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1案例1.1简要案情死者,男,42岁,某年7月22日11时许,在某工地做工时突感烦躁、胸闷,自行回宿舍休息,随后被工友发现意识不清,胡言乱语,伴有频繁抽搐,送当地医院就诊.入院时间:7月22日13:40.查体:体温41℃,脉搏16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3.1/8.53kPa(98/64mmHg),血氧饱和度86%,神志不清,频繁全身抽搐,全身皮温高,皮肤干燥,口唇干燥.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热射病 死亡原因
  • 简介: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死者,男,27岁,某天早上被发现死于所睡的房间内。1.1.2法医检验尸表检验见营养、发育正常,面部皮肤呈暗红色,口唇黏膜发绀,双手指甲床重度发绀,尸斑颜色深,位于尸背未受压处,尸表皮肤未见损伤痕迹。解剖检验见心脏质重300g,左心室室壁厚1.2cm,右心室室壁厚0.3cm,心肌切面未见瘢痕改变,冠状动脉开口畅,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部分包埋于心外膜下的心肌中(距离冠脉开口约3.0cm,包埋的长度约2.0cm)。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心肌桥 死亡原因
  • 简介:目的:主要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于诊断鼻骨骨折所体现的法医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我市某医院进行鼻骨骨折治疗的患者共50例,分别对患者进行DR平片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外伤所致骨折位置、走向等情况可以明确判定,多层螺旋CT检查相对于DR平片检查具有显著优势,由于P<0.05,对两组患者在法医临床诊断以及伤情鉴定中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诊断验证,在对鼻骨骨折法医的研究中,运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鼻骨骨折,准确性高、敏感性强,可以为法医诊断和伤情鉴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值得在法医临床应用上推广。在此,对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于诊断鼻骨骨折的法医意义进行探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鼻骨骨折
  • 简介: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交通肇事逃逸案的多发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而法医检验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本论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法医检验与交通肇事逃逸案之间的关系,而后从几个方面对法医检验在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作用进行探讨,这对于未来交通肇事逃逸案的顺利解决意义重大。

  • 标签: 交通肇逸 法医检验 作用
  • 简介:1案例1.1简要案情李某(女,1985年出生)于2011年8月24日因"停经9月余"入住某市中医院,诊断为"宫内孕40周,孕2产0",产前检查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无宫缩,未见红,未破膜,临床处理计划"完善入院相关检查;执行产科四联;辨证於肪,必要时产后中医调理;适时适式终止妊娠"。入院后孕妇及家属要求行剖宫产结束妊娠,

  • 标签: 医疗纠纷 社会因素 司法鉴定
  • 简介:随着生命科学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和渗透.形成了基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的系统毒理学,赋予法医毒物学新的研究平台,使之从研究思路、方法和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综述了组学技术及其在法医毒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组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亟待突破的方法标准化.组学数据库和多组学信息集成等关键问题,提出法医毒物学研究,应更加注重人群研究和应用价值.系统毒理学有望在探索毒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与毒物代谢规律之间的关系、阐明毒物对机体毒性作用和机制、寻找中毒相关生物标志物,以及确定毒性剂量阈值等方面取得突破,是法医毒物学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标签: 法医毒物学 系统毒理学 组学 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 代谢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