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实际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差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用药调配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方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出现的差错原因进行登记并归类,对差错率进行统计计算。结果在146例差错中,药品种类错误占28.08%,其他原因占2.73%;对差错环节进行分析,其中摆药这一环节出现差错率最高为26.71%,而在配送及审核环节出现的差错率最低为3.42%。结论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出现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对防范措施,可保证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常见护理差错 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水化方案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女性血肌酐小于97μmol/L,男性血肌酐小于106μmol/L并实施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并将其平分为短时间组(30例)、长时间组(30例)、超长时间组(30例)、简单静脉水化结合充分口服组(组30例)。对比四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简单静脉水化结合充分口服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h、48h、72h,7d的血清肌酐(Scr)水平、胱抑素-C、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改善程度优于短时间组、长时间组、超长时间组,差异显著(P<0.05);简单静脉水化结合充分口服组患者再次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终点事件风险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术前、术后可采用简单静脉水化结合充分口服水化方案可有效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造影剂肾病的几率,并提高远期预后。

  • 标签: 造影剂肾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水化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为重症医学科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临床技能。在对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带教中,我们采用了理论学习、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实物教学、临床带教结合量化考核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住院医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住院医师快速理解和掌握该临床技能,教学效果得以显著提升。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住院医师 带教体会
  • 简介:摘要缩宫素是促进分娩的首选药物,对于减少因产力等因素导致难产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从而确保母婴健康。但在催产过程中,因产妇临床指征、时机、用药剂量等多个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在使用缩宫素时需选择适当的给药剂量,并根据产妇具体情况随时调整,以便在发生异常时能够及时停药并采取干预措施,使产程正常顺利。目前公认的产前安全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它能够对用药剂量随时调整,在确保催产效果的同时提高用药安全性。本文针对静脉滴注不同浓度缩宫素对于催产效果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静脉滴注 不同浓度 缩宫素 催产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9月,患有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方式,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和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PaO2、PaCO2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可以很好的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并且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疗效较好。

  • 标签: 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 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并接受无创通气的10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集束化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集束化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集束化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73%VS29.63%);集束化组的依从性(94.55%)高于对照组(81.48%),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无创通气期间开展集束化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通气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疗法不同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依照常规COPD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IU/次·d。分析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时间长于对照组,FEV1/FVC比值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相比,两组治疗后D-二聚体、PaCO2均降低,PaO2、经皮血氧饱和度均升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等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辅治AECOPD患者,可明显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再次急性加重,改善肺功能,缓解血液高凝状态,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并接受无创通气的10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集束化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集束化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集束化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73%VS29.63%);集束化组的依从性(94.55%)高于对照组(81.48%),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无创通气期间开展集束化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通气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接诊的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肺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心脉隆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力衰竭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经AngioJet血栓抽吸术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LDVT48例作对照研究,均经AngioJet血栓抽吸术行介入治疗,均经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本文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造影显示,静脉堵塞全部再通,术后患肢围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出现1例酱油色尿液,无其他并发症,均于康复好转后出院。术后D-二聚体和血红蛋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针对LDVT采用AngioJet血栓抽吸术介入治疗期间,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促进临床手术顺利实施,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护理 AngioJet 介入治疗 LDV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诊断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DopplerUltrasound,CDUS)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56例疑似为DVT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选患者均采取CDUS检查(设为A组)和静脉造影(DAS)检查(设为B组),并比较分析这两种检查方式取得的结果。结果A组检出53例静脉血栓,检出率为94.64%;B组检出56例静脉血栓,检出率为100.00%。若将DAS检查作为金标准,A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2.86%,诊断灵敏性为96.08%,特异度为60.00%。结论CDUS用于DVT诊断中的实用性强,灵敏性高,能为DVT的诊断提供详细的影像学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 静脉造影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静脉和吸入麻醉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吸入麻醉,观察组给予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给予静脉麻醉,患者术后睁眼时间较短,且对其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可作为临床首选麻醉方式。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静脉 吸入 麻醉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机引导下重症患者留置动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传染病ICU43例重症患者留置动静脉导管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置管方法分为实验组应用彩超机引导定位(25例)和对照组应用传统盲插定位(18例)。比较两组留置动静脉导管的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彩超机引导定位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3%,调整后插管成功率为96%(24/25),未出现任何并发症;而传统盲插定位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31%,调整后插管成功率为55%(10/18),且出现了血管损伤、血栓等并发症。结论使用彩超机引导的穿刺,准确性更高,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彩超机引导 ICU 留置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80例剖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40例)与干预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优质性护理,对比两组剖宫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干预组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结果差异显著(P<0.05)。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干预组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剖宫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优质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2例新生儿肺炎病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沐舒坦,n=31)和对照组(静脉滴注沐舒坦,n=31),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咳嗽、痰液、呼吸急促、肺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VS70.97%)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效果显著,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两种给药方法联合,可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静脉滴注 雾化吸入 沐舒坦 新生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机引导下重症患者留置动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传染病ICU43例重症患者留置动静脉导管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置管方法分为实验组应用彩超机引导定位(25例)和对照组应用传统盲插定位(18例)。比较两组留置动静脉导管的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彩超机引导定位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3%,调整后插管成功率为96%(24/25),未出现任何并发症;而传统盲插定位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31%,调整后插管成功率为55%(10/18),且出现了血管损伤、血栓等并发症。结论使用彩超机引导的穿刺,准确性更高,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彩超机引导 ICU 留置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止痛涂膜剂治疗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住院部外周静脉化疗出现静脉炎的患者,予以局部涂擦中药止痛涂膜剂。结果患者外周静脉处的局部红肿、疼痛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中药止痛涂膜剂针对肿瘤患者因行静脉化疗造成的急性期静脉炎是有效的。

  • 标签: 急性期静脉炎 止痛涂膜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手术中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预防性术中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将同一时期收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纳入参照组,予以常规术中护理。就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开展分析对比。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术中护理,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骨科手术 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针对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科室收治的3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本组30例患者术后有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其余29例患者均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满意度为93.33%(28/30)。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为患者实施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ICU患者存在较多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对其预后有严重不良影响,故必须做预防工作。为此,本次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ICU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