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2005年度获得川端康成文学奖的短篇小说集《枯叶中的蓝色火焰》中的《棒球王》为主要解读对象,试图分析记忆和叙述在过原登的小说艺术中发挥的作用,剖析贯穿在他小说中的暴力隐喻。追寻小说实践的轨迹,体会读者在小说的细节描写和叙述之中获得的艺术享受。

  • 标签: 辻原登 《棒球王》记忆 叙述 暴力
  • 简介:在辽宁现代文学发生期,除了大量小说、诗歌涌现之外,文学批评的文章也越来越多,很多评论家写作之余针对当时的文学现象、创作心得,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大背景下的新旧交锋等等展开讨论与批评,不乏一些有真知灼见的评论文章。其中以穆儒丐发表得最多,很多已经涉及到文学理论的高度。作为编辑和作家,他的批评见地深入浅出,对读者和作者都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现代 发生期 文学批评 穆儒丐
  • 简介:在由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主办的《国文月刊》中,大学国文教育改革、大学中文系改革的讨论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包括语体文入选大一国文教材、中文系的改革目标、中文系开设新文学课程以及中外文合系等主要话题。自“五四”新文学以来,对现代文学(新文学)与现代大学之间关系的相对系统的讨论及部分实践,是在战时西南联大起程的,这是对新文学传统的一种坚守与制度性拓展。

  • 标签: 西南联大 《国文月刊》 白话新文学
  • 简介:本文尝试以刘师培的《南北文学不同论》为中心,考察清末民初的南北文学想象,力图在近代文学观念的生成与传统空间地理意识转型的双重视阈之下,勾勒南北文学论述脱去其传统政治意涵而转型为一种近代知识的历程与轨迹。刘师培的南北论述集中于其服膺民族主义思想的“光汉”时期,核心在于追问为何北方古代文教昌盛,而至近代却文化夷陵、不如南方。认为这一论述承接文质、夷夏、正闰相结合的前现代民族主义的话语资源,同时也在传统天下观消隐、现代民族国家竞存的新世界格局中发生着形变。刘师培南北论述虽然承接了传统的地域风俗论,但其论述的基底却是明确的现代科学世界观,其间体现着古今空间地理观念的转型。

  • 标签: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 南北话语 地理环境决定论
  • 简介:<正>英国现代意识流小说大师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1882—1941)有过这样一种梦想:建立一个“弃儿的社会”,在那里,被以男性为中心的知识领域排除在外的妇女,不仅有她们自己的房间,而且享有自己的制度。这种梦想确实充满着某种诱惑和背叛,表现出对父权制二元对立思维的彻底批

  • 标签: 拉姆齐夫人 《到灯塔去》 弗吉尼亚·伍尔夫 边缘人 对中心 解构
  • 简介:上海师范大学宋丽娟博士的题名《“中学西传”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翻译(1735-1911)--以英语世界为中心》(简称“宋著”),作为“中西文学文化关系研究丛书”的第四部专著于2017年10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付梓问世.宋著以1735-1911年这一特定历史语境下中国古典小说的西文译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宏观照察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明清期间“中国古典小说的西传”;通过中文文本和西文译本的对比研读,进行微观层面的个案分析:梳理考证译成西文的中国古典小说篇目,分析求证西人翻译中国古典小说的动机和策略,考察承担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的译者身份,描述中国古典小说在翻译中产生的异变并分析变异现象的文化缘由,探究中国古典小说西文译本的多种载体形式或文本形态.

  • 标签: 上海师范大学 宋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