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应用于门诊小儿输液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来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的101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安全事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安全隐患发生率与投诉率分别为3.92%、1.96%,对照组患儿安全隐患发生率与投诉率分别为18.00%、14.00%。观察组患儿安全隐患发生率与投诉率均低于观察组患儿,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门诊小儿输液室患儿应用安全护理方式,其有助于提升减少患儿安全隐患发生率,降低门诊投诉率。因此,安全护理方式适合在门诊小儿输液室中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安全护理 门诊小儿输液室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安全管理对于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6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干预,设立专门安全管理小组,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管理措施。观察两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33%;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17%,观察组不良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静脉输液护理实施安全管理可有效降低静脉输液风险,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减少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 降低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卡波姆妇科凝胶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利用自制的卡波姆妇科凝胶,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对卡波姆妇科凝胶的生物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凝胶浸提液的相对增殖率为88.5%,细胞毒性反应为1级;阴道刺激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3只家兔的平均记分均为5,刺激指数为0;试验样品生理盐水和芝麻油浸提液组动物皮肤反应等级未超过相应的阴性对照组动物反应等级。结论该卡波姆妇科凝胶的体外细胞毒性为1级,符合国家标准,无潜在阴道刺激作用和皮肤致敏性,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我院普外科患者中抽选出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研究组患者,针对存在的不安全护理因素,采取个性化护理手段,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手段,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安全事件的几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安全事件的几率低于对照组,且该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相对较高(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手段能够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推广应用。

  • 标签: 普外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血透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管理,观察组为护理标识,对比两组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血透室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研究组(36例)2个组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研究组增加护理标识管理。观察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78%、护理满意度97.22%,均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4.29%、护理满意度83.33%(P<0.05)。结论护理标识用于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抑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 管道标识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十分快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医院众多科室当中,消化内科是以治疗食管炎患者、肝病患者、胃病患者、肠类疾病患者等疾病为主的临床科室,在消化内科当中,临床护理的疾病种类不仅繁多,而且临床护理的操作方法也是比较复杂的,还需要很大的耐心和细心。因此,消化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管理对策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 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以人为本”医疗服务理念的提出,促进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妇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提高妇科临床医疗服务水平的前提,在护理工作中,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降低了妇科护理的安全性,消除安全隐患是妇科护理中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叙述了妇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还阐述了妇科护理中解决安全隐患的对策。

  • 标签: 妇科 安全隐患 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及成因进行Meta分析。方法随机选择中国知网、超星、万方等数据库中在2013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发表的与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及成因有关的文献资料,统计分析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及成因。结果67例文献资料中,共321例患者,共计76例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是23.7%,其中细菌培养占14.5%,抗生素用药占71.1%。给药浓度、无适应症用药、间隔时间的出现率分别是3.1%、6.9%、5.3%。321例不合理用药的成因,以药物因素、外界因素、人员因素等为主,其中人员因素中,以药品信息了解不足为主。结论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需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规范临床给药行为,促使医务人员按时、按量给药,从而减少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的出现。

  • 标签: 不安全用药 间隔时间 重复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及成因进行Meta分析。方法随机选择中国知网、超星、万方等数据库中在2013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发表的与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及成因有关的文献资料,统计分析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及成因。结果67例文献资料中,共321例患者,共计76例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是23.7%,其中细菌培养占14.5%,抗生素用药占71.1%。给药浓度、无适应症用药、间隔时间的出现率分别是3.1%、6.9%、5.3%。321例不合理用药的成因,以药物因素、外界因素、人员因素等为主,其中人员因素中,以药品信息了解不足为主。结论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需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规范临床给药行为,促使医务人员按时、按量给药,从而减少临床不安全用药行为的出现。

  • 标签: 不安全用药 间隔时间 重复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防范防范。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门诊处的输液患者87例,回顾其护理过程,总结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要点。结果87例,10.34%患处出现护理差错时其中,2件由未严格查对引发,3件由未全程巡视引发,3件由穿刺不规范引发,1件由药物污染引发。结论社区门诊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为未严格查对、未全程巡视、穿刺不规范、药物污染,社区门诊处应该强化教育与培训工作,规范操作,以使输液安全隐患得到有效防范。

  • 标签: 门诊输液 护理安全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目前老百姓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意识逐渐增强,许多医疗纠纷已成为舆论媒体和老百姓的热门话题。特别在基层医院,由于医院管理不到位,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医患沟通不及时,使得一些护理安全隐患不时暴露于临床工作中,严重影响护理安全和医院的医疗质量及信誉。因此,护理安全管理就成为护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一套可行的管理机制,排查安全隐患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缓解医患矛盾。本文对医院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基层医院 内科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庆市开州区的水质农村饮用水安全与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重庆市开州区的14个乡镇的82个检测点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现场调查等措施完成水质调查表;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标准进行取样工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水质合格情况进行评价,19项水质卫生指标全部达到标准的合格范围判定为水质合格。结果调查共取样品297份,水样检测合格率为37.04%;在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检测合格率分别为38.93%和34.90%,两者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硝酸盐、总硬度、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三氯甲烷和耗氧量均不达标,达标率均超过90%;而大肠埃希菌、菌落总数、耐热大肠菌群、消毒剂和总大肠菌群等指标均不达标,达标率均低于90%;开州区取样检测的68个水厂中,合格率仅为38.24%;调查水厂中消毒设施配备率为89.71%;消毒设施按规使用率为56.72%。结论重庆市开州区存在严重的农村饮用水问题,急需进行进一步改善。

  • 标签: 农村饮用水 卫生 查分析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既是决定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更是制约医院是否能够长远发展的前提。而安全隐患是护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有效且合理的安全隐患消除,对医院发展和医疗工作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基层医院中,因尖端设备、现代化技术的缺失,往往可借助安全隐患把控的方式,预防护士事故的出现。对此,本文侧重思考基层医院综合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

  • 标签: 基层医院 综合内科护理 安全隐患 原因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护理干预措施在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服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中将我院从2016年9月—2016年11月期间接受的50位心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安全服药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安全服药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安全服药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时间准确率以及服药方法的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安全服药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治疗、恢复有比较好的影响作用,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的准确率,还能大幅度提升药物疗效,其护理模式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心内科 安全服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内科护士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做出对于与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入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选为主要的观察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向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配合临床用药的普通管理,向研究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配合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用药差错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4.88%),而对照组仅为(80.13%);研究组用药差错率普遍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关心内科疾病治疗期间接受了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既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值得广泛的推广下去。

  • 标签: 心内科 临床用药 安全管理 研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消防供应中心可能出现的职业危害,并根据可能出现的危害制度出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存在较多的职业安全隐患,可能严重危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如果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保护工作人员免受职业危害。结论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具体的危险因素,提出规范合理的安全防护管理措施,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职业防护意识的增强,有利于保障工作人员身心安全,明显降低职业危害。

  • 标签: 安全防护 管理措施 职业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系统规范的护理标识。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以及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和应用护理标识前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可以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护理标识 护理安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入住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肛门外科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住院的手术患者50例,实验组为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住院的手术患者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实验组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患者术后的满意度,确保患者手术后的安全性。

  • 标签: 结直肠癌 术后护理 安全管理 效果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从2016.03-2018.03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180例实施研究,分组办法使用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共分两组,即观察组(例数=90)和对照组(例数=90)。采取资料回顾分析法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仍然沿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安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1.11%(1/90),显著低于对照组6.67%(6/9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6.563,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97.78%(88/90),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74/9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535,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只有针对具体的安全隐患,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措施,才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安全隐患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