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以1949年为时间界限,之前,中国二胡界就有“南陆北蒋”之说;之后,于1954年,“蒋”一说由南二胡奠基人陆修棠教授正式提出。“‘蒋’二胡艺术特征研究”通过四篇系列性论文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和梳理蒋风之的二胡艺术特征。该系列论文从2004年动笔,最初是笔者受约为中国音乐学院建院40周年院庆日而作,也是为“蒋”二胡50周年问世日而作;后来,笔者又被邀请担任蒋风之研究所名誉所长。更觉有义务或责任作一系统研究。现借蒋先生诞辰百年之际,将此文公开发表,以表达笔者对蒋先生敬佩之情和对挚友蒋小风(蒋先生之长子)、蒋巽风(蒋先生之次子)两先生的深厚友情。

  • 标签: 蒋风之 “蒋派” 二胡艺术特征 时代性 系统性 创作性
  • 简介:纵观二胡艺术的发展,不同的地域文化风格为二胡的创作及演奏都起到了很好的倡导作用。本文即以已蔚然成风的秦二胡为例,从自然与社会两大层面论其成因及发展。

  • 标签: 秦派二胡 地域文化 审美特征 技法表现
  • 简介:在近现代评书评话的历史上,扬州评话还有一门以表演评话《三国》见长的艺术流派,人称“康三国”,是以康氏一门三代艺术客为代表的扬州评话流派。形成于晚清,延伸发展到现代,是扬州评话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康三国”形成较早,保存下来的资料十分稀少,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筹备组通过康氏第三代传人康重华的后人征集到一些“康三国”的珍贵资料,其中有康国华、康又华老先生的珍贵历史照片原件,康重华先生的《三国》评话录音:评话书籍;论艺、简历等手稿;演出照片;巡回演出的票据等等,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把我们带进了“康三国”的发展历史之河,帮助我们更全面仔细地了解评话“康三国”的历史和特色。

  • 标签: 扬州评话 《三国》 历史照片 藏品 艺术流派 巡回演出
  • 简介:京剧《贵妃醉酒》是戏曲舞台上的一出经典之作,也是京剧教学一线的保留剧目。按传统“学院”风格传承该剧,并不只是对于一出剧目的继承,更是对于一系列传统传承方式的归纳整理。戏曲教学中,在传统上继承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京剧艺术的传承和未来,这也就使得我们身处教学岗位上的京剧工作者们,教学中首先就要树立“学院”的教学思维,坚定保持传承中的传统,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中,保持传统的表演手法、传承方式、剧目风格对于京剧艺术教学的价值。

  • 标签: 京剧传统教学 “学院派” 《贵妃醉酒》 艾美君
  • 简介:近几年来有的音乐杂志、音乐史教材对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音乐家,多次出现“学院”、“救亡”的说法。但这种做法是否得当,还得让历史说话。写历史必须以史为据,而用笔还要慎之又慎。

  • 标签: 20世纪三 四十年代的音乐家 立派 学院派 救亡派
  • 简介:罗品超南粤剧艺术成功之路———贺罗品超舞台艺术七十三年①林涵表编者按:本文为著名戏剧家林涵表先生生前寄给本刊的,来不及发表,林先生即于1997年12月7日在广州病逝,令人痛惜。林先生生前曾任本院戏文系主任,对本刊工作一贯支持。去年香港回归前夕,林先...

  • 标签: 舞台艺术 粤剧 南派 成功之路 表演艺术 欧阳予倩
  • 简介:江苏的古琴艺术在明清时期有突出的表现,涌现出虞山、金陵、广陵三大琴,但三大琴的发展并非连续不断,而是以此起彼伏、交替进行的方式展开,呈现出琴学中心的从江派到虞山派到白下派再到广陵的频频转移。针对这一现象,文章借用塞维斯的文化进化理论进行解释,揭示出这种非连续性的机制在于艺术的演进本身包含特殊进化和一般进化两个方面,并据此提出如何应对演进的非连续性的策略。

  • 标签: 虞山派 金陵派 广陵派 琴派 中心转移 塞维斯
  • 简介:在德国,音乐创作和音乐学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归属。前者重视音乐实践,侧重技术训练,隶属于音乐学院或艺术学院;而后者则被看成是人文学科,侧重精神领域的研究,归类于综合大学的文科类。它们长期以来平分秋色、各有所长,是德国音乐发展中的两个重要分支。本文以德国当代作曲家、音乐学家为例,针对他们的言论、音乐创作,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 标签: 德国当代音乐创作 先锋派 历史音乐学 隐喻式创作
  • 简介:应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名师讲坛”之邀,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教授于5月17日14时,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举办了题为“传承美、表现美、创造美、传播美、引领美”的名师讲座,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宋飞教授主持,著名作曲家徐占海教授、音乐理论家蒋力、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王世魁教授、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赵德山教授及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师生、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师生参加了此次名师讲坛。

  • 标签: 中国音乐学院 副院长 表现美 创造美 名师 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