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四川美术学院未来的发展,不仅需要创新,更需要回溯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当代现实和丰富历史的交叉轴中,寻求灵感和资源。

  • 标签: 创新 历史传统 当代
  • 简介:英国人约翰·拉斯金曾经说过,“伟大的民族以三种手稿撰写自己的传记:行为之书,言词之书和艺术之书。我们只有阅读了其中的两部,才能理解它们中的任何一部;但是,在这三部书中,唯一值得信赖的便是最后一部书。”显然,约翰·拉金斯是为了凸显艺术作为书写历史的依据及参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的如是说的。倘若如此,那么在诸多的艺术表现中,大型历史主题性绘画理当是位居首位的。

  • 标签: 主题性 绘画教学 历史 当代语境 创作 艺术表现
  • 简介:那一天,“成吉思汗”找到了我们工作室2005年9月10日上午,鄂尔多斯市和成陵重建管理处的领导同志不期而至地来到中央美术学院,在壁画系教学楼的过道上,找到了我,开门见山地提出委托意向——希望为他们计划改造的成吉思汗陵室内装饰和壁画进行重新设计和创作。他们说:“明年是成吉思汗创建蒙古国800周年,届时,我市将举办一次大型的庆典活动,成吉思汗陵的修缮和重新开放,将是活动的重点和中心内容,

  • 标签: 成吉思汗陵 壁画创作 札记 历史 中央美术学院 鄂尔多斯市
  • 简介:高小华作为首开伤痕美术先河的代表人物,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节点上贡献出一幅名为《为什么》的作品,这幅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以“文革”红卫兵武斗现象为视觉材料实现了对“文革”的反思,为20世纪的中国人铭刻下难以淡忘的“创伤记忆”,并因此开启了新时期艺术史上辉煌的第一页。

  • 标签: 批判现实主义 创伤记忆 绘画艺术 追问 历史 “文革”
  • 简介:1997年5月,香港回归前夕,我参观了一个不平常的画展,就是李延声创作的《魂系山河》画卷的展览。当我走近展厅,首先被六十多米的空前巨著的强大气势、张力和沉沉的历史感所震撼。细细观赏后,我又为画面所表现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深深感动。这是我参观画展极少有的感觉。为此,我当场表示,要为这样艺术巨构写点什么。我不想就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作太具体的分析,这可以留给评论家去做文章,只想作为一个画家,一个同是人物画的同行,来谈几点感想。第一,我为画家的魄力与勇气、不赶时髦不追潮流的精神叫好。中国画在80年代,向西方现代派学习是大潮流,追求前卫、先锋是时髦。90年代以来,进入艺术市场成为一个大潮流,而以笔墨中心论的回归传统,又成为新的时尚。十多年来,种种原因使

  • 标签: 中国画 现实主义精神 人物画 西方现代派 中心论 艺术感染力
  • 简介: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是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华艺术宫联合举办的大型具象油画展,从级别、质量、规模上都可算是本年度中国油画界的一次盛事。从现实角度来讲,此次展览的理念、叙事方式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展览本身也存在细节上的不足,反映出我国大型展览组织、呈现方面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展览在呈现央美百年油画发展面貌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中国油画发展现状的反思。

  • 标签: 展览 具象 油画 中央美院 教学
  • 简介:本文首先围绕中晚唐(9世纪)美术史家张彦远的个人家世、郡望、家宅旧第、他的生平仕履等等问题做了一次较全面的梳理。然后,透过他的家世,结合中晚唐历史政治背景,广泛检索史料,发见其父祖辈交从联系和政治结交圈子的线索,从而得出他的家族与李德裕等属同一政治集团的论断,并对其家世盛衰、所历历史事件略微作了探讨,为更深入解析张彦远的个人世界及历史环境对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 标签: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郡望 李德裕
  • 简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祖先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家具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家具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不断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积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的艺术风格。明、清家具即以其丰富深厚的人文内涵、独特隽永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

  • 标签: 历史进程 艺术风格 家具 典雅 积淀 人类文明
  • 简介:今人研究清末民初的商业美术,多以《申报》、《良友》等为发端,因而研究视野主要落实于月份牌广告,即便是以整个民国商业美术为研究主体的论著,也多只论及平面广告、字体设计,而较少涉及其他类别。事实上,民国商业美术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如橱窗设计、室内陈设、服饰设计以及与之相关的展览画赛等,这一点从当时的画报对商业美术的推介及1935年首届全国商业美术展览之内容可见一斑。然而,设计史研究者对这一时期的商业美术业态及其在近代中国设计史上承上启下的意义尚缺乏足够的理解,尽管民初期刊对此领域多有涉及,然相关史料仍亟待挖掘钩沉。

  • 标签: 商业美术 意义辨析 近代中国 美术形态 30年代 历史
  • 简介:《石渠宝笈》是我国古代书画著录史上的扛鼎之作,在艺术研究史中具有重要影响力。本文以辑补《全元文》为切入点,重点论述其在保存古典文献上的独特价值。新辑的二十九篇佚文,既有如张翥、周伯琦、商挺等名家,也有如张圣卿、王渐等不见经传者;既有鲜于枢、班惟志等书家兼曲家者,也有绘画大家吴镇。此不仅可补缺《全元文》,更重要的是呈现出动态的历史形态,为进一步研究当时文人多层次交游活动提供铺垫。

  • 标签: 《石渠宝笈》 文献价值 《全元文》辑存
  • 简介:近年来,附中素描教学面临着除旧换新的挑战,尤其是在素描课程安排上需要有新的探索,以适应美院基础素描发展的新方向。本论文讨论的是美院附中素描教学发展方向如何与美院基础素描保持一致,如何开拓广美附中学生的视野,提高其艺术审美品味。

  • 标签: 素描教学 基础 课程调整 艺术品位
  • 简介:仿古景观已经是当今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这类工程既能够把传统文化用现代手段演绎到现实生活中,又能够丰富单调的水泥森林般的城市建设,还能用这种景观带来旅游事业的繁荣。以上诸多好处,于是仿古景观在全国各类城市方兴未艾。不利的是,许多仿古景观急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匆匆上马,致使这些工程常常成为伪古典影响了城市的面貌。但是,也有一些工程坚守国家文物保护中“修旧如旧”原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景观 仿古 历史街区 城市建设 改造 平江
  • 简介:恽南田以“没骨花卉”而名扬海外,开“常州画派”之先河,也因为他在山水画上的努力而跻身于“清初六大家”之列,为后人景仰.中国画坛对恽南田的“没骨花卉”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然而近三百年来,在论及常州画派时,主要指其“没骨花卉”写生,因此,重新审视恽南田山水画对中国画坛的影响尤为必要,为了能准确挖掘出恽南田山水画的文化价值,本文将重点研究恽南田山水画的历史地位.

  • 标签: 恽南田 山水画 士气 逸格
  • 简介:辉煌而绚烂的古罗马历史与文化引发了无数文学艺术家对其赞颂与歌咏。本文试从19世纪英国画家笔下表现古罗马的艺术作品入手,以历史画、风景画与风俗画三类题材为研究对象,解读19世纪英国画家在新的政治与历史语境下,对古罗马文化与历史的新理解与新认识。这时期以古罗马为创作主题的作品中,一方面流露出对昔日强大罗马帝国衰亡的感伤之情;另一方面更在于警示19世纪的英帝国要以古罗马的历史为鉴。

  • 标签: 古罗马 19世纪 英国艺术 历史画 废墟 风俗画
  • 简介:在敦煌壁画的研究与保护中,川籍画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成就卓著。以张大千、段文杰、史苇湘、欧阳琳、李其琼、孙儒僩(山见)等学者为代表的川籍画家,在70余年的漫长历程中,披肝沥胆,潜心研究,大力宣传,对敦煌壁画的研究与保护逐渐建立起完整科学的体系。而抗战时期,成渝两地大后方"文化之都"的形成,尤其是在成渝两地相继举办的"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毫无疑问成为推动20世纪的显学——"敦煌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并由此而及,成为川籍画家前赴后继学习研究敦煌的精神源头。川籍画家对敦煌壁画艺术研究与保护所做出的积极探索和成果,为致力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论文以集群考据和个案研究相结合,运用大量翔实文献史料和部分第一手资料,论述川籍画家在敦煌壁画研究与保护上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 标签: 敦煌壁画 川籍画家 研究 保护 地位 作用
  • 简介:一中国传统印章文化源远流长,这种由汉字、篆刻组成的中国传统印章艺术独具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悠久的历史资源。印章构成的图形文字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从现代标志设计的构成因素来

  • 标签: 现代标志设计 篆刻艺术 创意思维 艺术精神 图形文字 艺术体系
  • 简介:20世纪终于要离我们而去。对于中国美术来说,20世纪无疑是辉煌而悲壮的一段历程。中国社会所经历的危机与动荡、变革与发展,给予美术以深刻的影响,不仅成为各种美术思想观念与现象的来源,而且成为美术创作的动力。由此出发的美术自然形成了一种具有共性指向的时代特征。原来要提供视觉愉悦的美术,因为中国

  • 标签: 油画 绘画 宋步云 李瑞年 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