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以及Frankel分级。结果手术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以及Frankel分级均显著优于手术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实施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术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后路钉棒系统复位 内固定 胸腰椎压缩骨折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F钉固定加椎间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方法行后路减压、RF钉复位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26例。结果26例均获满意复位,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2个月,优良率92.31%。结论腰椎滑脱患者有明确神经根压迫症状,CT片显示椎管和根管狭窄时,后路彻底减压是决定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RF钉纵向撑开力及复位拉力大,能撑开椎间隙使滑脱的椎体最大限度复位,固定可靠;横突间植骨具有较高的融合率,是腰椎滑脱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 内固定 RF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行经皮闭合固定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以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间在我院的43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行经皮闭合固定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对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43例患者经过手术并在我们进行全方位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并在随后的跟进观察中均表现良好。结论采用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行经皮闭合固定治疗具有较高的护理应用价值。

  • 标签: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经皮闭合内固定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在踝关节骨折固定术后皮肤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对创伤所致踝关节骨折固定术后皮肤缺损采用封闭负压引流和传统换药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封闭负压引流组等待二期手术时间、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及缺损完全修复时间均少于传统换药组(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加快足踝部皮肤缺损创面愈合速度,缩短病程。

  • 标签: 踝关节 皮肤缺损 负压引流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套筒微创动力固定架子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6年1月应用单套筒微创动力固定架子治疗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手术时间55~85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量80~300ml,平均220ml。切口长度4.6~6.5cm,平均5.5cm。住院时间10~18d,平均13.6d。16例随访6~20个月,平均13.5月,骨折愈合时间3.2~6.5月,平均4.5月,无不愈合或感染。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价,优12例,良3例,一般1例,优良率93.8﹪(15/16)。结论单套筒微创动力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稳定可靠,是钉板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好方法。

  • 标签: 单套筒 微创动力内固定架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A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行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本组患者此次治疗效果。结果8~30个月的病情随访结果为Ⅰ期骨性愈合的患者有58例,愈合时间为14~28周,平均愈合时间为16.3±1.4周,髋关节sander评分结果为46例优,12例良,2例可,0例差,优良率为96.7%。结论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取PFNA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对于骨折部位固定牢靠、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简单是PFNA固定的主要优势,临床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FNA内固定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肱骨外科颈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13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应用AOT型钢板固定治疗的方法;试验组采用解剖型固定治疗的方法。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颈骨折的康复状况和并发症的出现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等重要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根据Neer评分标准比较,对照组在术后的评分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采用解剖型固定治疗的方法,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的恢复效果显著,减少患者痛苦,使患者的生理、心理也更加健康。

  • 标签: 解剖型钢板 固定治疗 肱骨外科颈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和研究组(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Mazur评分、负重时间、Baird踝关节评分。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Mazur评分、负重时间、Baird踝关节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效果理想。

  • 标签: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接受的术式不同,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行双侧钢板固定术。对照组30例,行单侧钢板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活动、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活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侧,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利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双侧钢板内固定术 单侧钢板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前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经前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且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临床上给予经前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术患者良好的手术配合,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手术配合 脊柱内固定术 胸椎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定钢板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通过锁定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普通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9%、6.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3%、25.0%,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固定进行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普通钢板内固定术 青少年 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7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交锁髓内钉及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随访并观察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87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访时间7~26个月,平均12个月。交锁髓内钉组优良率为88.6%,显著高于钢板固定组74.4%(P<0.05);交锁髓内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明显低于钢板固定组1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优于钢板固定术。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钢板内固定 骨折 胫腓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院行动力髋螺钉固定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22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为22例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后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次研究中的22例患者无下肢静脉血栓,便秘,切口感染,剧烈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行动力髋螺钉固定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术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给予交叉克氏针或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手法复位管型石膏外固定法治疗,观察组给予交叉克氏针或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骨折恢复时间及肘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3.15±0.49)周与对照组(4.07±0.92)周骨折愈合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95.92%)患儿肘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8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交叉克氏针或螺钉固定术治疗,具有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恢复时间短、损伤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髌骨骨折患者5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82±5.60)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畸形愈合以及固定针松动等并发症发生。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0~16周,平均愈合时间为(12.07±4.62)周。术后随访评价临床疗效显示优48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6.43%(54/56)。结论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可以有效的促进骨折的愈合,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克氏针 张力带 内固定 髌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行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因护理方法不同,40例髌骨骨折患者被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均为2010年5月~2011年5月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干预组患者均为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不管是在治疗优良率上,还是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上,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髌骨骨折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疗效、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张力带钢丝内固定 髌骨骨折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闭合创面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17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86例患者采用常规外固定联合创面修复治疗,研究组86例患者采用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局部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骨髓炎及骨不愈合的发生率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创面闭合时间及局部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及创面闭合时间,减少局部感染的发生率,在胫腓骨骨折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内固定 负压封闭引流 胫腓骨骨折 局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分析锁定、非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试验,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非锁定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2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锁定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评分的优良率为92%,对照组患者恢复情况评分的优良率为6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非锁定钢板固定术,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更加理想,可以作为临床上的首选术式。

  • 标签: 非锁定钢板内固定 锁定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超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大于或等于85岁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固定术的患者资料。将行快速康复理念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传统模式围术期护理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早期疼痛减轻、术后4天下床及术后7天辅助行走例数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超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能减轻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内固定术快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1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及术后6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相似,但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早期可康复功能锻炼等优点。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 椎弓根钉 内固定