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业已成为提升法律援助质量、推动政府法律援助监管工作的核心手段和重要工具。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试点阶段,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主要是指法律援助服务的合规性、合需性。H省已完成首次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试点工作,为构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体系提供了诸多经验。针对构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应从标准体系、价值体系、主体参与、结果运用、支持制度等方面探求可行之策。

  • 标签: 法律援助 质量评估 实证检视 对策研究
  • 简介: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犯罪目标,近年来,对未成年人实施奸淫、猥亵等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影响恶劣。笔者通过对已发案件的案件类型、罪名认定和案件处理情况进行分析,从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犯罪时间、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关系等多个方面总结了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基本要素及特点。针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证据的特殊性,应从该类案件专门办理机构建设、坚持“一站式询问”原则、强化证据初始收集、特殊案件个案参与等方面构建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的新型侦诉关系。

  • 标签: 性侵害 未成年人 证据 样本研究
  • 简介:19世纪的'日不落帝国'一方面代表着高度繁荣的工业文明,另一方面则是史书记载的'饥饿的时代'。〔1〕在充满压迫与掠夺的生存环境中,西方传统价值观受到空前挑战。在此背景下,查理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1812年—1870年)〔1〕登上历史舞台。狄更斯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英国近代文学史上可与莎士比亚媲美的作家,其作品在英语世界家喻户晓。作为罕见的维多利亚时期成长起来的平民作家,狄更斯的文学创作始终与时代同步,讽刺谴责的笔触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各个方面。

  • 标签: 中的法学 分析样本 双城记游美
  • 简介:在死刑裁量过程中,对犯罪人选择何种死刑适用方式,〔1〕是由犯罪人实施的犯罪事实及相应证据决定的。根据对死刑判决书的解读,可以直观地绘制出基本的案件事实,而且这些案件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认知的。死刑裁判书是整个司法活动的"精华",详细、准确地记录了被告人实施犯罪、被害人被害的全过程,并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予依法、恰当的惩罚,对被害人的被害给予最大限度的"抚慰",是判断司法公正与否的主要依据。死刑适用方式选择中的显性因素〔2〕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犯罪构成要件的显性因素,犯罪原因、犯罪手段、犯罪结果;其二是犯罪情节。根据对样本分析,在审判实践中,死刑适用方式选择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犯罪原因的区分功能失效、犯罪手段的残忍程度失范、、犯罪结果的严重程度失衡,量刑情节调节功能发挥失常,情节的边界模糊、功能混乱、裁量随意。

  • 标签: 死刑适用方式 显性因素 规范化 实证研究
  • 简介:涉诉信访是目前各级法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以管理学的视角,通过对工作流程改造的研究,来提升法院涉诉信访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果,是一项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引入六西格玛管理理念,以广州市、区两级法院2006~2011年间涉诉信访情况为研究样本,深入分析了广州市法院涉诉信访工作的现存困境和内外成因;提出法院在处理涉诉信访时应遵循分级分类、分别适用不同工作流程的基本思路;建议设立独立的涉诉信访管理机构,建立全面的涉诉信访档案管理制度,构筑"案讯通"审判执行短信平台;同时探析了妥善处理涉诉信访的三项保障机制,即进一步明确诉访分离标准,依法认定和有效应对"无理访",重构对"过激访"的规制方式,以此推动法院涉诉信访工作的发展完善。

  • 标签: 涉诉信访 工作流程 信息技术 渐进式回应 六西格玛理论
  • 简介:在当前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直接言词原则的落实虽然是庭审方式改革的内容,却对检察机关的证据审查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考察目前审前证据审查模式对落实直接言词原则的制约及成因,对于提高刑事诉讼的整体水平,推动法治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直接言词原则 审查模式 诈骗案件 发回重审 证据 样本
  • 简介:对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认定应建立一套可供使用及检验的逻辑结构体系。因果关系推定仅适用于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不适用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受害人对因果关系证明的标准是一般盖然性,法官在内心确认可能存在关联性即可。对因果关系的认定采类型化的处理,在侵害人身权益的案件类型中采取四要件说来认定因果关系,在侵害财产权益案件类型中采一般盖然性的因果关系认定方式。

  • 标签: 因果关系推定 证明标准 类型处理
  • 简介: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的行为并非一经实施即构成犯罪,而是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司法实务中,一般只要能证明被告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就认定其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导致该罪的犯罪圈被不当扩大,违背了刑罚谦抑原则。《刑法》第313条中"情节严重"是指"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而"无法执行"是指永久性执行障碍,包括部分无法执行。判断判决是否达到"无法执行"程度,应当坚持穷尽原则。

  • 标签: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情节严重 实证研究
  • 简介:在传统理论中,犯罪控制是典型的国家正式力量主导的社会机制,但是这种理论构建下的犯罪控制设置并不一定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乡土社区中。通过对云南宁蒗跑马坪乡彝族社区民间禁毒个案为样本进行法律人类学解读,说明国家法外的民间法资源能够并且应当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犯罪控制的重要力量。

  • 标签: 民间法 少数民族地区 犯罪控制 法律人类学
  • 简介:附条件不起诉指依据修改后刑诉法规定,对一些犯轻罪的未成年人,确有悔罪表现的,检察院决定暂不起诉,对其进行监督考察,考验期满根据其表现,再决定是否起诉。上海市检察一分院及辖区基层院加强制度建设、个别化帮教方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帮教、结合备案审查开展个案指导取得了良好制度效果。实践中还存在机械套用量刑标准、与相对不起诉混淆、办案与后续帮教难以兼顾、工作程序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检察人员需要严格掌握适用条件、正确适用相对不起诉、规范监督考察和备案审查机制、联合社会力量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帮教。

  • 标签: 附条件不起诉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 备案审查
  • 简介:近年来,"调解复兴"成为中国民事司法运行的重要方向。为回应包括"诉讼爆炸"在内的挑战,中国民事司法逐步进化为以ADR为主要解纷机制的"重和轻判"样态,以寻求在当事人合意与法官利益平衡之间的低风险审判模式再造。在这一改革浪潮中,多元调解方式展现出灵活司法、柔性司法的特性。部分法官囿于对进入司法场域的纠纷属性认知不足和选用匹配解纷程序装置的审判技能缺乏,加上司法考评带来的行政绩效压力,异化为一味响应"司法指标"指挥棒的政策追随者。这样一来,不但使得由上而下的司法政策实施被错置,司法

  • 标签: 民事诉讼法 解纷 调解方式 数据分析 利益平衡 审判模式
  • 简介:<正>司法实践中,捕后轻刑案件[1]所占的比率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逮捕措施的过度适用,也折射出逮捕案件的整体质量不高。为提高逮捕案件的办理水平,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诉讼权利,山东省枣庄市人民检察院对全市检察机关2013年全年捕后轻刑的案件情况[2]进行了调查和汇总分析,以期发现实际工作中造成逮捕条件适用偏差的原因,切实提高审查逮捕工作水平。一、该地区2013年捕后轻刑案件的基本情况和总

  • 标签: 轻刑化 山东省枣庄市 审查逮捕 逮捕措施 逮捕条件 检察机关
  • 简介:构成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亦是日常民事生活的主体,理应按照意思自治的原则享受权利、承担义务。但作为社会法域典型代表的劳动法,又肩负着调整社会劳动秩序、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公法功能。在劳动法领域,当事人做出民事法律行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按照意思自治原则认定其行为效力、如何认定,一直是困扰实务界的问题。本文尝试通过案例分析,结合《民法总则》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新规定,为涉及劳动关系双方协议效力认定在内的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裁判提供参考标准,同时对下一步修法提出相应建议。

  • 标签: 意思自治原则 法律行为效力 效力认定 案例分析 劳动法 认定原则
  • 简介:在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随意殴打型'的寻衅滋事罪是一种共同犯罪,在对共同犯罪中的行为人进行认定时,必须借助共同犯罪的基本原理,才能对案件做出妥当的处理。此外,'随意殴打型'的寻衅滋事罪所造成的人身危害后果应当仅限于轻伤以下。由于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没有像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二款有特殊的拟制规定,即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所以,如果寻衅滋事导致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并不必然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要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必须从客观上考察行为人的行为是不是刑法上的伤害或者杀人行为,主观上是否具备刑法上伤害的故意或者杀人的故意,但不管如何,行为人在寻衅滋事这部分内仍然可以认定为共同犯罪。

  • 标签: 寻衅滋事罪 共同犯罪 承继共犯 实行过限 部分共同犯罪
  • 简介:审判性工作可以按其功能划分为审判裁断性工作及审判事务性工作。其中,审判事务性工作可进一步细化为司法技术性事务和纯事务性工作。从民事案件审判流程来看,可细分为送达(阅卷)、诉中保全、调解、庭前准备、庭审、合议定案、裁判文书拟定与制作、卷宗归档等节点。因此,本文根据各个节点所需用时,在固定工作时间、固定个案耗时的基础上,通过数据运算测算得出司法改革后民事法官合理案件工作为210件。基于合理的审判裁判性工作的计算,按照民事员额法官数额=年均民事案件÷审判裁断性工作公式测算出民事员额法官值。但要达至审判质效上的'帕累托效率',就应当以合理分工、提升辅助人员数量作为基本要件。

  • 标签: 审判工作量 案件量 员额数 帕累托效率 基层法院
  • 简介:犯罪现象是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互动的结果.互联网金融诈骗犯罪现象亦是如此.以北大法宝网站中的108件互联网金融诈骗犯罪现象为研究样本,将被害人的被害性操作化为贪利性和制度缺陷两个变量,将被害损失操作化为消极发现率和损失金额两个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互联网金融诈骗犯罪被害人的被害性与被害损失之间具有显著关系.可以说被害性的有无和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被害损失的有无和严重程度.互联网对金融诈骗犯罪被害人被害性的影响,一方面是互联网放大了贪利性,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环境下会产生新的制度缺陷.情境预防通过确认、管理、涉及、调整等方式,持久有机地改变情境,影响行为人的理性选择,减少犯罪机会情境因素和促成情境因素,从而达到减少犯罪现象的目的.而被害情境预防就是通过改变被害情境即控制和减少自身被害性,来预防被害,以有效控制和减少互联网金融诈骗犯罪现象的发生.

  • 标签: 互联网金融诈骗 互动 被害性 情境预防
  • 简介: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海仲)的受案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海事仲裁案件的特点出发,论证了我国海仲走机构化道路对其仲裁规则应对实践需求的负面影响,强调在突出我国海事仲裁规则特色的同时应与国际接轨,提出在现有体制下,可以尝试走仲裁规则种类多样化的道路。

  • 标签: 仲裁规则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 临时仲裁 中国 案件 实质性
  • 简介:<正>从逻辑上来看,刑法适用可以归结为一个三段论。三段论推理要求"司法人员必须遵循先定罪、后量刑的时间顺序规则,不能把量刑提到定罪之前。"不可否认,在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案件均是遵循"先定罪,后量刑"的顺序来进行审判的。然而,在近年发生的以许霆案为代表的难办案件当中,法官们沿着上述路径,在小心求证之后获得的裁判结果仍然与普通民众的法情感严重背离,由此引发网络、媒体及社会公众的对判决的广泛质疑。为此,有学者开始对传统的"由罪及刑"路径进行反思,认为"刑从罪生、刑须制罪的罪刑正向制约关系并非罪刑关系的全部与排他的内涵,在这种罪刑正向制约关系的基本内涵之外,于某些疑难案件中亦存在着逆向地立足于量刑的妥当性考虑,而在教义学允许的多种可能选择之间选择一个对应的妥当的法条与构成要件予以解释与适用,从而形成量刑反制定罪的逆向路径。"这就要求我们在刑事

  • 标签: 司法解释 司法实践 法定刑 加重犯罪构成 寻衅滋事罪 故意杀人
  • 简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施行以来,人格权的保护历来受到学界和司法界的重视。党的十九大将加强人格权保护写入报告后,更是引起了各界的热议。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下辖上海一半区域的基层法院,名誉权案件在过去数年中稳居非物质性人格权类案件中的收结案数第一,占比达75%,其余所有的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一般人格权等案件相加合计不足25%。

  • 标签: 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名誉权 上海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案件 实务研究
  • 简介:因户口未落实而无法补办身份证的当事人,以本人照片、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暂住地地址,出资购买了假身份证,并用假身份证坐飞机、应聘工作、申领银行卡等。对该当事人适用刑事处罚是不合适的,基于刑法效益性、谦抑性、人道性和社会危害性的出罪功能及期待可能性考虑,对其适用行政处罚显然更科学和准确。

  • 标签: 伪造身份证 犯罪认定 社会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