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血常规检测过程中,静脉与末梢血的检验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告知体检者详情并取得同意的情况下,分别用两种方式采集末梢血和静脉进行血常规检测。对两组血常规检测指标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比,两组在MCH以及HCT指标含量上无明显化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静脉检验组的Hb、RBC、MCHC以及PLT指标含量均比末梢血检验组高,两组存在明显化差异,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静脉检验组在MCV以及WBC指标含量均比末梢血检验组低,两组存在明显化差异,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两种检测方式在检验结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静脉检测方式能够将血样中的各项指标检测的更加显化,值得在检验科室中推广。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末梢血 静脉血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末梢血与静脉标本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结果。方法抽取2017年3月—2017年10月于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清晨采集患者20μl手指末梢血,以SYSMEXK-4500型号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配套500μl稀释液制成末梢血标本;另采集患者2ml肘正中静脉,以含5%浓度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2K)抗凝剂的抗凝管制成静脉标本。根据采集患者血液类型的不同,分为末梢组、静脉组2个组别。结果两组WBC、RBC、HB、M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T、PLT、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与静脉标本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静脉标本因其准确度、精密度、干扰因素小等优点,宜作为血常规检查的首选方式。医院可于血常规检验中,在患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推荐使用静脉标本,以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降低误诊率,避免患者延误最佳救治时机。从而有助于医师根据诊断结果确立最佳治疗方案,进而帮助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末梢血与静脉标本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结果。方法抽取2017年3月—2017年10月于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清晨采集患者20μl手指末梢血,以SYSMEXK-4500型号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配套500μl稀释液制成末梢血标本;另采集患者2ml肘正中静脉,以含5%浓度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2K)抗凝剂的抗凝管制成静脉标本。根据采集患者血液类型的不同,分为末梢组、静脉组2个组别。结果两组WBC、RBC、HB、M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T、PLT、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与静脉标本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静脉标本因其准确度、精密度、干扰因素小等优点,宜作为血常规检查的首选方式。医院可于血常规检验中,在患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推荐使用静脉标本,以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降低误诊率,避免患者延误最佳救治时机。从而有助于医师根据诊断结果确立最佳治疗方案,进而帮助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与末梢血和血常规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的门诊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末梢血组60例,静脉组60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液标本,记录不同时间点的结果(0min、10min、30min)。比较末梢血组和静脉组0min、10min、30min的白细胞、血小板检测结果。结果末梢血组0min和30min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的差异明显,P<0.05,0min和10min、0min和30min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的差异不明显,P>0.05。静脉组0min、10min、30min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和末梢血对比,静脉应用于血常规检测中,更有利于维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给予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患者规范化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放置静脉导管治疗并伴有相关感染的患者86例,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规范化护理流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流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人数17,满意20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为86.05%;实验组患者非常满意人数33,满意8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29,P=0.0021<0.05)。结论在临床上应用静脉置管治疗时,规范化各项护理流程,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相关感染 规范化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性碎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重症颅内静脉血栓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6例重症颅内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介入手术围手术期的病情观察和并发症预防护理经验。结果部分再通12例,完全再通4例;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对重症颅内静脉血栓患者行机械性碎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充分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可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血管内治疗 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思乐扣在晚期肺癌患者恶性胸水胸腔引流中固定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使用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水的晚期肺癌患者共90例,按照不同的固定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线固定,实验组采用思乐扣固定,分别比较两者舒适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舒适度82.2%显著高于对照组44.4%(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9%显著低于对照组42.2%(P<0.05)。结论在晚期肺癌患者恶性胸水胸腔引流中使用思乐扣固定静脉导管舒适度高,不良发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思乐扣 缝线固定 深静脉置管 恶性胸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心胸外科手术静脉置管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置管并发症率为9.30%,对照组患者置管并发症率为32.5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9.07%,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胸外科手术患者静脉置管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降低置管并发症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心胸外科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 深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通脉汤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社区诊疗的200例脑血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100例。对研究组患者应用血栓通脉汤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治疗,探讨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血栓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血栓通脉汤,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治疗。

  • 标签: 脑血栓 血栓通脉汤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予以吲哚布芬治疗以降低其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200例肾衰血液透析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根据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00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另100例患者给予吲哚布芬药物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发生情况。结果给药前两组患者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2周后,观察组与给药前相比FIB水平下降,APTT增加(P<0.05),而对照组用药前后各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给药后各指标对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观察组内瘘1年通畅率96.0%(96/100)明显优于对照组89.0%(89/1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内瘘闭塞者均经B超检查,行局部溶栓或取栓术治疗。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吲哚布芬治疗,可有效降低其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发生率,效果显著,同时具有一定的预防血栓形成作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吲哚布芬 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下肢关节置换及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患者采取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两种麻醉方式,对比其对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取静脉镇痛,观察组采取硬膜外镇痛。结果术后24h、72h,观察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静脉镇痛相比,硬膜外镇痛能够减少对老年下肢关节置换及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后患者精神功能损害,降低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 标签: 硬膜外镇痛 静脉镇痛 关节置换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2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和试验组(41例,行早期康复护理),评比2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干预后,2组Barthel评分、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组间给予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急性脑血栓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肢体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血栓 致残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方式治疗急性脑血栓患者,旨在探讨和研究该方法对致残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血栓患者,将他们随机分开为两组,这两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相等,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上述的基础上,要求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16例患者治疗没有效果,而观察组仅有3例患者治疗的效果不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恢复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方式,不但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显著减低了脑血栓患者的致残率。

  • 标签: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 护理干预 脑血栓患者 降低致残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研究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搜集2014年8月至2017年11月晋城市人民医院住院收治的102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涉及的数据资料,所有患者均经CT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且均开展抗凝治疗。结果血栓栓塞症患者院内继发者诊断时间(1.21±0.21)天,确诊率76.47%,抗凝治疗疗效确切。结论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因反复呼吸困难,容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导致在二级以下医院就诊时不能确诊,就诊时间长,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临床分析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折后并发肺血栓栓塞的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32例骨折后并发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为骨折术后卧床休息,且术后2周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咯血等症状,部分患者伴随呼吸频率和心率加速、口唇发绀、肺部湿罗音等症状。确诊为肺血栓栓塞后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骨折术后容易并发肺血栓栓塞,需要尽早进行治疗,才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骨折手术 肺血栓栓塞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军人下肢疲劳骨折延迟诊断原因分析,从而引起各级组织对疲劳骨折早期诊断的高度重视,提出预防及重视方法。方法收集2011-2013年间延迟诊断的疲劳骨折病例26例,对其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延迟诊断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训练任务重;就诊困难;基层卫生人员诊断水平较低;早期X表现阴性;新兵刚入伍,心理素质差,不敢言语;自身不够重视等。结论军人疲劳骨折发生率较高,延迟诊断对后期治疗及恢复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影响战士身心健康和部队战斗力,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延迟诊断发生率。

  • 标签: 军人 下肢 疲劳骨折 延迟诊断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的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去年下半年以来收治的110例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调取其医院治疗方法和术后随访治疗方法,分析其主要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在治疗实践中,56例患者需要进行创伤治疗,55例需要进行抗炎治疗,所近半数以上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此外消肿止胀还可以选择理疗治疗,另外所有患者都需要进行口服药物的治疗。所有患者经2个月~1年的治疗,全部痊愈。结论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的防治对策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尽早促成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骨科创伤 术后下肢肿胀 防治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MDT对预防静脉炎的临床应用实践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100例静脉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静脉治疗MDT护理模式。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静脉治疗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静脉治疗依从性评分、治疗过程舒适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分值、抑郁自评量表分值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分值、抑郁自评量表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治疗MDT护理模式在静脉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治疗的舒适度和依从性,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静脉治疗 护理MDT 静脉炎 临床应用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双下肢水肿的病因,以便于水肿的治疗,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2015年到2017年我院收治40例65岁到85岁老年人双下肢水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心脏疾病患者9例;无明确心脏疾病但有高血压,服用钙通道阻止剂12人;有高血压,未服用钙通道阻止剂4人;肾脏疾病患者3人,营养不良患者3人,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患者9人。结论明确病因对治疗和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老年人 双下肢水肿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肢丹毒临床治疗中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60例因下肢丹毒而于2010年06月至2015年06月期间入院治疗的患者,依据其就诊时间的不同,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治疗组30例实施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而对照组30例则实施西医方案治疗,并于治疗后比较其临床效果以及治愈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两种治疗方案后,治疗组30例治愈率76.7%(23/30),而对照组30例是53.3%(16/30),两组治愈率比较结果有差异,(P<0.01)。此外,治疗组患者在治愈时间方面仍然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上对下肢丹毒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除了能够提升患者临床治愈率外,同时还能缩短其治愈时间,所以应用效果十分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青霉素 下肢丹毒 西医方案 中西医结合方案 治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