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想当年,刘邓大军金戈铁马逐鹿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决战淮海、横渡长江、进军大西南,邓小平的英名可谓如雷贯耳,响彻中华大地.也就在那风云激荡、炮火硝烟的年代里,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兼第二野战军政委的邓小平在一次会议报告中,点到了大别山区岳西的"杀人"事件,并引发了他反右防"左"的思考.

  • 标签: 岳西事件 邓小平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原根据地
  • 简介:美国对日本实行全面的经济禁运使日本军事武器和经济受到致命威胁,加上长期以来日本形成的悲情情绪使日本不惜铤而走险,突袭美国珍珠港。面对一个国力十倍于己的国家,日本的做法是传统的理性选择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运用前景理论的分析框架来分析日本发动自杀性进攻的动机和原因,会启发人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认识这一事件的原因。

  • 标签: 日本 美国 珍珠港事件 前景理论
  • 简介:岁月流动着,带着几阵风,几场雨雪。在岁月中,万物都在变动,发出或轻或重,或急或缓的声响。引人入胜的是事物文化的过程,是各种嘈嘈杂杂的声响构建出社会文化历史的脉动。钱穆先生说过“文化如生命,向前舒展,不断成长。”历史的脉络是文化不断舒展的痕迹。

  • 标签: 文化事件 文化历史 声响 贵州 盘点 留言
  • 简介:1948年之北平“七五事件”,是中国近代学生运动史上独特的一页。它深刻反映了学生对国民党政府从期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1948年上半年,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战场节节败退,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形势混乱,大量东北学生迁往平、津两地,国民党政府也宣称在平津成立了临时大学、临时中学。然而,由于经费、校址等原因,国民党政府所宣称成立的临大、临中不过是空中楼阁,学生入关“要读书,要生存”的期望落空,由此引发了北平“七五”事件。然而,国民党政府把该事件当做学生政潮来处理,措置失当。经过北平“七五”事件,最后那些尚对国民党政府抱有期望的知识分子和学生对其失望,政治态度转向共产党一方,投入到解放事业中去。

  • 标签: “七五”事件 学生运动 第一枪问题
  • 简介:窗户上发现枪击弹孔1966年2月2日下午2时许,人民大会堂服务员发现大会堂北侧西头二楼半的双层玻璃窗被打了两个洞,像是枪打的。2月3日上午8时,公安部副部长于桑通知我(我当时任公安部三局副局长,主管刑事侦查工作)速带技术人员前往人民大会堂勘查现场,调查此事。

  • 标签: 人民大会堂 枪击事件 调查 回忆 刑事侦查工作 技术人员
  • 简介:最近从网上看到贵刊今年第一期发表的《1966年安亭事件中的张春桥》在流传。我们读了这篇文章,觉得不错它是一位当事人写的,确如你们所说“提供了所亲历的一些史料”,行文使人有身临其景的感觉。

  • 标签: 事件处理 张春桥 办公室工作人员 实有 个人组织 2001年版
  • 简介:边疆民族地区是中国的窗口,也是国家稳定的关键性、战略性区位之一。由于边疆民族地区边缘的地理位置、差异的宗教信仰、异同的民族文化,使得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愈加复杂。另外,国际利益的冲突、反华势力的渗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迥异、政治冷漠与政治激进的影响以及国内民族分裂分子、国际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分子的阴谋与破坏而引发各种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严重威胁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安全。因此,提升国家主体文化在各民族国家认同建设中的分量,夯实各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培育各民族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一体化路径。即在承认民族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进一步整合民族政治意识、提升民族文化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是规避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关键所在。

  • 标签: 边疆民族地区 民族认同 公共危机事件 规避机制
  • 简介:1948年山东解放前夕曾发生大批大、中学生流亡上海、台湾事,先是齐鲁大学一批学生在校长吴克明等带领下背井离乡,来到上海。后又流亡去杭州、福建。接着烟台八个中学两千多师生离烟台南下,

  • 标签: 1948年 中学生 流亡 山东 事件 解放前夕
  • 简介:1941年12月1日发生在中国境内的一宗坠机事件,差一点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这一年的11月,日本政府在向英美宣战前夕,决定事先对香港、东南亚和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实施突然袭击。12月1日,侵华日军总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向驻在中国广州的日军第23军下达了偷袭香港的密令。由日本参谋部杉坂少佐携带此密令,搭日本设在上海的中华航空公司的客机,于当日上午由上海飞往广州。不料,该飞机在广州附近的中国军队防区内因故障而坠毁。

  • 标签: 坠机事件 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 中国境内 日本政府
  • 简介: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挑战中国在台湾东南部地区的主权。英国对此密切关注,并积极进行调停,以免事态扩大影响它在东亚地区的商业利益。它一方面承认中国在台湾全岛的主权,一方面又压迫中国满足日本的无理要求,以赔款换取日本从台湾撤军,最终促成中日双方达成《北京专条》。本文分析了英国驻日本公使巴夏礼和驻中国公使威妥玛的态度和立场,并澄清了以往研究中对威妥玛调停中日谈判的一些误解。

  • 标签: 台湾问题 巴夏礼 威妥玛 总理衙门 大久保 东南部地区
  • 简介:本文以Talmy(1985,1991,2000)29提出的运动事件词汇化类型学(lexicalizationtypologyofmotionevents)为理论基础,以Slobin(1996)30的语言对比研究为参照,探讨汉法运动事件书面语表达的类型学特点。本研究选择汉语和法语各5部近现代小说随机抽取语料,主要对其运动事件表达片段在运动动词使用和背景成分描述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书面语特性,特别针对语料中方式概念成分替换表达方法和运动事件片段汉法互译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作者前期研究中汉法运动事件口语表达31所呈现的特点,深入剖析两门语言的类型学特征。

  • 标签: 运动事件 词汇化模式 汉法对比
  • 简介:从1570年开始,澳门与长崎就成为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与日本贸易的重要航线。应该说,明代早期葡日贸易的发展是顺利的,几乎每年都有葡萄牙黑船抵达日本进行贸易。葡日双方在这一航线中都有获利,同时也给澳门带来巨额利润。然而在17世纪初却出现了两起不愉快的事件,一是1608年日本朱印船漂抵澳门后发生的日本人骚乱并遭屠杀事件,二是1610年葡萄牙大黑船往长崎贸易遭日本人报复船毁人亡事件。从而致使1610至1611年的葡日贸易中止。因为葡日贸易对双方的重要性,1611—1612年双方达成和解,澳门与长崎继续往日的商贸往来,直到1638年岛原之乱后葡萄牙人在日本的贸易权力逐渐被荷兰人取代。这两起事件虽并未对葡日贸易产生大的冲击,但是葡萄牙人开始失去日本贸易的垄断地位。

  • 标签: 明代 澳门 长崎 日本朱印船 葡萄牙黑船
  • 简介:1960年9月以后,中共中央恢复了1954年撤销的6个中央局。陶铸被任命为中南局第一书记。11月下旬,中南局在郑州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我当时25岁,作为唯一的速记员全程参加了为期3天的会议。当年的与会者多已作古,我有责任为历史留下记录。

  • 标签: 第一次会议 中南 事件 中共中央 1954年 书记
  • 简介:1994年蒙古国十大经济事件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1%据蒙古报刊透露,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1992年比1991年下降10%,1993年比1992年下降1.5%,1994年比1993年增长2.1%,其中工业纯产值增长2.7%,农牧业增长7.1%,建筑业...

  • 标签: 蒙古国 大经济 通货膨胀率 1994年 蒙古政府 国内生产总值
  • 简介:马宁是新中国空军第一位驾驶过飞机的司令员,他历经战火考验,是一位具有传奇经历的将军。1954年夏,他任空20师师长,奉命紧急率部转场至广州,执行为苏联及东欧国家援华运输船只的护航任务。由于对新任务的环境不熟悉,发生了一起误击英国民航班机事件,这也是新中国空军第一次涉外事件,马宁作为亲历者,讲述了这一事件的详细经过。

  • 标签: 中国空军 事件 涉外 1954年 传奇经历 东欧国家
  • 简介:发生在45年前的“周鸿庆事件”,原本是一次很偶然的叛逃未遂事件事件当事人也只是一名中国访日代表团的普通工作人员,然而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政治后果却导致台湾当局与日本濒于“断交”的边缘。那么这一事件背后的原因究竟何在?

  • 标签: 事件 工作人员 台湾当局 政治后果 代表团 当事人
  • 简介:道光末年,澳督亚马留被杀而引发中葡冲突。两广总督徐广缙在处理亚马留事件中的形象,一直被学者视为懦弱无能。实际上他在亚马留事件后布兵设防以及与葡萄牙等国之间的信函交涉等言行符合当时历史情境。徐广缙基本做到了积极应对、坚持原则,有着正面形象,而后人基于他对亚马留早期暴政隐忍等原因,又逐渐模糊了其形象。

  • 标签: 澳门 徐广缙 亚马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