年来,中非关系之内容、形式与规模,正呈现出全面拓展与提升的态势。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在经历了长达数百年西方主导之世界体系的演进过程后,中非现代关系的建立及发展,不仅对中国,对非洲,亦将对未来世界体系之结构与性质,产生特殊而多方面的影响。

  • 标签: 非洲 中国 文明复兴 现代关系 中非合作
  • 简介:<正>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至今,已经68年了。在这68年中,社会主义已经发展为一个世界的体系。今天,众多的国家都在建设社会主义。但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不一帆风顺,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经历了一个迂回曲折的过程。五十年代以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各社会主义国家陆续开始进行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样,就使社会主义出现了模式多样化的新局面。

  • 标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体制 本国特色 各国特色 模式多样化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就发展问题围绕着“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什么人发展、如何推动发展”这一线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体现在:发展应当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总结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的历史经验,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 发展问题 历史经验
  • 简介:21世纪以来,非洲的时代主题已由20世纪的“求独立、求解放”转变成“求和平、求发展”。为顺应这一时代要求,非盟积极致力于实现非洲大陆的政治稳定与经济振兴,成为推动当前非洲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力量。

  • 标签: 非洲大陆 一体化进程 非盟 历史 21世纪 20世纪
  • 简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是要在历史及本身环境的基础上发展,使地区重新获得活力,即是在保持原真的基础上还要赋予其新生,历史文化街区有历史性的因素,但是发展至今,居住人口依然还生活在街区中,人类活动才能赋予建筑活力。所以,对街区的保护,不能单纯拘泥于保护'死物'上,也应该考虑人这一活的要素,例如,空间结构,街道宽度是否适应如今的居住人口,市政设施的供应和需求比,街区本身自然和人为可加工的关系,难以改变的就努力保护,不适应现在的发展的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方可达致所谓的'新生'。

  • 标签: 拉萨历史文化街区 立法保障瓶颈 立法建议
  • 简介:一、青春与文明在人类创造的全部语言中,可能没有任何一个词汇比'青春'或'年轻''青年'更美好、更令人神往的了。它象征着生命的活力,意味着自然的生机。青春永驻,永葆青春,青春常在……是人猿揖别以来人类永恒的期冀与梦幻.

  • 标签: 美国化 幼态持续 哈里森 人类进化 文化史 文化想象
  • 简介:2017年4月,年届九旬的青年研究专家谢昌逵先生出版了专著《青春奥秘:青年的历史存在与社会角色》(下文简称《青春奥秘》)。这本书出版前后引起了中国青年研究界的广泛关注,《青年学报》2017年第4期编发了一组题为《"青春奥秘"的历史解读》的专题研究文章。在中国青年研究界不少专家学者的支持下,经过半年多的筹备,2017年11月25日上午,上海青年研究中心、《青年学报》组织举办了"青年历史研究与青年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

  • 标签: 历史存在 社会记忆 学科建设
  • 简介:《社会变革中的共青团》一书具有很强的历史厚重感,从历史的演进分析了共青团的组织核心功能和社会变革中的重点问题,澄清了一些历史事实,揭示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 标签: 共青团 研究 历史感
  • 简介:我们把共产党执政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以求发展的道路称为中国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以中国来命名,是因为中国既是这条道路的开辟者,又是这条道路最典型的实践者。这条道路从逻辑上来讲,会经过三个发展阶段:市场复活阶段,民生危机阶段,以及和谐社会阶段。

  • 标签: 中国和平崛起 道路 比较视野 市场化改革 历史 社会主义
  • 简介:2007年7月30日,美国众议院以口头表决方式通过了一项谴责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强征“慰安妇”的决议。在这之前,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于6月26日,以39票赞成、2票反对的压倒多数,通过了谴责日本强征“慰安妇”的121号决议案,要求日本政府“以清楚、明确的方式承认‘慰安妇’问题,正式道歉并承担历史责任。”

  • 标签: “慰安妇” 日本政府 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 方能 正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